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石油結算非美元不可美國會從中得到什麼利潤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無形中掠奪全球資源。
如果其他國家不用美元進行支付石油錢,美軍就可以阻止石油運行,就比如美國,可以給伊朗下的石油禁令,讓伊朗的輪船不能在海口上停靠。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做無用功,肯定是有利益可得,美國不可能白白為其他國家做嫁衣。用美元做石油的通用貨幣,美國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掠奪全球的各種資源。可以隨便印美元,為什麼明明美國的財政已經赤字了,還能保持經濟強盛的原因。
② 如果國際石油貿易使用人民幣來結算,而不是使用美元,那會怎麼樣
從「4000億」大單的後續消息來看,中俄兩國顯然已經有意要棄用美元,而改用本國貨幣進行支付。(現在這個消息還沒落實,合同依舊是用美元結算,但這個合同既然是中俄雙方敲定的,那麼用不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主動權完全在中俄兩國,換句話說,如果美國選擇繼續跟中俄死磕,而不是妥協,那麼「用本幣進行結算」這個選項肯定要被中俄激活!)
③ 當石油脫離美元後,美國會怎樣同時當石油與黃金掛鉤後,石油用黃金結算時,世界將會怎樣
脫離美元美國就亂套,赤字會更大。肯定美國得發動戰爭挽回美元。比如科索沃,乍看是北約東擴遇到了南聯盟擋路,實際上是一場轟炸歐元的戰爭,歐洲傻@¥#%B們現在回過味來了。
黃金結算金價會大漲。世界也得亂套。
④ 美元,假如以後中沙石油不用美元,會怎樣
不會的。中俄之間的石油貿易就不用美元結算,以後中國和伊朗之間也有可能。
⑤ 為何俄羅斯在賣石油的過程中,只能使用美元作為結算幣
俄羅斯在賣石油的時候,如果不是使用美元作為結算幣的話,使用其他國家的貨幣拿回國內肯定會存在貨幣大幅貶值的風險,雖然俄羅斯也不想受制於美元的限制,但是就目前來看美元才是世界上真正能夠流通而且非常穩定的貨幣,其他的貨幣包括俄羅斯本國的盧布都不具備這種流通性和穩定性。
俄羅斯當然也是面臨這樣的情況,他們本國的貨幣盧布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太小,很多國家都是不認可的,所以俄羅斯在賣石油的時候,既不能在其他國家拿到盧布,也不敢收其他國家自己的貨幣,所以他們只能收美元,以保證俄羅斯的經濟利益最大化。
⑥ 中伊戰略合作,石油交易不用美元,美國能否發動戰爭
美國有兩大神器,一個是美元,一個是美軍。 歷史 上美國為了捍衛美元霸權地位,不斷出兵打仗。所以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爭都是掙錢的,因為美元成為國際上石油結算貨幣,讓美國每天都在掙錢。
2021年3月26日,中伊向全球放出重磅消息,中國與伊朗簽訂了25年戰略協議,這項協議包含內容很多,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而且石油結算不用美元。這個消息放出後,美國政府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但美國媒體開始回應了。
據外媒資料顯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近日發言稱,中伊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並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島嶼上進行合作,這對美國是不利的。霍爾木茲海峽離美國那麼遠,怎麼就對美國不利了。
綜合了一下美媒的觀點大體以下幾種: 一是認為中伊石油貿易不用美元,開了不好的頭, 如果有其他國家跟著學,那美元地位就會受到沖擊。 二是中伊戰略合作,導致美元主導地位受到威脅,對美國傷害很大。三是美元失去霸主地位,美國將遭遇危機,再也不能通過美元收割全球的財富。四是美元崩盤,舊的秩序崩塌,可會出現動盪。
美國媒體還不忘警告中伊兩國,認為美元與石油脫鉤後,美元不僅丟了霸主地位,對全球來說很危險。
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後,特別是在石油結算中,各產油國必須用美元,誰不用就打誰,這已經成為不爭秘密了。
當年伊拉克戰爭,本來薩達姆政權奄奄一息了,美國照樣出兵伊拉克,把薩達姆趕下台,就是因為薩達姆也曾想繞開美元,把石油賣出去,這就如動了美國的乳酪。因此,美國迅速出兵,把薩達姆打垮。
伊拉克戰爭後,利比亞的卡扎菲也預感到自身不安全,因此迅速向西方示好,不惜拿出油田讓西方國家開采,而且卡扎菲還與美國主動交好,當時外界認為卡扎菲可能安全了。但沒想到,中東地區迎來「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爆發了內戰,實際上就是美國支持反對派武裝與卡扎菲打。
為什麼美國還要收拾卡扎菲呢?
