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1)中國能源石油是什麼油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⑵ 中石油是乙醇汽油還是純汽油
中石滲睜油是純汽油類型的。
純汽油其實就是常說的無鉛汽油(含有微量的鉛),而乙醇汽油為在普通的無鉛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燃料乙醇,在我國這個比例是10%。在加油站看到汽油標號後面帶E的,即為乙醇汽油,比如E92#、E95#、E98#。
如果從環保的角度上看,那無疑是乙醇汽油更好,因為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資源,而且作為汽車能源,排放會更加清潔;但純汽油的資源有限,叢弊歲且對大氣造成的污染較大,長期來看,不易成為一種戰略能源。
(2)中國能源石油是什麼油擴展閱讀:
純汽油的介紹如下:
要是單從汽車的行駛性能看,那顯然是純汽油會更好,畢竟乙醇的汽化潛熱大,理論空燃比下的蒸發溫度大於常規汽油。影響混合氣的形成及燃燒速度,導致汽車動力性,經濟性,及冷啟動性的下降,不利於汽車的加速性。
按照政策的時間看,乙醇汽油確實可以滿足國六的排放標准,不然國家也也會強制退出乙醇汽油。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國六指的是排放的標准,並不是指汽油的一種,綜合汽車的技術工況,對尾氣排放的指標卜大加以限制,而燃油只是影響排放的一個因素。
⑶ 原油和石油的區別
1、延伸不同:
「原油」是特指從地層中取出、未經任何提煉的黑色或深棕色的稠厚、有粘性的油狀物質,它除了叫「原油」外,也可以稱之為「石油」。當「原油」送交煉油廠去加工煉制後,得到的新的物質,仍可以叫做「石油」,更確切地說,是「石油產品」,但習慣上不能再被叫做「原油」或「原油產品」了。
「原油」的外延窄,它僅指從地層中取出,未經任何加工提煉的原始狀態的「石油」;而「石油」的外延較寬,從地層中取出的可燃油狀物質在加工前後,我們都可以叫它「石油」,只是加工後的石油產品,根據它們的特徵與用途,人們給出了更為確切的名稱,諸如「汽油」、「柴油」、「潤滑油」、「瀝青」等等,以便區分之。
2、定義不同
原油:就是從地下或海底直接開採的未經處理、分硫、提純的石油。
石油:是天然氣和人造石油及其成品油總稱。
3、成分不同
原油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
(3)中國能源石油是什麼油擴展閱讀:
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間,少數大於0.95或小於0.75,相對密度在0.9-1.0的稱為重質原油,小於0.9的稱為輕質原油。原油粘度大小取決於溫度、壓力、溶解氣量及其化學組成。溫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壓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氣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輕質油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變化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間,粘度大的原油俗稱稠油,稠油由於流動性差而開發難度增大。一般來說,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較大。
原油冷卻到由液體變為固體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 原油的凝固點大約在-50℃-35℃之間。凝固點的高低與石油中的組分含量有關,輕質組分含量高,凝固點低,重質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蠟含量高,凝固點就高。
⑷ 國油能源是中石化還是中石油
石油。
中國國際能源加油站(CIEC)所提供的油包括92號汽油、95號汽油、柴油等。「中國國際能源」品牌的經營管理者是中能源石油。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