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俄羅斯什麼時候進口石油
擴展閱讀
瓊斯石油怎麼樣 2025-02-04 06:40:17
小丸壓縮工具在哪裡下載 2025-02-04 06:40:10
鞏俐為什麼有電影資源呀 2025-02-04 06:33:39

俄羅斯什麼時候進口石油

發布時間: 2023-10-22 02:51:26

❶ 美國給出對俄原油禁令時間表,最後會有哪些國家跟進呢

西方國家想要限制俄羅斯的石油價格

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能源出口大國,並且俄羅斯的財政大部分都是源自於天然氣和石油出口;但是隨著俄羅斯和烏蘭矛盾的爆發,俄羅斯和歐盟各國以及西方國家的關系逐漸惡化;於是俄羅斯開始限制對西方國家的能源出口,這也導致了西方國家出現了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於是西方國家聯合來向俄羅斯提出限制石油價格的提議,而這樣的提議會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出現嚴重下滑,幾乎是動搖了俄羅斯的國本,所以俄羅斯是不可能同意這次提案。

❷ 德國稱年底禁俄羅斯石油,禁止進口石油都會帶來哪些影響

德國禁止石油進口之後將會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製造行業的發展速度將會減緩、以更高的成本購買石油以及俄羅斯的失業問題會更嚴重。

當今時代,每一個國家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都是非常密切的德國,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的,不僅僅會影響到國內的製造業的發展,而且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就業問題。

製造業的發展將會面臨著挑戰。

對德國的製造業的發展將會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因為德國的製造業的發展必須要依靠石油的,而德國的很多行業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在停止進口石油之後,製造業的成本將會增加,從而會讓德國的製造業的產品在國際上缺少競爭力。

世界經濟的格局是非常容易被改變的,德國所做出來的決策並不利於其他國家,而且德國也不可能完全的擺脫俄羅斯的石油能源供給的。

❸ 俄羅斯與歐盟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歐盟是能源消費大國,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能源消費量超過14億噸油當量,佔世界消費量的17%。1999~2000年歐盟國家能源供應中的進口比重大約為40%,其中進口石油的比例達到85%,進口天然氣達到40%,進口煤炭達到35%。可見,歐盟依賴進口程度非常高,且還有增高的趨勢。

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歐洲是俄羅斯油氣出口的傳統市場,目前俄羅斯力爭保有歐洲天然氣27%的份額,占歐盟石油進口的17%,在中東歐則佔60%市場份額。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的油氣產品主要是向西出口到歐洲和獨聯體等28個國家。

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2005年出口量為1561億立方米,出口收入為6191億盧布,主要出口到德國(360億立方米)、義大利(220億立方米)、土耳其(180億立方米)、法國(132億立方米)、匈牙利(90億立方米)、斯洛伐克(75億立方米)、捷克(74億立方米)、波蘭(70億立方米)、奧地利(68億立方米)和羅馬尼亞(50億立方米),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為242億立方米。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各國更是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公司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達1615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長了3.5%,據初步估算,2007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共出口了1480億~1490億立方米天然氣。2008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天然氣出口量將增長4%~5%,對非獨聯體國家的供應計劃為15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

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歐洲1/3的石油來自俄羅斯,石油出口的84%通過管道運輸,13%~16%通過鐵路運輸。俄羅斯原油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確立了石油出口大國的地位。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在俄羅斯原油出口中排前五位的是荷蘭(16.11%)、德國(10.99%)、烏克蘭(8.16%)、波蘭(7.80%)、義大利(5.73%)。2004年俄羅斯出口到獨聯體國家的原油為2943.39萬噸,佔全部石油出口量的12.78%;出口到獨聯體以外國家的原油為2億噸,佔全俄原油出口的87.22%,其中西北歐方向佔45.31%,東歐方向佔20.49%。

