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為何卻沒有沙特那麼有錢呢
石油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一個國家要是能夠擁有大量的石油,就可以說這個國家已經掌握了經濟命脈。可以這樣說,石油的儲量越大,這個國家就會變得越來越有錢。但是,有一個國家卻例外,這個國家就是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可是世界第一,但是要是說有錢,那還是比不上沙特有錢。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是比不過沙特的,而且這個石油產量一天才有210萬桶,而那時候的沙特一天的石油產量最高能夠達到上千萬一桶。差距可想而知,更何況委內瑞拉的石油本身屬於成本高,利潤低的情況。再這么發展下去,恐怕委內瑞拉只會變得越來越窮。
而且,身為軍事強國的美國,肯定不會放任委內瑞拉的情況不管。美國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對委內瑞拉實行了制裁。所以,一個國家要是只依賴一種產業來進行發展,那肯定會對這個國家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⑵ 石油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嗎
國家經濟安全是整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國家綜合安全格局的突出之點。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經濟關系成為國際關系中最為突出的方面,國家間經濟實力的較量逐漸成為國際競爭中的主導方面,從而使國家經濟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十分關心的中心問題。
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和特殊商品,對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石油之所以同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關系重大,一方面是因為石油能源在當代國家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當代,石油消費佔世界各國全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40%以上。如果減少了或失去了石油供應,與石油能源消費有關的各種經濟社會生活以及政治、軍事活動,都會受到很大沖擊而造成巨大混亂和動盪。另一方面是因為石油產業以及與石油產業直接關聯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涵蓋了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許許多多部門、行業和企業。它們加在一起,在整個國民經濟構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果減少了或失去了石油供應,這些部門、產業、行業和企業就會受到嚴重沖擊,甚至造成極大的混亂和動盪,從而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
石油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是復雜的和多方面的。它既表現為對主要產油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主要消費國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主要石油出口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主要進口國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石油及石油化工產業安全的影響,又表現為對以石油及其化工產品為原材料和消費品,以及其他各個產業部門與經濟社會生活方面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國家宏觀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國家微觀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國民經濟或民用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國防經濟或軍事經濟安全的影響等。
石油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石油的供求、石油價格的波動這兩個途徑來實現的,而石油的供求與價格二者之間又是緊密相連的。
石油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必然會波及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從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穩定、軍事安全以及外交安全。
⑶ 請問為什麼石油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請全面詳細地回答,謝謝!
石油主要成分為甲烷,同時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氣等。通過對石油的煉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種機器的潤滑劑、氣態烴。通過化工過程,可製得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農葯、化肥、醫葯、油漆、合成洗滌劑等。因此,石油被廣泛運用於交通運輸、石化等各行各業,被稱為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黑色黃金」、「經濟血液」。石油的流動改變著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只要沒有一種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就不會停止。不可否認,上個世紀海灣地區爆發的幾次戰爭,石油是其背後的重要動因。
石油危機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20世紀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則使美、英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在我國,由於前幾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因而影響不大。但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的日益緊密,我國對石油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4-0.5個百分點,石油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⑷ 石油市場本不是我國主場,為何今年我國會成為主要命脈
主要是在疫情影響全球的背景之下,只有中國的石油需求在上升,所以中國市場就變成了石油市場的主要命脈。據媒體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加大了從俄羅斯和安哥拉等地區購買石油的力度,而對此對應的是,歐美國家因為疫情封鎖導致石油需求的不斷減少,導致今年中國成為了石油市場最重要的命脈。此外外媒也表示,中國可能在明年實現每天1200萬桶的石油進口量,而在今年中國將成為唯一一個石油需求增長的國家。
有行業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個月,俄羅斯和中東會是中國主要的石油進口國,雙方都在爭搶中國的石油市場,而且顯示十分膠著的現象,未來誰會取勝還很難說。不過中國應該會稱這段時間國際石油價格低迷的時候,進口大量的石油儲備起來。
⑸ 石油與世界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什麼
石油在目前的國際能源消費中佔到40%,是世界許多國家重要的能源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說,石油是世界經濟的「血液」。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經濟增長與國際石油需求增長存在著較明顯的相互對應的周期性變化規律。2004年是自1976年以來石油需求增長率最高的一年,但是這個周期已有下降的趨勢。之所以有這么高的增長率是因為美國和中國有非常強勁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25年中,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出現過5%這么高的石油消費增長率。中國達到世界GDP增長的24%,經濟增長率為9.5%,2006年還將持續這個態勢。我們可以看到,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從上年的5%降至4%,2006年可能保持相同的增長率。即使這樣,該數值仍然要高於3.3%的長期平均增長率。
近40年來石油消費增長與世界經濟增長變化情況(據IMF,2006;BP,2006)
石油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原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原油價格經常伴隨著供應短缺或過剩而發生大幅度波動。石油價格的暴跌和暴漲,都是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並直接影響到一國經濟的發展。據亞太經合組織估計,石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會使全球通貨膨脹率上升0.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下降0.25個百分點。該組織還認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003年的1.1%上升到2%,主要就是由於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而美國經濟的幾次衰退(分別是1990—1991年,1980—1982年,1974—1975年)前,都發生了石油價格的暴漲。
