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殼牌石油是什麼品牌
擴展閱讀
鑽石要多少塊錢 2025-02-02 05:45:44
補接種狂犬疫苗費用多少 2025-02-02 05:36:36

殼牌石油是什麼品牌

發布時間: 2023-12-23 13:56:39

⑴ 殼牌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殼牌是荷蘭的品牌。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又譯「蜆殼」,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總部位於荷蘭海牙和英國倫敦,由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的殼牌兩家公司合並組成。

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同時也是汽車燃油和潤滑油零售商。它亦為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先驅,並在融資、管理和經營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業務遍及全球140個國家,雇員近9萬人,油、氣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3%和3.5%。作為荷蘭最大的工業公司,其在2012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中名列第1位。

品牌優勢:

水泥行業因為減排標准提高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和需求動力不足導致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積極面對價格上漲、環境約束加大等新問題,加大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除了要解決行業宏觀上資金、產業鏈的問題,有時企業的細節往往也能夠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是決定企業的發展,潤滑油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⑵ 殼牌是哪個國家的

殼牌集團LOGO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公司,簡稱殼牌公司,其組建始於1907年殼牌運輸和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股權的合並。以眾多標准衡量均堪稱全球領先的國際油氣集團。此後,該集團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業務遍及大約130個國家,雇員人數約10萬人。合作夥伴非常廣泛。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
殼牌的起源是英荷兩家母公司的聯合,使它成為最具有國際性的主要石油司。今天,殼牌集團在許多國家有業務往來,比其他任何石油集團都多;有國際員工約5700名,超過其他任何公司。殼牌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投資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殼牌集團對發展業務有長遠目光。殼牌在許多國家有超過百年的經營史,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合作夥伴遍布各個領域。殼牌的許多項目(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投資規模都相當大,並且運營周期長達幾十年,為此殼牌建立和使用復雜遠景規劃技術研究未來的發展。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並而成。殼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學製品、煤炭和金屬業務。按資產總額計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公司,按儲量計算則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油公司。年銷售額的將近一半來自歐洲,約四分之三來自美國。九十年代以來,從銷售額、利潤額到資產總額,公司一直在〈幸福〉雜志所列世界最大工業企業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公司是在經營國外石油及其他商品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國外業務就已經占公司銷售額的絕大部分。在兩個公司合並之後其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並在美國立足,從而將其業務擴展到了全球。二戰後公司繼續在海外擴張業務,這段時間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還有非洲國家。石油危機來臨時,公司被迫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供應,而且,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的相當一部分企業被國有化,公司受到極大沖擊。為解決困境,公司實施了大規模的經營多樣化計劃,購買了一些煤炭和金屬企業。同時加緊了國內北海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工作,而公司一再與南非保持密切的商貿聯系卻開罪了美國消費者和國際輿論,公司這些舉動被人們紛紛指責為公然違反聯合國的禁運決議,其產品也遭到抵制。盡管如此,公司還是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並對公司經營結構進行了合理化改組。危機後公司又將經營目標擴大到非石油輸出國,化學製品業也得到發展,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廠開始生產,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催化重整爐開始生產。1991年與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國勘探新油田,與中國達成協議在廣東省建煉油廠。目前公司在美國、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34個國家擁有煉油廠,在美國、法國、巴西、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地擁有化學品製造業務,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等國擁有煤炭業務,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國擁有各種金屬礦業業務。 殼牌公司為了應付各種風險,採用了一系列大舉措: 公司在組織管理方面奉行簡政放權的原則,保證業務公司具有足夠的靈活性。殼牌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主要按地理位置來安排公司的組織結構。公司建立四個洲一級的地區總公司,而且在有關國家或地區建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要從事勘探開采、煉油、銷售等業務,總部的後勤服務部門負責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財務、信息以及其他各項服務,這樣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門多層次的管理和領導,於是公司與1995年對傳統的矩陣結構進行調整,這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按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建立商業組織,從過去按地區和部門多頭管理轉變為按業務范圍直接進行管理,目的是讓下屬分公司的主管在享有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必須對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負責,從而確保公司經營戰略得以實施和對下屬公司實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約的同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一線企業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