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主要礦產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較少,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能源礦產10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如下: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鐵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銅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東。鉛鋅礦遍布全國。鎢、錫、鉬、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華南、華北。金銀礦分布在全國,台灣也有重要產地。磷礦以華南為主。
主要礦產資源包括: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中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中國同類資源總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7種,礦產地2萬多處。
(一)能源礦產資源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煤炭資源的特點是:蘊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種齊全,但肥瘦不均,優質煉焦用煤和無煙煤儲量不多;分布廣泛,但儲量風度懸殊,東少西多,北豐南貧;資源賦存東深西淺,露採煤炭不多,且主要為褐煤;煤層中共伴生礦產多。油氣資源的特點是:石油資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資源量大於150億噸的10個國家之一;資源的探明程度低,陸上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僅佔全部資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較集中,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14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的73%,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量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礦產,如地熱,油頁岩等在中國也比較豐富。
(二)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屬於世界上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已經發現的金屬礦產在中國基本上都有探明儲量。其中,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鎢、錫、銻、稀土、鉭、鈦,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釩、鉬、鈮、鈹、鋰,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鋅、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鐵、鉛、金、銀等。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是: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於幾個地區,如鐵礦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區,鋁土礦主要集中於山西、河南、貴州、廣西等省區,鎢礦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錫礦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部分礦產儲量大,質量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如鎢、錫、鋁、銻、稀土等;許多重要礦產質量欠佳,鐵、錳、鋁、銅等礦產,貧礦多,難選冶礦多;中小型礦床所佔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比例小。
(三)非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品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全國現有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產地5000多處。大多數非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豐富,其中菱鎂礦、石墨、螢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礬石、膨潤土、岩鹽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嶺土、硫鐵礦、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品質優良,蘊藏量豐富;鉀鹽、硼礦資源短缺。但是,一些非金屬礦產分布不平衡,特別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探明儲量尚不能滿足本地區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資源的需求。
(四)水氣礦產資源 中國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資源8700億立方米/年,可采資源量2900億立方米/年,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約為200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南方地區豐富,西北地區貧乏,地下水含水層類型地域性分布明顯,孔隙水主要集中在北方,岩溶水在西南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已發現地熱點3000多處,勘查評價的地熱田298處,其中60℃以上熱水田89處。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量166497立方米/天,相當於298.7萬噸標准煤。礦泉水資源和二氧化碳氣資源也比較豐富。
❷ 山西省發現千億方大氣田,山西有著怎樣的資源
在山西成功發現千億方大氣田。山西臨興氣田經國家自然資源部批准,已探明地質儲量1010億立方米以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頻繁發現大氣田,據最新消息,山西省近日發現千億方大氣田,目前已在進一步勘探開發中,這些氣田資源將加快發展陸上天然氣業務,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自然資源,因此顯得十分珍貴!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的臨興氣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的東緣,該地區構造活動復雜,以前一般認為大型氣田難以形成。中國海油經過技術攻關,於2013年底獲得第一口高產氣井後,相繼發現了多口高產井,為臨興氣田的勘探拉開了序幕。
山西煤炭資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國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優勢礦產資源。山西煤炭資源分布從北至南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西、河東六大煤田和渾源、五台等煤產地,煤面積6.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9.6%,截至1999年底,煤總資源儲藏量為2681.62億噸,其中可採用、可採用的儲藏量為702.87萬噸,佔26.21%的基礎儲藏量為1167.63億噸,占總資源儲藏量的43.54%。
山西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從品種到儲量,全國佔有一席之地。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100多種,礦點和礦化點達3000多個。目前已探明儲量有煤、鐵、鋁、銅、鉬、鈦、鎵、鉛、鋅、金、銀、鑽、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鎂鹽等49種,礦區達620個。這些礦種中,煤、鋁土、耐火粘土、鐵礬土、珍珠岩、鎵、鉑儲量為全國第一;金紅石、鎂鹽、芒硝為全國第二,鉀長石儲量為全國第三;鈦鐵、熔劑石灰石為全國第四;長石、石膏、鈷、銅、鍺、金儲量為全國第一。
❸ 石油產品可分為哪幾類
石油在我國古代有「石漆」、「石指油」、「猛火油」等不同稱謂。 石油是一種黏稠油狀的可燃性液體礦物質,早在公元初年,我國就已經發現並加以利用。顏色多為黑色、褐色或暗綠色,也偶有黃色。一般情況下,石油比水輕。石油的密度大部分為0.77~0.96g/cm3。石油是由多種有機化合物組成的一種復雜的混合物。在石油的組成中,含碳量約84%~85%,含氫量約12%~14%,還有少量硫、氧、氮的有機化合物。此外,在石油中還發現了含量極少的鐵、鎳、銅、鉛、釩、砷、鎂、磷、鉀、硅、鈣、猛等元素。 從油田開采出來未經加工的石油稱為原油。例如大慶原油、克拉瑪依原油等。 石油產品一般是指石油經過煉油廠加工所獲得的各種產品。石油產品根據用途可分為如下幾類:1> 燃料類: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重油等。2> 溶劑油類:石油醚、抽提溶劑油、橡膠溶劑油、溶劑煤油等。3> 潤滑油類:噴氣機潤滑油、汽油機油、汽輪機油、冷凍機油、汽缸油、機械油、儀表油等。4> 電器用油類:變壓器油、開關用油、電容器油等。5> 液壓油類:航空液壓油、錠子油等。6> 潤滑脂類:鈣基潤滑脂、鈉基潤滑脂、鋁基潤滑脂、鋇基潤滑脂、精密儀表脂等。7> 石蠟類:石蠟、高熔點石蠟、工業用石蠟、提純地蠟等。8> 瀝青類:道路石油瀝青、專用石油瀝青等。9> 石油苪類:苪、甲苪、二甲苪等。礦石分析儀 合金分析儀 元素分析儀 礦石檢測儀 分析儀 <<【返回】
❹ 山西有石油嗎
山西目前沒有油田,但 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
山西省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