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價格走勢4月22號什麼情況
擴展閱讀
大慶石油大學怎麼留油田 2025-02-01 15:46:37
征地補償費用怎麼解決 2025-02-01 15:28:51

石油價格走勢4月22號什麼情況

發布時間: 2024-01-11 10:35:50

A. 石油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今年以來油氣價格上漲主要原因 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 1、上游資本開支減少,傳統油氣田的自然衰減。 2、OPEC+對於油價的控制力度增強,通過產量調節來控制油價。 3、美國頁岩的資本開支克制,利潤好轉,用以降低資產負債率。

歐佩克+持續減產

2020年春季,在油價暴跌的背景下,歐佩克+採取了干預措施,通過削減產量來支撐市場。雖然在當前油價已大幅反彈的背景下,市場人士預期歐佩克將就取消部分減產舉措達成協議。但在2021年3月4日召開的會議上,歐佩克+同意多數成員將減產延長至4月,允許部分成員小幅增產,其中俄羅斯獲准在4月增產13萬桶/日,哈薩克獲准增產2萬桶/日,以滿足它們的國內需求。

歐佩克+將減產協議順延至4月的舉動使商家感到意外,因為此前部分商家預計,歐佩克+可能放鬆減產措施。此外,歐佩克「領頭羊」沙特表示,將延長100萬桶/日的自願額外減產。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上漲,3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漲幅為3.5%,是2019年4月以來近月合約的最高結算價;倫敦洲際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漲幅為3.9%,是2019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投資者退居其次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到目前為止,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需關系,而不是投機交易。目前基金經理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中持有的看漲頭寸和看跌頭寸之比低於2018年油價上漲時的水平。這表明,投資者並沒有主導市場。

但如果基金經理湧入石油市場,押注經濟活動將重啟,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供應缺口大幅增加

受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影響,疫情開始時激增的石油庫存已出現萎縮。由於擔心新一輪封鎖舉措會破壞市場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額外減產。

分析師稱,得克薩斯州2021年2月出現的極寒天氣曾一度使美國失去近一半的原油產量,這也將有助於消耗全球原油供應。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過日產量280萬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場的供應缺口或將是2000年以來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場正處於供應短缺狀態,這正是庫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時,由於3月7日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導致國際油價短暫站上70美元/桶,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三季度會達到每桶80美元。

市場搶購現貨原油

對原油產量和需求進行實時衡量很難,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價之間的關系表明,買家正在爭搶原油。交易商願意支付較高溢價來持有原油現貨,而不是一年後才獲得原油,這與去年春季時現貨原油價格下挫、與期貨價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況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薩阿德·拉希姆表示,「這表明市場極度渴望獲得原油,以至於需要動用原油庫存。雖然原油市場還未完全恢復,但絕對正在復甦」。

需求在恢復

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復,美國和歐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轉。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計,2021年1月美國人日均消耗1860萬桶汽油和其他燃料。這與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過與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預測油價進一步上漲是基於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有序進行和財政刺激措施將使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起來的假設。拉希姆表示,「復活節之後,人們將開始旅行並恢復出行」。

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負責石油市場的副總裁保拉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期則更謹慎。根據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數據,她預計,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頁岩油供應出現問題

產油國每日閑置數百萬桶原油產能,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產油國重啟這些產能,油價能否承壓?分析師預計,今年歐佩克+會逐步增加產量。

但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短期內美國石油產量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約1300萬桶/日的水平。在股東和債權人要求優先考慮現金流的壓力下,面對油價上漲,石油公司並未急於增產。在美國頁岩油產業這種「新紀律」的約束下,鑽機數量尚未達到維持每日生產1100萬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了。

B. 六銀行全部暫停賬戶原油開倉!工行連天然氣、銅和大豆都停了

4月28日上午9:00起,工商銀行官網暫停賬戶原油、賬戶天然氣、賬戶銅和賬戶大豆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和已經預設的轉期,以及連續產品份額調整均不受影響。至此,國內推出賬戶原油交易的六家主流銀行全部宣布暫停賬戶原油開倉,而工行更是成為首家主動宣布暫停所有能源和農產品賬戶開倉交易的大行。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際油價暴跌至負值導致中行原油寶眾多客戶慘遭「穿倉」之後,這些銀行主動按下「暫停」鍵,可以有效防止出現類似風險,同時也說明銀行業內或許正在開展賬戶商品交易的全面自查梳理,未來監管部門對銀行開展衍生品相關業務的要求會更嚴,標准會更高。

