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石油中石化為什麼退市
就在8月12日的時候,中國石油、上海石化、中國鋁業、中國石化以及中國人壽五大央企集體發布公告,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
這條消息很快上了熱搜,並震驚了整個業內外。
為什麼五大央企會在此時宣布退市?這是否是脫鉤之前的徵兆?其他私營美股上市企業又該怎麼辦?
五大央企退市的原因?
根據證監會的回復,上市和退市屬於資本市場的常態,五大央企之所以退市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並且這些企業都在多地上市,在美國上市的證券佔比也很小,所以即便退市影響也不大。
但是我們都知道,退市的可是五大央企,如果僅僅從商業視角來看的話,未免太過狹隘。
目前而言,之所以退市,市場流傳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1點:《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出台。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5月,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隨後同年12月2日,老美眾議院表決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這個法案是幹嘛的呢?就是字面意思,要對所有在紐交所上市的外國企業進行問責,所謂的問責就是對這些企業進行定期審查。
如果不同意審查,那麼就會被紐交所強制退市。
市場傳言,我方和老美進行了談判,允許紐交所對我國大多數非國有企業進行審查,但是不能我國關鍵國有企業和科技公司進行審查,但是老美沒同意,堅持所有外國企業都必須向其公開審計底稿。
所以最終還是談崩了,按照法案要求,如果連續三年未能接受審查,那麼就會啟動強制退市程序。
從法案出台時間來看,2023年就是最後期限,所以與其讓對方啟動強制退市,倒不如我方主動退市。
第2點:預防可能出現的巨大風險。
大家都知道4月份的「俄概股退市令」吧?為了應對同一家公司股票「國內一塊錢,國外一分錢」的現象,俄方果斷出手,簽署了「俄概股退市令」,以此反制西方。
可以說,俄市場已經提前把歐美的金融制裁措施給試探出來了,如今我方主動退市,屬於超前部署,化被動為主動,一旦真的出現某些重大情況也算是提前規避了風險。
第3點:內循環即將開始,嚴格控制外部輸出。
從2020年開始,我國經濟就已經開始走上以內循環為主,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個經濟內循環一定要完善。
所以慢慢的,很多企業都會開始回歸,尤其是一些大股東是外資掌控的本土大公司。這些企業雖然是中國公司,但是每年大部分利潤卻都給到了海外資本,這些利潤量級可達數千億,如果再加上一些關聯交易,那麼破萬億也不難。
而在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之下,這種對外輸出的情況自然需要嚴格控制。
當然,除去上述三大原因之外,五大央企之所以從紐交所退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原因,那就是雙方關系的急劇惡化。
既然中企已經不具備在美國市場生存的環境,國企更是不可能在美國市場融到資金,那麼為什麼不主動退出呢?
國內企業不能去美國上市了嗎?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退市已經成為了潮流,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中企都不能去美國上市了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關於這次五大央企退市,有悲觀者認為,五大央企的主動退市將拉開中概股集體退市的序幕。
但是也有樂觀者認為,只要全部國有企業完成退市,那麼接下來老美會放開對其他民營中企的限制。
其次,我方並沒有明確規定不允許企業赴美上市,只是對於一些掌握大量關鍵信息的企業赴美上市設置了門檻。
比如根據最新修訂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規定,自2022年2月15日起,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路平台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最後,目前大部分民營企業已經做出了應對,比如阿里巴巴、貝殼、小鵬、理想等企業都已經選擇了雙重主要上市。
什麼是雙重主要上市呢?其實就是字面意思,即香港和紐約兩個市場均為第一上市地。
這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就是兩家的股價表現相對獨立,股票不可以流通,即便紐約市場崩塌,對另一個香港市場的影響也極其有限。
這是釋放脫鉤信號嗎?
有人說,去年我國三大運營商從美國退市,現在又有五大央企從美國退市,這是不是脫鉤的前兆?
其實這遠遠談不上脫鉤,因為前面證監會已經說了,這些大型國企、央企在美國上市的份額非常小,即便退市影響也不大,自然也就談不上脫鉤。
相反,我們的主動退出釋放出了至少3個積極信號:
我們的市場已經可以獨立了,不再對外讓利;
化被動為主動,進行反擊和競爭;
關系惡化,合作空間被壓縮,接下來我國經濟內循環的大幕就將拉開。
簡單來說,如今的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不僅規模龐大,同時對外需求也已經大幅度降低,與美國市場接下來將會形成強力競爭。
而關於這一點,不得不佩服馬雲。
早在2020年的一次演講中,馬雲就明確表態,中國的14億人口內需也還遠遠沒有被發掘,未來全球化將由中國內需驅動。
以內需為主,外需為輔,實現大循環,打造一個全新的經濟中心。
而內需從哪裡來呢?當然是靠更多的低收入人群。
為什麼這么說呢?
