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供應在世界經濟上的重要性體現
以下是本人專著,如果是Ctrl+C...天打雷劈、被亂狗咬死......(這個誓言夠毒夠狠吧)
我們都知道石油被稱為「黑色黃金」、「經濟血液」。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它是保障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軍事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牽動著世界的神經。
它不僅影響著世界經濟,也影響著世界政局的發展。換句話說,石油已從一種惹人厭惡的物質發展成為一種舉足輕重、能夠左右 **世界局勢的力量**(很重要哦)石油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世界第三次大戰很可能因之而起。
石油的流動改變著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只要沒有一種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就不會停止。不可否認,上個世紀海灣地區爆發的幾次戰爭,石油是其背後的重要動因。
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到處惹事,他需要能源,尤其是石油;中東才成為世界的焦點,那地方的石油儲量多。
政治家、商人、投機倒把的人為了謀求利益,都會把石油作為「第一對象」,大家都要搶奪很少而有限的東西,你說這事不會影響世界的變化,進而影響世界經濟嗎??
不知道我說清了沒0............
還有一些資料————
石油危機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20世紀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則使美、英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在我國,由於前幾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因而影響不大。但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的日益緊密,我國對石油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4-0.5個百分點,石油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如有轉載須經本人同意,不然你的後果和我說謊的後果一樣..........
❷ 石油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嗎
國家經濟安全是整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國家綜合安全格局的突出之點。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經濟關系成為國際關系中最為突出的方面,國家間經濟實力的較量逐漸成為國際競爭中的主導方面,從而使國家經濟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十分關心的中心問題。
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和特殊商品,對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石油之所以同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關系重大,一方面是因為石油能源在當代國家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當代,石油消費佔世界各國全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40%以上。如果減少了或失去了石油供應,與石油能源消費有關的各種經濟社會生活以及政治、軍事活動,都會受到很大沖擊而造成巨大混亂和動盪。另一方面是因為石油產業以及與石油產業直接關聯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涵蓋了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許許多多部門、行業和企業。它們加在一起,在整個國民經濟構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果減少了或失去了石油供應,這些部門、產業、行業和企業就會受到嚴重沖擊,甚至造成極大的混亂和動盪,從而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
石油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是復雜的和多方面的。它既表現為對主要產油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主要消費國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主要石油出口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主要進口國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石油及石油化工產業安全的影響,又表現為對以石油及其化工產品為原材料和消費品,以及其他各個產業部門與經濟社會生活方面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國家宏觀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國家微觀經濟安全的影響;既表現為對國民經濟或民用經濟安全的影響,也表現為對國防經濟或軍事經濟安全的影響等。
石油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石油的供求、石油價格的波動這兩個途徑來實現的,而石油的供求與價格二者之間又是緊密相連的。
石油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必然會波及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從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穩定、軍事安全以及外交安全。
❸ 石油如何影響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阿拉伯石油國家聯合起來以石油為武器向西方發難,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史稱「石油戰爭」。這場以石油為武器的戰爭猛烈地狙擊了西方,從根本上終止了戰後西方經濟的廉價能源時代,直接導致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西方經濟的集體「滯漲」,使西方在戰略上遭遇沉重的打擊。從此以後,石油政治成為左右世界政治的重要內容,而石油武器則成為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武器。
石油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儲備資源,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石油經濟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世界的發展,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儲存量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價格上的不斷上漲。「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基辛格
❹ 石油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總體來說,20世紀是廉價的石油時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撐了人類工業的大發展,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價的石油在20世紀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幾次石油危機使世界為之震撼。20世紀世界石油工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給我們更多的是迷茫,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蘊藏多少油氣資源,只是憑借我們現有的手段來發現我們能發現的油氣資源,盡量提高採收率,產出更多的油氣來。石油工業發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充滿了希望,但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油氣資源的不斷減少,決定了油氣資源這種不可再生能源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有人預測21世紀石油時代即將終結,因為人類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從地下開采了一個多世紀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油氣的產出急劇加大,油氣消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氣需求還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增加著,以這種趨勢持續發展下去,人類將會在21世紀用完地下的油氣資源,石油時代將要在21世紀終結。而21世紀油氣對人類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得依靠油氣資源來維持發展。這里我們憑借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認識,對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做一些初步展望。
❺ 石油與世界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什麼
石油在目前的國際能源消費中佔到40%,是世界許多國家重要的能源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說,石油是世界經濟的「血液」。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經濟增長與國際石油需求增長存在著較明顯的相互對應的周期性變化規律。2004年是自1976年以來石油需求增長率最高的一年,但是這個周期已有下降的趨勢。之所以有這么高的增長率是因為美國和中國有非常強勁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25年中,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出現過5%這么高的石油消費增長率。中國達到世界GDP增長的24%,經濟增長率為9.5%,2006年還將持續這個態勢。我們可以看到,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從上年的5%降至4%,2006年可能保持相同的增長率。即使這樣,該數值仍然要高於3.3%的長期平均增長率。