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石油天然氣輸出系統也較完善,俄羅斯天然氣80%以上供應歐洲市場,天然氣管線主要從西西伯利亞出發,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到達歐洲,年運輸能力約1358.4億立方米。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天然氣有90%要經過烏克蘭,存在一定的供氣安全風險。俄羅斯每年通過烏克蘭管道向歐洲出口1120億立方米天然氣,烏克蘭收取過境費。烏克蘭每年還以優惠價格從俄羅斯購買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隨著「顏色革命」尤先科上台,烏克蘭拋棄了俄羅斯投向西方世界,這讓把獨聯體看作其後院的俄羅斯難以忍受,俄羅斯出口到獨聯體和波羅的海三國的天然氣價格較歐洲低,出口歐洲的天然氣與國際石油市場掛鉤,價格較高。近年,俄羅斯提高了出口到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天然氣價格,遂爆發了俄烏天然氣之爭。喬治亞總統稱俄羅斯天然氣提價實為對格烏施加影響。俄烏天然氣之爭實為一場地緣政治之爭,雖然尤先科表示絕不挑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戰爭」,最終以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天然氣領域達成協議為結局。

俄烏斗氣讓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表示擔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能源戰」更讓歐洲擔心不已,歐盟積極採取能源進口多元化的策略。中亞地區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裏海及其沿岸的哈薩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三國。裏海石油蘊藏量約為2000億桶,僅次於沙特,天然氣儲量約為14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7%。該地區沒有直接出海口,油氣主要經由俄羅斯出口到歐美國家。該地區一直是歐美能源爭霸較量的前沿,先是美國近年來策動的「顏色革命」,使獨聯體歐洲地區和中亞地區絕大部分倒向歐美。為避免此類事件發生,近年來,俄羅斯修建了幾條繞過烏克蘭的管道。俄羅斯更是利用土耳其開辟能源新通道。土耳其是俄羅斯主要能源貿易夥伴,更是俄羅斯能源通向歐洲、中東的橋梁。因此,俄羅斯將考慮修建經土耳其通往歐洲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以便向土耳其和歐洲南部提供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更有與土耳其加強電力合作輸電到中東伊拉克的想法。土耳其總理認為,經黑海海底、終點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全長1213千米,總造價32億美元,年輸氣設計能力為160億立方米的「藍流」天然氣輸送管道還有很大潛力,它是對俄土之間經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運輸走廊的補充。俄羅斯是土耳其主要天然氣供應國,2003年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氣總量達145億立方米。1987~2003年,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氣達1058億立方米。

歐盟能源外交的主要目標就是確保外部能源供應安全,在此目標下,歐盟發起了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倡議。2000年巴黎第六次俄歐首腦峰會上,普京與普羅迪簽署了俄歐戰略能源夥伴關系協議,定期開展能源對話。歐盟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普羅迪計劃」引起世人的關注,俄羅斯-歐盟峰會上能源對話得到肯定。歐盟國家已同俄羅斯建立了戰略性能源夥伴關系。俄歐能源合作是在俄歐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框架內進行的。2002年俄歐峰會後,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羅斯歐盟能源技術中心,依靠歐洲技術援助計劃,歐盟正在制定跨高加索運輸走廊和新獨立國家油氣管道計劃,在黑海-裏海地區發展運輸和管道交通線。可以說俄羅斯與歐洲能源合作關系是雙方關系中最重要的內容。

俄羅斯與歐盟能源對話已取得顯著效果,歐盟已參與薩哈林2號石油天然氣工程,哈里亞卡油田的開發,修建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北歐天然氣管道、「藍流」天然氣管道,這三條天然氣管線將俄羅斯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地與歐洲聯成一體,屆時俄羅斯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年輸送量將達到近927億立方米,較目前增長23.6%。俄歐雙方還通過能源對話解決了穿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友誼」管道與亞得里亞石油管網實現一體化的問題,完善了與《產品分割協議》相關的法律法規。2010年北歐天然氣輸氣管道(從俄羅斯沿波羅的海海底,通過德國和荷蘭,然後沿北海海底抵英國)建成運行後,歐洲80%的天然氣供應將來自俄羅斯。一些人士認為,屆時歐洲的政治、經濟、軍事及公共安全將取決於能源供應者———俄羅斯。由此可見,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太高,管道走向太單一,存在進口天然氣的政治風險。歐洲人士認為,俄羅斯對歐供氣合同的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是因為歐洲的天然氣市場缺乏競爭,供應方因此在價格決定方面占據優勢。

