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煉油的氣味對人體有害嗎
石化汽油天然氣的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輕度中毒症狀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步態不穩、共濟失調。
高濃度吸入出現中毒性腦病。
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圍神經病及化學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現中毒性精神病。液體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濺入眼內可致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失明。
皮膚接觸致急性接觸性皮炎,甚至灼傷。
吞咽引起急性胃腸炎,重者出現類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狀,並可引起肝、腎損害。
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症狀類似精神分裂症。皮膚損害。
❷ 石油的味道跟瀝青味道一樣嗎
石油的味道跟瀝青味道是不一樣的。
瀝青是一種粘稠的、黑色的並且具有高度粘度的液體或半固體形態的石油,表面呈黑色,可溶於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分餾後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
瀝青的主要用途,約70%的瀝青,是用在道路建設里,瀝青被用作與建築骨料顆粒混合的膠水或粘合劑,以產生瀝青混凝土。瀝青的其他主要用途是用於瀝青防水,包括油氈生產和平屋頂密封。
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❸ 為什麼石油很難聞的
因為石油它當中還有很多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都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所以聞起來很難聞。
❹ 石油、天然氣等物質燃燒有啥特殊味道嗎
石油,天然氣,煤都是混合物。其中,石油作為混合物,裡面含有含碳量較高的烴類物質,所以在空氣中是不完全燃燒的,會有氣味產生。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這是分子量很小的烷烴。在空氣中燃燒不會產生刺激性氣味。
❺ 石油的顏色和氣味
黑金最早形容石油,體現了石油的價值。後來演變成非法收入的意思。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從尋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經過4個主要環節,即尋找、開采、輸送和加工,這4個環節一般又分別稱為"石油勘探"、"油田開發"、"油氣集輸"和"石油煉制"。下面就這四個環節來追溯一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
"石油勘探"有許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終要靠鑽井來證實。一個國家在鑽井技術上的進步程度,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狀況,因此,有的國家競相宣布本國鑽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們在石油工業發展上邁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開發"指的是用鑽井的辦法證實了油氣的分布范圍,並且有井可以投入生產而形成一定生產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1821年四川富順縣自流井氣田的開發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氣田。
"油氣集輸"技術也隨著油氣的開發應運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氣田採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為原料,去節打通,外用麻布纏繞塗以桐油,連接成我們現在稱呼的"輸氣管道",總長二、三百里,在當時的自流井地區,綿延交織的管線翻越丘陵,穿過溝澗,形成輸氣網路,使天然氣的應用從井的附近延伸到遠距離的鹽灶,推動了氣田的開發,使當時的天然氣達到年產七千多萬立方米。
❻ 地下有石油了家裡井水有一股柴油味道,周圍幾家都有,地下難道真有石油
我家水裡也有,剛發現,搜了下看到你發的,現在你家水還有味嗎,怎麼解決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