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是什麼顏色的
石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深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石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我國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無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運移過程中,帶色的膠質和瀝青質被岩石吸附有關。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絕對多數,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大含油氣盆地。
元素組成:
石油之所以在外觀和物理性質上存在差異,根本原因在於其化學組分不完全相同。石油既不是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單質,也不是由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其性質就不象單質和純化合物那樣確定,而是所含各種化合物性質的綜合體現。
石油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碳和氫,碳氫化合物也簡稱為烴,烴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對象。石油中所含各種元素並不是以單質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結合的各種碳氫及非碳氫化合物的形式而存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石油
Ⅱ 石油為什麼被稱為「黑色的金子」
因為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物資,在當今時代,能源就是金子,所以說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
Ⅲ 為什麼石油被稱作是"黑色的金子"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它的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並且分布范圍非常廣泛,人們為了開發和利用它們,也花費了不少功夫。另外,石油也被大家稱作是「黑色的金子」。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面,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石油是一種褐色或黑色的可燃性礦物油。它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也有人稱它是「工業的血液」。
早在漢朝的時候,我國人民就已經知道用石油來燒飯點燈了。人民用鑽井的辦法,把石油從地底下取出來送進煉油廠,把中間的一部分提煉成為煤油,用來點燈、燒爐子都很方便,這樣石油就一下子出名啦。後來,人們把石油裡面比煤油輕的部分提煉成汽油、飛機的發動機做燃料;又把比煤油重的部分煉成柴油,給拖拉機的發動機做燃料。這些發動機叫做「內燃機」,它們的用處還多著咧。大的可以裝在輪船、軍艦和火車頭上,小的可以用來抽水、打穀,還有更小的可以裝在模型飛機上·····
可是,石油中還有比柴油更重的「重油」剩下來,該怎麼辦呢?於是,人們把重油中的油提出來,留下的瀝青送去鋪路。在瀝青路上行車很平穩,灰塵也少,有人也叫「柏油路」。
從重油中提煉出來的油,還可以煉出各種各樣的潤滑油。提起潤滑油,往往把它當做配角而不去注意。其實,現代的機器沒有它硬是不行。不但如此,就是用錯了牌號也不行。如果你把普通的潤滑油加到縫紉機里,踏起來准會十分費勁。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有一根主軸每分鍾要轉一兩萬次,必須用特別的潤滑油才行,如果加錯了油,一定會出大事故。別看潤滑油是個配角,卻是非常重要的啊!
從石油中還能提煉出石蠟、凡士林、油漆溶劑等等,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
石油有這么多的用處,自然是個「寶」了。因此人們給它一個稱號:「黑色的金子」。
事情還沒有結束,科學技術不斷地在向前發展。
化學中有一門「有機化學」。它本來是專門研究生物—動植物—體內的化合物的,但這句話早就過時了。因為人們發現有機化合物裡面都含有碳,並且大多數含有氫,所以有機化合物是碳和氫的化合物,在化學上又簡稱為烴。很多有機物除了含有碳、氫以外,還含有氧、氮、硫等其他元素,不過這些都只是碳氫化合物的「變種」—衍生物—罷了。人們又發現有機物分子里的碳原子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最簡單的分子只有一個碳原子,復雜的可以有成千上萬個碳原子。它們排成的隊形,簡直象大型團體操那樣千變萬化,因此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實際上是無窮無盡的。人們在逐步摸清底細的過程中,不但用人工方法造出了有機物,更造出了許多生物體內從來沒有過的有機物,其中很多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品。例如,合成染料和葯品,早就大量生產了。從那時起,人類才真正有了「有機化學工業」。
這與石油有什麼關系呢?
自從有了有機化學工業以後,人們就千方百計地替它找尋合適的原料。首先找到了煤,後來才找到了石油。石油也是碳氫化合物,所以把它作為有機化學工業的原料,可以說再合適也沒有了。
你可知道,化工廠又是用什麼樣的石油原料呢?
