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中石油上班是怎樣的體驗
在中石油上班挺好的,就是工作條件可能會差點,這你應該清楚(除非你有點關系)。要是你學歷比較高,那你可以去選擇工作地,否則就是工作地選擇你。
航空煤油、-35號柴油、芳烴產量分別增長了14.5%、15.4%和12.4%。清潔油品比例穩定提升,95號以上高標號汽油、國Ⅴ車用柴油產量分別提高了1.6和7個百分點。
煉油與化工:
煉化業務是提高公司價值的重要領域。2011年,公司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生產運行管理,煉油裝置保持較高負荷,22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好於上年,輕油收率、乙烯收率、雙烯收率保持國內領先,煉化業務規模實力進一步增強。
公司全年國內加工原油15132萬噸,生產成品油10369萬噸。煉油高效產品實現增產,成品油收率提高0.7個百分點,黑色產品比例下降0.5個百分點。
② 在中國石油加油站上班累嗎
基本上同意 290291711的回答,他回答的問題也分地方,1. 像我們待的是一個小縣城的城區,民風還算可以,這5年來走單(就是加完油沒付錢故意跑了的)就有這么1、2起,也有忘記給錢(不是故意)由於是個縣城都能找到人要回來或者自己送回來;2. 加油收價錢這個是肯定的,尤其是新員工,這個學費有多有少,主要在個人,時間長了就好多了;3. 至於忘記收錢這個事兒,現在也在增加技防,就是在加油機連接零管系統後每條加油槍只能連續加油3筆,然後在室內操作一下,這就從技術方面強制斷開連續加油操作,就不會忘記收錢了,如果還是忘記收錢,那就說明有點太心不在焉了。小站工作強度不太高上24小時、歇24小時,在站上吃住,離家近可以回家,扣完伙食(200)、保險後,每月兩千多一點點(或者說兩千左右吧),沒有見過年終獎這個東西。
還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私信我。
③ 在中國石油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四老學姐來回答了~
首先,風景如畫~石大位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南門就是唐島灣,風景秀麗,冬暖夏涼。除了風有些大~
光沖這個食堂裝修,我就給100分!
最後一個,不得不說石大的妖風真的是很優秀了...每次從圖書館後面走,都在懷疑人生,我是誰?我在哪?我為啥要走這兒?
不過,據說石大校內的風之所以這么大,都是被安排的...不說了,很心累...
總之,這里風景如花,這里豐富多彩,歡迎大家來石大就讀。
④ 海上石油平台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海上石油平台工作體驗還是不錯的,個人提升也比較大。
海上鑽井平台主要用於鑽探井的海上結構物。上裝鑽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潛式鑽井平台。
海上鑽井平台的布置
平台的總體布置是解決工藝布置與結構布置的總體問題。海上鑽井平台作為海上鑽井的場地,所安裝的各種機械設備和堆放的器材及物資不能像陸地井場那樣比較隨意地改換位置,這是因為每座平台在設計和建造時都是按一定的工藝設施分布條件來確定平台各部分的結構形式和尺寸的。
⑤ 石油工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果真如外界傳說的「人人月入過萬」嗎
人總是特別的奇怪,對於自己不了解的行業或者是只是看到了一個表面現象,就對別人的工作胡亂的進行猜想。相信很多人對於石油工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他們覺得石油工人個個都是月入過萬的,畢竟對於石油這個地方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燒錢的地方,而且石油工人也是特別辛苦的,對於月入過萬當然是比較輕松的。
對於大部分在國內工作的石油工人來說,他們的工資都是一般化的,當然也不缺乏部分油二代,由於福利高,退休工資高,他們的父輩財富累積比較高,因此而也總是開著豪車住著比較好的房子,但其實這跟他們自身的工資待遇並沒有多大的關系。其實說實在的,現如今很多使用工人所付出的努力和他們的工資是不掛鉤的。畢竟我們知道在一線的石油工人不僅工作環境十分的惡劣,而且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⑥ 80後石油工的海上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據視覺中國報道,秦皇島32-6油田位於渤海灣的中北部,距離海岸約20公里,是1995年發現的億噸級大型稠油油田。目前,這個油田由10座海上平台和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組成,從空中俯瞰,一座座平台彷彿是撒在海面上的一個星座。程垚所在的CEPJ平台,是其中最為「年輕」的平台之一,於2014年投產。其大小相當於一座足球場,分為工作區和生活區,滿員住宿能力為100人。
