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沒人起訴石油行業的壟斷
因為能源這個市場本來就是寡頭壟斷市場。放眼全世界都是!
如果說淘寶賣爆款衣服是完全競爭市場的話,可以把這兩個市場簡單比較一下。比如,今晚我突發奇想,想開一個淘寶爆款店,最快我今晚就能把店面建設好;但當我想開能源的公司,資金?技術?許可證?呵呵 。資本密集型的行業,不是想干就能幹。這就是進入壁壘。我開淘寶爆款店,賣這款的有無數店,同一款衣服,買家可以因為各種原因去別家買,也可以單純不喜歡這款買別的爆款,我定價得跟著市場走,基本毫無定價能力。能源這種就不一樣了,買家在市場上議價能力可沒多少,很大部分是剛性需求,所以就賣家就有定價權力啦。如果你開公司,目標當然是利潤最大化,這種情況下,當然會……狠狠宰他一刀。換我我也會 。BUT,能源這種東西,能隨便漫天要價嘛,不僅是個人,石油,電等是無數行業不可或缺的生產材料,還讓不讓人活,怕不怕翻身打倒這萬惡的資本家,這時候 還是有一些干預吧…… 當然,利於消費者的干預才是好的干預~~ 不然那感覺,就像別高年級同學欺負了,告訴老師,指望著老師給點他們顏色看呢,結果老師還和那些哥哥姐姐聯手罵你,那滋味……
另外,
如果科技能突破這個必須資本密集的障礙的話…… 開石油公司是不是也會像開淘寶店一樣簡單
⑵ 國家為什麼不停止石油壟斷
補充:很明顯看出石油壟斷對民營企業不利,同時國家每年又要想石油公司進行一些補償(中石油每年都會喊虧損),哪怕是這樣,國家出台的《反壟斷法》依舊說,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那反壟斷,反的是什麼?現在不是鬧油荒嗎,中石油不是有義務阻止的嗎,是效率低下,還是因為寡頭企業囤貨自奇嗎?通常壟斷都會帶來腐敗,那麼國家保護石油壟斷是出於對資源的保護嗎,還是其他?如果對資源的保護,那麼那些小油田(指由大公司開采明顯不合理的小常量油田)不是都荒廢的嗎?另外競爭才能有發展,才有利市場調控,最終方便老百姓,這不是停止壟斷的一個好處嗎?最後 國家給了中石油等公司夠多的權利,為什麼沒有一定的義務,比如避免油荒,比如建立石油儲備。這不是顯失公平的嗎?
⑶ 中國的反壟斷法為什麼對中石油,中石化這些企業不起約束呢
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從來都沒有壟斷石油,中國從來都不禁止個人從事石油相關的買賣和生產。樓主不是石油行業的人吧,中國的私企石油公司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個人感覺做的最好的,比如北京的安東石油。為什麼這些私企石油公司沒有什麼話語權呢,是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資本。石油行業是需要大量的錢的,隨便一個油田的勘探開發至少都是上千億人民幣的投入,中國沒有哪個私企能拿出這么多錢。至於電力行業和軟體行業我不清楚。被微軟戲弄,我想國家應該有他自己的理由吧,傻子才喜歡被人戲弄,那些當官的可沒有人是傻子。
⑷ 中國石油和石化是壟斷行業嗎
中國石油和石化是壟斷行業。
其優點就是產品無相對過剩的浪費,壟斷者完全可以控制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量。缺點就是壟斷者為了自己豐厚的利潤,始終控制住該種壟斷產品的供應量,使這種產品不能普及,許多人享受不到這種產品。
危害是對經濟自由的侵害。市場經濟的本質就在於自由、平等與等價交換。市場主體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自己的經濟權利,首先必須有經濟活動的自由權。如果沒有經濟自由,市場主體將無法自主作出經濟決策,無法自主地從事交易。
因此經濟自由是市場經濟中對個體經濟權利的最基本要求,處於個體經濟權利的最核心位置。經濟自由是包括投資、就業、消費等在內的經濟活動不受他人強制的狀態。而行政性壟斷可能對一切經濟自由構成限制,特別是體現在對經營自由和消費者自由的侵害上。
