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貨船觸礁泄漏千噸重油浮在海岸,該如何補救
我們知道一般石油,燃油以及重油的開采都是在海上進行鑽井,然後開采出來的那麼將這些燃油運回自己的本國,那麼就需要通過海上貨船來進行運輸,在海上經常會發生一些意外,比如說遭遇海浪,或者說是觸礁,結果導致了燃油泄漏,那麼這些汽油泄漏在海岸上肯定會對海岸進行很大的污染,那麼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第一是要趕緊控制住被污染的面積,將這一片海域進行封鎖,如果泄露的石油量很大,那麼我們一定要先用漂浮圍欄圍住石油,禁止石油進一步的擴散,污染周圍的海域。只有先把燃油量控制住了,再來慢慢的進行治理。
反正不管怎麼樣,我覺得等到事故發生之後再來清理海域,本來就不是很好的事情,最好就是盡量不要發生意外,在進行運輸的時候給自己的船多加一層保障或者外殼,讓即使是船遭遇了暗礁,也不會因此而泄露裡面的石油同時也要派更加有經驗的船艙員去進行駕駛,避免發生海上意外時不知道如何處理。
❷ 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這種污染來源於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產、海洋運輸。
海底溢油是通常指海上船舶碰撞、觸礁或毀燃浪損使貨輪燃料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的海上事故,會嚴重污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石油生產是指以開采海洋石油為目的的海上固定平台、單點系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族余喊、海底管線、海上輸油碼頭、灘海陸岸、人工島兆野和陸岸終端等海上和陸岸結構物,很容易污染海洋環境。
海洋運輸是利用貨船在國內外港口之間,通過一定的航線和航區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方式,會對某一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
❸ 油船漏油 為什麼
漏油事件在石油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都會發生。其中生產和運輸當中的漏油危害比較大,所以成為新聞,讓人印象深刻。
油船一旦漏油,由於條件特殊,難以救援,所以危害極大!而用管道運輸石油,雖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可控,而且比較安全,一旦發現露點、爆炸或地震等不可抗因素,可以及時關閉上游閥門,漏油量不會太大。
歷史上,兩艘油輪相撞的事例罕見,因為油輪一般速度都不快!一是油料經不起太大顛簸,二來油輪負重較大。油輪失事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失誤。比如船員擅自更改航道等。1989年,「埃克森-瓦爾迪茲」號即是船長喝酒誤事,才導致觸礁。
2、觸礁。油輪吃水深,有專門的航道,一旦稍微有偏離,就容易觸礁或擱淺。
3、救援難。海上天氣惡劣,水上救援比路上難度系數大很多,救援不力。
4、爆炸。發生爆炸,一般來說,神仙也沒辦法!
5、翻船。油輪負重,一個巨浪把船掀翻了,沒法救。海洋上的氣象條件,比陸地上的天氣預報還要復雜。
6、人為。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當時是老布希當總統)人為首的聯合國軍發起了沙漠風暴行動,伊拉克必敗。為了泄憤和延阻敵人,薩達姆海珊命令伊拉克軍隊人為把科威特停在波斯灣上的油輪閥門打開,再點上大火,影響惡劣,危害極大!
