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問一下開採石油的自然條件
1、一是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管理條例規定,只有國務院批準的石油公司才能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查開采。所以,首先要注冊公司,然後這個公司獲得國務院的批准。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四家獲得批准。
2、二是獲得國務院批准以後,到國土資源部申請勘查許可證。或者國土資源部組織招標,你參與投標,獲得勘查許可證。
3、三是按照石油勘查規范,開展必要的地球物理等和鑽井,摸清地下有石油資源,然後按照儲量規范,提請儲量評審,獲得儲量備案後,可以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將探礦權轉為采礦權。
4、四是探礦權轉采礦權的時候,還需要有環境保護部門出具的環評報告,另外還需要做石油開采總體方案,報發改委批。
更多關於開採石油的自然條件,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86319161510606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㈡ 石油生成所需的各個條件是什麼
石油和天然氣的聚集——油氣田可以在全球各地的地下找到。但是盡管如此,石油與天然氣的聚集和進一步形成油氣田是需要一些必要條件的。石油的形成必須具備7個基本條件,每一個條件都是下一步發展的基礎,且所有這些進程都發展得十分緩慢。
第一,需要能夠轉化為石油的足夠量的有機質,這就是烴源岩。第二,存在適合這種轉化的所有適宜條件,即必須存在這些有可能使石油和天然氣成熟的地質條件。第三,新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氣開始向地表運移。第四,在這種運移過程中,烴類物質遇到能夠將它們大量聚集的岩石層,即儲集層。第五,這種儲集層必須是非滲透性的,因此就需要一種屏障(封閉或蓋層),即一套非滲透性岩石,把石油和天然氣向上逃逸的路徑阻斷,這種岩石就是封閉或蓋層岩石。第六,能夠聚集起可供勘探的足夠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必須有范圍足夠大且具備了封閉地質條件的地層——這就是聚集了足夠量的含油圈閉。第七,內部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平衡狀態必須不能受到外來的干擾,即必須存在烴類良好的保存條件。當石油科技人員在研究一套地層時,他們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確定上述7個條件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具備各自發育的機會。這種具備了7個條件的石油系統稱為一套石油生成體系。
油氣田示意圖
㈢ 形成石油需要哪幾個條件
形成石油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大量的生物遺體;二是要有儲集石油的地層和保護石油不跑掉的蓋層;三是還要有有利於石油富集的地質構造。
一些石油地質學家認為,大陸架海底通常是厚度很大的中生代和第三紀與第三紀以後的海相沉積,這種地質構造是石油生成與儲蓄的良好的場所。大陸架與近海緊相連,近海有著大量的藻類,魚類以及其他浮游生物,這些都是形成石油的原料。當這些生物迅速被河流帶來的沉積物掩埋後,這些被埋藏的生物遺體與空氣隔絕,長期處在缺氧的環境里,再加上厚的岩石的壓力,高溫及細菌作用,便開始分解。再經過長期的地質時期,這些生物遺體逐漸變成了分散的石油。在淺海,特別是在島嶼岬角阻隔的海灣中,水域處於平靜的半封閉狀態,最利於有機物的堆積,隨著大量泥沙的沉積,這就為石油的儲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石油儲集在砂岩的孔隙中,就好像水充滿在海綿里一樣,不致石油流失而長期緩慢地沉降在大陸架淺海區。那些沉降幅度大、沉降地層厚的盆地,往往是形成石油最有利的地區。在這些大型沉積盆地中,因受擠壓而突出的一些構造,又往往是儲積石油最多的地方。因此在海上找石油,就要找那些既有生油地層和儲油地層,又有很好的蓋層保護的儲油構造地區。
㈣ 科普小百科:石油是怎麼開采出來的
石油是由數百萬年前的史前海洋生物遺骸形成的。這些生物死後軀體下沉,並被埋在泥沙層下。泥沙層後來逐漸變成岩石層 。岩石層的壓力和細菌的作用使生物遺骸變成了濃稠的石油。在地質學學中,能夠生成石油的地層必須具備"生,圈,蓋,儲,運,保"六個條件.那麼,哪些地層有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氣呢?在地質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名詞:砂岩! 請記住這個名詞.與砂岩相對應的叫泥岩.
石油深埋地下,如何才能找出哪些地方有石油呢?
1、地質學家會分析這個的地質構造,是不是海相沉積等.
