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在地底下什麼狀態
擴展閱讀
山東產品包裝設計哪裡有 2025-02-04 05:38:49

石油在地底下什麼狀態

發布時間: 2023-10-24 10:17:41

① 原油及天然氣在地下是什麼樣子

科學家們認為,遠古時代的海洋生物死亡後,屍體和泥沙一起沉積在海底,形成「有機淤泥」。後來地殼不斷沉降,有機淤泥越埋越深,最後與空氣隔絕,加上地層深處的溫度、壓力的作用,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逐步轉化為石油和天然氣。

地下油層示意圖在眾多的描寫石油工人為祖國貢獻石油的文學作品中,常常使用「油海」、「油浪滾滾」這樣的詞語。那麼,原油在地下真的像海一樣波浪滾滾嗎?還是像湖泊一樣平靜如鏡或者像長江、黃河一樣川流不息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使用過砂輪,當人們把少許水噴灑到砂輪上,就會發現水立即滲入到砂輪中。眾所周知,砂輪是由石英砂和膠結劑黏合而成的。地下儲集原油及天然氣的大多數地層就像砂輪一樣,也是由石英、長石等碎屑與鈣質或黏土在高溫高壓下膠結起來的岩石,地質上稱這種岩石為砂岩(碎屑顆粒比較大的叫礫岩)。砂岩存在眾多的連通孔隙,通常原油及天然氣就儲存在這些孔隙中,如同水能儲存在砂輪中一樣。也有不少油層是石灰岩,石灰岩非常緻密基本上沒有孔隙,但由於地殼運動或水的沖刷,卻有非常多的微裂縫和大大小小的溶洞。原油及天然氣也能儲集在這些微裂縫和溶洞中。石油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採用各種技術把儲集在孔隙、微裂縫中的原油和天然氣擠壓出來,一點一滴地匯集到油井,通過油井採集到地面上來。

天然氣也是儲存在這些地下岩層的孔隙、微裂縫、孔洞中,有的和原油同時存在,有的單獨存在。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餘成分為乙烷、丙烷及二氧化碳、氮氣、硫化氫等。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地下的天然氣的存在形態有的是溶於原油里,有的儲存於油藏的頂部,還有些地層只有天然氣沒有石油。隨著壓力的降低溶於原油里的天然氣也將逐步分離出來變成氣體。天然氣是一種清潔、便捷的燃料,能有效改善人們的能源結構。

② 石油在地下是怎樣儲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質岩,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壓縮,裡面的孔孔洞洞變小了,滲透性也變差,沒有可供油氣「安家」的條件。因此,生成的油氣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離開它們的「出生地」,運移到砂質岩中(儲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縫的泥質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內集中,從而形成了工業油氣藏。人們把油氣生成以後的這種「流浪」叫做「油氣運移」。
油氣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後,還是以非常微小的油滴或體積很小的天然氣體狀態儲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並不像我們想像的或者一些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孔隙和微細裂縫里(圖7)。是這些無數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圖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氣從生成到形成礦藏,一般需要經過兩次「運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從生成的岩石中運移出來,第二次是在儲集層內運移、聚集、成藏(圖8)。由於與油氣有關的沉積岩是在水域地帶中形成的,油氣從生成到形成礦藏,總是和水密切聯系在一起。油氣是在水的「托舉」下進入油氣藏的。油比水輕,天然氣又比油輕,所以,在一個油氣藏內,往往是水在最底層,往上是油,然後是天然氣。

圖8油氣的一次運移與二次運移

③ 人類不停地從地下抽走石油,不怕采空了之後,土地坍塌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每天生產石油的能力是1000萬桶。那麼問題來了,沙特每年抽走這么多石油,把地底掏空了怎麼辦?


抽石油,導致地底掏空怎麼辦?


其實我們根本不必擔心抽石油把地底掏空怎麼辦,因為石油在地底下儲存時,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石油層就是由純粹的石油組成。

只是目前由於新能源發電的成本太高,高於石油,所以石油仍是主要能源,相信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能源發電的成本下降,更為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會是能量來源的主旋律。

④ 石油在地底下是流動的么油田在地底下是相通的么

石油的分布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第一點,有些油是分布在裂縫中的,有些油是分布在平面上的。儲油層有三個必須滿足的條件:生油層、儲集層、蓋層,其中蓋層是防止油氣外泄的。所以油田並不是完全連通的,而是有一定的范圍。所以要想從中沙打井到南沙,有難度啊。
第二點,石油是靠地下壓力和地面壓力的壓差來采出的,如果地質條件不成熟,完全靠人工採油,那麼成本會非常高。
第三點,因為壓力的分布影響著石油的採收,所以並不是井打得越多,採得就越多。要有合理的井網密度,才能採得很多的石油。
第四點,為什麼我們不急著把油全部采出來呢,這是因為採油的技術還不成熟,如果我們在這時候就採油,那麼很有可能就毀壞了地層,也不能把油全部采出,以後還想進行二次開采,那麼成本就相當高了。

⑤ 石油為什麼會在地下

石油是由於地下有機物的掩埋等因素形成,然後就是石油在地下運移,一般是運移到一個儲油的地方(就是所說的油藏了),如果石油運移到地面,久了性質肯定就會發生變化,最常見的就是地面的油苗,瀝青什麼的。

⑥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樣的地質更有可能藏有石油

為什麼你家後院挖不到石油?石油的形成,地質對石油的影響


形成油藏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種富含碳氫化合物材料的烴源岩,其埋藏深度足以使地下熱量將其煮成石油;

一個多孔和可滲透的儲層岩石其中它可以累積;

一蓋層(密封)或其它機構,以防止油漏出到表面上。在這些儲層中,流體通常會像三層濾餅一樣組織自身,在油層之下有一層水;在油層之上有一層氣體,盡管不同層之間的大小不同。由於大多數碳氫化合物的密度低於岩石或水,因此它們通常向上移動穿過相鄰的岩石層,直到到達地表或被上方的不可滲透岩石截留在多孔岩石(稱為儲層)中。但是,該過程受地下水流的影響,導致石油在被困在儲層中之前,向水平方向遷移了數百公里甚至向下短距離遷移。當碳氫化合物在捕集阱中濃縮時,油田形式,可以通過鑽井和抽水從中提取液體

這是一個時間極為漫長且形成條件苛刻的過程,所以石油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挖到的。

⑦ 石油被從地下不斷地開采,長此以往會對地球內部結構有什麼影響

開挖煤礦的時候很有肯能會導致地面塌陷,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開採石油導致地面塌陷的,不過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石油是被稱為液體的「黃金」,是隱藏在地質結構中的一種自然資源

石油開采雖然能保證地球內部結構不發生變化,但是我們開採石油會對地面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開採石油會消耗大量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還存在污染水源的風險。

⑧ 石油存在於地球中的什麼位置

位置是不確定的!一般在岩石層之間的縫隙里.
地幔,地核處於高溫狀態,如果有石油就會呈現氣態,逐步上升到地殼的縫隙里.
整個地殼層都有可能存在石油,地點和深度是不確定的.但是一般會存在於岩石圈的斷裂帶和凹陷處!也可能幾百年前石油在某處,而現在隨著地質變動跑到了幾千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