有了20多天的海休假期,程垚得以經常帶妻子出去旅遊。「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先注意那裡的緊急逃生口和其他安全標示,他說海上最要緊的是安全,這個習慣也帶到了陸地。」但如今,即將來臨的新生命,帶給了程垚新的責任。「
現在,他也不再外出旅遊,而是想著當一名好父親。海休結束的那天,早晨7點,程垚匆匆別過妻子張婷,開始他的又一次出海征程。等待他的是近4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和28天的海上生活。
⑦ 做一名油二代/油三代是怎樣的體驗
典型的油三代,研究生畢業,企業管理專業,回到父母所在的油建單位,我爺爺奶奶都是隨軍北上,轉業在撫順石化,然後又從撫順石化分離出來,回到了在老家成立的石油單位。所以我爸總說,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
外界有很多誇大中石油待遇的說法,作為職工以及職工子女而言,尤其是我們油建單位,薪資待遇跟付出其實是不對等的。常年在外漂泊,住集體宿舍,吃食堂大鍋飯,沒有私生活可言,個人娛樂項目毛毛的真的只能呵呵。但是到手的錢真的是寥寥無幾,在我們單位所處的地級市將將的中等水平,也許二十年前是優越的,如今也只是靠著體系和信仰來維系。也許有人會說包吃包住也是企業成本也是單位福利,我擦我只想說我們待的地方不包住就只能以天為蓋地為廬了好么。
在生活方面,大院里的生活,各方面物資齊全,然並卵。二十年前是好的,如今想想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基本上石油大院周邊的小區也是要什麼有什麼吧,這點便利性根本不值一提。想來,比較好的就是,這樣的環境給了我們相對較寬的視野,同齡人還在和泥巴,我們就知道新疆寧夏四川大慶,從小玩的吃的喝的用的都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同齡人覺得出省都很難,我們覺得出國也不過如此,其實還是蠻爽的。但是反而在成年後,與我而言,缺少一種歸屬感吧,沒有地方可稱為故鄉,無從懷念,心生寂寞。
工作方面,作為油三代,在項目上常要面對一些老職工,都是大爺,班組的更是,好處就是絕對沒人敢欺負我,經理我可以叫叔叔,但那有如何?該乾的工作一樣都不會少,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壓力,就是一旦做不好,就是丟了三代人的臉,凡事必然謹小慎微。
努不努力的,雖然我不是什麼名校畢業,但研究生確實是自己拼過了考出來的,在校的表現也絕對是能讓同學老師拿出來誇贊的。工作之後更是要考慮父母家人的聲譽,不敢懈怠。相比於非石油後代,反而覺得自己擔子更重。不過這點見仁見智吧。
對企業的理解,我是學企管的,客觀來講,如果不是某種難以名狀的刻在骨子裡的信仰,我不會選擇這樣的公司,企業文化沒有施行力度,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很弱,體制機制問題重重,若是有一天中石油把油建單位拋出體系,以當前的狀態絕對死路一條。另外,員工流失率偏高,對員工的人性化關懷還是少了些,這是當前形勢下必須改變的問題吧,畢竟企業都計劃著轉型,在管理方面跟不上未來也是寸步難行。
能想到的就這些。不過,無論以後身在何方,還是希望一切越來越好吧。
⑧ 在加油站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畢業的時候,我手裡只剩下一個offer:西南某省石油銷售公司,當時報考的崗位是行政管理,在招聘的宣講會上,公司的人事慷慨激昂地說:「大家放心,我們不會真的讓你們去加油的,我們公司不會腦殼有包,招聘那麼多研究生、本科生去加油站加油,這不是浪費人才嗎?」所以,盡管知道進公司需要到基層鍛煉,但從未想過基層鍛煉是需要自己手拿油槍給顧客加油。入職的消息突如其來,但我還是滿懷期待又充滿欣喜,畢竟馬上就可以有工資啦!公司給研究生的工資是6500每個月,在這個城市已經足夠體面生存。同時,公司還向我們承諾,基層輪崗一年,就會是加油站經理或經理助理,所以我期待著:進去一年,就可以升職加薪,走向人生高峰!
