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開采公司怎麼樣
擴展閱讀
墨和紙成本多少錢一張 2025-02-01 09:44:40
faint鑽石為什麼不閃爍 2025-02-01 09:42:55

石油開采公司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4-01-18 17:30:03

❶ 中亞石油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概況中亞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亞公司)於20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是在一家在世界范圍內獨立或合作開發油氣田的股份制石油公司。中亞公司董事長王樂天先生擁有中亞石油有限公司70%的股權,同時還出任吉林石油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JOG)董事長,並擁有JOG公司50%的股份,是最早在中國國內投資石油開採行業的實業家。中亞公司實行董事會負責制,聘任總經理組織具體生產經營工作。中亞公司在管理結構上採用國際通行的油公司模式,不設龐大的管理機構和作業隊伍,中層部門設置計劃財務部、地質研究部、工程技術部、生產管理部、協調保衛部、供應部、人力資源部、行政部和北京辦公室,並在肇州前線建立了州13區塊的生產基地,人員精幹、工作效率高。公司自行制訂整體開發方案(ODP)和重大的技術方案,採用招標的形式選定作業隊伍和物資供應商,在作業現場派出技術監督,嚴格保證生產作業按照預定的方案執行。 中亞石油公司目前投資開發的石油天然氣項目概況一、吉林省民114油田開發項目民114油田含油麵積67平方千米,石油地質儲量3994*10t,是吉林油田剩餘儲量中為數不多的整裝油田。中亞公司於1999年9月開始在民114油田進行開發前准備和先導試驗,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土地徵用、道路平整、電網架設及鑽井、採油生產作業等各項工作均進展順利。二、大慶肇州州十三油田開發項目中亞公司於2001年12月7日在北京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CNPC)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慶肇州油田州十三(三至六區塊)區塊開發和生產石油合同》,同年12月28日收購了加拿大泛華能源有限公司1996年8月與CNPC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慶肇州油田州十三區塊開發和生產石油合同》(一至二區塊)中的合同權益,因而中亞公司取得了大慶肇州州十三油田的開發權和生產權。該油田劃分成6個區塊,其中,葡萄花油層的含油麵積為77.7平方千米,扶楊油層含油麵積52.0平方千米,石油地質儲量為4264.8×10t。目前,累計完鑽170口井,已投產143口(其中油井116口,水井27口),預計2004年上半年全部投產完畢。1-2區塊基本完成開發期任務,即將宣布進入商業生產期。州13(3-6)區塊的先導試驗任務已全部完成,15口先導試驗井已全部投產投注,總體開發方案編制工作也已經完成,在方案得到批准後即將開始開發作業。公司的發展目標作為處於成長期的公司,中亞石油有限公司以確保公司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為基本目標,還將不斷參與國際石油開發項目,使公司形成跳躍式發展,爭取五年之內產能達到50萬噸,十年之內產能達到200萬噸,成為本地區最具活力的股份制石油公司。
法定代表人:鄧明勝
成立時間:2010-12-28
工商注冊號:230600500003069
企業類型:其他
公司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永樂鎮太豐村

❷ 石油行業發展前景

全球的石油化工工業產品銷售額可達每年2.9萬億美元,遠高於全球市場上的石油銷售額,而且雖然需求量高度集中在成熟的市場,但在新興經濟體中也得到了強勁的增長,石油化工市場已真正實現了全球化(非洲的情況可能是個例外,那裡的需求量僅僅佔全球需求量的3%)。石油化工產品已成為工業與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且無法替代的組成部分,直接產品有塑料包裝袋、農用化學品、塗料,這些產品占化工產品總量的80%以上。一些尚未被人們熟悉的產品有飛機製造(10%)、房屋用品(20%)、制葯設備(30%)。化工產品的用途日益廣泛是新興經濟體的關鍵因素,從基礎建設到工業包裝、消費者產品領域都得到了發展。乙烯本身的直接應用並不多(如在西班牙,人們將乙烯用於西紅柿的催熟,但應用得並不廣泛)。同樣,乙烯也有許多衍生物,如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纖維(聚對苯二酸鹽和聚醋)。在美國,約70%的終端利用是非耐用產品,包括管材、汽車部件和電器部件。許多廣泛的用途都集中在基本經濟活動上,如包裝業與建築業。石油化工工業與GDP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不同的產品與區域之間的GDP變化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成熟程度。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在中國與東南亞所出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導致亞洲(日本除外)乙烯的需求量增長率高達75%,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率則僅為3.2%。隨著GDP構成的多重性,這種增加可以擴大在整體經濟增長中這些變化的影響程度,進而導致庫存物資的大規模流通,對於可儲存的下游產品來說,這種特徵更加突出。暫時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更大,涉及消費者與儲備供應兩個方面,由於較高的利潤會刺激較高的工業發展,對此,生產與供應就會表現出某些靈活性。然而,更難保證的就是那些潛在的需求中任何額外的增加而不是暫時的供給中斷,原因在於國際制裁與消費主流中的長期交付期,以及新增的產能。
過多的利潤會促使過度投資,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是生產能力過剩與利潤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在過去的10年中出現了一些合並,乙烯工業依然保持著相對的分散性,對任何天然氣市場機遇的限制都會導致由減產引起的投資減少。由於高密度資本的投入與大量石油化工產品與市場的高度融合,獲利的生產者感到有必要繼續生產,即使他們已經受到損失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要穩定價格,或者在出現一個循環的低迷時期,生產者也會努力保住自己的領先地位。石油化工工業的極速增長,曾經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工業化國家中。對於當代的石油化工工業來說,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需求的增長與現有的生產能力之間的失衡,這與需求增長或生產的價格優勢嚴重脫節有關。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生產能力再次增加,開始開采大量便宜的天然氣,而歐洲人則致力於將石腦油作為滿足當地需求的最便宜資源。這兩種方式現已無人採納,新興的市場既可滿足需求也可供給充足的生產原料,這可以體現競爭優勢。這種失衡的解決可能會使這些生產者感到痛苦,但卻可為那些善於把握的人們提供重要機遇。
影響需求、供給、利潤和價格的原因是什麼?石油化工生產能力的新浪潮還有空間嗎?如果沒有,會有贏家嗎?或者僅剩輸家?正是它的重要性,使得乙烯工業顯得極其有效------它是整個石油化工工業關鍵的驅動力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