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選擇大慶作為石油化工基地
擴展閱讀
新工業企業成本如何管理 2025-02-02 08:06:48
黃金交割成本多少 2025-02-02 08:06:39

為什麼選擇大慶作為石油化工基地

發布時間: 2023-12-20 14:14:32

A. 大慶油田建成後的偉大意義是什麼

①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主要開發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朝陽溝等52個油氣田,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03月22日8時,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20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共為國家上繳各種資金1萬多億元,2000年以來連年位居中國納稅百強企業榜首;主力油田採收率已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15個百分點,從1976年開始,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持續27年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先後形成了勘探開發、鑽井、基建、科研設計、精細化工、機械製造以及水電信服務保障等業務。

②形成了一套自主研發、系統配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勘探開發配套技術。上世紀六十年代,打破了海相生油理論的認識局限,在大慶長垣地區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噸,開創了第一次儲量增長高峰;九十年代,通過深入研究非構造油藏的成藏模式,發展完善了向斜區岩性油氣藏勘探理論,連續5年探明儲量超過8000萬噸,形成了第二次儲量增長高峰。進入新世紀,向低、深、難領域進軍,在長垣外圍、海拉爾盆地、松北深層天然氣勘探等都獲得了大突破、大發現,累計提交三級石油儲量13.5億噸,2002年,利用「火山岩儲層預測技術研究及應用」技術發現了中國東部第一大氣田慶深氣田,迎來了儲量增長的第三次高峰。

③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實現了快速發展,已有300多支隊伍進入2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鑽探業務進入了美國、印尼、委內瑞拉、埃及、蘇丹等國際市場;先後承攬和參與了國家西氣東輸工程、滬寧高速公路、大連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等20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石油裝備製造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形成了以抽油機、潛油電泵、螺桿泵、射孔彈為主的20個系列150種產品,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尼等10多個國家;油田化工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擁有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20萬噸/年醋酸裝置、國內最大的20萬噸/年輕烴分餾裝置及亞洲最大的5萬噸/年戊烷精細分離裝置,重烷基苯磺酸鹽生產成為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主導產品為甲醇、甲醛、液氨、液化石油氣、工業混合烷、重烷基苯磺酸鹽,以及熒光增白劑和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

④積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每年給社會提供的市場容量都在300億元以上,年均上繳稅費約佔大慶市稅收的85%以上,年均GDP佔大慶市的76%左右,不僅帶動了地方GDP及稅收的增長,帶動了地方勞動力資源的開發,而且帶動了城鄉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周邊市縣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油田還大力實施安全生產、清潔生產、文明生產,加強隱患治理,加大環保投入,努力打造綠色油田,「十五」期間,油田累計投入資金8億多元,完成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雜訊等污染控制環保工程260餘項。工業廢物無害化處理達到100%,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工業污水處理系統和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示範區。積極支持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幫建工作,油田與地方政府合資合作開發了21個外圍小油田,注冊成立了9個屬地納稅的分公司,累計向地方上繳稅金127.83億元,極大地推動了周邊市縣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為肇東、雙城、安達、肇源、肇州、杜蒙等成為「財政強縣」提供了強力支撐,為維護地區改革、發展、穩定的良好局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⑤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大慶石油會戰和油田不斷發展建設中逐步形成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摸索和積累了一套建設社會主義企業的成功經驗,成為我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多次受到黨中央的肯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錘煉隊伍,培育了一支「鐵人式」幹部員工隊伍,共涌現出國家先進集體12個,省部級先進集體76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先進集體56個。國家級先進個人45人,省部級先進個人322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先進個人104人,傑出青年集體202個,先進個人306人。(來源:大慶油田)

B. 大慶為什麼叫大慶

大慶叫做大慶是因為松基3井喜噴原油為建國10周年大慶獻了份賀禮,隨著油區發展,大同鎮一旦設市的話,就會和山西大同市同名。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作出了決定,以大同鎮為中心,包括周圍有石油構造的地區在內,成立大慶區,同時將大同鎮改為大慶鎮。

