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打破美元霸權
一,美元和全球必須的大宗商品脫鉤
1.第一個,把美元和全球必須的大宗商品脫鉤。這個路線有個著名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美國聲稱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純屬幌子,說美國為了石油也十分牽強。真正的原因,2000年美國宣布本國石油不在於美元標價,而是以歐元標價,因為1999年正好歐元成立,某人想借機對石油美元體系發起挑戰,你說老美不幹你干誰好?
2.如果能源的背後是霸主的體現,當有一天人們每用一度煤電,生產牙刷、牙膏、運動鞋,都在交一部分碳排放稅的時候,那麼發展新能源的意義,你就更應該懂了。
二,打破局部的自貿區
1.第二個打破美元霸權的思路之間的局部的自貿區。這個路線也很好理解,我們知道貨幣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幫助交易輔助結算。
2.如今各國貿易往來非常密集,有個大家都比較認可地通用貨幣必定可以增加效率。假設有那麼一些國家互相貿易很多,彼此又相對信任,那其實不一定非要用美元結算。那說到這一帶一路、東盟自貿區這些布局的重要意義?也就有更深的理解了。
三,「超主權」貨幣
1.第三個思路,創造出一種「超主權」貨幣,讓這種新貨幣服務於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最經典的就是黃金了,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控制,同時也是全球通用。
2.但金本位的僵化已經讓其退出了歷史舞台,而最近的一個經典例子就是比特幣了,因為易攜帶、易分割、數量有限等特質也一度被人稱為數字黃金。比特幣的未來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對數字人民幣的認知還停留在方便快捷,因為他是去取代某信某寶的。殊不知數字人民幣有一個更大的使命,正是顛覆美元霸權。目前美元霸權的一大技術基礎在於他壟斷了跨境支付的結算系統,而數字貨幣作為本國貨幣的電子版其屬性相當於現金,可以完全繞開老美的所有的結算系統,進行跨境交易。
② 為什麼有人說石油價格以美元結算
這是規定,不可以改的。就像在中國買東西一定要用人民幣一樣,如果要用其它國家貨幣的話,首先它的貨幣影響力,人群接受度,全球覆蓋面,購買力,都無法和美元抗衡,中間還要扯到匯率的問題,所以就用美元單獨計價。
③ 為什麼石油價格和金價正相關
為什麼說黃金與石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
?也就是說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通常是正向變動的。
石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石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
油價波動將直接影響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發展,因為美國經濟總量和原油消費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國經濟走勢直接影響美國資產質量的變化從而引起美元升跌,從而引起黃金價格的漲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削減全球經濟增長率約0.3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增長率則可能下降約0.4個百分點
當油價連續飆升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隨即調低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油價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高油價也意味著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通脹預期逐步升溫,繼而推升黃金價格
在黃金、石油、美元這三者的關系裡,黃金價格主要是用美元來計價,石油也同樣是。上世紀70年代初,二戰後搭建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價格與石油價格雙雙脫離了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出現了價格大幅飆升的走勢
三者之間既有緊密聯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動之中隱藏著相對的穩定,在表面穩定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變動。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
在過去三十多年裡,黃金與石油按美元計價的價格波動相對平穩,黃金平均價格約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價格為20美元/桶左右。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平均為1盎司黃金兌換約16桶石油
這一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達到頂峰,1盎司黃金兌換約30桶原油。不過,隨後原油由於供應緊張,價格大幅攀升,同期黃金卻出現相對滯漲,截至目前,1盎司黃金僅能兌換約12桶石油的水平。從目前石油與黃金的兌換比例來看,黃金價格依然有上升空間
黃金與原油價格的背離有兩種原因
第一,金融危機的發生促使資金撤離原油市場,與此同時,避險資金介入黃金市場。2008年9月中旬,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引發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深幅回 落,油價跌幅位於前列
與原油市場相反,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的黃金持有量卻一直在增加,顯示出資金借道黃金ETF進入了黃金市場避險。 資金撤離原油市場加重了油價的跌勢,而避險資金進入了黃金市場卻支撐了金價
第二,原油商品屬性增強,黃金金融屬性凸顯。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實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美國、歐盟等均陷入經濟衰退中,在經濟下滑過程中,原油的商品屬性漸漸勝過投資屬性
此時,需求的嚴重不足直接導致其價格的持續回落,盡管OPEC持續大幅減產,但都未能阻止油價持續下跌
與之相對應的是,黃金的金融屬性在經濟動盪時開始顯現,特別是在美國經濟持續惡化的背景下,大部分投資者認為,與其持有美元不如持有更具有保值的硬通貨——黃金。因而,黃金的金融屬性吸引了投資資金的青睞,從而推高了金價。
④ 石油交易為何幾乎全部採用美元
據報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不斷深入中東地區,意圖控制世界最主要的原油產區,讓美元染上了原油的顏色,這也是石油美元的由來。
基辛格說過一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上的石油美元已成為過去時,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不再爭奪中東,因為這關乎盟友的利益,也關乎地緣政治。
希望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可以不斷提升!