(4)為什麼沒有人舉報石油壟斷法呢擴展閱讀:
壟斷行業對法律原則的違反
(一)對平等保護原則的漠視
我國現行憲法第33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近代憲法規范上,這被表述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或「人在法律上平等」。
平等保護原則的終極意義在於追求憲法對各個人所保障的,各自在其人格形成和實現過程中機會的平等。即所謂的「機會上的平等」。
雖然說市場和平等有著天然的聯系,但行政性壟斷給予了某些產業、企業和個人以特權,使得政府以及和政府有千絲萬縷聯系的行業和個人在市場競爭中,有了相對於其他競爭者的特權。
例如目前在大約30個行業和領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民間資本投資「禁區」,在基礎設施、大型製造業、金融保險、通訊、科教文衛、旅遊等行業領域以及國有產權交易等領域則尤其如此。
過多的由行政性的機制來壟斷本應由市場配置的資源,對特定的經營者實行優惠待遇,違反了平等保護原則,構成了對競爭對手的歧視,造成了限制競爭的後果。
(二)法律保留原則的違反
對經濟自由的限制,應該符合法律保留原則的要求。法律保留原則的意蘊在於,只有由民主選舉具有直接民主合法性的代議機關,才能對一般性的與人民有密切聯系的重要事項作出決定,頒布普遍的對公民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我國憲法第5條第1款也規定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國家的原理要求應以法律規范國家與人民間的法律關系,並且應使人民能夠預見並估計行政活動的效果。從學理上考察,除法律之外的其他行政規定和措施,不得對公民基本權利予以限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壟斷行業
⑸ 為什麼說石油是壟斷企業 目前不是有許多的民營油站嗎
壟斷,有全產業鏈壟斷,和局段控制性壟斷。
煙草,鹽業,是全產業鏈壟斷,即從種植(或開采)到工業生產,再到商業流通領域,全過程式控制制;零售終端也是實行許可證制度,消費者沒有任何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中上游的強勢控制。
石油,是控制性壟斷,把持重要環節,控制上下游產業鏈。
由於中石化,中石油,控制了銷售環節,煉油廠和民營油站沒有議價權,壟斷油企上、下把持,兩頭通吃:上游吃死煉油廠,成本倒掛,虧損嚴重,不願開工;下游整死民營油站,抬高油價,增加物流運輸成本,吸血廣大民眾,老百姓苦死累死,都不夠盤剝的。
類似的還有供水,供電,公交電信,金融機構,等等,表面看上去是有競爭,但是實際上還是政府把持,不過是蘇聯模式的一個「病毒變種」而已。
近幾年頻繁暴發的計程車罷工潮,也是根緣於此。計程車公司控制了行業市場,以幾十、數百倍於車價的價錢,出售經營權,並向承包人收取高額「份兒錢」,血腥盤剝駕駛司機和廣大乘客。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它的所謂油價上漲,黑車泛濫,都只是表面現象。壟斷才是真正的萬惡之源。
油荒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石油行業的壟斷體制,石油巨頭把持了零售市場之前的各個環節,企業的逐利本性又導致他們偏重效益而忽視了市場供應的穩定,人為製造油荒局面。
至於發改委的所謂「約談」,也不過是老子訓兒子,不改革扭曲的市場,是不可能消除「油荒」的。
⑹ 國家為什麼不停止石油壟斷
這么這么說也對,中國石油壟斷有好有壞,不過國家有國家的考慮,國企賺了錢上繳財政,從而提高國家稅收,可以發展軍隊,財政報銷等等,(現在中國軍隊開銷吃驚啊),還有,國際油價忽漲忽降,沒咱中國穩定,這對發展也有好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