依然是美元,因為卡扎菲後來想鼓動一些產油國家不用美元結算,最終讓美國盯上。
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把米洛舍維奇趕下台,實際上也是為了美元。難道米洛舍維奇對美元構成威脅?
其實是歐元對美元構成威脅,我們看看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時間,正好是歐元發行時間。當時歐元被認為是第二種國際貨幣,甚至比美元都值錢。那麼歐元與南聯盟有什麼關系?
美國對歐盟發行歐元恨之入骨,但一時又找不到借口打壓,於是就把目光對准了米洛舍維奇執政的南聯盟,這個被認為是歐洲最後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很快在美國主導下被打垮。
北約轟炸南聯盟,科索沃獨立,當時歐元一落千丈,很快就失去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的權力。
由此可見, 歷史 上只要誰動美元地位,美國就會想方設法發動戰爭。那麼對中伊戰略協議,美國如何處置呢?
中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且宣布不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政府雖然沒有什麼動作,但美國媒體開始不淡定了。
其實美國對中伊合作一定很恨,而且也一定有其戰略。咱們先看美國,自從伊斯蘭革命後,40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伊朗進行打壓,伊朗很難受。
但美國雖然制裁打壓伊朗,有時甚至要大打出手,但美伊戰爭終究沒有爆發。為什麼美國不打呢?
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利比亞,伊朗是地區大國,其實力不可小視。美國如果打伊朗,恐怕費勁,也不一定能贏。因此,美伊關系一直懸到了拜登上台。
現在中國與伊朗戰略協議簽定後,石油結算肯定要拋棄美元,美國會對中伊兩國動手嗎?
從戰略來看,美國即使有實力對付中伊兩國,也不可能同時發動對中伊的戰爭,美國都不可能戰勝。而美國這兩年沒少對中伊兩國下死手,特別是對中國抹黑造謠,甚至插手中國內政,干涉我國新疆、香港事務。
現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需求量大,中東是中國最主要能源進口地,除了伊朗就是沙特。這兩年,美國霸道的對中國進行制裁,認為中國與伊朗有貿易。但從聯合國角度看,中國與伊朗簽訂什麼樣的協議都是合理合法的,美國沒理由干涉。
2021年,面對美國新一輪的打壓,中伊兩國簽訂協議,美國或許早就預料到。俗話說「腳上泡自己磨的」,如果美國打壓中伊兩國,或許美國還繼續掙著美元的紅利。
對於中伊兩國不用美元的事,美國一定會使陰招,但一定發動戰爭,但有可能以其他方式給中國與伊朗製造麻煩,因為美國慣於玩陰的。因此,中國與伊朗都應該提防。
對於中國與伊朗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有人認為美國衰弱了。其實並沒有規定必須用美元,石油用美元結算,本身就是美國割全世界的韭菜,而且也不是必須的。只是美國強大時,有些國家敢怒不敢言,有些小國提出不用了,就遭到美國打壓。
現在美國走到現在,雖然實力不如以前,但美國實力還依然強大。對小國還能發動一場戰爭。但對於中伊兩國,美國發起戰爭的代價太大。
美元作為美國極力維護的霸權象徵,現在中伊兩國繞過美,俄羅斯也會這樣做。美國要想不衰弱,目前來看就只能先看著,如果阻止這些國家根本不可能。中伊俄等國都不用美元,美國必然受損,如果全球各國都不用了,那美國才真的衰弱了。
美國的確衰弱了,但實力猶存,唱衰美國的同時,也要小心美國使陰招,比如「顏色革命」,或者對某國突然發動襲擊,美國在 歷史 上沒有做。
中伊戰略合作協定簽署後,美國媒體最先出來放風, 不排除美國政府隨後有所動作,因此小心為好。
⑦ 美元如果不再跟石油掛鉤,會出現什麼情況
近些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作為世界政治經濟霸主地位的美國,某些情況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首當其沖的就是美元與石油掛鉤的經濟體系,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尋找新的石油結算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旦新的交易石油方式得以確立,那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關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導致美元與石油的脫鉤,如果這種情況出現,會有何等影響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得明白美元與石油掛鉤是怎麼一回事,以及美元與石油掛鉤時代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同時因其在戰爭中受損較小得以大發戰爭財,故佔有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五的黃金儲備。戰後在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美元成為經濟霸主。但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這一體系最終在1971年崩塌,布雷頓森林體系崩塌後,美國積極尋找新的錨定物,讓美元繼續成為儲備貨幣,保住自己的經濟霸主地位,因此,石油美元計劃應運而生。