進入公司,首先是入職培訓,這段時光應當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光了,比上學還要幸福。公司安排我們住標間賓館,每天安排好食宿,聽聽課,和同一批進公司的大學生們吹吹牛,不亦樂乎。剛畢業,大多數學生是本科生,心思都比較單純,人也很好相處,所以我們度過了無比愉快的一個多星期。並且,在培訓的過程中,我發現,幾乎這里的每個老師都曾在加油站、油庫呆過,無人例外,這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公平的公司。「大家都在加油站呆過,哪裡有什麼關系戶、有背景的,網上都是亂說。」當時的我這樣想著,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老師們對公司的介紹,我感受到了這個老牌國企在新時代的諸多創新和與時俱進,譬如服務理念、網紅營銷、社群傳播、員工之間、公益活動等等,這些都讓我看到了這個公司的朝氣和活力。但在培訓的過程中,還是能隱晦地感受到許多前輩在這個公司經歷了諸多無奈,「內卷」也是不少前輩的感受。但問到具體的事宜,他們對我們只有幾個字:「進來自己品,細品。」也感受到基層工作簡直是個高危職業:爆炸、火災、盜竊、搶劫、吸毒......這讓我們都對自己的職業充滿了擔心,畢竟工資再高、待遇再好也沒有命重要呀!「拿著這么點工資操著主席的心啊!」大家這么感慨道。最令我震撼地還是最後一位老師,真情實感地給我們講述了他在公司這些年的歷程,因為她某種能力突出,公司頻繁地給他換加油站,甚至一個人呆過一個新建立的加油站,運營好了又將他調走,他不想去,但是公司最終還是讓他去了。聽了他的故事,我開始理解,在這個公司,並不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而是公司想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對於未來的路,我開始猶疑。
培訓結束後,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在哪個加油站,沒有時間給你考慮,你只能跟著去到加油站。於是,令們所有人都痛苦的加油員生活如期而至。可能在大家的想像中,加油員主要是跟你車子打交道,問清楚油號、加完油就可以了,除了體力外,這個工作簡單又輕松。之前我也是這么以為的,也就累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也不復雜,這個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和機關的工作比起來,它確實更不費腦,然而事實上,體力的辛苦其實完全不值一提。盡管第一天站十個小時讓我感到非常不適,畢竟我平時不是站著就是躺著,能走電梯決不爬樓梯,然而忍忍、熬熬還是可以過去。第一天我們就是戴著實習生的工牌站著看別人怎麼加油,觀摩學習。顧客每次招呼你加油的時候,你都覺得很尷尬,自己像個傻子一樣在那兒杵著,看別人忙碌,一邊聽老員工講加油站的各種條條款款:24小時的監控,你的每一個動作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動作要力求規范,不然監控看到、被檢查到就不好啦、提醒顧客不要在加油站接打手機、引車到位手勢要規范、送顧客走手勢一定要有、提醒騎摩托車的把車推出去再啟動,不管他聽不聽,你的動作一定要有........但是老員工跟我們念叨最多的還是:千萬不要加錯油,加錯油賠錢就完蛋啦,去年有個大學生把汽油和柴油加錯,人家的名牌車,賠了八萬,以及一定要注意收小票,不然跑單了就是你賠。