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東地區地區的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1908年5月26日。
這一天在現代石油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一個隸屬英國人的勘探隊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處,打出了伊朗現代史上的第一口油井,改變了整個中東的歷史軌跡,也開啟了世界石油史上的新篇章。一百年後的今天,中東地區探明的石油儲量,佔到世界總儲量的60%以上。
19世紀中後期,西方開始對中東地區進行地質勘探。勘探結果顯示,在中東地區,尤其是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可能就意味著不確定性,付出高昂的勘探費後,極有可能徒勞無功。
如此高風險的投入,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是,終於有人抵擋不住「黑色金子」的誘惑,願意堵上一把。這個人就是威廉·諾克斯·達西,英國礦業巨頭。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個人對古代波斯光明神在祭祀場所點燃「火柱」的傳說深信不疑。
在傳說中提到了某種「油」,一種從當地的某些岩石中滲出來的物質,所以達西堅信波斯灣石油地區有石油。當上級要求停止勘探打包走人時,他沒有聽上級指令,決議要將鑽探進行到底,就在5月26日,威廉·諾克斯·達西驚喜的看到井架上流出了黑色的油流。正驗證了那就話,有志者事竟成。
(1)中東有多少石油開采擴展閱讀
中東石油分布:
波斯灣沿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克威克,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是重要的產油國家。
中東這個石油庫到底有多大呢,據1977年的統計已探明的儲量達500多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58%,石油年產量達11.13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38%以上。
在中東地區無論在沙漠下或海底下大大小小的油田星羅棋布,伶俐的井架,銀光閃耀的大油罐,進進去去出出的超級油輪,到處是一派繁榮希望的景象。
西亞地區的石油儲存條件良好,儲油層厚,油質優,大部分的油礦都可以自噴井的方式開采,所以啊在世界的19個大油田中,中東就佔了14個。
2. 中東為什麼這么多石油
首先是因為中東地區其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這也給石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中東地形和其他地區相比,相對低矮,形成盆地狀態,這也讓石油容易累計其中,另外中東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這三大因素也是中東石油豐富的原因所在。
早在7億年以前,地球上主要分為兩個大陸,即在北邊的勞亞古陸,以及位於南半球位置的岡瓦納古陸,後者在地殼運動下慢慢形成了波斯灣盆地的基地。
而這兩個古大陸中間的赤道區域是特提斯海,也就是現在地中海的「祖先」,因為氣候溫暖,這里生活著極其豐富繁多的海洋生物。在6億年到3.7億年期間,岡瓦納古陸相關地區又形成了鹽盆,並在後來的中生代形成了沉積層。直到後來岡瓦納陸從一整個大陸解體,並且逐漸向北移動,慢慢包圍了特提斯海,使得該海域海水水位變淺。
中東地區在幾億年來一直處在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在地質運動下形成盆地,並且基本上度過了全部的大洋缺氧事件,即海洋出現低氧到缺氧的環境,從而使得特提斯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逐漸聚集了非常多的烴源岩。
同時在6000萬年前,亞歐板塊的碰撞運動使得特提斯海受到擠壓關閉,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如同「盆底」一樣的地形狀態,即四周高中間低,能夠將石油匯集到合適的部位,形成富集的油田。
最後在200多萬年以前由於青藏高原地形變化,中東地區才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和地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乾旱的沙漠氣候,地表一片沙塵,覆蓋也十分嚴密,使得中東地區的油田雖然淺,但也不會輕易揮發泄露掉。
中東石油的發現過程
早在20世紀初,由於石油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能源,西方為了尋找到石油資源,獲得巨大的利益,不斷向外勘探石油。1901年,一個叫做威廉· 諾克斯· 達西英國人獲得了伊朗某片區域的石油開采租讓權,並在這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進行勘探。
要知道當時中東基本上還沒有被發現過石油的蹤跡,而勘探的費用極其高昂,巨大的投入最終極有可能並不會獲得收益,導致血本無歸,但是一旦真的發現了石油,所能夠賺得的利益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威廉並沒有放棄。
終於在1908年5月26日,威廉的勘探隊終於在伊朗尋找到了中東第一個油田,從而改變了中東的命運。
這個發現也驚動了其他的「冒險家」,其中就有一位叫做費蘭克·霍姆斯的礦山工程師,他在1920年前往波斯灣巴林島,當地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極有可能藏著石油,這些資源足夠他們擁有榮華富貴的一生。
費蘭克與該海島的酋長協商,他幫助酋長及其族人打一口能出淡水的水井,酋長就把該島的石油開采權轉讓給他。
原本中東的石油開采量並不多,直到二戰以後,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百廢待興,急需能源發展經濟和工業,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自然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
3. 中東的石油按照目前的出口量,大約還能撐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有專家則認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石油業協會估計,地球上尚未開採的原油儲藏量已不足兩萬億桶,可供人類開采不超過95年的時間。在2050年到來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煤炭。其後在2250到2500年之間,煤炭也將消耗殆盡,礦物燃料供應枯竭。面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全世界認識到必須採取開源節流的戰略,即一方面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最後,補充一下水變油是絕對不可能,違反了最基本的能量守恆定律,把水分解成氧和氫多需要的能量就是氧和氫燃燒多能釋放出的能量,如果再考慮過程中的其他消耗,那就虧了
4. 中東地區石油為什麼那麼多
中東地區石油為什麼那麼多?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原因:第一,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第二,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較其它地區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容易石油累計其中。第三,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中東地區為什麼有那麼多石油
中東地區,以盛產石油聞名,產量約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素有「世界油庫」之稱。
大約一億多年前,中東地區有相當多的動植物,這些生物死亡後,便隨著大量的泥沙埋藏於地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埋藏著的生物有機質,在高溫、高壓和細菌的生物化學及物理作用下,形成碳氫化合物。中生代之後,地殼運動使得中東地區形成褶皺與穹窿(四周低垂而中間隆起),油氣在側向壓力的作用下,向穹窿處聚集,於是便形成了今天的大油田。
中東地區為什麼石油這么多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原因:
第一
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
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
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
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2
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教其他地區
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第3
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可以給個最佳嗎謝謝
中東為什麼有豐富的石油
按地質專家的分析,在億萬年前,中東地嘩全是蹶子類植物,後因地質變化全部被埋,竟億萬年變化而成的,而且,中東地下的時候儲存空間因為是油海所有有個匯流,所以了,對了,如果是 *** 的保佑的話他只給保來了戰爭
中東為什麼如此多石油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原因:
第一
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
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
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
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2
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教其他地區
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第3
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也就這樣了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