2、進行地震勘測,找出這個區塊的砂/泥岩層位.這個工作主要是有物探部門來做,如著名的東方物探,或者XX地球物理研究所來做,
其簡單過程如下:
1、 先找個地方,按照一定組合方式鑽幾個或幾十個30-50m深的"坑",埋下炸葯,按照一定的時間方式進行爆炸,然後用儀器記錄爆炸產生的聲波在地層中的傳播速度,藉此來分析地層,判斷砂泥岩層位深度.這個記錄聲波的儀器非常靈敏,人的走動都會對其產生影響,會產生雜波干擾.
2、物探測量的聲速數據交給專門的研究院進行分析研究.研究院進行分析研究後設計目的區塊的鑽井方案,然後鑽井隊就開始鑽井了.這個過程沒什麼好說的.
3、鑽井隊就開始鑽井.當然了,鑽井隊會先在目的地鑽1,2口井,稱為預探井,目的是(1)判斷這個區塊的地質分層,專業名詞:如延安組,延長組, 或者馬家溝組,太原組等地質分層,(2)目的區塊究竟是否含石油/天然氣,若含有,其豐度,滲透率,等如何
4、若本區塊的預探井顯示本區塊含油氣,則此區塊很快就會進入大規模的油氣開采階段,最明顯特徵就是打了很多井.
5、關於鑽井,其實有很多人對油田勘探開發的印象就是鑽井,其實,鑽井,只不過是油田開發過程中一個小環節而已.鑽井,是油田開發中最辛苦,最累人的.大名鼎鼎的鐵人王進喜其實就是鑽井工人.我國油田開發中唯一具備國際先進水平也就是鑽井而已,因為我們國家鑽井隊也會打水平井,多分支井.說老實話,鑽井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
井隊井打好了,就該測井 了.
6、測井分為完井,三樣測井,射孔,生產測井等幾個方面.上面說到鑽井隊井打好了,就該測井的去測了.測井的目的,(1)鑽井隊打的井是不是符合設計要求,如井斜等,水平段等(2)評價地層中是否有原油/氣,(3)若存在,其層位多少,深度多少,哪些層位有開采價值.這些是完井測井.測好了就要解釋,解釋好了開采哪些層位,鑽井隊就要下套管了,注水泥了.然後測井的就要開始測三樣了:既聲波,伽瑪,磁定位.主要是判斷鑽井隊下的套管和水泥是否充足,膠結是否良好.三樣測好後就由測井的進行射孔,使用專用的爆破彈(射孔彈)炸開套管和水泥,使地層中的石油能夠流入套管中以便開采.
7、此時,井下作業來進行壓裂了.進行壓裂地層,擴大射孔射開的縫隙,使石油能更快的流入套管.
8、壓裂結束了,該採油隊來裝採油機器了,俗稱磕頭機或抽頭機,此時,石油就被開采出來了.你就可以看見真正的石油了.
㈤ 石油開采要辦的各類證件及手續
一是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管理條例規定,只有國務院批準的石油公司才能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查開采。所以,首先要注冊公司,然後這個公司獲得國務院的批准。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四家獲得批准。
二是獲得國務院批准以後,到國土資源部申請勘查許可證。或者國土資源部組織招標,你參與投標,獲得勘查許可證。
三是按照石油勘查規范,開展必要的地球物理等和鑽井,摸清地下有石油資源,然後按照儲量規范,提請儲量評審,獲得儲量備案後,可以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將探礦權轉為采礦權。
四是探礦權轉采礦權的時候,還需要有環境保護部門出具的環評報告,另外還需要做石油開采總體方案,報發改委批。
(5)石油開采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油氣聚集和驅動方式油氣在地殼中生成後,呈分散狀態存在於生油氣層中,經過運移進入儲集層,在具有良好保存條件的地質圈閉內聚集,形成油氣藏。在一個地質構造內可以有若干個油氣藏,組合成油氣田。
儲層貯存油氣並能允許油氣流在其中通過的有儲集空間的岩層。儲層中的空間,有岩石碎屑間的孔隙,岩石裂縫中的裂隙,溶蝕作用形成的洞隙。孔隙一般與沉積作用有關,裂隙多半與構造形變有關,洞隙往往與古岩溶有關。空隙的大小、分布和連通情況,影響油氣的流動,決定著油氣開采。
㈥ 石油的開采基本條件是什麼
石油開采是即地震勘探、鑽井完井交井以後,將原油從地層中開采出來進入油氣集輸系統的一個重要的資源能源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我國現有油田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不具備充足的天然能量補給條件,而且油田本身的能量不足以長期維持採油的需要。在工業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的今天,保持科學的較高腔舉蔽的採油速度和較高的原油採收率尤為重要。
石油開采受著區域地質條件的控制,並分布在含油氣盆地之內,含油氣盆地是一定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受同一構造格局控制的,具有共同發展歷史的統一沉降區。原油開采是集採油、井下作業、注水、集輸為一體的工藝過程。建國前我國僅有以玉門油礦為代表的工藝比較落後的一些小油區。對石油大規模勘探開發是從建國後六十年代大慶、大港、勝利、遼新等大的油氣田。油氣田遍布全國,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和生產能力,無論是生產工藝和石油開采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但是,由於四十多年的原油開采,造成老油區資源能量的嚴重不足,給地面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這些矛盾制約了生產的發展,引起了我們對石油開采過程中特別的關注。因此節約和利用資源、能源、降低消耗,在石油開采過程保護好環境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簡單的工藝過程
