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國控制石油後獲利多少
擴展閱讀
怎麼用指令給鑽石劍 2025-02-01 12:52:50
船員隔離費用怎麼算 2025-02-01 12:37:57

美國控制石油後獲利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14 02:41:47

『壹』 為什麼石油結算必須用美元這給美國帶來了多大的利益

為什麼石油結算要用美元?

二戰結束後,有70%的黃金在美國而市面交易石油的黃金不足導致交易起來困難和混亂。沙特是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國,有巨大的石油儲備(2017年底探明石油儲備約2608.6億桶)。具有領導地位以及沙特的皇室容易被收買,所以美國選擇了沙特作為談判對象。後來就達成協議,逼使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保證所有原油交易以美元結算,直到目前美元也是主要原油的主要交易結算貨幣。

沙特得到了持久地位和安全,而美國得到了用美元結算,而其他歐佩克國家也能正常愉快地交易石油,表面看來是一舉三得的局面。

美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後,只需要幾張廢紙就能一舉買下全世界的商品,就等於美國不斷印鈔然後買買買,美國想刮羊毛還有很多手段的。

美元在全世界的經濟作用之大,還可以用作政治工具。美國擁有美元的定價權,從而就能影響石油的價格。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依賴石油出口,當石油價格不斷插水就嚴重影響國內經濟。如:委內瑞拉、俄羅斯、伊朗、伊拉克、沙特等等。

『貳』 結合具體實例(不少於三個)論述美國操控國際石油價格的方法和影響

簡單的說,目前最能控制石油價格的是沙烏地阿拉伯,不是美國。沙特的石油儲量及產量都世界第一。2014年以來世界石油從以往的年年上漲到120~140美元一桶卻突然一路跳水到現在的40美元一桶。原因就在於2014年開始美國成功的開發了其世界儲量第一的頁岩油(相當於沙特的地位了)。頁岩油是一種儲存在頁岩中的有機物。以往必須把岩石取出蒸餾以取得石油。當這些頁岩在地表時,容易取得,但當大部分卻在地下百米,千米的位置,傳統的開挖不合實際了。美國研究出:探勘-深鑽-側鑽-再四周側向定向爆炸-擊碎-淹沒-電極加熱-抽取的技術,將地下頁岩炸碎,以水淹沒,打入電極,加熱(至數網路。需要6個月至2年)使油質溶於熱水中再抽取。這個投資造成每桶40~50美元的成本。逐漸大量開采後,石油公司開始減少向世界市場購買,逐漸轉向美國採油公司購買油品。沙特感受到威脅,於是以其20~30美元一桶的低開采成本作後盾(可以想像以前售價120元一桶的利潤),急速降價,在市場上拋售比美國成本還低的油品。石油公司紛紛回頭購買世界市場油品。「逼」死「美國頁岩油工業。頁岩油因為開采期長,開采公司都需大量借貸,回報時間是數年後,失去市場,立即面臨資金運轉問題。導致大量公司倒閉。這也就是沙特的目的。使得沒有人敢再嘗試。但他也必須維持低價,不再能上百元一桶的要價。這使得世界上其它高價產油國家如俄羅斯,南美國家,加拿大等立刻受到了喪失販賣石油所得收入的壓力。

『叄』 美國成為石油輸出國後,為什麼反而壓制油價

因為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雖然從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但是美國每天能夠對外出口的石油也不會超過四百萬桶。所以說如果美國將每一桶的油價上漲一點的話,對國家的經濟發展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將每一桶的價格上漲太多的話,就不會有國家購買了,所以說不如壓制石油的價格,這樣既能做到出口的目的,也能維持和部分國家之間的關系。

對於美國的壓制石油的價格也是在於一些國家作對,也是希望以後在石油價格上有更大的話語權,也是在為以後更高的利潤做准備。

『肆』 美元是怎麼和石油掛鉤的怎樣從中獲利的

(一) 有一個名詞叫做石油美元,它是指上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由於石油價格大幅度提高後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發展本國經濟和國內其他支出後的盈餘資金。由於歷史原因,現如今石油在國際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所以有人把產油國的全部石油收入統稱為石油美元。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計有8000億到1萬億美元,未來還在增長,其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一支舉世矚目的巨大經濟力量,然而由於現如今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遇到瓶頸,我們需要打破局限,就要打破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隨之美元石油也將逐步隨著時代的洪流消失。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擁有世界上70%的黃金,當時正值工業發展的時期,沙特作為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只認准黃金作為交換石油的籌碼,許多國家把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取黃金,利用黃金去沙特兌換石油,這讓美國的黃金越來越少,到1971年,美國宣布黃金脫銷。這時,美國為了保住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與沙特談判建交,最後成為合作夥伴,美國和沙特達成共識,美國同意向沙特提供軍火和設備,然而規定以後美元成為石油的交通貨幣,其他國家如果想買石油,必須拿著美元去買石油,由此,美元石油體系由此確定。
(三) 美國利用美元是通用貨幣的便利,在全世界掠奪各種資源。在美國,可以隨意印美元,拿著這些美元去世界各地買資源,這也就是美國的財政已經是赤字了,卻依然可以保持強盛的原因。
拓展資料: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結構急需轉變,各國從大量石油煤炭能源轉向開發利用電能、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這削弱了石油的利用,從而削弱了美元的地位。這也正是人民幣崛起的機會,我國現如今正在加快建設碳交易視場,未來,中國將越來越強盛。

