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工人為什麼要燒石油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工人為什麼要燒石油

發布時間: 2023-11-16 20:07:28

⑴ 為啥開採石油時,旁邊都有個「火炬」在燃燒

是因為需要把地底下的有害氣體充分的燃燒,以後才能更好地開採石油,而且還能保護環境及工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而在石油開采了過程中,大家會發現,開採石油的廠區旁邊會有一個火炬,經常的在燃燒,是因為在開採石油的過程中會產生兩種氣體,其中有一種是危險的氣體,而這種氣體只有通過充分的燃燒才能將它分解,只有充分的燃燒完這些氣體,才不會對人類的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而且火炬的設計都是根據石油行業的,需要進行打造的,需要不斷的適應新的廠區環境,如果油田的氣體生產不穩定,或者燃燒不充分,就會造成火炬熄滅,那些燃燒不充分的物質,就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所以在石油開採的工地上火炬通常是需要24小時進行燃燒的,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火炬可以根據平台的高度和燃燒時間來計算擺放高度的,從而更加有力地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⑵ 石油開采時,為何要在油井上方點火呢

為什麼油井上面總有一把火在燃燒?說浪費的都是外行人

我們在一些採油現場或者視頻中有時總會看到一些油井上面會噴火,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在油井上面點上一把火?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個國家也都在進行火炬改造項目。天然氣正在得到回收利用,其他污染物也一般會設立相關的處理工廠,比如處理含硫量較大的油田,會設立硫酸廠處理酸氣,這樣即環保還能增加附加值。目前越來越多的油田只有在事故放空時才會點火。

⑶ 石油屬於易燃品,為什麼開采時,還會在油井的上方點燃一把火

因為在石油開采時會產生有害氣體和可燃性氣體。為了防止可燃氣體爆炸,這些氣體需要就地燒掉。它燃燒是天然氣和有害氣體,在工業上被稱為「火炬放空燃燒」。它被稱為火炬,是重要油田、海上鑽井平台、煉油廠、化工廠、天然氣廠等的輔助工藝設施。採油工程是一種將石油和天然氣從井底提升到井口的工藝技術。油氣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層能量的自注入,也可以依靠人工補充能量。各種有效的修井措施可以消除油井經常出現的結蠟、出水、出砂等問題,保證油井的正常生產。這主要由石油相關性來解釋:

然而,中國起步較晚,火炬重建項目進展緩慢。並非所有的火炬全年都點燃。通過修改,正常生產時不允許點火,但只有在事故為空時才允許點火。

⑷ 為什麼石油開采架子上有火,不會有危險嗎

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對一個國家來說應該是件好事。因為石油代表財富,開採石油可以極大地增加國家的經濟。中東位於沙漠中,本身應該非常貧窮。然而,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誕生在這里,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事實上,這個火炬的作用非常大。這些油田基本上是由石油和天然氣混合而成的。在開采過程中,少量天然氣將原油帶出。這些天然氣對周圍環境和工作人員有害,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窒息,因此必須使用火炬將其燒掉。

⑸ 為什麼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石油混身是寶,是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它在國民經濟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石油是優質的動力燃料的原料。汽車、內燃機車、飛機、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都是用石油的產品——汽油、柴油作動力燃料的;新興的超音速飛機、導彈、火箭,也都以石油提煉出來的高級燃料為動力的。石油也是提煉優質潤滑油的原料。一切轉動的機械的「關節」中添加的潤滑油都是石油製品。

石油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化工廠利用石油產品可加工出5000多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常見的色澤美觀、經久耐用的滌綸、尼綸、腈綸、丙綸等合成纖維;能與天然橡膠相比美的合成橡膠;苯胺染料、洗衣粉、糖精、人造皮革、化肥、炸葯等等都是由石油產品加工而成的。

石油經過微生物發酵,還可以製成合成蛋白。它是利用一種愛吃石蠟的嚼蠟菌,放在石油中的嚼蠟菌吃食石蠟後,會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起來。嚼蠟菌自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公斤菌體含有相當於20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

如果將目前世界上年產30多億噸石油中的石蠟(約佔10%)的一半製成蛋白質,一年就可製得1.5億噸人造蛋白,這是十分可觀的人造蛋白資源。現在,人們已經用嚼蠟菌體作為飼料。不久將來,它們會被用來製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品,送上餐桌。

石油渾身都是寶。就連煉油最後剩下的石油焦和瀝青也都是寶貝。石油焦做煉鋼爐里的電極,可以提高鋼的產量;還可用它作為製造石墨的原料。瀝青則可以製作油氈紙或鋪路。石油被人們譽為工業的「血液」,是名不虛傳的。地球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據估計它的蘊藏量為1000多億噸,其中海洋里蘊藏著700多億噸左右。盡管人們認識石油的模樣,但由於它埋藏在地下,要探尋它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我們的祖先早就總結了許多尋找石油的寶貴經驗。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追尋石油露出地面的蛛絲馬跡,以找到它的藏身之地。例如,含石油的岩石受侵蝕露出地面或油層產生斷裂,石油沿裂縫流出地面,有時漂在水面形成五光十色的薄膜,這就是油苗,發現了它,可跟蹤追擊到地下,找到油田。天然氣往往與石油共生,因此通過發現池沼、河道或水坑裡冒出的水泡,可判斷天然氣苗,從而找到石油。