我小心翼翼記下各種,生怕自己賠。第二天,我們終於在老員工的帶領下開始加油,油槍有點重,特別那個槍管,真的太重了,我一個一米五的小女生拉著有些吃力,好在老員工們看我可憐,都會幫我拉一下。加油一天,我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卑微。有些顧客你沒聽清他們加幾號油、加多少,多問兩遍對你很不耐煩。還有的可能遇到點事情把氣出你身上。有的每次你找他拿小票直接甩給你,扔地上你自己揀。當然也會有一些可愛、有禮貌的顧客會跟你說謝謝。加了幾天油我漸漸如魚得水,能夠很好地操作,和顧客順暢溝通。然而,公司要求在加油過程中一定要賣非油產品,如牛奶、蘇打水,這也是對員工服務標準的硬性考核指標之一,而我卻一件東西也賣不出去,這也讓我對這份工作沒了信心。但是加油工作還是相對而言簡單的。
加了兩個星期的油後,一天早餐,收銀的姐姐讓我進去跟她學著收銀,我就興致勃勃地去了。結果,想不到收銀比加油難多了。電腦屏幕,姐姐飛速點著各種信息,而我眼花繚亂,啥也看不清。而且顧客來的時候往往排著長隊,後面的人一直催,一著急我就手忙腳亂。所以收銀第一天,我就被跑單了。並且,收銀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們更容易憤怒,因為沒有人有耐心等著排隊。並且,在外面加油的遇到顧客有問題可以說你進去問收銀的,收銀的手忙腳亂還要應付顧客各種問題,顧客捋不清楚就開始罵你。第一天,一個人的汽車停路上沒油了,想拿桶打散裝汽油,按公司規定,打散裝汽油需要本人身份證、復印件,還要在支付寶申報就藝老員工的說法告訴他,需要身份證和復印件,那個人急匆匆就走了,拿了個復印件回來,我們告訴他必須還要原件,他就很不高興,「不早說」,於是把身份證和復印件拿來,結果登記的時候發現他拿的是妻子的證件不是本人的,於是他終於忍不住爆發:「你們有什麼為什麼不一次性說清楚,讓我跑那麼多趟?」其實這位顧客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我們確實說了,還說了兩遍,但他沒聽清卻又怪在我們頭上。由於公司條條款款的種種限制十分嚴格,又有監控實時監視,員工們的處事能力空間的確十分有限。
辭職的那天早晨,心情本來不錯,因為我的收銀已經學得差不多,可以幾乎沒有失誤地操作機器了,但就很奇怪,那天早晨找茬的顧客特別多。先是以為反映自己充值了加油卡但余額沒有顯示,在加油的時候他就怒氣沖沖凶了加油員一頓,懷疑我們多扣了他錢。進來查詢他的交易明細,不知什麼原因就是查不到他的充值記錄,他又懷疑收銀是不是輸了密碼把他錢扣了,於是在他的胡攪蠻纏下兩個值班經理和收銀姐姐跟他掰扯了半個小時他才離去。我一個人在收銀台手忙腳亂地應付局面。沒過多久,一位大哥來交錢說自己是12號油槍,我就按規定跟他核對信息:「請問您是12號油槍114元嗎?」他:「你說啥子我聽不清。」我又重復一遍,對方開始凶我:「咋個可能一百多,我摩托車。」這時旁邊的姐姐問他是不是14號三十多,他說:「他們跟我說12號嘛」。這時候不知為什麼我心情很煩躁感覺很想砸東西,所以我說:「我不幹了」,就跑出了加油站。在這個地方,沒有道理可講。企業的進步,都是靠壓榨員工、迎合顧客換來的。但是員工們其實真的很維護公司,顧客抱怨油價貴,他們說油價已經降了。顧客覺得非油產品貴,他們覺得很劃算。他們適應了公司的條條框框,雖然滿腹委屈,但是這份工作還是給了他們足夠的體面支撐自己的家。
但是,我明白,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