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假如有一天,煤炭石油資源枯竭,會有什麼影響(就現在的情況)
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
1.不可再生型資源的枯竭,已經在一些資源依賴型城市中可以看到。這些城市的最終後果就是失去經濟發展的動力,無所適從。然而更嚴重的是,當大面積的煤炭、石油短缺的時候,表現的就不僅僅的GDP的下降和環境狀況改善這么簡單,石油就是工業經濟的血液,煤炭對於工業來說就是黑色的黃金,工業經濟又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所在。當資源枯竭的時候,這個國家經濟就要崩潰,社會也就會陷入混亂,哀鴻遍野,這一點也不會誇張!
2.正是出於對不可再生資源這一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後果,很多國家都想出了應對辦法。一是大規模的儲備戰略石油,假如開戰時你比對方的石油能夠多用半個月,這個世界的主導權將會易手。二是加大新型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等的開發和綜合利用,轉化能源消費結構。避免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不知這個回答你滿意否?
Ⅱ 敘利亞一煉油廠起火並受損,燃油短缺困難持續,會產生哪些影響
1.石油短缺導致生活所需的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價格飆升,並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特別是對貧困家庭和低收入人群。2、導致運輸成本增加,價格上漲,增加的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3.石油是政府的壟斷行業,所以政府應該利用宏觀調控政策來減少石油短缺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國家經濟競爭力的可持續性,尊重中國當前高耗能經濟結構形成的歷史必然性,不盲目追求單位GDP能耗的降低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無論是自由交換的協議,相互合作的冒險,還是制度決定的框架,作為一個人生活的社會,都必須作為一種秩序而存在,一套規則證明了秩序的存在和維持。能源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和被利用的對象,無法逃脫被管制的命運。”一切制度安排都可能影響收入分配和資源配置的效率”。建立完整的各種能源產權制度,避免共有土地悲劇,加強市場競爭,形成良好的市場運行秩序,是解決短缺問題必須遵循的原則。
Ⅲ 請談談石油資源的短缺,對未來汽車及汽車工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有此一問,是因為發問者窄視的原因。
實際來看,石油資源並未短缺,歐佩克成員國在石油產量中佔到一半以上,而他們是嚴格控制自己集團的石油產量和產能建設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合適的產量並維持一個期望的油價,物以稀為貴,並非儲量不夠。
當然從永遠的角度看,「非再生」的石油總有用完的一天。但絕不是以前專家說的20年的事。除了冷戰期間互相刻意誤導的主因外,還有當時勘探技術的不全面,勘探工作的局限性等。現在不斷有新的探明儲量和新的採油技術出現。
如果一定要使用汽油汽車,即使石油全部耗光,依然可以使用玉米等作物弄成的乙醇汽油。
Ⅳ 石油斷供對中國影響
如果發生石油斷供,而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量不足的話,則意味著我國這樣的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的生產生活會受到重大影響,停擺,甚至威脅國家安全,就像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的沖擊一樣。
20世紀70年代,長達十餘年的滯漲(增長停滯+通貨膨脹)突然來襲,將美國經濟瞬時帶入黑鐵時代,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彈。
1973年,OPEC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一時間油價高漲,成為通脹神助攻。在接下來的9年裡,美國原油價格上漲9倍,交通、煉油廠、化工廠、鋼鐵廠、鋁業公司、國際貨運等能源大戶受到嚴重沖擊,波及整個經濟體。
滯漲之下,人們承受著失業與通脹的雙重打擊,美國夢消失了,引發一系列社會動盪:工人要求提高工資,以匹配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納稅人奮起反抗,因為名義收入上升推高了他們的納稅登記;儲蓄者發現積累一生的財富像雪糕一樣融化消失。
我國是原油依賴度高的國家
2022年9月我國進口原油數量為4024.2萬噸,1-9月份累計進口原油數量為3.7億噸;而原油出口方面則少的可以忽略不計,9月出口原油72.4萬噸,1-9月累計出口原油182.1萬噸。
2022年9月中國成品油出口量為564萬噸,數量上雖然明顯少於原油進口量但遠多於原油出口量。
通過這兩個數據能夠清晰地發現咱們國家的石油貿易模式為進口原油、出口成品油,所以問題中的石油依賴與出口石油並不矛盾,進口和出口的東西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商品。
我們常說中國其實是一個石油依賴性國家,指的是對原油的依賴性,這幾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在70%以上。
Ⅳ 石油短缺會造成什麼現象
除了電力系統會正常運作,其他的基本都癱瘓。因為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想想過去的舊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大概就能回到那個時代。
Ⅵ 假如世界石油資源枯竭,我們的生活會有何變化呢
新能源技術現在已經出現很多方面的進展了,我們完全不用擔心石油用完人類會面臨困境。
可以說最多不出15年成熟的新能源技術就可以在某些行業應用了,比如汽車,即使是現在液化氫氣儲存與電池動力汽車技術在大的汽車公司已經很成熟了。
國際合作的核聚變技術也在推進中,只要掌握緩慢釋放能量的方法人類會立刻就有取之不盡的能源,之後生產力得到又一次提升,甚至可以說會拉開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序幕,人類生活水平又一次提升。
風能技術現在已經很成熟,很多國家的風能發電裝置早已並網發電,而且一點污染都沒有,並網電價已經可以商業化。
太陽能技術目前還不是很成熟,主要是硅材料的提純成本太高,太陽能發電轉化裝置太笨重。而薄膜技術的衰減問題一直不能得到解決,不過太陽能發電依然會朝著「建築一體化」「材料獲取容易且廉價」、污染小等方面發展。太陽能發電是最無污染的取代能源,完全符合大自然的平衡要求。核能雖然能量巨大,但是污染還是很嚴重的。
最多不超過50年人類用電用車不用再費神。
只怪我們生的太早,100年以內長生不老術也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