石油開采

有時,在一些地方發現被石油浸過的疏鬆砂子,這就是油砂,找到了它就可順藤摸瓜找到石油。還有,地下深處的石油,沿著岩縫升到地表,輕成分揮發後,留下的成分聚集成瀝青丘,找到了它也就有了找到石油的希望。除這些簡易的探油辦法外,近代採用了先進的勘查技術,可以迅速而准確地找到石油。這些探查方法有: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學勘探法、新型遙感勘探法等。特別是在人造地球衛星上安裝了遙感器後,通過遠距離攝影,以及電子計算機數據處理,可以進行大面積探尋石油。

人類發現和利用石油的歷史,十分悠久。

我國的勞動人民早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利用石油,在古書《易經》里就有利用石油的記載。2000多年前,我國開採石油作燃料和潤滑劑,到11世紀,我國開鑿了第一批油井,並煉制出粗石油產品——「猛火油」,還加工製取了其他石油製品(例如炭黑、石蠟、瀝青等)。

我國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首先使用了「石油」這個科學的名詞,在此以前人們都把石油稱作石蠟水、石漆等。沈括還提出了石油生存環境和發展前景的科學理論和預測。

目前,世界上對常規能源資源的儲量是否有限,也存在著不同的論點。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並非是有限的,對石油是由有機物質形成的傳統觀念提出了嚴重的挑戰。這部分科學家提出了無機生成石油理論。他們認為,碳氫化合物可在地幔深處產生,並沿裂縫周期性上升;不僅在沉積層內,而且在岩漿岩和多孔火山岩內積聚。為了證明無機成油理論,已經有科學家通過實驗室模擬地幔深處條件,無機合成出了石油。另外,在絕無生命存在的空間星體上,也已發現類似於石油和可燃氣的物質。這似乎在證明無機生成石油的理論並非是沒有根據的。預計,無機生成石油理論在未來將是能源科技發展前沿的重要依據。如果這一理論得以驗證,油、氣資源則將不是像有人預測的那樣在今後30~60年會枯竭,而是可為人類服務更長的時間。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能源勘探技術日趨發達,使得人們對能源資源的勘探儲量每年都有增加。

最近,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灣海底盆地發現了「年齡」僅三四千年的「新鮮」石油,經科學家用先進的放射性碳-14測定法鑒定,證實其「年齡」為4240歲,其中最年輕的石油的「年齡」只有500歲。這些「新鮮」石油產於淺海盆地之下,周圍的沉積物為半公里厚,雖然因不具備儲油條件,沒有開采價值,但它高效率的轉化過程,為科學家研究石油生成提供了絕好的樣本。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人類社會對能源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在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石油作為優質能源得到優先開發。目前世界總能耗中石油佔48%,到2000年仍將佔40%。世界上採油工業已有100多年歷史,8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產量不斷上升,1979年達到32億噸的高峰。最近幾年,世界石油產量有所下降。1982~1985年的平均年產量約為28億噸。1993年世界石油產量達29.81億噸,比1992年下降0.6%。

1973年以前,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利用廉價石油,支撐著它們高速發展的經濟。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機。石油大幅度漲價,這大大刺激了世界石油勘探和開采業的發展。1979年發生了第二次世界性石油危機,石油再次發生世界性漲價。石油漲價促進了石油產量的增加。1986年開始,出現了世界性的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這對石油勘探和開采業是很大的打擊。首先是石油勘探業變得不景氣,致使新發現的油氣儲量急劇下降。

目前,全世界油田共有12500個,其中超巨型和巨型油田僅占油田總數的2.9%,但它們的儲量之和則佔世界總儲量的80%。

我國1993年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國家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39907萬噸;獨聯體39220萬噸;美國34480萬噸;伊朗18200萬噸;中國14477萬噸;墨西哥13317萬噸;委內瑞拉11659萬噸;挪威11237萬噸;阿聯酋10946萬噸;奈及利亞9479萬噸。

⑹ 為什麼開採石油時要在油田上點火

在開採石油的時候經常會伴隨一些特殊的氣體產生,這個氣體的具體組成部分,我們並不是特別的清楚,也正是因為不清楚,所以才會選擇燃燒的方式,直接消耗掉。因為一旦散播到空氣當中的時候,也許就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或者傷害其他的植物或者動物,這樣的話,造成的損失就會更大,因此,採取燃燒的方式是最恰當的處理方式。

並且在燃燒的過程中,還會伴隨有許多的數據產生,這也可以為以後的開采進行一個數據的統計和整理,讓之後的開采能夠有所借鑒,那麼,有的人會說,這樣的處理方式夠環保嗎?其實,衡量很多個方面之後,我們才得出這樣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也是最省事的處理方式,因為有的時候有毒氣體的排放要比燃燒產生的物質有毒,會造成更壞的污染,因此,人們經過衡量之後才會採用了現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