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流通市場前景怎麼樣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石油流通市場前景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11-04 19:50:09

『壹』 石油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

石油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如下:

石油專業的就業皮芹前景非常的廣泛,對於現今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就業前景和其他專業相比已經很好了。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石油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石油的發展戰略是在加快開發國內石油資源的同時,積極擴大和運碧佔領海外石油勘探開發市場,所以這樣就急需大量石油方面的人才。石油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不錯的。

石油專業畢業生就旁握舉業方向主要有,包括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的鑽井(又包括泥漿、固井)、採油、集輸等專業崗位。還可以去勝利、大港等油田從事石油鑽井、採油、修井、石油設備製造與維護等領域從事現場生產操作、運行、維護和生產管理工作。

『貳』 石油行業現在的前景怎麼樣

石油行業現在的前景很不錯。

石油行業發展前景,強勁的工業增長和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而在這些能源中,石油行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的發展,文明的進步。

中國國內的石油生產主要為三大國有企業控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截至201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公司,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則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產品銷售公司。

目前,三大企業都渴望與西方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一是為了獲取資源,二是為了獲得與非常規石油生產相關的必要技術。為此,中國政府已經出台政策,允許國內公司與外國石油公司簽署產量分成合同。

『叄』 現貨原油市場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恆力石化(600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成品油產量、中國成品油銷量等

成品油產量維持在較高水平

2015-2019年,我國成品油產出量整體波動幅度較小。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成品油產量為29076.60萬噸,同比下降5.47%。2021年,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成品油產量有所增加,上半年產量15036.30萬噸。整體來看,我國成品油產量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註:此處成品油產量為汽油、柴油產量之和。

成品油主要以出口為主 進口較少

2014-2020年我國成品油進口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逐漸深入,我國汽油需求量也持續增加。2020年,我國成品油進口量為480579噸,同比上升44.11%。2021年上半年,我國汽油進口量為64919噸。其中進口成品油主要以汽油為主,柴油進口量較少。

註:此處成品油進口量為汽油、柴油進口量之和。

2015-2019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量呈總體上升趨勢。2019年,成品油出口量為3496萬噸,同比增長19.99%。2020年,由於海外疫情影響,成品油需求低迷,我國成品油出口量也有所下降,為3496萬噸,同比下降7.24%。2021年上半年虛游,我國成品油出口量為1135萬噸。

註:此處成品油出口量為汽油、柴油出口量之和。

表觀消費量總體呈下降狀態

2015-2020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大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成品油表現消費量為27136.34萬噸,同比下滑3.90%。顫塵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同比繼續下滑。2020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5751.65萬噸,同比下降5.10%。2021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3931.79萬噸。

註:此處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汽油、柴油表觀消費量之和。表觀消費量=產量+進口-出口

中國成品油零售行業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我國成品油市場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逐步實施,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成品油供給將呈現去產能、控產量的局面。從需求方面來看差洞銷,隨著疫情防控不斷取得積極進展,用於公共交通的成品油需求、國外成品油的需求將有所恢復,需求將逐步恢復。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肆』 國際油價觸及天花板,石油市場為何如此動盪

國際油價能夠觸及天花板,這是因為石油市場非常動盪,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只有世界和平石油市場才能穩定。

在需求大幅度上漲的時候,油價卻一直上漲,這也說明國際油價會出現下跌的情況,但是形勢比較嚴峻,現在出現了全國經濟變低的情況。資本主義市場也在動盪著,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石油的價格就出現了很多不定因素,現在的石油市場動盪將會愈演愈烈。現在的形勢也比較復雜,所以導致國際油價出現變化,而且有廣泛的影響,經濟受到了沖擊,還可能出現財政風險影響多方面的局勢,石油主要依賴於俄羅斯,所以這對很多國家都是一個打擊,出口率也會受到影響。部分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會逃離石油市場,所以會出現油價下跌,並且低位進一步降低,全球的政策原因也會影響,所以得重新評估。

『伍』 石油行業發展前景

全球的石油化工工業產品銷售額可達每年2.9萬億美元,遠高於全球市場上的石油銷售額,而且雖然需求量高度集中在成熟的市場,但在新興經濟體中也得到了強勁的增長,石油化工市場已真正實現了全球化(非洲的情況可能是個例外,那裡的需求量僅僅佔全球需求量的3%)。石油化工產品已成為工業與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且無法替代的組成部分,直接產品有塑料包裝袋、農用化學品、塗料,這些產品占化工產品總量的80%以上。一些尚未被人們熟悉的產品有飛機製造(10%)、房屋用品(20%)、制葯設備(30%)。化工產品的用途日益廣泛是新興經濟體的關鍵因素,從基礎建設到工業包裝、消費者產品領域都得到了發展。乙烯本身的直接應用並不多(如在西班牙,人們將乙烯用於西紅柿的催熟,但應用得並不廣泛)。同樣,乙烯也有許多衍生物,如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纖維(聚對苯二酸鹽和聚醋)。在美國,約70%的終端利用是非耐用產品,包括管材、汽車部件和電器部件。許多廣泛的用途都集中在基本經濟活動上,如包裝業與建築業。石油化工工業與GDP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不同的產品與區域之間的GDP變化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成熟程度。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在中國與東南亞所出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導致亞洲(日本除外)乙烯的需求量增長率高達75%,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率則僅為3.2%。隨著GDP構成的多重性,這種增加可以擴大在整體經濟增長中這些變化的影響程度,進而導致庫存物資的大規模流通,對於可儲存的下游產品來說,這種特徵更加突出。暫時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更大,涉及消費者與儲備供應兩個方面,由於較高的利潤會刺激較高的工業發展,對此,生產與供應就會表現出某些靈活性。然而,更難保證的就是那些潛在的需求中任何額外的增加而不是暫時的供給中斷,原因在於國際制裁與消費主流中的長期交付期,以及新增的產能。
過多的利潤會促使過度投資,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是生產能力過剩與利潤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在過去的10年中出現了一些合並,乙烯工業依然保持著相對的分散性,對任何天然氣市場機遇的限制都會導致由減產引起的投資減少。由於高密度資本的投入與大量石油化工產品與市場的高度融合,獲利的生產者感到有必要繼續生產,即使他們已經受到損失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要穩定價格,或者在出現一個循環的低迷時期,生產者也會努力保住自己的領先地位。石油化工工業的極速增長,曾經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工業化國家中。對於當代的石油化工工業來說,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需求的增長與現有的生產能力之間的失衡,這與需求增長或生產的價格優勢嚴重脫節有關。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生產能力再次增加,開始開采大量便宜的天然氣,而歐洲人則致力於將石腦油作為滿足當地需求的最便宜資源。這兩種方式現已無人採納,新興的市場既可滿足需求也可供給充足的生產原料,這可以體現競爭優勢。這種失衡的解決可能會使這些生產者感到痛苦,但卻可為那些善於把握的人們提供重要機遇。
影響需求、供給、利潤和價格的原因是什麼?石油化工生產能力的新浪潮還有空間嗎?如果沒有,會有贏家嗎?或者僅剩輸家?正是它的重要性,使得乙烯工業顯得極其有效------它是整個石油化工工業關鍵的驅動力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