近40年來石油消費增長與世界經濟增長變化情況(據IMF,2006;BP,2006)
石油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原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原油價格經常伴隨著供應短缺或過剩而發生大幅度波動。石油價格的暴跌和暴漲,都是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並直接影響到一國經濟的發展。據亞太經合組織估計,石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會使全球通貨膨脹率上升0.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下降0.25個百分點。該組織還認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003年的1.1%上升到2%,主要就是由於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而美國經濟的幾次衰退(分別是1990—1991年,1980—1982年,1974—1975年)前,都發生了石油價格的暴漲。
由於原油作為一種商品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原油價格波動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運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且還對居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對於原油凈進口國來說,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增加其原油進口成本,並對其經常賬戶產生不利的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其經濟運行狀態,嚴重的油價上漲往往導致隨後的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失業人數的增加。
從1970—2004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看,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出現過五次較大幅度的上漲。從歷史上看,油價的大幅度上漲對全球經濟產生明顯的沖擊,其中,最嚴重的沖擊是1973—1980年間的兩次石油危機所產生的沖擊。
時間原油價格對發達國家影響初始價格(美元/桶)最高價格(美元/桶)價格漲幅(%)貿易平衡(億美元)GDP增長(%)1973—1974年3.311.6252-880-2.61978—1980年12.935.9179-2320-3.71989—1990年17.928.358-380-0.21999—2000年18.028.257-960-0.42003—2004年28.937.329-1070-0.3
歷史數據表明,1973年的那次石油沖擊,使得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了1974—1975年的嚴重衰退,而20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更使發達國家出現了1979—1982年長達3年的特大的經濟危機。在後一次經濟衰退中,整個西方陷入了通貨膨脹和工業生產下跌的停滯膨脹,即經濟滯脹。從1971年到2003年美國出現的五次經濟衰退都與油價大幅度上漲有關。除了1973年、1980年衰退與油價上漲基本同步外,其他三次存在一定的滯後。
2004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中高油價與高增長率並存,表明國際油價飆升並沒有像20 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那樣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甚至爆發衰退。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佔世界經濟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經濟正處於復甦的上升期,消費出現新熱潮,投資顯著增多,因而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石油消費大國通過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採用替代能源等節能措施,降低了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存度。
1970—2003年美國原油進口實際價格與經濟衰退的對應關系(美國能源部等,2002年)
但是,油價飆升仍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它抑制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每桶石油的價格上漲5美元並持續一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將減少0.3%,同時,油價上漲還帶動了航空、交通運輸、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業成本或產品成本上升。其次,高油價還使全球通貨膨脹有死灰復燃之勢,股市和匯市也動盪不已。
值得關注的是,高油價困擾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高油價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沖擊要比對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的影響更嚴重。據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如果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保持下去,一年內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分別下降0.3、0.4和0.5個百分點,而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下降0.8個百分點。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受高油價更大沖擊的原因在於對原油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美國能源部預計,從2001—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將增長1.9%,其中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量年均增長率將高達3.2%,增幅大大高於美國的1.5%、日本的0.3%和西歐的0.5%。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亞洲發展中國家原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發達國家不斷將製造業生產轉移到亞洲地區,也增大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亞洲發展中國家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因素使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抗高油價的能力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經濟低得多。其二,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到目前為止,高油價還沒有使亞洲經濟增長步伐明顯放慢,但據一些亞洲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高油價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已顯著增大。因而,如果油價長期居高不下,亞洲經濟有陷入「滯脹」的危險。
❻ 國際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大神們幫幫忙
一般地說,油價上漲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第一,油價上漲導致全球總需求的減少,進而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增長。油價上升後,將會出現從石油進口國即石油消費者向石油出口國即石油生產者的收入轉移。由於收入損失者(能源消費者)的支出傾向一般大於收入增加者(能源生產者)的支出傾向,因此,這種收入轉移將會減少經濟中的總需求。油價大幅上漲對石油出口國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在一定時期內石油凈出口國通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了國民收入,但是,從長遠來看,由於貿易夥伴出現經濟衰退而減少石油需求,最終可能導致石油出口國的石油出口收入和國民收入減少,因此,油價大幅上漲對石油出口國的經濟發展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二,油價上漲將帶動各國和全球的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上漲。油價上漲使得各國幾乎所有生產領域的成本上升。企業在正常情況下將會通過提高產品價格把增加的成本轉移出去。這將直接導致通貨膨脹的上升。20世紀後半期油價的走勢表明,油價上升幅度與世界經濟總的通貨膨脹率成正比。在1970年和2000年之間,每次油價大幅上漲都造成世界商品價格上漲,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在美國,作為通貨膨脹指標的消費物價指數明顯地隨著世界石油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第三,油價上漲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直接和間接的不利影響。油價上漲使得實際和預期的經濟活動、公司盈利、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產生變化,這將對全球股市和債券的價格以及貨幣之間的匯率產生不利影響。對於石油凈進口國來說,油價上漲將使其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其金融資產也隨之貶值。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還嚴重地挫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信心和企業信心。作為世界最大石油消費國的美國,這種負面影響尤為明顯,其有關指數猛跌了50%,導致美國家庭消費和企業資本支出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