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石油價格的歷史與分析
石油價格的特徵與其他商品的價格非常相似,在供應短缺和過剩時,都會發生波動。石油價格循環可能延續幾年,它可能會因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成員的石油供應與全球實際需求而發生改變。在整個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石油工業通過規范化生產或價格控制,使得本國的石油價格始終處在嚴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按照2007年通貨膨脹的美元價值,美國的井口油價平均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價格控制的狀態下,美國的石油價格緊隨世界油價,達到了27.00美元/桶。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時間段內,綜合美國產石油與全球的原油價格,美國的石油價格為19.04美元/桶。這意味著在1947—2007年期間,只有大約一半的時間段內石油價格超過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歐佩克一直把石油價格調整在22~28美元/桶的區間,石油價格只是在中東戰爭或沖突時才超過24.00美元/桶。2005年,歐佩克由於限制了自己的剩餘生產能力而無力繼續操控自己的石油價格,也無力控制全球的油價波動,它再也無法回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將全球石油供給和油價玩弄於股掌之中的態勢了。對更長歷史時期的觀察結果更為相似,自1869年以來,按照2006年的美元價值,美國的石油價格在這段歷史時期內的平均價格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價格為21.66美元/桶。在這個時間段內,約50%的時間里美國和全球的石油價格都低於16.71美元/桶。如果將這漫長的歷史觀察作為一種指征,則石油工業的上游部分應該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系統,以供獲利,這漫長歷史中的數據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數據表明:正常的石油價格遠低於當今的價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石油禁運發生之前。從1948年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石油價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間波動,油價從1948年的2.50美元/桶漲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價值來看,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價格波動的范圍為17~18美元/桶。顯然,20%的油價是由通貨膨脹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價格穩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準。但實際上,原油的價格從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時,對於國際石油生產者來說,1971年和1972年因為美元的疲軟而把原油價格的下降誇大了。
歐佩克於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5個發起國組織成立。在成立大會上,兩個與會代表研究了美國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採用的限制生產來影響價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個國家加入了歐佩克:卡達、印度尼西亞、利比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歐佩克自成立以後,所有的成員都經歷了原油購買力持續下降的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石油出口國發現它們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購買力卻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當月,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第一次按100%的比例進行了分配,這意味著得克薩斯州的生產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產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力已從美國(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轉移到了歐佩克手中。換句話說,美國已不再擁有剩餘生產能力,所以就喪失了對石油價格控制的工具。在歐佩克成立的短短兩年間,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戰爭,它窺見了自己影響石油價格的能力。
中東供油中斷1973年石油危機的原因:歐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回應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所實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贖罪日戰爭——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1972年,每桶原油的價格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價就翻了4倍,達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敘利亞的進攻,贖罪日戰爭贖罪日戰爭,又稱齋月戰爭,即眾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發的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同年10月26日戰爭結束,是埃及和敘利亞率領著幾個阿拉伯國家結盟與以色列的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贖罪日開打的。埃及人和敘利亞人跨過了設在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的臨時停火線,那裡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佔領。爆發。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態支持以色列。這種支持的後果就是導致多個阿拉伯石油出口國實施了針對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運。當時阿拉伯國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產量削減了500萬桶,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增加了100萬桶/日。1974年3月間,全球石油產量凈減少了400萬桶/日,佔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時,世人還在懷疑掌控石油價格的能力是否能從美國人手中轉移到歐佩克手上。當石油價格在6個月內飆升40%時,價格對供給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顯。從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價格相對平穩,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間波動。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時,那一時段的全球油價應該處於一個適度下降的時期。
