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退市怎麼辦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石油退市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12-18 16:55:46

中石油、中石化等擬從紐交所退市,背後釋放了何種信號

有5個知名的企業擬從紐交所退市,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石化、中國人壽和中國鋁業。這樣的消息震驚了業內外的所有人,也釋放出了一些信號。按理說企業的上市和退市是市場的常態,但是這5個企業共同退市就不只能從商業角度進行考慮了。其實這與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有關系,也與國際經濟環境有著很大的聯系。

首先這個法案要求所有的外國企業只要在紐交所上市了,就需要被定期的問責,不然就要被迫強制退市。所以企業必須要被紐交所審查,需要提供一些詳細的數據,這就會讓企業的經營被暴露。再加上國際環境是不怎麼好的,也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這些企業可能就是想要規避風險。

現在只是擬退市還沒有真正的退市,不知道之後會不會出現轉折。

㈡ 我持有退市的石油大明股票十幾年了,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

在股市行情中,投資者最害怕遇見股票突然退市的情況,很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嚴重虧損,關於股票退市也有很多重點內容,今天給大家講一下。
為大家綜合整理了一份多個優秀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免費讓大家來參考一下,趁著還沒被刪,迅速領取~【緊急】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麼意思?
股票退市,也指的是原本這家上市公司因為沒有滿足交易相關的財務等標准要求,要麼自主終止上市或者被動終止上市的情況,最終由上市公司轉變為非上市公司。
主動性退市與被動性退市都是公司在退市的時候面臨的退市方式,主動性退市是公司沒有任何違紀行為,因此全由公司自主決定;普遍是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導致了被動性退市,監督部門會採取相應的懲罰,例如吊銷公司的《許可證》。退市必須滿足下面三個條件:

一個公司是否是好公司,很多人都不會去判斷,或者進行分析的時候考慮的因素不夠全面,直接導致了虧損的這一結果,這里推薦一個免費的股票診斷平台,直接把股票代碼輸入,能看出你買的股票是好是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沒有賣出的股票怎麼辦?
股票退市後,交易所有一個退市整理期的時間,可以這么理解,如果股票符合退市規定,就會採取強制退市措施,那麼在這期間可以把股票賣出去。把退市整理期過完了,這家公司就要退出二級市場了,再次買賣就完成不了了。
假如你是股市小白,最好是先選擇入手龍頭股,別什麼都不清楚就往裡投錢,要當心錢收不回來,下面的是我總結的各個行業的龍頭股:【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若是退市整理期過了之後還沒有賣出股票的股東,那麼到時候的買賣交易就只能夠在新三板市場上進行 ,新三板它的最主要的存在作用便是處理退市股票,大家如果需要在新三板買賣股票,只有在三板市場上開通一個交易賬戶後才能進行買賣。
學姐要多說一句,退市後的股票雖然說會有一個退市整理期的時間賣出股票,但實際上對散戶是非常不利的。股票一旦進入退市整理期,起初大資金必定先出逃,小散戶的小資金售出是很艱難的,因為賣出成交的原則是時間優先價格優先大客戶優先,於是等到股票賣出去了,股價現在已經降低很多了,這對於散戶來說就很不利。在注冊制度之下,散戶購買了退市風險股所要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因此ST股或ST*股是千萬不能買賣的。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光匯石油退市,股東怎麼辦

光匯石油退市後就無法交易,股東只能長時間持有等待重新上市。

㈣ 「第四桶油」敗退港股 百億債務下光匯石油何去何從

吳清 本報記者 吳可仲 北京報道

在停牌3年後,曾經國內最大的民營油企、有「第四桶油」之稱的光匯石油依然未能逃脫「退市」的命運。10月16日,光匯石油公告稱,10月20日上午9時起,其上市地位將被取消。

10月20日,光匯石油方面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退市後公司股票將不能再在香港聯交所交易,不過董事會仍將繼續完成當前的債務重組計劃,並且經營及持續發展當前的業務。公司還將採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減少退市對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光匯石油曾因曝出財務和經營問題,其股票從2017年10月3日起停牌至今已超3年,最終被退市。目前光匯石油位於深圳的內地證券事務等相關部門已經裁撤調整,剩餘的業務轉接到位於香港的投資事務部繼續完成。而國衛會計師事務所則接替此前辭任的普華永道,繼續未完成的業績審核工作。

如今,在前兩年P2P集中暴雷的大背景下,光匯石油旗下的光匯雲油的類期貨、理財收益類產品早在去年就先後取締,目前僅留存加油卡等業務。

作為曾經國內最大的民營油企,光匯石油為何走上「退市」的道路?其雖於今年5月與大多數債權人達成了和解,但依然是百億債務壓頂,退市後又將何去何從?