石油美元體系,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協議,為沙特提供武器裝備和保護,但其條件是沙特所有的石油貿易必須用美元結算,而沙特作為最大產油國和最大石油出口國,在此協議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紛紛使用美元進行石油貿易,石油美元體系自此得以建立起來。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對於現代化進程意義重大,石油作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對於石油資源的佔有主動權在戰略層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金本位時代終結後,為了工業化的需要,石油對於世界各國的重要作用與日俱增。1973年爆發了中東戰爭,因中東產油國密布,受戰爭影響,油價翻倍,1973到1980年間,油價從每桶3.01美元漲到32美元,而這樣的漲幅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順差,這種順差所導致的巨額美元的產生,即為石油美元。
這種巨額石油美元的產生,就是美元與石油掛鉤後所產生的直接結果,石油生產和出口國獲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國內市場難以消費,因此只能投放於海外市場;而其他工業國因為對石油的迫切需求,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提高油價,但是對於石油的高額需求使得他們即使處於貿易逆差也必須繼續進口石油,且不能採取限制性緊縮措施,因為限制石油的進口會對國內經濟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因此,廣大石油進口國都迫切希望這筆巨額的石油美元迴流至工業國家而不是儲蓄,即從石油出口國流回進口石油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石油美元不同於傳統的黃金儲備,它是一種短期資金,資本在國際市場的迴流很可能引起經濟動盪,凡此種種都是美元與石油掛鉤的直接後果。
除了石油美元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之外,因為美元與石油掛鉤,所以世界各國想要大量進口美元,那麼購買美元就是最直接的途徑,因此,世界主要工業國或多或少都會購買美國的國債,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美國在發展經濟上獲得了極高的優勢,同時因為世界各國都擁有大量美國國債,所以在美國國內一旦爆發經濟危機,美國即可通過大量印刷貨幣的方式改變匯率,將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
在另一方面,因為美元與石油直接掛鉤,除了以本幣兌換美元的方法外,向美國出口商品也是獲得美元的重要途徑,簡要來說,假設多個國家向美國出口同一性質的商品,美國就會開展議價手段,降低商品價格,而商品出口國為了獲得美元購買石油,不得不降低出口價,這樣,美國在國際商品貿易中同樣占據了主導地位。逐漸地,因為美國的強大政治軍事實力的間接影響,除了石油以外,更多的大宗商品貿易通過美元結算,美元在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和儲備貨幣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鞏固。
石油是如此重要,而與石油掛鉤的美元更為重要。美國通過兩種結算美元的方式,不僅保住了經濟霸主地位,還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命脈,其他國家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工業化的進行,不得不屈服於石油美元體系之下,而美國憑借著石油美元體系,大量獲利,積累財富,維持自身的地位,同時通過金融手段轉嫁經濟危機,甚至發起貿易戰制裁影響自身利益的國家。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幾年來中美之間愈演愈烈不斷摩擦升溫的貿易戰,以及伊朗被美國的強力制裁。我們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無可奈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石油美元體系,無法脫離這個體系的情況下只能忍氣吞聲,韜光養晦,很難作出實質性的反擊。
因此,想要徹底脫出石油美元體系的漩渦,一個有效手段就是另闢蹊徑,尋找新的石油結算貨幣。簡要來說,因為石油與美元掛鉤,使得美國更容易借到錢,而且美元的價值遠高於其他貨幣。
近些年來,俄羅斯開始使用新的貨幣,如歐元來結算石油,中國也開始積極推進人民幣結算石油的步伐,而中俄兩國在石油貿易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中俄兩國的行動對於美國無疑來說會造成重大打擊。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石油出口國,正在積極 探索 「去美元化」的方法,而中國目前的石油貿易量取代美國成為沙特最大的石油貿易夥伴,使得沙特對於人民幣結算石油的方法饒有興趣,而目前俄羅斯、伊朗、阿聯酋等石油出口國已經同意用人民幣進行石油的結算。石油結算和國際貿易去美元化的趨勢對於美國經濟將會造成巨大影響,其最終結局將會是美元與石油甚至國際貿易鏈的脫鉤。