減少當前高油價的萬能措施
未來將會有許多間接的市場擁有者(401K計劃、共同基金,甚至個人存款也是一種常規的投資方式,這一點並沒有被銀行認識到),螺旋式下降經濟的間接影響本身就可使未來的石油貶值。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金與白銀所經歷的影響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機買賣市場上的情況都一樣,投資者的能力將會對所包含供給與需求比例的未來價格望而卻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給量則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亞洲的石油市場崩潰(需求量減少),而伊拉克增產12%(增加供給/過剩)。這一時期的石油價格低至8美元/桶。未來依然是不確定的,但已知的歐佩克與其他石油生產國目前已經顯露出相當多的過剩產能。
『貳』 國內油價「第十六輪」周期調價將於何時開啟油價下調多少元每升
油價降六次,只需漲一次就功虧一簣,油價漲漲跌跌就如湘江波浪紋,一浪高過一浪,92號破10也就是時間問題,振盪幅度越多,時長會變短,相反也就是時間久點,現在看要返回5元多大部分不太可能,再振盪兩年返回6元多也變成不可能了。中國油價或即將迎來第六次下調,依據現階段油價預測分析狀況,中國製成品油價預計每升下調0.16-0.19元,預計晚一點給油能少花7-9元。盡管降得很少,但遠比油價增漲好很多了。
對於目前製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並已超過大家所可以接受的范疇,在這段時間又出現小幅度下調,很多人都認為本次油價下調其實是為了更多方面的上漲罷了。其實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猜想也不是空穴來風,但由於大部分新聞報道在介紹這件事時才應用了臨時性的詞語,很有可能後面油價也會出現大幅上漲的現象。也有許多司機反響強烈十分懷戀6塊多的是油價,現如今油價每升已經達到了10元上下,滿油一升油則需要投入更多資產。例如在這以前一箱油很有可能300多塊錢能夠滿油,如今滿油一箱油則必須達到500多塊錢,早已遠遠地超過他們所可以接受的范疇。
『叄』 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205元及200元,車主加滿一箱油能省多少
現在油價又一次迎來小幅度下降,加滿一箱油,現在大概能省十多塊錢。
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將分別降低205元/噸和200元/噸。如果改為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分別減少0.16元、0.17元和0.17元。這是今年第五次減少國內成品油。以一輛50升容量的家用汽車為例,向油箱加註92機油將比以前節省8元。經過今年的油價調整,中國許多地區的95號汽油已經回到8元時代。對於運輸專業人士來說,油價下跌無疑是個好消息。
隨著里程的增加,燃油消耗量逐漸增加是一種常見現象。事實上,影響燃油消耗的根本原因是汽車中碳沉積的增加,無法正確清潔。隨著汽車的行駛,車內的污泥和碳沉積增加。積碳增加將導致發動機工作功率降低。汽車需要額外的汽油來提供動力,因此燃油消耗也會增加。
『肆』 國內油價調整喜迎下調,會持續下跌嗎
相關的新聞報道顯示國內的油價迎來了下調,後續發展趨勢是否會持續下跌,主要是根據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的油價市場行情來綜合判斷的。油價的上漲有一定的標准,而油價的下跌也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
油價在短期內可能會下跌,但下跌的幅度不是很大。國際石油的價格從170美元一桶降低到了110美元一桶,國內的油價也隨之迎來了下調,部分地區的油價已經跌破了10元的大關。但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下跌的空間不是很大,因為受到國際動盪的影響,110美元一桶已經是國際石油的最低價格了。國內的油價即使下調范圍也是非常的微弱,但如果國際石油價格再次上調,國內的油價也會隨之上調很多。
總而言之,在未來發展的一段時間之內,油價可能漲也可能跌,關鍵是要根據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綜合判定的。
『伍』 油價2022年首降,國內油價下調0.5元左右,後續是否還有下降的趨勢
油價2022年首降,國內油價下調0.5元左右,後續還有下降的趨勢,畢竟目前國際原油正處於一個急劇下降的階段。
國內油價在今天迎來了下調的好消息,不少司機都到加油站加滿了油,而且網友也對油價繼續下降比較看好。目前油價的價格其實還是偏高的,如果不是急著加油的話,我們還可以再等等也可以省一點用油,畢竟下周仍然有可能繼續下調。
『陸』 礦泉水比石油貴六倍,石油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開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國際油價跌到是每桶三十美元。每一桶原油大約為198.98升,以原油價格30美元一桶來計算,即每升原油的價格為1.319人民幣。在淘寶上查閱農夫山泉礦泉水,每升礦泉水的價格大約是9人民幣,也就是說礦泉水比石油貴6倍。石油價格低於礦泉水造成的石油不值錢,在這么大的需求量下,原油價格不斷下跌,那麼石油的成本是多少呢?
石油暴跌到每桶30美元,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據悉,美國的一個生產成本是每桶石油大約在20美元,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為每桶40美元,而沙特的一個生產成本為10美元,油價下跌也就跌到了各個國家承受的最低點,如果繼續石油下跌,那麼就會對世界的經濟產生一個影響。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及時的採取對策,不為是個好的方法。
『柒』 國內油價近二十年歷史最低價是多少
國內油價近二十年歷史最低價是3.06元一升。
最高的時候,發生在2012年。2012年3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600元/噸,國內各地93號汽油零售價基本都已超過8元/升,創下了歷史新高。從破七到破八,僅用了一年多。油價的漲幅已經大大超越物價指數的漲幅。2012年11月左右。油價一度達到8.06元(中石油)。
雖然目前油價跌幅繼續超過1000元/噸,可是現在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低於30美元/桶,根據油價調整的規則,油價將不漲不跌,將依舊還是現在的價格。而截止目前,油價已經發生6次調整。2020年3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015元和975元。
(7)石油價格下跌到多少錢擴展閱讀:
油價市場: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
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
歐佩克成員國對當前形勢和市場走向加以分析預測,明確經濟增長速率和石油供求狀況等多項基本因素,然後據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進行何種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