附:50年13起最嚴重原油泄漏事故
1.「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觸礁事故
原油泄漏量:3.5萬噸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1989年3月23日,超級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茲」號(Exxon Valdez)船長約瑟夫-哈澤爾伍德(Joseph Hazelwood)為打發時間,同時也是為了禦寒,喝了一瓶烈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哈澤爾伍德的指揮出現失誤,這艘1000英尺(約合304.8米)長的超級油輪偏離指定航道,在通過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峽灣時,與水下礁石相撞,「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船體裂開。超過1000萬加侖的重油流入威廉王子峽灣冰冷、清澈的海水,在刺骨的天氣作用下,周圍數英里的海岸漂浮著像瀝青一樣的黑色粘稠物。
雖然按原油泄漏量計算,「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觸礁失事僅在史上最大原油泄漏事故中排名第53位,但它對美國的政治、流行文化和環保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更別提對阿拉斯加州南部沿海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的沖擊了。瀕死及死亡野生動物的照片以及營救倖存動物的救援行動在美國媒體上被大肆宣揚。令人吃驚的是,「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至今仍在服役,只不過它被改裝成一艘礦砂船,歸屬香港一家航運公司所有,名稱亦改為「東方海洋」號(Dong Fang Ocean)。
1989年艾克森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發生油輪漏油事件,估計約1千萬加侖的原油泄入海中(泄油量尚小於4萬噸油輪的裝載量),其對環境與生態造成極大的傷害,估計約25萬只海鳥、2800頭海獺、300隻麻班海豹與250隻白頭鷹等動物死亡,及不計其數的魚卵和其它植物的死亡.經法院於1991年裁決,針對該漏油事件之民事部份,分十年賠償總金額9億美金(約新台幣270億元),另刑事賠償1億美金,其中包含協助清理油污之費用等
2.「托利卡尼翁」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2.3萬噸
1967年3月18日,賴比瑞亞籍超級油輪「托利卡尼翁」號(Torrey Canyon)觸礁失事或標志著現代極其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的開始。在英國康沃爾郡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擱淺以後,「托利卡尼翁」號泄漏了3800萬加侖(約合12.3萬噸)的原油,最後斷為兩截,沉入海底。事後調查發現,船長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擅自改變航道,釀成苦果。
英國政府對這個世界上第一起嚴重油輪漏油災難准備不足。在決定將海面的浮油燃燒掉以後,首相哈羅德-威爾遜下令英國皇家空軍將凝固汽油彈空投至事發水域,總共投放了42.1萬磅(約合19萬公斤)炸彈。一萬多噸有毒溶劑和清潔劑被沖上受原油污染的英國和法國海岸附近沙灘,又對陸地和海上野生動物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3.「奧德賽」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3.2萬噸
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省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域向來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尤其到了晚秋。1988年11月,美國籍油輪「奧德賽」號就在那裡遭遇一起災難性事故。當「奧德賽」號距離新斯科舍省700英里(約合1127公里)的時候,突然發生爆炸,船身斷裂變成兩截。火舌迅速吞沒了船上13.2萬噸的原油,回顧這起事故,原油燃燒或許是件幸事: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泄漏的原油沒有被沖到新斯科舍省附近海岸。大西洋惡劣的天氣條件令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無法到達「奧德賽」號船員最後報告他們所在的地點,等到他們最終趕到時,大部分原油已經燒掉。
4.「M/T天堂」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4.5萬噸