石油開采方式有自噴採油和機械採油,自噴採油是由於伍州地下含油層壓力較高,憑其自身壓力就可以使原油從井口噴出的採油方式。機械採油則是利用各種類型的泵把原油從井中抽出,目前我國石油開采以機械採油為主。不同的地質情況不同的油品性質採用不同的機械開采方式。對粘度小於50毫帕斯卡.秒,密度小於0.934的原油(稱為稀油),一般用常規開采。對粘度大於50毫帕斯卡.秒,密度大於0.934的原油(稱為稠油),一般用熱力採油,即採用熱蒸汽吞吐、摻稀油及伴熱的採油方式。以遼河油田為例,氣候寒冷是北方冬季的特徵。油質除一部分稀油外,大部分油質為稠油和特稠油,由於原油重質成份多,粘度大,相對密度大,在油藏條件下原油幾乎不能流動,無法用常規的方法開采,給生產和環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油田採用熱力採油、稀釋、乳化降粘方式開采。
稀釋開采:即將一定量粘度小的稀油加入稠油中,降低粘度。
熱力採油:即蒸汽吞吐、蒸氣驅,就是對油層注入高溫高壓蒸氣,加熱油層里的原油,使原油的升高,粘度降低,增加原油的流動性,推動油層里的原油流向生產井。另外注入蒸氣對油層加熱後,蒸氣變成熱水流動,置換油層里原油滯流空隙。原油受注入蒸汽加熱,其中輕質成分將氣化,烴體積膨脹也會將原油推流到生產井。
乳化降粘:即將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混入稠油中,並在油管和抽油管表面上形成親水的潤濕表面。 大大降低油流時的阻力,使油能夠正常開采出來。
二、 塬油開采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分析
由於石油開采是一個從地下獲取資源的過程,地質條件及地下的情況是石油開采中的決定因素。雖然石油開采是最終獲取資源的活動,但是各種相關工藝如鑽井。各種井下作業等對石油開採的地下地質情況。地面有直接的聯系的影響。因此在考慮環境時也應做為石油開採的環境因素一並考慮。同時考慮了三種狀態,三種時態和六個方面。
1. 石油開采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包括正常異常緊急情況)。
2. 資源能源的使用在工藝的各個環節中都會涉及到,為方便分析,作為總的環境因素來考慮。
3. 原油做為石油開答迅採的特徵污染物在每個工藝中也都會涉及到,因而也作為總的環境因素來考慮。
三、 主要生產過程的一些說明
1. 石油開采企業應對採油生產之前的鑽井和採油生產中的各種油井作業的相關方提出的管理要求,在各種設計中應了解施工中的基本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國家對它的法律法規要求。並在預以充分的注意,採取事先預防。由於石油開采涉及地面環境和地下地質情況,從鑽井到採油,井下作業,外輸都存在泥漿處理、油品泄漏、原油落地。原油脫後水回注、烴類揮發,化學品葯劑使用,有害固廢處理、井噴、火災等重要環境因素,如果逢值訊期控制不好,一旦事故發生就會導致大氣、水體、土地、養殖業等的污染,伴隨而來的就是環保糾紛經濟賠償,影響了企業正常生產,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石油開采過程中應特別強調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遵守法律法規等。
2. 在原輔材料的選擇上、施工的設計上,都要求符合清潔生產,盡一切努力考慮清潔的工藝技術,使用無毒無害的清潔原材料,清潔的工藝流程、清潔的節能設備,以避免在生產過程中,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對人體的損害。應該預防在先,作為污染預防不能只採用末端治理,應在生產的源頭考慮預防污染的問題,並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工藝、各個環節都應考慮清潔生產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全過程式控制制。
3. 對有毒有害化學品等,在鑽井、採油、井下、集輸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要求按照MSDS的要求分類存放,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盡量採用危害小的化學品,以免造成對人員損害和環境的污染。
4. 工藝及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在石油開采中,由於特定的地質條件,原油從地下開采出來後輸出時,在井口、集轉站及長距離輸送都需加熱。因此動力系統、能源消耗都需要重點考慮,採油過程中能源消耗是比較大的,在考慮生產成本時應計算在內,降低能耗,合理使用能源是石油開採的主要指標之一。
5. 石油開采是資源的開發,資源消耗同樣非常重要,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原油泄漏、原油落地、油泥產生不但增加各種費用,使生產成本上升,影響了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贊成了環保工作的難度,目前各採油企業都注重了對資源消耗的控制,一是把資源消耗做為消耗定額主要指標之一加以控制考核。二是大搞綜合利用,減少浪費以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四、 應急准備和預防措施
從石油開采、井下作業、集輸,在任何一個環節中,均不能鬆懈,安全、環保第一的問題。必須要有組織保障,要有靈活的可操作的指揮系統和一定的應急准備程序,當然首要的是預防為主,絕對控制事故發生,其次是出現緊急情況時,應盡早消除或將其控制在最低限度。這就是石油開采企業的安全環保預防的主要對策。