富人的消費能力確實強,但是富人一天三頓飯,就算一頓飯10萬,20萬,一輛車幾百萬,幾千萬,但是這樣的富人有多少呢?他們的消費力度比得上1萬人,十萬人,還是百萬人呢?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還是窮人多。
至於如何刺激消費,實現經濟內循環,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不過可以提前預知的一點是,接下來大公司、大企業,尤其是有跨國業務的大公司可能會不好過,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會得到更多機會。
畢竟要讓馬兒跑,肯定得先讓馬兒吃草,共同富裕可絕不是簡簡單單一句空話、大話、套話!
㈡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什麼不合並
這樣的問題和移動,聯通,電信為什麼不合並一樣。國家是為了既保持對能源領域的控制力,又要避免絕對壟斷,在一定范圍內保持競爭。
㈢ 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中石油一般是用國內產的原油提煉,而中石化則是用進口的原油提煉。
從地域分布來看,中石油與中石化基本上是北與南分據,北方是中石油的天下,南方是中石化的天下。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例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等。而南方的油田則很少,但煉油廠比北方多。中石油一般是用國內產的原油提煉,而中石化則是用進口的原油提煉。
㈣ 中石油,中石化都屬於國企對吧,那麼為什麼要分兩家呢
兩家都是特大型部級央企,國企泛指由國家絕對控股的企業,包括:央企、地方國企等各類由國務院、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控股的投資集團、直轄市、副省級單列市等政府、市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發改委定油價是根據國際油價來確定的,這是國家一系列經濟和國際經濟、外匯結算等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不是我等井底百姓所能明白的宏觀調控大事。。。
㈤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區別是什麼
區別:
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是於1999年11月5日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重組過程中按照根據《公司法》和《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306億元,總經理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於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佔75.84%,外資股佔19.35%,境內公眾股佔4.81%。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財富》2009年度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9位。 2010年榮登「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榜首之位的是中國石化。今年初,中國石化根據境內外監管要求,針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自我評價,建立起防舞弊機制並有效實施,合理保證公司發展戰略及各項內控目標的實現。中石化連續多年保持標准行業市值排名1位,營業收入排名1位。
㈥ 南方選擇中石化,北方選中石油。是什麼意思
一、「南方選擇中石化,北方選擇中石油」
為什麼會有這么一個說法呢?中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可以說是中國最有資格的燃油加工廠了,其前身是中國的石油工業部,早期各大石油開采公司都是其子公司。
中國的油田主要在北方,如大慶、遼河、克拉馬依等。由於地域原因,北方的煉廠都煉制國內北方油田的原油,中石油的原油來源幾乎都是來自國內。因此,中石油更擅長原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的上游功夫。
中石化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而中石化的地盤主要是在南方地區,由於南方油田比較少,所以中石化的原油來源基本依靠進口,進口地大多為中行衫東地區。原油勘探就不需要中石化過多研究了,中石化也就更專注於煉油、化工的中游功夫。
1988年,國務院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進行上、中、下游的重組整合: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劃分南北,形成兩大集團平行競爭格局,這也是為什麼民間傳言南方選中石化、北方選中石油的原因。後來,中石油南上,中石化北下,兩大集團對立格局被逐步打破。目前在下游的銷售業吵帶春務互有滲透,在南方可以見到很多中石油的加油站,北方也能見到很多中石化的加油站了,南中石油北中石化的印象也就漸漸淡化了。二、「中石化比中石油更耐燒」很多車主都聽說過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的更加耐燒,同樣加滿一箱油總是會覺得在中石化加的油開的里程更遠,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汽油屬性有三個重要關鍵詞,密度、熱值、揮發性。其中熱值決定同體積的汽油轉化成內能的比例大小,而密度決定注入同體積汽油的質量大小。
_