「M/T天堂」號(M/T Haven)以前名為「阿莫戈-米爾福德-天堂」號(Amoco Milford Haven),是超級油輪「阿莫戈-卡迪茲」號(Amoco Cadiz)的姐妹船。這艘23.369噸級的油輪被列為超級油輪(VLCC)的范圍,爆炸發生時載有100萬桶原油。爆炸使「M/T天堂」號迅速解體,6名船員遇難,14.5萬噸重油泄漏到義大利熱那亞港口的地中海。爆炸還點著了海面上的原油,約70%在隨後的大火中被燒掉。「M/T天堂」號三天後才沉入大海,而陽光明媚的義大利和法國兩國海岸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恢復了當地優美的環境。調查人員後來發現,部分泄漏的原油沉入1600英尺(約合488米)深的海底,可能會在那裡存在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5.「阿莫戈-卡迪茲」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2.3萬噸
「M/T天堂」號的姐妹船「阿莫戈-卡迪茲」號因1978年3月16日撞上法國布列塔尼海岸附近的波特薩爾岩礁,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臭名昭著。當時,「阿莫戈-卡迪茲」號滿載160.45萬桶原油,因方向舵被一個巨浪損壞導致失控,撞上90英尺(約合27.4米)深的岩礁,使得這艘油輪斷為兩截,迅速沉入海底,到那時,船上全部的原油全部泄漏到海里。在盛行風和潮水的聯合作用下,泄漏的原油漂到200英里(約合322公里)以外的法國海岸線,野生動物因此遭遇重創,共計有2萬只海鳥、9000噸重的牡蠣以及數百萬像海星和海膽這樣棲息於海底的動物死亡。
6.「貝利韋爾城堡」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5.2萬噸
1983年,「貝利韋爾城堡」號油輪遭遇了像「奧德塞」號一樣的狀況,事發地區的風向和氣候條件令泄漏的原油遠離海灘和海岸線。與「奧德塞」號一樣,「貝利韋爾城堡」號油輪因失控的大火導致爆炸,不過與前者不同的是,事發時,它距離南非開普敦海水浴場只有24英里(約合38.6公里)。
「貝利韋爾城堡」號災難是發生在南非水域的最大原油泄漏事故。但是,除了對開普敦附近幾個地區的環境造成有限的破壞以外,泄漏的絕大部分原油迅速消散,這歸功於近岸風、好望角周圍危險水域頻繁的巨浪活動和快速的水流等因素。此外,當局將「貝利韋爾城堡」號船首部分拖入深海,使用炸葯炸沉,也對抑制事故對生態造成的破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噴事故
原油泄漏量:26.3萬噸
33年前,位於挪威和英國之間的北海曾發生過一起原油泄漏事故,不失為「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災難的可怕序曲。在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B-14號油井發生井噴,8天時間內共有8100萬加侖的原油泄漏到大海中,直至B-14號油井被完全撲滅。井噴事故並沒有破壞鑽井平台,但熾熱的原油、泥漿和海水混合物噴射到180英尺(約合54.86米)的高處。
據挪威國家污染控制中心介紹,「這起原油泄漏事故沒有造成重大生態災難。」美國公司Red Adair在與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簽約後,幫助撲滅了發生泄漏的B-14號油井。該公司事後認定,這起事故本來完全可以避免:在之前的一次維護中,工人將本可以預防井噴的機械設備(被稱為井噴預防器)上下顛倒安裝在了井口上。
8.「ABT夏日」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6萬噸
這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海上原油泄漏事故之一,同時也是最鮮為人知的原油泄漏事故之一:伊朗籍油輪「ABT夏日」號(ABT Summer)在距安哥拉海岸以西約900英里(約合1448公里)的南大西洋水域沉沒。1991年5月初,「ABT夏日」號在伊朗哈爾克島裝上了26萬噸的重油,最終目的地是經由好望角,抵達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
在「ABT夏日」號繞行到非洲南端,開始向非洲的大西洋海岸進發時,貨艙發生泄漏,並迅速引發火災。5月28日,火災引發了大爆炸,「ABT夏日」號被摧毀,船上的32名船員有五人死亡。到6月1日,海面浮漂的原油大部分已經燃燒掉,「ABT夏日」號殘骸也沉入海底。隨後尋找沉船的努力至今沒有任何成果。
9.諾魯茲海上油田事故
原油泄漏量:26萬噸
伊朗諾魯茲海上油田在兩伊戰爭中多次經歷戰火,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卻泄漏了大量原油。1983年,諾魯茲油田的運氣尤其的糟糕:2月10日,一艘油輪與鑽井平台相撞,造成油井以每天1500桶的速度漏油。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發生事故的鑽井平台又遭到伊拉克直升機的襲擊,引發火災。
由於該地區當時屬於戰區,伊朗用了半年時間才撲滅燃燒的油井。伊拉克直升機還對附近一個鑽井平台發動過襲擊,造成原油泄漏,直至1985年5月才撲滅,此時距事故已經過去了兩年,造成73.3萬桶(相當於10萬噸)的原油泄漏。這幾起事故共造成諾魯茲油田8000萬加侖(約合26萬噸)的原油泄漏,20名工人在試圖撲滅燃燒的油井時遇難。
10.費爾干納盆地事故
原油泄漏量:28.5萬噸