中行率先宣布暫停新開倉

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美國WTI05原油期貨合約在最後交易時段,價格一度暴跌至-40.32美元/桶,最終結算價報-37.63美元/桶。掛鉤該合約的中行原油寶產品以此價格為投資者平倉,導致多頭持倉客戶的本金

一夜歸零,還倒欠中行大筆保證金。

4月22日,中國銀行發布《關於我行原油寶業務近期結算和交易安排的公告》稱,鑒於當前的市場風險和交割風險,自當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包括美油、英油)新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其餘五家銀行迅速跟進

事實上,國內共有六家銀行推出賬戶原油業務。除中行外,還有工行、建行、交行、民生和浦發。雖然這些銀行並未出現這種虧完保證金還要倒賠的險情,但受到「原油寶」事件的警示,它們迅速跟進中行,也紛紛宣布暫停。這些銀行均表示,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出於對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流動性等風險因素的考慮。

4月22日當天,建行就發布公告稱,鑒於當前的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根據相關規定,自公告之時起,暫停賬戶原油Brent與賬戶原油WTI品種月度合約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當日建行還發布了一份「關於賬戶商品交易業務WTI2006合約交易規則的提示公告」。公告稱該行有權調整這一合約的到期處理時間和處理規則,對客戶到期未平倉持倉進行現金結算;建議客戶充分關注近期原油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可以在該合約到期前選擇主動平倉。

交行4月22日那天也向客戶提示風險,同時表示,因國際市場出現異常狀況(包括但不限於國際市場報價中斷或價格瞬間出現大幅波動),交行有權暫停交易或調整報價。

次日,,交行和浦發正式宣布暫停賬戶原油業務新開倉。交行稱,鑒於當前原油市場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暫停記賬式原油產品的新開盤交易,現有持倉客戶的平盤交易不受影響。浦發則宣布:鑒於當前原油市場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自2020年4月24日早8點起,暫停賬戶原油產品的開倉交易(市價、掛單開倉交易均無法成交),合約到期後無法展期;現有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4月25日,民生銀行也宣布,鑒於當前的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自4月27日早9點起,暫停賬戶能源北美原油、國際原油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都暫停了新開倉交易,但對於已經持倉的客戶,各家銀行的處理並非完全一致。其中建行明確表示有權調整2006合約的到期處理時間和處理規則,對客戶到期未平倉持倉進行現金結算;浦發則向客戶明示合約到期後無法展期。但工行規定,持倉客戶已經預設的轉期以及連續產品份額調整不受影響。

銀行賬戶商品交易不只有原油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國內銀行推出的賬戶商品交易模式基本類似,業務內容也並不限於賬戶原油。

根據建行官網介紹,賬戶商品包括賬戶能源、賬戶基本金屬和賬戶農產品等三大類。賬戶能源包含賬戶原油WTI、賬戶原油Brent等,賬戶基本金屬包括賬戶銅等,賬戶農產品包括賬戶大豆等。賬戶原油WTI價格參照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格,賬戶原油Brent價格參照洲際交易所(ICE)布倫特原油(Brent)或者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布倫特原油(Brent)期貨價格;賬戶大豆價格參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合約報價;賬戶銅價格參考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銅期貨價格。

各家銀行的產品設計和交易規則都類似。比如,都採取只記份額、不提取實物的方式,都有人民幣和美元兩個幣種,T+0交易,客戶通過先買入後賣出平倉或(看漲做多)或先賣出後買入平倉(看跌做空)獲取價差收益。客戶都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進行開戶和交易。

但是各家銀行的投資起點和交易點差等細節還是有顯著區別。比如,有的銀行的賬戶原油起點為1桶,有的銀行為0.1桶。交易點差的差異則比較大,同一家銀行不同品種之間還有區別。有的銀行大部分品種點差穩定在1%,有的銀行部分品種會高達5%。

特別是移倉日期的選擇,各銀行也有所不同。中行規定在合約最後交易日前一天移倉,其他銀行選擇提前5-6天。正因如此,只有中行的原油寶這次慘遭「圍剿」,其餘銀行都逃過一劫。

工行還停了賬戶天然氣、銅和大豆

目前來看,其他銀行都只暫停了賬戶原油的開倉,只有工行把范圍擴大到賬戶天然氣、賬戶銅和賬戶大豆。

有業內人士認為,最為國內最早推出賬戶原油交易的銀行,工行對賬戶商品交易業務還是相對比較謹慎。三月中旬,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油價跌成「礦泉水價」,趁機抄底的投資者日益增多,卻發現工行當時已經暫停人民幣賬戶的買入交易。