⑤ 中俄石油大單為啥用歐元結算歐元也將加入去美元化陣營
中俄能源大單交易,即將採用歐元結算 ,以實際行動為歐洲站台,等於聯手送了歐洲一份大禮,讓歐元和美元在國際結算體繫上硬扛, 打響了瓦解美元霸權的一槍 ,可謂神來之筆。
在國際能源交易市場上,有了歐元-石油結算體系,對於美元-石油結算體系,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中俄都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等於是和歐盟聯手了,或將吸引中東石油大戶和其他需要石油、天然氣的客戶,也跟風採用歐元-石油結算體系。
全球能源交易市場,採用歐元-石油結算體系的多了,相應地採用美元-石油結算體系的就少了,將呈現出 歐元上升 、 美元下降 的態勢,則美元霸權就將逐漸衰竭,過程盡管是緩慢的,卻是一個發展趨勢,美國想擋都擋不住。
網上看到有一個說法,中俄的這一個能源大單採用的支付貨幣是歐元。這事兒引起了一些人想不通。中俄雙方的能源合作不用美元支付,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為什麼不用本幣支付?用人民幣,用盧布都可以呀。幹嘛非要用歐元來支付呢。
看到自媒體上有不少的解釋,基本的意思是中俄在挖美國的牆角。「石油美元」是美元霸權的基礎,而中俄兩國從自己做起,在做石油交易的時候不再使用美元。這個頭開了之後,如果發展下去,石油交易或者更大范圍講能源交易當中使用美元的越來越少。當到達一個質變點時,美元霸權就會發生松動甚至崩潰。但是對於一般的能源輸出國而言,不用美元結算,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因為美國一直在用它的軍事霸權維護著它的「石油美元」和美元霸權。所以這事兒要想開個頭,要想打個樣,必須從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開始。
中俄之間的能源交易摒棄美元,美國除了唧唧歪歪,恐怕連個屁也不敢放。畢竟使用軍事手段脅迫中國或者俄羅斯在能源交易當中使用美元,這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用美元交易,卻使用歐元交易,就讓許多人講不通了。人民幣將來不是能夠替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嗎?這事兒為什麼不從現在做起?中俄能源大單不用美元交易,為什麼不用人民幣?哪怕用盧布也說得過去啊。於是有人在解釋,這是中國和俄羅斯玩的一個小手段,小「陰謀」。通過這樣的一個操作,可以產生割裂美國和歐盟的聯盟關系的作用。畢竟歐盟早就有想法,希望把歐元做成世界貨幣。在這個過程當中一直受到美國的打壓,甚至有觀點說美國為了打壓歐元不惜挑起科索沃戰爭。現在中俄的能源貿易用歐元結算,歐盟很重肯定是心中暗喜,而美國心頭不爽。但要制裁,你制裁誰呢?制裁歐盟嗎?
這兩天中俄合作又有了新的成果,雙方簽訂了100億美金的石油天然氣大單,但是是中國網友不能理解的是,雙方簽訂大單不是用,美元支付也不是用人民幣支付,而是用歐元支付,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中有什麼奧秘?仔細一想,不禁為我們國家的政治智慧拍手叫好。實現了一箭三雕。第一箭,進一步保障了中國的能源安全,保障了俄羅斯的經濟安全。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能源第一大進口國,然而,我們的能源安全卻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能源大部分來自於中東,然而世界重要的能源通道都被美軍所控制,尤其是老美在新加坡的駐軍,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如果情況有變,隨時對我們的能量通道進行重大威脅,甚至切斷我們在馬六甲海峽的能源通道。第二個就是俄羅斯近年來被美國和西方進行制裁,經濟一落千丈,復甦乏力。所以中俄雙方簽訂的100億美金的能源大單,既保障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又對俄羅斯的經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箭,扶持歐元,分化瓦解西方陣營,大家都知道,歐美雖然表面上是聯盟關系,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於矛盾重重,尤其是歐元對美元的挑戰,一直使美國如鯁在喉,欲之死地而後快,歐元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度超過美元比美元更加堅挺,這時候,美國就發動了南聯盟戰爭,目的就是在歐洲製造混亂,打擊歐元,其結果是,美國實現了他的目標,歐元遭到沉重打擊,遠遠被美元甩在身後,但是去年歐元又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結算貨幣,這又使是美國坐不住了,所以千方百計鼓動烏克蘭戰爭,其根本目的就是又想在歐洲製造戰爭,混亂,打擊歐元,這時候,我們中俄貿易大單採用歐元結算,既能扶持歐元,贏得歐洲好感,又能分化美歐關系。第三箭,加速去美元化,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和世界混亂的根源就是美元霸權,所以去美元化是世界很多國家的意願,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去美元化,成了我們兩個國家的戰略,那麼有的網友就會問了,中俄貿易為什麼不採用人民幣呢?大家都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更何況我們還不能完全放開金融,人民幣還不能實現自由兌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俄兩國能源貿易非得用人民幣結算的話,不但得罪美國,歐洲也可能不太樂見,更何況僅憑中俄的這一次能源大單,對我們人民幣國際化的幫助也不是很大,基於這種情況,我們用歐元結算,既保證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又扶持了歐元,又打擊了美元,正所謂一箭三雕。
以上綜合網路資源報道
⑥ 石油價格與美元走勢之間是什麼關系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後,美國與沙特及歐佩克其他成員國達成了一項永不變更的協議,就是用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也就是說要買石油就必須要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即必須拋售美元來購買石油,所以兩者之間就存在一個負相關的關系,美元上漲,石油下跌,石油上漲,美元下跌。這是一般規律,並非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