原油泄漏並不總是發生在油輪傾覆或鑽井平台出現故障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生在遠離海洋或海岸線的內陸地區,而造成的環境破壞同樣非常可怕。1992年的費爾干納盆地(Fergana Valley)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那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內陸原油泄漏事故之一。位於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邊境的費爾干納盆地人口密集,從史前時期就一直是土地肥沃的農業地區,人口眾多。
到了近代,技術人員在盆地下面發生了多個油田,從此被大量開采,但開采方式並一定正確。1992年3月2日,費爾干納盆地的一個油井發生了機械故障導致井噴,最終,累計有8800萬加侖(約合28.5萬噸)的原油從油井噴出,流到附近盆地。
11.「大西洋女皇」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8.7萬噸
1979年7月19日,多巴哥島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遭受強熱帶風暴襲擊。有兩艘船被困在風暴中:滿載原油的超級油輪「大西洋女皇」號(Atlantic Empress)和「愛琴海船長」號(Aegean Captain)。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大西洋女皇」號和「愛琴海船長」號發生碰撞導致大爆炸,結果發生了迄今歷史上最嚴重的油輪漏油事故。
大約220萬桶原油外泄到多巴哥島附近海水中,其中一部分燃燒掉落。在涉及海上原油泄漏事故上,20世紀70年代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十年;如果這種事故的破壞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得到了緩解,我們可以將這歸功於油輪設計得到改善,例如雙層船殼,能避免像「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與「阿莫戈-卡迪茲」號遭受的事故。不幸的是,技術上的進步永遠無法杜絕人為失誤。
12.「伊克斯托克-I」油井事故
原油泄漏量:45.4萬噸
這起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始於1979年6月3日,當時,墨西哥灣的「伊克斯托克-I」(Ixtoc I)油井發生爆炸,向墨西哥卡門城附近的坎佩切灣泄漏了大量原油。當局一開始對控制事態的發展很有信心,在第一次井噴以後不久,鑽井平台即著火倒塌。原油繼續從「伊克斯托克-I」向外流至墨西哥灣,一直到1980年3月油井才被封住,共漏出原油1.4億加侖。
西風和一系列風暴使得部分泄漏的原油離墨西哥東部和得克薩斯州東南部海灘很遠,但原油確實在1979年秋天污染了得克薩斯州的南帕德拉島。「伊克斯托克-I」油井井噴期間及事故發生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沖擊,尤其是泄漏的原油總量,使得人們希望此類災難永遠不再發生。
13.科威特漏油事故
科威特漏油事故
科威特漏油事故
原油泄漏量:136萬至150萬噸
迄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的科威特南部。1991年1月晚些時候,薩達姆下令從科威特撤退的伊拉克軍隊打開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輪的閥門,試圖為避免軍事失敗做最後的掙扎。據估計,從1月23日至27日,至少有2.4億加侖(最多可能達4.6億加侖)的原油流入內陸和波斯灣。美國戰機在1月轟炸了石油管線,試圖阻止原油外泄。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海灣戰爭漏油事故估計向波斯灣外泄了800萬桶原油。浮油覆蓋的最大區域達到101X42英里(約合163X68公里),厚度達5英寸(約合12.7厘米)。
附:2010年4月20日,半潛式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兩天後沉入墨西哥灣,造成11人死亡。爆炸沖擊力撕裂了連接鑽井平台和井口的長5000英尺(約合1524米)的管道,井口本身開始泄漏原油。美國當局很快便認定,每天有5000桶(約1萬噸)原油泄漏到墨西哥灣,可能會引發一場破壞程度堪比30多年前「埃克森-瓦爾迪茲」號事故的環境災難。至於最終泄漏的原油總量,恐怕同樣是個天文數字,不要忘了,「伊克斯托克-I」油井被撲滅用了9個月時間。
❹ 為什麼會引起海上石油污染
由於世界石油運輸主要依靠海上運輸,而油船在航行中擱淺、碰撞、觸礁、起火爆炸以及船體本身結構破損等造成的溢油事故經常發生,在世界各地,每年大約溢出原油20萬~40萬噸。
1967年3月下旬,位於英國康沃爾海岸到錫利群島之間的馬溫特海灣,到處都是一片死亡景象。螃蟹、海膽、鰲蝦和各種魚類陳屍海灘,海面上是一大片醬黑黏稠的原油。原來在這個月的18日,一艘美國的超級油輪「托里•卡尼」號不慎碰觸在名叫「七塊石」的暗礁上,8個油槽當即損壞6個,石油大量泄漏出來。為打通航道,最後用飛機炸沉了油船,所載70多萬噸原油全部瀉入大海。