由於原油作為一種商品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原油價格波動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運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且還對居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對於原油凈進口國來說,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增加其原油進口成本,並對其經常賬戶產生不利的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其經濟運行狀態,嚴重的油價上漲往往導致隨後的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失業人數的增加。
從1970—2004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看,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出現過五次較大幅度的上漲。從歷史上看,油價的大幅度上漲對全球經濟產生明顯的沖擊,其中,最嚴重的沖擊是1973—1980年間的兩次石油危機所產生的沖擊。
時間原油價格對發達國家影響初始價格(美元/桶)最高價格(美元/桶)價格漲幅(%)貿易平衡(億美元)GDP增長(%)1973—1974年3.311.6252-880-2.61978—1980年12.935.9179-2320-3.71989—1990年17.928.358-380-0.21999—2000年18.028.257-960-0.42003—2004年28.937.329-1070-0.3
歷史數據表明,1973年的那次石油沖擊,使得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了1974—1975年的嚴重衰退,而20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更使發達國家出現了1979—1982年長達3年的特大的經濟危機。在後一次經濟衰退中,整個西方陷入了通貨膨脹和工業生產下跌的停滯膨脹,即經濟滯脹。從1971年到2003年美國出現的五次經濟衰退都與油價大幅度上漲有關。除了1973年、1980年衰退與油價上漲基本同步外,其他三次存在一定的滯後。
2004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中高油價與高增長率並存,表明國際油價飆升並沒有像20 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那樣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甚至爆發衰退。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佔世界經濟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經濟正處於復甦的上升期,消費出現新熱潮,投資顯著增多,因而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石油消費大國通過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採用替代能源等節能措施,降低了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存度。
1970—2003年美國原油進口實際價格與經濟衰退的對應關系(美國能源部等,2002年)
但是,油價飆升仍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它抑制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每桶石油的價格上漲5美元並持續一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將減少0.3%,同時,油價上漲還帶動了航空、交通運輸、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業成本或產品成本上升。其次,高油價還使全球通貨膨脹有死灰復燃之勢,股市和匯市也動盪不已。
值得關注的是,高油價困擾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高油價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沖擊要比對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的影響更嚴重。據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如果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保持下去,一年內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分別下降0.3、0.4和0.5個百分點,而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下降0.8個百分點。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受高油價更大沖擊的原因在於對原油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美國能源部預計,從2001—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將增長1.9%,其中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量年均增長率將高達3.2%,增幅大大高於美國的1.5%、日本的0.3%和西歐的0.5%。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亞洲發展中國家原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發達國家不斷將製造業生產轉移到亞洲地區,也增大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亞洲發展中國家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因素使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抗高油價的能力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經濟低得多。其二,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到目前為止,高油價還沒有使亞洲經濟增長步伐明顯放慢,但據一些亞洲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高油價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已顯著增大。因而,如果油價長期居高不下,亞洲經濟有陷入「滯脹」的危險。
⑹ 為什麼國際油價這么重要好像很多經濟數據都會跟著油價變動。它跟哪些經濟現象有著什麼樣的關聯為什麼
因為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
它之所以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其他能源能夠代替石油衍生物(汽油柴油煤油等)的作用,也就是說,一切需要能源的領域都離不開石油。
2.幾乎所有的有機材料都是通過石油裂解工藝生產出來的,人工合成的產量根本達不到工業需求,而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有機材料了(塑料就是一種有機材料,化纖也是)。
3.由於第一條,又因為交通需要大量能源,因此一切與物流、旅遊、交通有關的地方都離不開石油。一個國家可以沒有重工業,可以沒有農業,可以沒有手工業,但絕不能沒有交通。
4.軍隊的大型武器都需要石油衍生物作為燃料(火箭雖然不需要,但火箭的運輸和發射都需要),沒有石油就沒有軍事力量,而充足的石油則是戰爭中勝利的保障。
因此,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命脈都是石油,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離開石油,一個國家擁有越多的可支配石油就能夠越快地發展經濟。
於是,在現代國際社會中,石油其實已經取代金銀成為真正的硬通貨。
綜上所述,在這個世界上,石油就是最重要的資源,甚至可以說就是經濟本身。
以上。
⑺ 石油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當前,中國由一個農業大國逐漸轉入工業大國,石油是工業動脈,尤其國家將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加上傳統石油化工,以及與石油相關生活日用品製造等行業,這些行業都是基於石油的應用。因此,石油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⑻ 為什麼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這說明石油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因為石油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因為石油的產品在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交通運輸和國防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石油可以製成發動機燃料,拖拉機、汽車、飛機、坦克都離不開它;石油還可以煉出優質潤滑油,在機械轉動時減少磨擦力;另外,它還可以用來做石油化工原料,用於人民的生活,所以,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石油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