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在地上怎麼弄
擴展閱讀
basto是什麼牌子價格 2025-02-04 14:51:22
前期費用轉入什麼科目 2025-02-04 14:38:21

石油在地上怎麼弄

發布時間: 2023-10-12 00:22:33

㈠ 石油在地下是如何儲藏的

石油首先是形成分散的油滴,隨著地層不斷地下降,濕度不斷地升高,加之地心的引力,分散的油滴就會活躍起來,並向地心的方向游移,越往深入溫度就越高,油滴可能就越發活躍,由於地層的物質結構不同,而且越往深入物質的密度越大,但地層下的沉積物有時侯顆粒較粗,顆粒間空隙較大,便形成了砂岩、礫石;有時侯顆粒較細,就形成了頁岩、泥岩。在地層的壓力的作用下,這些分散的油滴就會不斷地順著它們可以通行的路線行進,最後被擠進多孔的砂岩層,成為儲積石油的地層;而空隙很小的頁岩層,由於油滴無法擠進去,儲積不了石油,就成了防止石油跑掉的「隔離層」。
又由於地殼是由密度較大的頁岩——玄武岩組成,而且凸凹不平,向上突起的叫背斜構造,向下彎曲的叫向斜構造;有的岩層像饅頭一樣的隆起,叫穹隆構造。集合的油滴就會沿著隆坡繼續前行,不斷向向斜構造或穹隆構造岩層的頂部匯集,這時石油位於上部,而處在中間、下部的則是水。進入凹陷的地殼區域,這里如同一個大的臉盆,把油流匯集起來,越集越多,這里就成為儲藏石油的大「倉庫」了,在地質學上管它叫做「儲油構造」。分散的油滴到匯集成的油流,最後都進入到大的儲油「倉庫」。

㈡ 石油是怎麼採集到地面上來的

很早很早以前,人們用最簡單的提撈方式開采原油,就像用吊桶在水井中提水一樣,用絞車把原油從油井中提取上來。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油層非常淺、壓力很小、產量很低的油井。如1907年中國延長油礦的延1井,井深81米,日產油1~1.5噸。1911年打的延2井,井深157米,日產油100千克。當時都是用轉盤絞車把原油從油井中提撈上來的。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產量高、油層埋藏很深的油田被發現,原來那套人工提撈的方法無法在這些油井上使用,所以逐漸被淘汰,自噴採油和各種人工舉升採油的方法應運而生。

一口油井用鑽井的方法鑽孔、下入鋼管連通到油層後,原油就會像噴泉那樣沿著油井的鋼管自動向地面噴射出來。油層內的壓力越大,噴出來的油就越快、越多。這種靠油層自身的能量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的能力稱為自噴,用這種辦法採油稱為自噴採油,它常發生在油井開發的初期。

那麼油井為什麼會自噴呢?石油和天然氣深埋於地下封閉的岩石構造中,在上覆地層的重壓下,它們與岩石一起受到壓縮,從而集聚了大量的彈性能量,形成高溫高壓區。當油層通過油井與地面連通後,在彈性能量的驅動下,石油、天然氣必然向處於低壓區的井筒和井口流動。這就像一個充足氣的汽車輪胎一樣,當拔掉氣門芯後,被壓縮的空氣將噴射而出。油層與油井的溝通一般情況下靠射孔完成。射孔是用特殊的槍和子彈把套管、水泥環、油層射開。一旦射孔完成,就像拔掉了封閉油層的氣門芯,油氣將通過油井噴射到地面。

自噴井的產量一般來說都是比較高的。例如:中東地區有些油井每口油井日產油量可高達1~2萬噸。中國華北油田開發初期,很多油井日產千噸以上,大慶油田的高產井日產200~300噸。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50%~60%的原油都是靠自噴方法開采出來的,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大多數油井有旺盛的自噴能力。由於這種方法不需要復雜昂貴的設備,油井管理比較方便,是一種高效益的採油方法。所以,在油田開發過程中,人們都設法盡可能地保持油井長期自噴。到了開發的中後期,油層的壓力會逐漸減小,不足以將地層內的原油驅替到井底並舉升到地面,這時就需要給油層補充能量,如注入水或注入天然氣等,增加油層的壓力,以延長油井的自噴期。