1978年3月下旬,美國巨型油輪「阿莫柯•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勒塔尼海岸線外觸礁斷裂為二。兩個星期之內,它往海中漏出的原油達22萬噸,造成歷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浸污海灘達160千米長,不計其數的魚類死亡。
1989年3月24日,美國9.5萬噸級的「埃克林•瓦爾德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灣觸礁,船體破裂,2.32萬桶的原油泄漏在海上。油膜覆蓋了大約1600平方千米的海水。水上的浮油蔓延達4600平方千米。使1萬只海獺,10萬只海鳥受害。
1991年1月17日開始的海灣戰爭破壞了大批油井,使大量的原油流入海中,形成的原油帶長96千米,寬16千米,漂流的原油估計多達1100萬桶,這是海上石油污染事件中最嚴重的一起。海灣地區有700多口油井在燃燒,每小時噴出1900噸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質,其煙霧擴散到印度、俄羅斯和非洲部分地區,並造成地中海、整個海灣地區以及伊朗部分地區降黑雨。
墨西哥灣擁有282口海底油井,再加固態垃圾的傾倒,嚴重污染了200萬平方千米海域,來自油井的油和其他燃料,在海的表面形成厚厚的凝聚層。由於油的污染,沿海的一些海鳥不再下蛋,即使下蛋,蛋殼也很容易破碎。有毒物質也影響到了像螈魚和其他游入江河產卵的魚類的正常回遊規律,因為它們被受到污染物的海流所包圍。墨西哥海軍打撈出16.1萬種浸在水中的含油物,以及來自墨西哥海灘與港口中的1202噸垃圾。
❺ 船舶加油過程中,發生泄漏,范圍較小,怎麼辦大范圍泄漏,甚至流到海里,又該如何處理
船舶因故,導致燃(機)油泄漏,范圍較小或大范圍,甚至流到進海域。應急處理方法針對事故大小油品不同處理也有所不同。
比如:吸油材料具有親油疏水性以及相對較好的吸收性能。
臨時性的儲油裝置,對圍控回收工作來說卻是非常關鍵。如果回收速度相對加快,則臨時儲油裝置也會相對較快。臨時儲運裝置主要涉及船舶油貨艙、油桶與駁船等。
自然處理法
日光相對充足,氣溫相對較高,有利於油污的快速蒸發,因浪涌會使水面上的溢油逐漸變成相對細小的油滴,進而會使溢油進行自然分散。生物降解方式以及溢油容解方式等都具有相對較強的水資源自凈能力。
消油劑法消油劑法
現階段水面溢油事故在處理過程中最為常見的處理方法。藉助溢油消油劑的科學噴灑來消除水面的諸多石油污染,避免火災擴散。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消油劑可以大大改變江面的實際溢油物理形態,進而對油溶於水整個過程進行加速。此外,消油劑分子一般存在兩個存在較大差異的基團,一方面是親油疏水,而另一方面則是親水疏油,藉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把溢油分子大大分解為相對微小的油水乳化物,在光、熱作用以及水裡微生物作用下實現快速降解與消散。
燃燒方法燃燒法
必須充分了解油所具有的特性。相對新鮮的原油更加容易燃燒,而受到風化的油則需要長時間才可能被點燃,乳化油是最難點燃,所以在點燃乳化油之前可以首先噴灑一定量的破乳劑。如果油膜太薄,則油下面的水會不斷發生冷卻作用,阻礙燃燒。為了獲得燃燒厚度,避免溢油點燃之後的四處飄散,必須要採用防火圍油欄進行圍控。然而,現階段大部分防火圍油欄非常笨重,有相對較大的操作難度。
5沉澱方法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在沙子當中加入一定數量的胺,可以使其發展為親油性的泥狀沙,然後再將其均勻撒到浮油上,則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結成硬塊或者是油塊,並沉到水底。
生物復原方法
……
船舶燃(機)油泄漏,范圍較小或較大范圍,流入江河湖海的安全環保處理方法很多,不能一一例舉。但是切記一旦發生此類事件必需盡快報告當地環保局請求指導或協助處理,切不可蠻干。
❻ 什麼導致原油泄漏
由於油輪沉沒或者油井破裂,爆炸,輸油管道等油品運輸設施,儲油罐燃燒爆炸等引起的原油泄漏,並造成嚴重的海洋生物生命危險的事件。
原油泄漏的危害:
原油,也就是石油中所含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入海洋後,這些有毒化合物也迅速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的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因無法飛翔離開大海,而沉入海底溺斃,或者因中毒而死亡。
同時被油污污染的海豹,海豚,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
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
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因為人類也同樣在食用海產品。還有更多的靠海為生的人,將會在一時間喪失
所有。
如何處理原油泄漏:
原油泄漏有很多種,主要有陸地泄露和海上油輪泄露
陸地泄露危害性大一點,簡單處理方法是直接燒掉。
油輪泄露就要打撈了。原油泄露後是漂浮海面的,首先用東西圈起來,然後聚攏,用水泵之類直接抽到運輸船上,上岸後再行處理。
不過,原油泄漏後造成的環境問題蠻嚴重的且難以處理。最好就是先預防原油泄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