『伍』 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獲利了嗎

從目前的形式上來說,美國虧本了,因為美國因為這次戰爭,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自己深陷泥潭,又有面對伊拉克和伊朗的夾擊之勢。
從長遠的角度上來說美國是賺了,而且是賺翻了,因為美國通過這次戰爭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看看現在美國有多少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擁有了石油開采權就知道了,要知道石油是戰爭的重要物質啊,,沒有石油什麼都等於空談。。

『陸』 美國從伊拉克搞到了多少石油,價值多少

伊拉克政府宣布,整個國家已證實的可開採石油儲備總量為1431億桶。依據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數據計算,這一儲量位列世界第三。 CCTV 說美國 在伊拉克的軍費花了6W億美元

按照每桶105美元算的話1431Y桶價值15萬0255億美元 如果美國能不花一分錢白得572.4億桶看那不虧 如果白得的超過這些單從油的角度看是賺了。 但是這些油不可能白給美國 賣的話也是明碼標價全球統一的 也不可能只賣給美國一家 除非美國人自己去開采沒准還有些賺頭 伊拉克的油全讓美國人開采也不大可能。 按伊拉克一天賣給美國40W桶算要賣400年左右才能達到572.4億桶的量 可是按照每天260WTONG的產量也就夠開采不到200年的
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魯爾博士在北京發布2012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下稱《年鑒》),用數據概述了2011年的能源大背景:2011年石油價格大幅增長,即期布倫特原油價格年均上漲40%;全球石油儲量可用54年,而去年全球所有能源凈增長均來自新興經濟體。化石燃料以87%的市場份額繼續主導著全球能源消費,可再生能源雖然增長迅速,但仍只佔全球消費的2%。 從賬面上看美國在未來54年裡能從伊白拿到的石油價值=之前所花當時6W億美元的價值就不虧 不過這6WY里花費的可再生能源與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能源那個更緊俏很明顯 美國虧不虧你不能單從石油一時的價值 與 當時軍費開支上看 還要考慮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與價格波動 還有伊拉克石油未來對美國的出口量 如果一次性花費大量金錢在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上以換使用更長久的不可再生能源應該是不賠本的 按照伊拉克一天出口石油到美國40WTONG算 54年出口的量是79億桶 這79YT都得是花錢買不是白來的 而且是當時市場價 你看03年之前伊石油對美國的出口量與產量的比例和2012年和之後日子直到停止對任何國家出口石油這個的比例 如果12年開始這個比例高於03年之前 從某些角度說美國應該就算沒賠 不過計算的時候你還要考慮到6WY里花費里的不可再生能源

2013-03-14國際原油現貨價格
迪拜 104.60 ↓0.90 ↓0.85%
阿曼 104.60 ↓0.90 ↓0.85%
塔皮斯 113.88 ↓1.17 ↓1.02%
米納斯 108.15 ↓1.09 ↓1.00%

『柒』 美國操控石油價格的方法及其影響!!

美國操縱石油市場有三種手段。第一,美國政府說服本國石油公司限制開采量。最近5年盡管油價很高,但美國石油巨頭的開采量一直保持在一個水平上。第二,美國的忠實盟友沙烏地阿拉伯願意執行美國的戰略,沒有表現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給以打壓油價的願望。第三,紐約期貨市場的大量投機倒把行為是石油價格增長的推動力。毫無疑問,在那裡定調的是美國人,每天大量的期貨交易推動著油價上漲。美國政府還有其它一些方法來操縱油價。例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說,推翻薩達姆政權1年後就可每天向市場提供300萬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後可達到500萬桶,而現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萬桶,甚至低於薩達姆執政時期的出口量。也就是說,美國不需要過多地出口伊拉克石油。美國人不願意動用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現在已經儲存了7億桶,准備增加到10億桶。這意味著,美國每天要按高油價購買數十萬桶石油,這對油價有什麼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五美國充分運用自身影響力和主導性,以市場作用調侃市場、調侃價格、調侃技術、調侃心理。例如,在國際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低利率和疲軟股價中,美國將有實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者招募到國際石油市場,將貨幣市場和股票市場資金轉移至石油市場。國際石油價格高企不僅吸引了國際匯市上的資金進入期貨市場而對美元貶值產生助力,而且並沒有導致美國因進口原油造成巨大損失,其中核心在於美元效應。因為美國的進口商能夠運用期貨市場對沖油價上漲的影響,相反美國還憑借金融優勢在油價上漲中大賺了一把。如美國花旗銀行在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前10天悄然進入歐洲美元市場,維持了110億美元的空頭頭寸,大量對沖在石油價格上漲中做多原油期貨做空美元。