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或者在煉油廠加工石油的時候,有一般氣體產生,裡面含有很多碳氫化合物。這股「石油氣」在煉油廠用處不大,有時還要特意把它燒掉,以免發生危險。煉油廠里有時還產生一種「輕油」,它比煤油輕,但作為汽油卻不合格,用處也不大。但是這股「石油氣」和「輕油」正好是化工廠的合適原料。現在,石油化工廠除採用這兩種輕質原料外,又向重質油方面發展了。
目前「石油化工」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已經很難說出確實的數目了。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就不少,如做雨衣的聚氯乙烯;作梳子、肥皂盒等日用品的聚苯乙烯;做水壺的半透明塑料聚乙烯;稱為「合成羊毛」的聚丙烯腈;「的確涼」的原料滌綸;象海綿一樣的泡沫塑料;還有各種合成橡膠製品、葯品、合成洗衣粉、染料、農葯、香料和大名鼎鼎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等都可以從石油中製造出來。
石油經過了人們的辛勤勞動後,它的用途是越來越廣了。看來它將勝過金子,「黑色的金子」這個稱號終究是要過時的。(余益年)
Ⅳ 黑色金子——石油的形成之謎
石油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石油的開采和加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用的汽油、石蠟、瀝青、塑料、衣服等等都是石油製品。提起石油,腦海中不禁閃現出這樣一幅幅圖片:夕陽余暉下,整齊碼列著的抽油機,不緊不慢地工作著;烈日炎炎中,機器旁,頭戴安全帽的石油工人奮力地操縱著;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零星的鑽井平台挺立著......一切都在為一個目的而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國採油。
勘察—解密石油
素有「黑色金子」之稱的石油是當今世界極其重要的工業能源,這種黑棕色的,粘稠的液體,早已滲透在運輸、供暖、合成材料等與我們相關的眾多領域。這份自然的饋贈歷時良久,卻歷久彌珍。關於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這個話題,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古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們紛紛上陣,為你解答在幾百萬年前,人類不曾參與的地球演化長河中,那些埋藏在地表數千米以下的岩石里究竟發生過什麼。
看到這么受重視,石油分子們不禁開懷:「其實我們年齡可大著嘞,在地下生活了幾千萬年,更有甚者幾億萬年。地球的某些時間段,包括人類所謂的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動植物死亡後遺體進入海洋,由於海水中存在著大量鹽分就沒有立刻被細菌分解,而是降到海底和泥沙等混合形成有機淤泥得以保存下來,這就是我們的起源。後來,在重力作用下低窪地區不斷地下沉;而不斷重復的過程又導致沉積物層層加厚,我們的祖先——有機淤泥隨這些外在條件的改變而不得不承受逐漸增大的壓力和溫度,最終,經過生物化學、高催化、高壓等種種漫長的磨難,最終我們和天然氣兄弟誕生了。因為在轉化時氧元素被分離出去,碳、氫元素則組成碳氫化合物,所以我們就是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即使在我們出生之後,壓力仍沒有停止,我們被擠出來,無處停留,因為和四周那些大傢伙——岩石相比,我們這些小液滴密度偏輕,就開始了我們的上移之旅。就這樣雖然慢但是走的還算順暢,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些怪傢伙,這些岩石本身緻密,不肯讓我們通過,我們無論怎麼穿行都無法透過,只好停留下來,安家扎營,慢慢地數量增多就聚集起來形成了油田。終於在經歷『生、儲、蓋、運、聚、保』這六字真經後,修成正果,其難度不亞於西天取經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對了,謹記,除了特殊的地質環境,我們還需要特定的溫度范圍,專業人士稱之為『油窗』。若低於這一溫度,我們無法形成,太高則會形成我們的兄弟——天然氣。」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Ⅳ 石油為什麼是黑的
世界上有石油是因為: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既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Ⅵ 石油顏色
石油形成於地下,有多深?幾百以至幾千米。它經歷了數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演化過程,不同年代的石油生成地質環境不同,生成石油的物理性質也不同。不同油田所產石油的密度、粘度、熔點、初餾點都不相同。
原油的物理性質最直觀的就是豐富多彩的顏色,有淺至深有白色、褐色、黑綠色和黑色。我們常見的石油一般都是黑色的,顏色的深淺與其中含有的非烴類物質的多少有關,含量愈高則顏色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