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儲備庫設計規范
法律分析:《石油儲備庫設計規范》是一項新頒布的國家標准。
本規范共分14章和2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庫址選擇,庫區布置,儲運工藝及管道,油罐,消防設施,給排水及含油污水處理,電氣,自動控制,電信,建、構築物,採暖、通風和空氣調節。本規范附條文說明。
本規范不適用於地下岩洞、地下鹽穴、海上浮船、山洞、埋地等儲存類型的石油儲備庫及成品油儲備庫的設計。
本規范面向石油化工設備建設工程管理部門,工程設計建設單位,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相關院校師生,資料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石油、天然氣管道,保障石油、天然氣輸送安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送石油、天然氣的管道的保護,適用本法。城鎮燃氣管道和煉油、化工等企業廠區內管道的保護,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石油包括原油和成品油,所稱天然氣包括天然氣、煤層氣和煤制氣。
❷ 勇闖地下空間就為祖國探索能源儲存寶藏
大半輩子鑽研鹽岩地下油氣儲備,旁人看來枯燥無味,楊春和卻樂在其中。
17年,他排除萬難、埋頭鑽研「鹽岩地下儲氣庫」課題,成為層狀鹽岩儲氣庫開拓者,也讓我國鹽岩地下儲氣庫從無到有,遍地開花。
2003年,西氣東輸工程需要建設配套儲氣庫。在得到中石油、中石化認可後,楊春和提出將第一座鹽穴儲氣庫選址在江蘇金壇,利用金壇鹽礦開采後留下的溶腔建庫,節約建設成本達1.25億元。
2007年,江蘇金壇儲氣庫正式投產注氣,成為我國乃至亞洲首座地下鹽穴儲氣庫。
國外沒做成的事,我們做成了。
金壇儲氣庫,埋深在地下1100多米,每個溶腔可儲存上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運行10年來,根據方圓1公里設置的天然氣監測點數據顯示:未收到報警,沒有泄漏情況發生。
金壇儲氣庫的成功,讓楊春和備受鼓舞。在他和科研團隊的努力下,目前7座鹽穴儲氣庫初步選址工作已經完成。
好的研究應該好好研究。
❸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採用以地下鹽穴儲存為主
波斯灣屬於新褶皺山系的邊緣拗陷地帶,而這種地質構造很難有"類似的鹽礦或鹽穴等地質構造"的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是放在美國里,哪會買了幾十億石油,難道還會放到那裡.
戰略石油儲備當然在美國.
德克薩斯州那裡.
❹ 天然氣是怎樣儲存的
天然氣的運輸與配氣公司採用多種戰略措施以維持管道內天然氣的穩定氣流並保持供需平衡。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在距天然氣市場盡可能近的地方建地下儲氣庫。天然氣可以儲存在枯竭了的天然氣或石油儲層內,也可以儲存在一些含水的地層 (圖5.1)以及地下的大洞穴 (比如鹽穴)內。
圖5.1典型的含水層天然氣氣田
天然氣的儲存可以使輸氣管道按季節或按每天的用氣波動量來調節輸氣能力。一般來講,當夏季用戶需氣量較少時,進行天然氣的儲備;到了冬季,當氣溫降低,需氣量增加時,從儲氣庫中放出天然氣。1996年,在美國約440座地下儲氣庫投入運營。到了1998年後期,上述儲氣庫中的97%已被充滿,總儲氣量約達3.097×1012ft3(900×108m3),可供使用4年。這些儲氣庫可以在短期內達到每天供氣700×108ft3(20× 108m3)的能力。
❺ 什麼是地下儲氣庫
地下儲氣庫是將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氣體的空間而形成的一種人工氣藏。其主要作用體現在應急供氣、調峰供氣、維護氣田生產、戰略儲備和價格套利。
將氣體儲存在地下洞穴或地層(如枯竭油氣層)中,這些洞穴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工構築的,用來大量儲存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燃氣。地下儲氣庫儲氣量大,安全可靠,已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利用地下儲氣庫進行調峰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儲存量大,機動性強,調峰范圍廣;二是經濟合理,雖然一次性投資大,但經久耐用,使用年限長;三是安全系數大,其安全性要遠遠高於地面設施。
天然氣的地下儲存通常有下列幾種方式:利用枯竭的油氣田儲氣;利用岩穴儲氣;利用含水多孔地層儲氣;利用鹽礦層建造儲氣庫儲氣。其中利用枯竭的油氣田儲氣較為經濟,利用岩穴儲氣造價較高。
地下儲氣庫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已經成為天然氣工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全世界已建成地下儲氣庫600多座,總容量達5400億立方米。由於地下儲氣庫在調峰和保障供氣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地下儲氣庫的建設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歐美國家都在不斷加大儲氣庫的建設力度,增大儲氣量,除了常規的調峰應急外,已經開始建立天然氣的戰略儲備。