自噴井示意圖當通過注水、注氣仍不能滿足油井的自噴條件時,人們將採用特殊的機械裝置將原油從井底抽吸出來,這就是人工舉升採油方法。

㈢ 地下石油如何抽取

石油開采分為兩種,一種是陸地開采,而另一種則是海洋開采。

我們先來說比較簡單的陸地開采,由於石油資源都是儲存在1000米以下的岩層當中,所以說抽取石油就需要先探明石油的儲存位置,再探明之後就可以從地上打入管道,而管道在下探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另外的一些管道進行一些水泥的儲存,就是為了防止山體的塌陷。

因此在海上抽取石油的過程是更為復雜的,現在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修建一些人造的或者是海上的鑽井平台。在開採的過程當中,還非常的要關注這片海域的一些環境問題,畢竟是有污染也是非常不容易解決的一個。

㈣ 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是怎麼來的真的是生物構成的嗎

有些人認為石油一般是由史前的海洋生物和一些藻類的變化形成的。經過長期的地理變化之後,這些有機物和淤泥開始在地下形成厚厚的沉積岩,然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形成油頁岩。

當然,面對這兩種理論,古生物屍體形成石油理論還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只不過有些時候面對生物屍體形成實體的理論無法解釋,只能夠靠取非生物成有理論來支持。

㈤ 石油是怎樣采出來的

經過了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確定油氣田有工業開采價值,就要進行開發、采出石油的工作。

要使石油和天然氣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鑽井。經過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的艱苦勞動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氣藏,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

目前常用的鑽井技術是轉盤(旋轉)鑽井。它由一套地面設備(包括鑽機、井架)和一套提升系統及鑽桿、鑽具和鑽頭等組成。通過提升系統將鑽具提起、放下,靠轉盤轉動帶動鑽具轉動,再轉動鑽頭破碎岩石。被破碎的岩石碎屑被泥漿泵帶入井內的泥漿循環再帶到地面。鑽頭磨損了,就再將鑽具提上來,更換新鑽頭,放入井底再次鑽進,直至目的層(圖31)。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廣泛的鑽井方法。

圖35酸化壓裂作業

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時候,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比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海洋採油比陸地採油不但難度大而且成本也高,目前主要有4種採油的方式:從海岸陸地上打斜井,鑽至海底油層,目前最遠的可深入海中3千米以上;在海中建造人工島,在島上鑽井採油。這是兩種適用於海水深度在10米左右的淺水區。第三種是海上鑽井平台採油,即在海上建造一個鋼筋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固定平台,用定向鑽井法在平台上鑽井,同時可以採用多口採油井,還可以用浮動式鑽井船打井、採油。第四種是利用近年來潛水工具的改進與計算機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海底採油裝置進行採油,這是一種較為安全,但技術復雜、難度較大的方法。

㈥ 石油怎麼弄出來的

油井分兩類,一類是自噴的,油井安一個採油樹就行了,採油樹由若干管道和儀表組成,這些管道象樹一樣,有干,有枝,因此叫採油樹。
我國自噴井很少。
另一類,不能自噴,就得靠機械泵來抽油,這在我國占絕大部分,泵分有桿和無桿兩大類,有桿的,通常是叩頭式抽油機,因此抽油機是油田標志,坐火車、汽車路過油區,會看到田野上那些抽油機日夜工作。抽油機工作有噪音,佔一塊地皮,但維修簡單。無桿泵一般是潛油泵,放到油井底部,通上電,把油向上抽,這種方式沒有噪音,但是維修麻煩。
油井經常要修理,負責修理的是修井隊,小修由採油廠負責,大修由專門的隊伍負責,叫做「井下作業」,油田有井下作業公司。
採油是高科技行當,有一些工程院院士。
技術含量就在於,怎麼盡量多地把地底下的油采出來,這叫採收率。比如探明一個構造里有100萬噸原油儲量,百分百得到100萬噸不可能,通常只能四分之一,25%,得到25萬噸就不錯了。考慮到原油價格,每提升1%,就多得到一萬噸原油,一萬噸原油就是一大筆財富,幾千萬元,因此,每一項技術進步,都能產生很大的效益。我國在好幾個方面,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整體上科技不發達,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不發達,比如航天就不落後,採油技術方面也比較發達。
在地層自然條件下採油,叫一次採油,使用物理方法提高採收率的技術,用注水、壓裂、蒸汽加壓、火燒等等方法,這叫二次採油,其中最常用的是注水。用化學的方法,向井下注入活性劑等化學液,溶解原油,抽上來再還原,提取原油中的成分,這是三次採油。
這個很容易用一條毛巾來打比方,一條毛巾浸滿了油,自然滴下來,得到油,這是一次採油,不再滴了,用手去扭那毛巾,又能擰出一些油來,這是物理方式,二次採油。再也擰不出來了,用肥皂、洗衣粉洗干凈那毛巾,從洗下來的臟水中再還原出油,就是化學方式,這就是三次採油。當然,這只是比方,現實中,肥皂洗後的臟水中是還原不出油的,這就決定了研究出一種活性劑,又能弄乾凈毛巾,又能還原。
注水,是一個重要方法,也有很多學問,不是抽水壓下去了事。一般情況下,是油井抽不出油來了,才注水,大慶油田發明了「早期注水」,就是一開始,能抽出很多油的時候,就向下注水,這是很有效的辦法,是世界同行佩服的。
這要打掉一個誤解,很多人認為原油在地底下是一個湖,這不對,原油是浸在含油岩石中的孔隙中,就如那塊打狗的石頭一樣,因此要全部弄出來是不可能的,它總會粘附在岩石上一部分,明白這個,就明白電視劇中尋找油為什麼要尋找含油的岩層,反復提到「含油層」,明白人類要盡量多得到原油的困難了。