普京上台後,依靠能源出口使經濟迅速恢復,依靠能源外交提升了俄羅斯大國地位,不僅如此,還欲利用手中的能源獲得壟斷霸主地位。為此,俄羅斯積極籌建核工業巨頭確保能源壟斷。與中東、中亞等油氣國家醞釀籌建天然氣歐佩克。據初步預計,到2030年,歐盟25國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需求將分別達到6.85億噸和6.3億噸,其中石油的進口依存度將接近90%,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將達80%。目前,俄羅斯能源出口一直穩占其GDP的20%以上和外匯收入的50%~60%,在俄羅斯能源出口創匯中,歐盟又是最重要的來源地。

俄羅斯是全部獨聯體國家及波羅的海國家天然氣的供給者。2005年俄羅斯對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出口為766億立方米,出口收入為1084億盧布(不包括消費稅和進口關稅)。主要出口到烏克蘭(376億立方米)、白俄羅斯(198億立方米)、哈薩克(40億立方米)、亞塞拜然(38億立方米)、摩爾多瓦(28億立方米)、拉托維亞(28億立方米)、亞美尼亞(17億立方米)、立陶宛(14億立方米)、喬治亞(14億立方米)、愛沙尼亞(13億立方米)和烏茲別克(3億立方米)。2007年俄羅斯向獨聯體國家出口石油3625.5萬噸,比上年減少了1.3%。最近俄羅斯宣布將退出與獨聯體國家簽訂的石油過境協議,俄羅斯與獨聯體,一方欲壟斷控制;一方欲極力擺脫爭取獨立,因獨聯體國家均無出海口,歷史上總是依附於某一帝國,歷來是大國爭斗角逐的場所。目前,俄羅斯又將其牢牢控制在手裡。俄羅斯與其他獨聯體資源國的關系直接關乎歐洲的能源供給,乃至歐洲的經濟命脈。因此,雙方爭奪獨聯體的爭斗還將繼續下去,俄羅斯與歐盟這兩個資源國與進口國的關系,既有合作又有斗爭,它們之間各以自身利益為重,俄羅斯欲利用手中的能源取得政治經濟利益最大化,甚至,欲壟斷控制進口國的政治經濟命脈。歐盟作為世界上政治經濟重要一極,肯定會與俄羅斯周旋,積極發展與其他獨聯體資源國的關系,爭取能源進口多元化。

❹ 歐盟對俄羅斯的石油禁令什麼時候生效石油禁令對俄影響大嗎

歐盟表示在接下來的6個月當中將會逐步放棄俄羅斯原油,並且在年底將會將成品油進行淘汰,這意味著歐盟當中的所有國家將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提倡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包括海運管道運輸,不論原油還是成品油一律禁止,目前正在通過一種有趣的方式逐漸淘汰俄羅斯石油,這件事情的發布也讓全球各地的民眾議論紛紛,不過這一消息目前還只是存在於草案當中,並未明確獲得各成員國的批准,如果這個禁令生效,則將會進一步推動郵輪市場的租金錶現提高經濟效益。

❺ 近幾年中國向俄羅斯進口了石油

早在10
幾年前就進口俄羅斯石油了,只不過是量比較少,近兩年數量在逐步擴大,前些時候有簽署了天然氣進口i協議了,這個量不叫大,隨找黑龍江沿江口岸的開放加大和鐵路的貫通,以後進口俄羅斯的貨物會進一步增大。這是以後的趨勢。

❻ 5月俄羅斯超沙特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原因是什麼

俄方和沙方都屬於世界上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國,物產豐富,資源眾多。而我國因為自身需求日益增長,自然能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他們也都非常重視國內的市場。而自俄方和烏方自發生沖突以來,俄方一直也是在尋找合作國中,而我國也是俄方最好的朋友。因此,我方和俄方在取得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更能達成深層次的合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以廣闊的市場換取能源保障和投資,且我國的資本和投資也積極的爭取國際能源的話語權。西方長期壟斷的能源已經崩裂,與俄方攜手共建多元化投資合作機制才是未來的方向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