1959年11月8日,在中共大慶區委成立大會上,原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再次闡述這一命名:「慶」包括很多的內容。慶祝此地出石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年大慶。

(2)為什麼選擇大慶作為石油化工基地擴展閱讀

大慶市的歷史沿革:

1955年松遼石油勘探局開始在安達縣大同一帶進行石油資源鑽探。1959年9月25日,新中國建國10周年大慶前不久,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檯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遂以「大慶」命名油田。

1960年5月26日,安達縣撤銷,設置安達市(地級),安達市人民委員會駐安達鎮,隸屬松花江專區。1960年10月,松遼石油會戰指揮機關移駐薩爾圖。1964年6月23日,撤銷安達市,恢復安達縣,設立安達特區,對外仍稱安達市。1979年12月14日,安達市更名為大慶市,由黑龍江省直轄。

C. 大慶油田在全國石油工業中的地位

47年,累計生產原油19億多噸,上繳各項資金9734億元,主力油田採收率已突破50%——大慶噴涌而出的一股又一股石油,持續改寫著新中國的發展史。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成為大慶油田乃至中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能否依然帶領我們前行?大慶油田又該如何保持高產穩產?

雖然有著輝煌的過去,而大慶油田今天以「創建百年油田」宏偉戰略迎接未來,更吸引海內外的目光。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香港文匯報專程趕赴北京,專訪十七大代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玉普。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7年來,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戰線的「三個第一」,即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採收率第一。截至2006年底,大慶油田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19.1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為國家上繳各種資金9734億元,有力支持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47年開拓創「三個第一」

主力油田採收率已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從1976年開始,大慶油田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持續27年高產穩產,「十五」期間年均油氣當量保持在5,000萬噸水平,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鐵人王進喜縱身一躍,跳進泥漿池的場景,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大慶油田,就是在手拉肩扛中,在「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氣魄中,展開了新中國石油工業史無前例的大會戰。

大慶油田的開拓者們,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心中懷著「我為祖國獻石油」這樣堅不可摧的信念,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在油田開發建設的實踐中培育形成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力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

大慶人提出,要創建百年油田。王玉普說,創建百年油田是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的需要。把大慶油田開發好,努力延長油田的開采壽命,並盡可能地多找資源、多產原油,保持在國家石油工業中的重要地位,對於維護國家利益非常重要;創建百年油田是實現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整體發展的需要。

作為中油集團公司、股份公司下屬的骨幹企業,大慶人盡最大努力控制老油田產量遞減,實現長期的持續有效開發,以實際行動支持中油集團公司的整體發展。創建百年油田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區域經濟長久繁榮與社會穩定的需要。大慶人提出創建百年油田,不僅基於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判斷,而且結合了對油田幾十年開發實踐的理性思考,借鑒了國內外油田開發的歷史經驗。這一目標的提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百年油田打造「百年企業」

王玉普表示,創建百年油田,是建設一個以本土開發為基礎,以海外業務為補充,以優勢技術、一流人才、先進文化為支撐,具有強勁競爭力、成長力、生命力的百年企業。它有時間的概念,又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概念;指的是油田開發,又不局限於油田開發。它強調開采時間的延續,更強調業務空間的拓展;強調開發水平的攀升,更強調經營業績的有效;強調油田的百年生產,更強調企業的百年成長。一句話,就是要通過創建「百年油田」來打造「百年企業」。

我們的階段性目標是:到2010年,油氣當量保持在4,200萬噸;到2020年,油氣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到2060年,油氣當量保持在2,000至2,500萬噸左右,屆時大慶油田仍然是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

D. 大慶油田

大慶,是中國最大的陸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五十年來,累計為國家貢獻原油二十多億噸,上繳利稅一萬七千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五百多億美元;富有活力的農牧業和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的地方經濟蓬勃發展,在國家統計局全國城市綜合實力評比中名列第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