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
由於石油化工可創造較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工業,所以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因為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烯產品占石化產品的雹薯穗75%以上,而石油化工產品已應用到國防、國民經濟及人民生活各個領域。
拓展資料:
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學工業。范圍很廣,產品很多。
原油經過裂解(裂化)、重整和分離,提供基礎原料,如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萘等。從這些基礎原料可以製得各種基本有機原料如甲醇、甲醛、乙醇、乙醛、醋酸、異丙醇、丙酮、苯酚等。
意義作用
一、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應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煉制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氣是當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應石油
者。我國1995年生產了燃料油為8千萬噸。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約占總能耗量60%;我國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費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石油化工約消耗總能源的8.5%,應不斷降低能源消費量。
二、石油化工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
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產量約1.45億噸,1996年,我國已超過800萬噸。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手敗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三、石油化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化工業提供的氮肥占化肥總量的80%,農用塑料薄膜的推廣使用,加上農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農業機械所需各類燃料,形成了石化工業支援農業的主力軍。
四、各工業部門離不開石化產品
現代交通工業的發展與燃料供應息息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燃料,就沒有現代交通工業。金屬加工、各類機械毫無例外需要各類潤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產品。全世界潤滑油脂產量約2千萬噸,我國約180萬噸。建材工業是石化產品的新領域,如塑料關材、門窗、鋪地材料、塗料被稱為化學建材。
輕工、紡織工業是石化產品的傳統用戶,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無不有石化產品的身影。當前,高速發展的電子工業以及諸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對石化產品,尤其是以石化產品為原料源卜生產的精細化工產品提出了新要求,這對發展石化工業是個巨大的促進。
㈡ MTO是什麼意思
MTO有經營人、按單製造、化工技術三種解釋。
國際多式聯運下面使用多式聯運單據(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Documents),另外負責國際多式聯運的人叫做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也就是MTO。
(2)什麼金屬可以代替石油化擴展閱讀:
1、經營人
MTO(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operator)是經營人的意思。
國際多式聯運下面使用多式聯運單據(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Documents),另外負責國際多式聯運的人叫做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也就是MTO
2、按單製造
MTO(Make To Order)是按單製造的意思。
MTO強調與設計與組裝相匹配的按單生產,是有客戶導向的,是先有訂單,後有產品,並根據零部件、組件、產品的標准化程度和業務管理重心,區分為ETO、ATO。
3、化工技術
MTO(Methanol to Olefins)是化工技術的意思。甲醇制烯烴,煤基制烯烴技術,它是C1化工新工藝, 是指以煤或天然氣合成的甲醇為原料,藉助類似催化裂化裝置的流化床反應形式,生產低碳烯烴的化工技術。 國外具有代表性的MTO工藝技術主要是: UOP/Hydro、ExxonMobil的技術,以及魯奇(Lurgi )的MTP技術。
㈢ 石油資源耗盡之後,人類該用什麼材料來代替塑料
首先做一種悲觀的可能,石油作為能源和很多化工產業的原料如果大幅減少同時沒有替代品。
最先出現的一定是全球經濟危機。首先石油緊缺,產出國一定會更加減產提高價格,全球整個相關石油產業一定價格高企,然後需求國尤其國際貨幣擁有者如美帝一定會開足馬力印錢不然國內經濟就會瞬間垮掉。
而印錢的結果就是把危機蔓延開全球人民為石油價格買單。
然後就是美元信用崩潰,再然後就是其他國際貨幣信用崩潰,最後現代金融體系就全面崩潰了,回到貴金屬貨幣時代。
而整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大面積飢荒、資源爭奪戰爭、瘟疫,全球人口銳減,科技倒退、文明倒退,然後逐漸走向另一種不需要石油的原始平衡。
再看一種樂觀的可能,科技發展速度解決了能源問題,清潔能源太陽能替代了石油,其他化工產品有生物高分子材料替代,而生物克隆和無土培育替代了傳統農業。
那麼在石油不斷被取代的過程中科技和經濟進一步發展,產業進一步豐富,全球飢荒問題也得到解決,人類文明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其實很多能源被替代的過程都是這樣的,比如以前用鯨魚油照明,同樣有人問如果鯨魚滅絕了我們怎麼辦。
總結一句話,從人類的整個系統來說,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最後再插一個我覺得有意思的小問題,太陽能算不算清潔能源?太陽能不會有污染嗎?