美元與石油脫鉤,這是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如果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受到重創的將會是美國經濟,同時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將會被嚴重沖擊。因為美元的價值在脫鉤之後隨之降低,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也會隨之一落千丈,自此造成的連鎖反應甚至會擊垮美國經濟,以至於引發經濟危機。
其一是通貨膨脹率的大幅上升,因為石油美元體系崩潰,所以會直接影響到美元的價值,進一步影響到美國對於商品進口的價格,因為美元價值下降,同時對美元需求度降低,那麼對於美國進口的商品,其價格將會大幅上漲,美國將會支付更多美元,從而大大提高了通貨膨脹率,對經濟造成不良影響。
其二是債務成本提高,美元與石油脫鉤直接導致美元的「含金量」大幅下降,從而導致利率上升,對於美國國內經濟一個顯著影響就是美國國內消費者收入不變但是支出增加,從而需要償還更多債務,逐漸對於美國國債產生不利影響,在另一層面上降低了美國大多數家庭的購買力,對美國的經濟進一步地產生負面影響。
而對於世界上其他的大部分石油進口國,如中國,美元與石油脫鉤將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局面。一方面,石油與美元脫鉤之後,將會帶來結算方式的多元化,從而產生石油貿易的多元化,石油價格不再是被一方所操控,將會因多元化交易逐漸趨於穩定。而另一方面,如人民幣等其他貨幣加入石油結算方式中,是非常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將得到更多的貿易機會,同時也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地位,從而實現雙贏局面。
自從二戰之後,美元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儲備貨幣,若美元與石油脫鉤,其儲備貨幣的地位必然會受到沖擊,不妨大膽預測一下,美元與石油脫鉤的未來,對於儲備貨幣的影響。
其一,因為積重難返以及經濟的慣性作用,在美元與石油脫鉤的一段時間內,美元依然在儲備貨幣地位上站穩腳跟,並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經濟形勢的變化把美元的影響力侵蝕殆盡,美元也自此退出儲備貨幣的角逐。這種情況是大有可能的,其原因在於美國在世界政治軍事舞台上的巨大影響力,通過干預他國內政的手段來繼續提高自身影響力,同時通過干涉甚至戰爭的方式繼續維持美元的高價值地位,然而這種做法不僅對經濟多元化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破壞原本的世界多元化格局進程。
其二, 1971年重演,美國尋找新的美元錨定物,正如1971年美元從黃金脫鉤而與石油掛鉤,維持其儲備貨幣地位,未來與石油脫鉤後,重新選擇新的錨定物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是分析經濟形勢與世界發展形勢後,這種情況很難。首先因為美國的黃金儲量不再占據決定性地位,因此重新選擇黃金作為錨定物的 歷史 倒車定不會發生;其次,在金融界,美國能操控的資本遠不如從前,所以美元與其他物質掛鉤的情況很難出現,因為在美國及其盟友等角度很難再找到像石油這樣具有真正戰略需求的物資,因此也不容易重新掛鉤;最後,影響最大的是貨幣虛擬化,未來一段時間內貨幣虛擬化的程度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在那時,美元是否掛鉤於錨定物,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會日漸式微了。因此,新的美元錨定物可能很小。
其三,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被取代,或是有其他貨幣與美元在儲備貨幣地位上面形成有力競爭,甚至並駕齊驅。較為明顯的例子就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金融機構,有全國人民做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人民幣是世界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在國際享有盛譽。」昔日周總理的一番話無疑是今日人民幣的最好註解,而自從人民幣加入貨幣籃子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樂觀預測,人民幣很有可能取代美元成為第一大外匯儲備,人民幣信用良好,匯率穩定,在世界經濟領域中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市場的穩定性,而當人民幣真正在世界市場甚至儲備貨幣上佔有重要地位之時,那時一定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充滿生機活力的新的篇章。
總之,其實金融史上真正具有穩定性和決定性作用的錨定物和儲備貨幣還是黃金,但是自從金本位崩潰後,世界經濟逐漸充滿了不穩定性和波動性,雖然美元和石油掛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種波動性,但是也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於未來美元與石油脫鉤,是有利於營造一個經濟多元化的局面。目前世界政治形勢已經趨近於多元化,而日後美元不再與石油掛鉤後,也許會出現一個多元的經濟形勢,從而更有利於經濟持續 健康 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