㈦ 地面撒漏原油怎麼清理

原油中含有石油氣、苯、芳香烴和硫化氫等物質,原油污染進一步擴大後還造成對生態和環境更為嚴重和持續的破壞。原油與海水混合後,改變了海水的理化參數,如海水的顏色、透明度等,因而會改變海洋生物原有的棲息、生長環境,逼迫它們要麼遷徙,要麼呆在原地被毒死。

清除泄漏原油的方式有三大類,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

物理的方法有,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囂刮油,用油纜阻擋石油擴散。英國有人發明了一種用機編禾草排治理原油污染的方法,不僅能防止原油在海中擴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質量多15倍的原油。禾草中又以大麥秸稈治污最為有效。

目前,墨西哥灣的泄漏原油已經在用水柵和油纜圍阻起來,但由於風浪較大,這種清除方法的效果可能並不顯著。另一方面,就是把圍起來的原油進行焚燒,也可以清除一部分原油。過去的經驗表明,焚燒可以燒掉約50%的原油。但是,燃燒原油會引起更大的污染。

化學的方式主要是採用清除劑或分散劑,把原油分解,使其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顆粒。分散荊將原油分解成細小的油滴,油滴隨後融入海水的上層結構。經過分散的原油不會沉到海底,而是在海水表層下方形成一個由油滴組成的羽狀或雲狀結構,讓原油得到迅速稀釋。通過風和海浪的作用,油滴在水層中擴散,因而最大可能地減少對魚類、烏類、船隻和海岸的附著。細小的油滴隨後可被水層中的自然界微生物吃掉,從而消失在生態系統當中。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化學和生物清除法的結合。

生物清除方法是採用微生物,如嗜油茵吃掉原油,或用一些植物來吸附原油。一些嗜油細菌,如假單胞菌屬(Pscudomonas)、微球茵屬(Micrococcus),可以在實驗室里大量繁殖,然後再噴灑到海面原油上。這些細菌可以較快覆蓋海面,把石油吃掉。同時也可以用這類細菌清除地面的原油污染。但是,細菌吃掉原油也是相對的,它們不可能完全吃掉原油。而且,當石油和水徹底混合在一起時,會發生乳化作用,像黏稠的巧克力乳酪凍一樣。這種混合物不會像正常石油一樣蒸發得那麼快,也不客易清洗掉,更不容易被嗜油菌吃掉,還不容易燃燒掉。

植物吸附原油則處於嘗試階段。例如,可以用多年生草本植物來吸附土壤中的原油,但只能部分吸附,不能徹底清除泄漏到土壤中的原油。

㈧ 石化公司地上的石油怎麼去除

汽油、柴油可以清洗地面的油污 不過要非常注意安全,先用硬卡片類 將厚的颳走 剩餘的用少量汽油柴油擦拭 千萬注意防火 最好是清晨室外操作。如果在室內 用了鐵器類的 會引起汽油蒸汽爆炸,千萬小心啊!還有個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在油上面撒沙子,清理掉,然後再撒(水泥地),如果是土地上,可以挖坑燃燒掉,如果多的話還可以收集起來。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