中國石油大學劉林教授研究認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美元事實上承擔了全球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和計價單位三大職能。」從交易來看,全球4/5以上的外匯交易以及超過一半的出口是以美元來計價的。從儲藏來看,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的2/3是由美元來充當的。從計價來看,在當前的國際石油交易中,幾乎100%是以美元計價的,每年全球的石油貿易超過6000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
美國為了緩解次貸危機所採取的低利率和弱勢美元政策,直接帶來了流動性泛濫,美元持續貶值,導致包括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國際原油價格在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推動下,2008年7月達到歷史最高點每桶147美元。在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油價又迅速一路下跌至35美元。 「 (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流動性泛濫和經濟的強勁增長導致原油價格暴漲; 而金融危機導致流動性不足,當流動性不足時,實體經濟衰退,石油市場又會受到美元計價機制的影響,導致原油價格暴跌。」 石油價格的暴漲與暴跌看似撲朔迷離,背後其實是美國根據國內經濟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在操控著油價。
雖然美國沒有宣布美元與石油直接掛鉤,但美國通過壟斷像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計價權,保證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這就是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與石油美元定價機制之間最本質的關系。首先,美國財政部可以幾乎不花成本狂印美鈔,在全球市場購買石油,美國輸出美元這一虛擬符號,換取到的是真金白銀的石油資源。這是美國和美元的特權,這種特權正是通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實現的。其次,美國可以根據國內經濟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來影響和控制油價。既然石油交易以美元計價,任何國家只要購買石油,就必須要美元,這樣,美國就可以通過國內的利率調整和美元匯率政策影響和操縱國際油價。

『捌』 請問美國攻下伊拉克後通過什麼具體途徑來獲取其石油利益呢

新法案通過已無懸念

這一法案將給予西方石油巨頭(如英國石油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30年的合同開采伊拉克原油。這將是伊拉克自1972年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以來,西方企業首次大規模進入該國。

根據法案,美、英兩國的石油公司將與伊拉克政府簽署產量分成協議。分成方式並不合乎國際慣例。在初始階段,西方石油公司可分得伊拉克石油收入的60%至70%,直到收回成本,此後還可分得多達20%的伊拉克石油收入。而根據舊《石油天然氣法》,這兩階段分成比例應為40%和10%。

據悉,議會審議後,新《石油天然氣法》將在今年3月正式實施。

沈驥如認為,「該法案獲准通過的可能性極大,伊拉克新政府不會違背美國的意願。」

伊拉克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在去年10月的表態已經暗示了新法案實施的可能性。他說,「僅靠伊拉克自身發展是不夠的,還不能達到伊拉克每天產油600萬桶的目標,需要外國石油公司的幫助。」

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55億噸,居世界第三。沙特則以361億噸的石油儲量位居第一。此前,美國政府在沙特的影響力已經非常穩固。

有利於美國平抑油價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師牛犁認為,該法案還導致油價的變動,以及世界地緣政治的變化。而中國經濟將從以上兩個變化中獲益。

短期合約方面,在通過新《石油天然氣法》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後,美國就擁有了中東一半以上的資源。即便處於對本國經濟的考慮,美國政府也願意利用手中的「權力」平抑油價。

而在目前的高油價行情下,西方石油公司也有足夠的動機加大對伊拉克油田的開發力度,從而得到更多收入。國際市場供給增加,油價會逐漸回落。

世界著名的環球透視公司最新公布的報告也認為,2007年世界原油價格將呈下降趨勢。

長期合約方面,雖然美國掌握了中東的石油資源,但是並不一定運回本國,而是更可能出口給歐洲用戶,用以抑制俄羅斯對歐盟影響力。近年來,俄羅斯以「穩定西歐、爭奪裏海、開拓東方、挑戰歐佩克」的總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迅速攀升

『玖』 為什麼石油結算非美元不可美國會從中得到什麼利潤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無形中掠奪全球資源。

如果其他國家不用美元進行支付石油錢,美軍就可以阻止石油運行,就比如美國,可以給伊朗下的石油禁令,讓伊朗的輪船不能在海口上停靠。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做無用功,肯定是有利益可得,美國不可能白白為其他國家做嫁衣。用美元做石油的通用貨幣,美國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掠奪全球的各種資源。可以隨便印美元,為什麼明明美國的財政已經赤字了,還能保持經濟強盛的原因。

『拾』 美元是怎麼和石油掛鉤的怎樣從中獲利的

在眾多石油結算的貨幣當中,美元的市場份額最大,全球絕大部分石油都主要以美元結算為主。

自二戰以後,全球各國開始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狀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多,但是當時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貿易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貨幣結算,這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也大大降低了全球貿易的效率。

在這種背景之下,全球急需要一個國家貨幣充當世界貨幣,美國當時是全球經濟軍事科技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另一方面美國存儲了全球最多的黃金,這些是美元能夠獲得大家認可的重要背書。

最後在1944年7月,西方一些主要國家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布林頓森林體系,按照布林頓森林體系的相關要求,當時美元跟黃金掛鉤,35美元可以無條件兌換一盎司黃金。

有了這個強制性掛鉤之後,美元信用大增,隨後很多國家在貿易往來當中都開始直接使用美元進行結算,漸漸的美元就成為了全球性的貨幣,在全球貿易往來當中占據了很大一個比例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