自3月13日起,工行APP已暫停人民幣賬戶北美原油和國際原油兩個連續產品的買入交易,平倉交易、美元賬戶原油投資則不受影響。客戶在下單確認時,工行APP會提示:「由於您購買產品已達到我行人民幣賬戶商品和賬戶外匯總交易凈額上限,目前已不能買入新開倉(做多),平倉不受影響;待總交易凈額恢復到限額以內後,您將可以重新買入新開倉。」

工行人工客服則稱,因為總交易金額達到上限,人民幣賬戶原油、人民幣賬戶天然氣、人民幣賬戶大豆、人民幣賬戶外匯都無法進行新開倉業務,但是客戶可以通過先賣出後買入的方式交易。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有客戶當時因為無法在工行做多抄底,轉戰中行原油寶,結果慘遭「負油價」絞殺。

賬戶原油交易到底是業務創新還是鑽監管漏洞?

「原油寶」穿倉之後,眾多投資者虧損慘重,正在與中行和有關部門交涉。目前,該事件最後如何處理尚無最終結果,但業內人士已經在檢視此類由銀行推出的賬戶商品交易存在的風險隱患。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眾多投資者對中行原油寶的質疑包括:是不是推銷給了風險不匹配的投資者;到底算理財還是算期貨;歸銀保監會還是證監會監管;究竟合不合法。而這幾個問題對於開展此類業務的其他銀行一樣適用。

不同風險的產品匹配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近年來,股票、期貨、私募基金等風險較高的投資領域一直在完善這一制度,但對於以安全穩健為特色的銀行來說,似乎考慮得並不充分。

原油寶掛鉤的是境外原油期貨合約,風險高,對專業金融知識的要求高,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但是在銀行的「包裝」下,這類產品門檻低至幾十元就能參與,也沒有杠桿,無論是銀行還是投資者都覺得風險可控,風險等級也只定為R3級,平衡型投資者就可以參與。但事實上,這次原油寶的風險比R5還大。所以,「原油寶」的一些客戶連做多做空都不知道,完全以買股票的心態操作。

事實上,隨著國際油價波動,從境外交易所修改規則允許出現負值開始,原油期貨就出現了穿倉可能,只不過中行沒有及時調整規則,普通投資者更是想也想不到。而其他銀行只不過湊巧提前移倉躲過一劫,但之前他們也跟中行一樣,並沒有就負油價專門進行風險提示。

此外,從進入門檻看,這些賬戶商品交易都存在對國際期貨標準的交易單位進行拆細的操作。比如,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合約的最小交易單位1手是1000桶,而國內這些銀行1手就是1桶,0.1桶就可以交易。有監管人士表示,這些產品的設計原理,實則緣起於銀行根據客戶實際需要推出的結售匯業務,此後不斷延伸至貴金屬及商品領域,但已經逐漸偏離了銀行最熟悉的業務領域。

原油寶到底應該歸銀監會監管還是歸證監會監管也是一個叫人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把它視為參與境外期貨交易,就該歸證監會同商務部、國資委、外匯局等部門共同監管,可它又沒有杠桿,跟一般期貨還是有區別,而且這些投資者也不是直接在境外期貨交易所交易;如果把它視為銀行理財產品,就應該由銀保監會監管,可它實際做的又是境外期貨合約的交易,跟代客理財完全不同。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類銀行推出的賬戶商品交易,目前還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也正因為如此,留下了很多漏洞需要銀行和監管部門一起修補完善。

C. 4月28日將會迎來油價的第14次調整,哪些因素會影響油價

4月28日,國內的拿侍油臘好價將會迎來第14次的調整,而此次的調整也是大概率會上漲,95號汽油將會重新步入9元時代。很多人可能會關心,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油價的上漲。

總體來說,原油價格的漲或者是跌和以上這三個因素是有很直接關系的,其實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自然希望油價下跌,而且跌的幅度越大越好,但長遠的來看,這輪敏鉛個希望實現的可能性應該並不是特別大。

D. 中國石油2022年2月15號價格應該是跌落下來了吧

沒有下跌
2022年2月油價調整時間是:2月17日;2022年3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3月3日、3月17日、3月31日;2022年4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4月15日、4月28日;2022年5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5月16日、5月30日;2022年1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6月14日、6月28日。

2022年7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7月12日、7月26日;2022年8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8月9日、8月23日;2022年9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9月6日、9月21日;2022年10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10月10日、10月24日;2022年11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11月7日、11月21日;2022年12月油價調整時間分別是:12月5日、12月19日。

以上介紹的2022中國成品油調價時間表,根據2022年放假時間表及發改委發布的成品油價格調整周期預測得出,油價調整窗口每十個工作日開啟一次。若有調整,請以國家發改委通知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