我國地下儲氣庫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大慶油田曾經進行過利用氣藏建設儲氣庫的嘗試,而真正開始研究地下儲氣庫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華北油田天然氣進京、陝甘寧大氣田的發現和陝京天然氣輸氣管線的建設,才開始研究建設地下儲氣庫以確保北京、天津兩大城市的安全供氣。為保證北京和天津兩大城市的調峰供氣,在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氣藏建成了大張坨、板876和板中北等儲氣庫群。為確保京津地區的安全穩定供氣,相繼建成了華北油區的京58、京51、永22、蘇橋等儲氣庫群。為保證「西氣東輸」管線沿線和下游長江三角洲地區用戶的正常用氣,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了金壇地下儲氣庫(鹽穴型儲氣庫)和劉庄地下儲氣庫(碳酸鹽岩枯竭油氣藏型儲氣庫)。「西氣東輸」二線配套建設的地下儲氣庫正在建設中。
我國天然氣正處在大發展階段,巨大的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將大大推動天然氣管道及配套儲氣庫的發展。根據我國天然氣資源與市場的匹配及未來積極利用海外天然氣的戰略部署,將可能形成四大區域性聯網協調的儲氣庫群:東北儲氣庫群、長江中下游儲氣庫群、華北儲氣庫群、珠江三角洲LNG地下儲氣庫群。
● 利用枯竭的油氣藏儲氣
利用已經開采枯竭廢棄的氣藏或開採到一定程度的退役氣藏,轉為地下儲氣庫是在各種地下岩層類型中建造儲氣庫的最好選擇。這種油氣層的孔隙度、滲透率、有無水浸現象、構造形狀和大小、油氣岩層厚度、有關井身結構的准確數據及地層和鄰近地層隔絕(斷層)的可靠性等已掌握,可大大節省投資,因此已枯竭的油氣藏是最好和最可靠的地下儲氣庫。
● 利用岩穴儲氣
鹽穴儲氣庫是利用岩穴儲氣的主要形式。鹽穴儲氣庫是將天然氣儲存在人工溶鹽後形成的腔體中。鹽穴儲氣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由於鹽穴深埋在地下,高溫高壓下的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產生一定的裂縫條件下具有自動癒合的特點。因此,地下鹽穴就成了很好的密封儲存庫,將采出的天然氣注入這個儲存庫,便形成了一個大型的人工氣藏。降低鹽穴儲氣庫建設成本的主要方法,是應用現代溶鹽技術增加岩穴體積,降低最小運行壓力,提高最大運行壓力。
● 利用含水多孔地層儲氣
含水層型地下儲氣庫,是人為將天然氣注入地下合適的含水層而形成的人工氣藏。天然氣儲氣庫由含水砂層和不透氣覆蓋層組成。儲存氣包括工作氣和墊層氣。工作氣是指在儲存周期內儲進和重新排出的氣體,墊層氣是指在儲庫內持續保留或作為工作氣和水之間的緩沖墊層的氣體。
含水砂層要有一定的滲透性,這種滲透性對於用天然氣置換水的速度起決定作用,滲透性越好,天然氣置換的速度就越快,工作氣和墊層氣的比例也就越大。
● 利用鹽礦層建造儲氣庫儲氣
一般利用鹽礦層建造的儲氣庫容量較小,但是對於周圍缺乏多孔結構地下構造層的城市,特別是具有巨大的岩鹽礦床地質構造的地區,可採取此種類型儲氣庫。
鹽穴天然氣儲氣庫建造分兩種:一種是利用廢棄的采鹽鹽穴,將井鑽到鹽層後,把各種管道安裝至井下,由工作泵將淡水通過內管壓到岩鹽層,當鹽水飽和度達到一定值時,排出鹽水的工作即可停止;另一種是新建鹽穴儲庫,這種鹽穴是按調峰氣量要求,選定氣庫井位、井數、層位、地層岩鹽厚度及鹽穴幾何形狀、容積大小,進行有計劃的淋洗造穴。為了防止儲庫頂部被鹽水沖溶,要加入一種遮蓋液,它不溶於鹽水,而浮於鹽水表面。不斷地擴大遮蓋液液量和改變溶解套管長度,使儲庫的高度和直徑不斷擴大,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❻ 經濟管理概況
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的建立和運營會產生大量的費用,而且由於石油及其產品的價格波動性很大,導致運營費用的變化隨時都在發生;同時由於石油儲備的特殊性導致資金佔用量巨大。因此市場價格一個小幅的波動,延伸到最後可能將使石油儲備管理產生巨額的成本。所以,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研究。
首先是弄清楚戰略石油儲備成本所應該包括的內容。研究者認為,戰略石油儲備管理成本應該包括建設成本、運輸成本、邊際成本、交易成本。而邊際成本將決定最終儲備規模[157]。因為理想情況下,儲備規模的大小值取決於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均衡點值[158]。另外,研究者還研究了儲備方法與儲備管理成本間的關系。認為儲備方法的不同,成本差異很大。從建造成本和運營成本兩方面看,石油儲備方法地下鹽穴儲備、地上浮頂式儲備、海上儲備、地中式儲備、地下岩洞儲備依次的成本越來越高[159]。
還有學者研究了石油儲備價值與石油價格的關系。將供應鏈管理理論引入到石油戰略儲備中,利用線性規劃法建立了相應的模型開展研究。認為石油儲備規模在30天、60天、90天時,當需求上升10%時,這3種儲備規模都無法抑制儲備成本的增加;當需求上升20%時,前2種儲備規模相對於無儲備都可以為供應鏈帶來價值,而且30天優於60天的儲備規模;當需求量上升30%時,這3種儲備規模均有價值體現,而且60天的優於其他的儲備規模;當需求量上升40%時,90天的儲備量價值效果最好[160]。
綜上所述,對中國戰略油氣儲備體系的研究,雖然已從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內容,以及管理的經濟性等不同方面展開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大都立足於戰略油氣儲備的應急功能發揮點上,對於長期的戰略作用研究甚少。
❼ 鹽穴一般是什麼形狀的
鹽穴就是鹽礦開采後留下的礦洞,體積巨大且密封良好。利用水溶開采方式在地下較厚的鹽層或鹽丘中采礦後會形成地下洞穴,高溫高壓下的鹽具有將裂縫條下自動癒合的特點,一段時間後地下鹽穴就能夠成了很好的密封儲存庫,用於儲存石油、天然氣以及相關產品。目前世界上利用鹽穴改造的儲存庫多集中在歐美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