雖然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煉油的方法上基本一致,並且加工後也都符合國家標准,但是二者在原材料和添加劑上的區別,導致中國石化的油在密度上比中國石油的油略大一些。
在國V排放標准實施之前中石油密度0.72-0.73,中石化密度0.75-0.77。也就是說加註同體積的汽油,中石化的汽油質量比中石油的更大,也就是汽油含量更高,這也就是導致大家覺得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更耐燒的原因。
但是,近些年隨著國V、國VI排放標準的實施,兩家在汽油密度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不僅如此,中石化與中石油之間簽署有油品互換協議,很多地方都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庫相互出油。並非所有城市都有油庫,因此在同一區域內的中石油與中石化油品幾乎沒有區別。
可能有些老司機在自己實際用車時發現,某幾次在中石化加油比升耐在中石油加油能多開一定的里程,但請注意哦,不同路況以及不同的駕駛習慣也是油耗大小的決定性因素!此外,不同批次的油品可能也存在差異。如果對於油品是真的有執念,建議長期在同一加油站加油,因為不同區域的加油站油品會因實際生產操作情況產生微小變化,但這影響微乎甚微。三、「中石油的優惠大所以油品差」中石化與中石油的加油站經常都會有一些促銷活動,但很多朋友發現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比中石化的更大,這也讓大家覺得中石油的油品可能會不如中石化,但事實並非如此。
_中石油與中石化在上游勘探開采、中游煉化領域相對而言都處於一家獨大的境地,但下游銷售的競爭還是非常大,市面上除了這兩桶油還有中國海油、中化石油以及一些民營加油站,盡管油價由發改委統一制定,但實際經營中地理位置、周圍加油站數量(競爭環境)是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也就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加油站會依據不同區域作出不同的營銷調整。因此,中石油與中石化會有一些直降活動也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中石油的優惠力度看起來會比中石化的要大一些呢?首先,中石化的原油主要來自國外采購,而中石油是國內自采,從源頭上中石化的成本就高於中石油,加上煉化過程中中石化的成本也是偏高的,導致中石化的出廠價格就是居高不下。因此,大家看起來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要稍大於中石化的,但這種現象也並非普遍存在,更與油品無關
㈦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什麼關系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是國務院在98年國企改造時人為按地域劃分的。中國石油管理咱們國家東北,西北,西南的油氣開采和加工。中國石化管理咱們國家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油氣開采和加工
中國石油集團是從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簡稱中石油)轉化而來。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業部。中國石化集團是從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簡稱中石化)轉化而來。
中石油既然是石油部的班底,原來佔有幾乎所有國內油田。中石化則是佔有大型的煉油廠和化纖廠。
1998年的重組是一次大地震: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進行上中下游的整合。每個集團公司都擁有油田、煉油、成品油的銷售。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大公司。
例如:中國石油擁有大慶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上游採油板塊;擁有撫順石化、蘭州石化等中游煉油板塊;擁有遼寧石油、內蒙古石油公司等下游銷售板塊。
而中國石化則擁有勝利油田、江漢油田、中原油田等上游板塊;擁有燕山石化、揚子石化等中游板塊;也擁有北京石油、廣東石油等下游板塊。
經過重組8年後,目前,兩大石油公司互有滲透,主要是在下游銷售部分。因此,在北京同樣可以看到中國石油的加油站。此外,中國石化2000年左右把新星石油公司重組進來,加大了勘查能力。因為新星石油公司是從地質礦產部的地質勘探大隊轉化而來,擁有最全面的全國地質資料。
此外,中國還有另外兩大石油企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延煉集團,中海油主要是開采中國海洋國土的石油的公司。延煉集團是最新成立的石油公司,主要是照顧老區發展經濟,依託延安煉油廠
總之,一個是採油,就是從地下把油采出來,一個是煉油,就是把原油煉成汽油柴油等。
中石油和中石化按南北地域分勢力,南方屬於中石化,北方屬於中石油。海上屬於中海油。
㈧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怎麼分工的
中石化煉油能力相當強,上海石化,鎮海煉化等等,都是化工原料的重要提供者,在南方這一帶實力較強,因為南方對化工上游需求大;反觀中石油,其出身石油部,開采能力強,石油又多在西北,東北,所以在北方實力強。現在呢他們都在搶加油站業務。
至於分工,都看到了石油產業鏈的利潤了,中石油看到了化工這塊的利潤;中石化看到了原油的利潤,都在整合整個產業鏈,分工趨於一致了,只能說哪個比較專業一點,畢竟經驗不是一兩年就有的。
至於中海油,在陸地上不能跟兩種相比,出了海,也就是陸地上兩種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