退市

據悉,香港聯交所於2020年10月8日致函通知光匯石油,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該公司股票於2020年10月20日上午9時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今年2月28日,由於光匯石油未能在1月31日前達成所有復牌條件,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3月9日,光匯石油曾申請復核上市委員會決定。10月7日,上市復核委員會決定維持取消該公司上市地位的決定。

按照規定,自2020年10月19日(即該股票於聯交所的最後上市日期)後,盡管股票仍繼續有效,但該股票將不再繼續上市,也不再於聯交所買賣。

對此,光匯石油董事會表示,其管理層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達成復牌條件,雖然董事會認為公司復牌計劃是合理可行的,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該計劃實施被推遲。最終聯交所拒絕了批准公司延期的要求。

「如今,光匯石油已經停牌超過3年,期間光匯石油也曾多次努力來達成復牌條件。」一位接近光匯石油的分析師告訴記者,但聯交所綜合評估後可能覺得光匯石油目前的財務及經營狀況難以達成,所以拒絕再延期。

雖然已經退市,但光匯石油方面對記者表示,仍將繼續努力完成當前的債務重組計劃,並且經營及持續發展當前的業務以及完成出售舟山儲油項目,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同時,採取必要措施,盡量減少退市對公司投資者和債權人等造成的影響。

追債

此次光匯石油退市,「導火索」還得從3年前說起。2017年,光匯石油陸續曝出債務和經營問題。當年10月,光匯石油公告延遲發布2017年全年業績,股票也開始停牌。

2018年起,光匯石油接連遭到債權人追討,乃至出現油船遭扣押事件。據路透社報道,2018年11月,因未償債務到期,光匯石油新加坡公司的加油船船隊被扣押。

同年11月,因涉及與平安銀行的借款糾紛,光匯石油持有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部分股權被強制拍賣。但隨後該拍賣活動因故被取消。

2019年4月11日,香港高院裁定光匯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破產。系因光匯石油新加坡公司購買3025.36萬美元的油品貨物未按期支付,作為擔保人的薛光林未能擔保償付。債務逾期後,薛光林也沒有提出延遲法定追債要求的申請。10天後,光匯石油公告稱,薛光林離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及執行董事。

不過記者注意到,雖然退出了公司一線職務,但薛光林依然以光匯石油創始人的身份頻頻出現在光匯石油的相關新聞中。顯然,薛光林雖然退居幕後,依然是光匯石油的「關鍵先生」。

此前,光匯石油和薛光林一直在推進對未償還的債務和業務運營的重組。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14日,光匯石油與大多數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其中包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Broad Action Limited、澳門國際銀行等。

光匯石油方面表示,2019年年底,合作夥伴中國華融海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向其多家全資附屬公司提供了約3.62億美元的融資;今年5月19日,又提供了3000萬美元的貸款,以支持公司的運營並償還部分債務。

與此同時,光匯石油與子公司光匯石油新加坡公司簽訂一項關於償還越南汽油新加坡現有債務的和解協議,表示將妥善解決相關所有債務。

拆雷

雖然暫時和多數債務人達成和解,但高企的債務依然是懸在光匯石油頭上的一柄利劍。換句話說,高企的債務只是暫緩或者換種形式存在,光匯石油依然並不輕松。

今年1月31日,光匯石油公布未經審核的初步業績報告,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總負債金額分別為220.58億港元、180.36億港元和194.23億港元,而銀行透支、借貸占據其中的57%、74%、47%。

同時,在停牌期間,光匯石油的利潤連年下滑,從2017年盈利11.82億港元,轉為2018年虧損6.68億港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25.54億港元。

光匯石油方面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公司與債權人持續協商,與數名債權人達成了和解協議和債務重組協議。債務重組完成後,各貸款期限將延長至1~12年不等,債務總額得以大幅減少。

同時,光匯石油正在加速「瘦身自救」計劃,以籌集更多資金償還部分債務。此前出售的15艘油輪共回收4.2億美元。另外光匯石油擬將舟山石油倉儲及部分股權進行出售,據悉市場估值約為60億元人民幣。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光匯石油官網,依然將舟山石油倉儲和碼頭設施作為公司的重點優勢推介。今年1月7日,光匯石油方面曾稱,公司就舟山石油倉儲及碼頭設施的股權,與一位潛在買家簽訂了初步協議,此後未有進展公布。

匯總各方信息來看,目前光匯石油業務重心正逐步轉向上游。旗下的曹妃甸綜合開發調整項目(ODAP)已於去年9月投產,2019年全年總產油量達到1162.5萬桶,其中光匯石油權益產油量407萬桶。2019年,陸上迪那1氣田和吐孜氣田總產天然氣10.7491億方、凝析油近3萬噸。

光匯石油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盡快全面完成債務重組,並將引進戰略投資者。今後,將在貿易、海運和倉儲等業務全部「瘦身」後,集中資源進一步發展上游油氣勘探開發生產,打造亞太領先的油氣公司。

不過上游的風險也不容忽視。2014年,光匯石油業務版圖快速擴張,收購多個油氣區塊,也因此積累了大量債務。不料,原油價格大幅波動、融資銀行收緊貸款,導致光匯石油賬上的可用資金持續減少,「債務雷」由此陸續引爆,最終導致公司停牌3年並退市。

同時,光匯石油轉型互聯網+的平台——光匯雲油的產品也在「瘦身」。

光匯雲油相關產品於2016年推出,有投資者估算光匯雲油儲油卡的年化率曾高達13%。但當時光匯雲油相關業務並未接入銀行存管。外界也一度有「光匯雲油涉嫌自融,向母公司輸血」「光匯雲油搭建資金池」的各種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