我覺得不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溫度保持靠的是白天太陽光輻射被地面沒有轉化成其他能量晚上地面還有熱輻射,熱輻射在空氣中散射,這樣晝夜溫差才不至於太大。
如果大面積做太陽能,而太陽能轉化能量效率很高,導致地面輻射量大幅減少,晝夜溫差首先改變,然後全球氣候改變,再然後很多物種就無法生存了。
㈣ 石油化工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通過閱讀石油煉制方面的基本知識,您大致了解了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石油產品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然而,石油衍生出來的化工產品多達數千種,業內通常把以石油、天然氣為基礎的有機合成工業,即以石油和天然氣為起始原料的有機化學工業稱為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對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
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而高分子合成材料正越來越多地取代金屬,成為現代社會使用的重要材料。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2) 石油化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油化工提供的氮肥占化肥總量的80%,農用塑料薄膜的推廣使用,加上農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農業機械所需各類燃料,形成了石化工業支援農業的主力軍。
(3) 各工業部門離不開石化產品。
現代交通工業的發展與燃料供應息息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燃料, 就沒有現代交通工業。金屬加工、各類機械毫無例外需要各類潤滑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產品。全世界潤滑油脂產量約2000萬噸,我國約180萬噸。建材工業是石化產品的新領域,如塑料管材、門窗、鋪地材料、塗料被稱為化學建材。輕工、紡織工業是石化產品的傳統用戶,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無不有石化產品的身影。當前,高速發展的電子工業以及諸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對石化產品, 尤其是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生產的精細化工產品提出了新要求,這對發展石化工業是個巨大的促進(圖8.5)。
(4) 石油化工也具有價值高昂的經濟效益。有人曾算過一筆賬,一噸原油轉化為石油化工產品後可增值100倍。
圖8.5獨山子石化公司一角
㈤ 如果石油被人們耗盡了,有什麼物質可以替代嗎
如果石油被人們耗盡了,有什麼物質可以替代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我們的常見能源物質,這是非常重要的,如發電或煤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冬季加熱的主要能源來源。該油被稱為「工業血液」,也是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所需的燃料離不開,而天然氣是每個家庭所需的能量。因此,這能量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未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被用完,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替代方案出現但個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那麼第二天應該用什麼?有任何能量嗎?事實上,許多專家都擔心了這一點,許多人認為,根據目前的人類消費,即使他們甚至沒有使用它500年,只有20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傳統能源基本上是筋疲力盡!那麼時間,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材料作為能量替換它們?我們的生活會扭轉嗎?
㈥ 天然氣、石油、煤炭能不能被代替答案是什麼
如果五六百年之後。地球的煤石油天然氣用盡。人類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人類能源的三大基石,這個假設動搖到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基!但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也許大家都有一些想法,但可能都只是考慮到了這些燃料的能源利用方面,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意識到這些資源的工業原料作用,因為能源是可以被替代的,但工業原料卻很難找到替代物!
全世界石油開采量中約有6%被用於塑料生產,理論上使用二氧化碳與環氧化合物的化學反應以及合成的化合物再與二氧化碳反應,最終將可能得到多種聚合物以滿足不同的需求,但這只能部分取代石油基的原料!大量的材料仍然無法滿足要求,未來如果石油真正枯竭,這才是我們真正要面對的局面,如何來解決石油的化工原料替代!
綜上所述,作為能源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是比較容易被替代,但作為化工原料的功能,石油煤炭和天然氣至少在現代是極難被替代的,也許500年後技術進步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