石油開采是被公認的有毒有害、具有污染、井噴、火災性質的危險企業,因此在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了至關重要。在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中、設計上已考慮了緊急情況,雖然都有應急的准備,一旦事故發生都有應急措施,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必須要求全體員工有比其他企業更強的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安全、環保第一的思想與生產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
㈦ 石油是怎麼樣開採的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體礦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生的油狀液體礦物稱石油,把可燃氣體稱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研究的深入,認識到它們在組成上均屬烴類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因此把它們統稱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會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以及少量雜質組成的復雜混合物。所以石油開采也包括了天然氣開采。
測井工程,在井筒中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把鑽過的岩層和油氣藏中的原始狀況和發生變化的信息,特別是油、氣、水在油藏中分布情況及其變化的信息,通過電纜傳到地面,據以綜合判斷,確定應採取的技術措施(見工程測井,生產測井,飽和度測井)。
鑽井工程,在油氣田開發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設一個油氣田中,鑽井工程往往要佔總投資的50%以上。一個油氣田的開發,往往要打幾百口甚至幾千口或更多的井。對用於開采、觀察和控制等不同目的的井(如生產井、注入井、觀察井以及專為檢查水洗油效果的檢查井等)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應保證鑽出的井對油氣層的污染最少,固井質量高,能經受開采幾十年中的各種井下作業的影響。改進鑽井技術和管理,提高鑽井速度,是降低鑽井成本的關鍵(見鑽井方法,鑽井工藝,完井)。
採油工程,是把油、氣在油井中從井底舉升到井口的整個過程的工藝技術。油氣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層的能量自噴,也可以依靠抽油泵、氣舉等人工增補的能量舉出。各種有效的修井措施,能排除油井經常出現的結蠟、出水、出砂等故障,保證油井正常生產。水力壓裂或酸化等增產措施,能提高因油層滲透率太低,或因鑽井技術措施不當污染、損害油氣層而降低的產能。對注入井來說,則是提高注入能力(見採油方法,采氣工藝,分層開采技術,油氣井增產工藝)。
㈧ 石油在什麼地方盛產在什麼條件下才能形成石油是不是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氣呢
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學結構不同的烴類和非烴類組成的復雜混合物,通過本章所講述的預處理和原油蒸 餾方法,可以根據其組分沸點的差異,從原油中提煉出直餾汽油、煤油、輕重柴油及各種潤滑油餾分等,這就 是原油的一次加工過程。然後將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為原料,進行原油二次加工,如以後章節要 介紹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氫裂化等向後延伸的煉制過程,可提高石油產品的質量和輕質油收率。
中國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3%,尚有57%的剩餘可采資源有待探明,總體屬於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階段。但中國待探明石油資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黃土塬、山地等等,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技術要求和成本費用越來越高。未來中國石油儲量增長的主要領域在西部和海上。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資源豐富,根據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約為100億噸,其中70%在中國斷續國界以內。海上油田有其特殊性,石油會在海床下流動,早開發者會得益更多。所以,中國應該盡量多開發海上油田而非陸上油田,中國應該抓緊更多的海上石油勘探。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品銷售、油氣儲運、石油貿易、工程技術服務和石油裝備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
中國石油集團每天為社會提供超過219萬桶原油和28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加工原油180萬桶。
2006年,中國石油集團油氣投資業務擴展到全球26個國家。
http://www.cnpc.com.cn/CNPC/
~天然氣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