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爭與原油的關系
分兩種情況,第一,如果戰爭發生在油田,戰爭會導致原油產量下降,從供需的角度來說供應減少,價格就會上升。
第二種情況,如果爆發了大規模戰爭,世界經濟衰退,那麼原油的需求就減少,價格就會下降。
原油是經濟的晴雨表,現在全球正處於經濟衰退期,油價從去年的120美元下降到現在的40美元,一方面是歐佩克增大了產量,另一方面是世界經濟衰退,雙重的因素所致。
希望樓主滿意,求贊同。
⑵ 戰爭為啥要燒石油戰爭離不開石油
現代戰爭當中所有的核心裝備,都是以石油相關產品作為主要原料的。
1、飛機——航空燃油,石油的副產品,如果沒有這個,飛機還沒公雞能打;
2、坦克——柴油,石油的副產品,如果沒有這個,連當炮台都不合格,連炮塔都轉不動;
3、大炮——大炮都是靠車輛實現機動的,它們的自重都是以噸為單位的,早期的加農炮還能靠騾馬湊合一下,二戰以後的大口徑榴彈炮就很難了;
4、艦艇——目前好像核動力的只有航母、潛艇,核潛艇只能執行戰略目標不是用來常規作戰的,航母必須是編隊才有戰鬥力,而護航艦艇必須要是用石油產品,也意味著沒油不行。
上述東西如果都沒有,那麼就只剩靠兩只腳機動的步兵部隊,比朝鮮戰爭時期的志願軍還慘(志願軍可是有炮兵,也有點機械化裝甲裝備的,雖然很少),要有適合步兵的復雜地形還好,要是沒有的話,真擋不住鋼鐵洪流。
⑶ 為什麼戰爭需要石油
大量的裝甲車需要石油,製造軍火也需要石油,食品衣物葯品也都離不開石油
⑷ 石油在軍事上有什麼用途啊很重要嗎
飛機,坦克,航空母艦,宇宙飛船,原子彈,汽車,軍艦,如果少了它就像一堆廢鐵!你說重要不重要!美國打伊拉克幫助阿富汗其實就是為了石油,菲律賓佔領我國領土也是為了石油!
⑸ 發生戰爭原油是利空還是利多
發生戰爭原油是利多。
戰爭會刺激油價上漲,因為戰爭對原油的需求高,而原油的產量是有限的,所以刺激油價上漲,因此對股票市場中的石油行業、室友開采、石油運輸等行業都有一定的利好。
此外,戰爭還對天然氣、黃金、有色金屬、軍工行業有一定的利好。除此之外,戰爭會應發市場上的恐慌情緒,因此會導致其他投資者變賣手中的股票,因此戰爭發生時可能會引發黑天鵝事件,投資者要做好應對市場的准備。
利空與利多:
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
⑹ 二戰中消耗石油大概多少噸啊!!!!!
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石油是武器裝備的動力源泉
隨著軍隊現代化建設推進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裝備對石油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首先,石油是武器裝備機動力的來源。武器裝備的機動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學能轉化而來。沒有石油,飛機上不了天,艦艇出不了海,坦克、汽車無法行駛。其次,石油是武器裝備操作力和控制力的來源。裝備操作與控制需要能量,而這種能量大都源自石油。因此,可以說石油已成了武器裝備戰鬥力的重要構成因素。換句話說,離開了石油,武器裝備的戰鬥力將無法發揮,甚至成為一堆廢鐵。1942年,英軍嚴密封鎖北非德軍的油料供應線,造成德軍500餘輛坦克因斷油、不能機動而被殲。1944年至1945年,蘇聯紅軍和同盟國軍對德國80幾個煉油廠和石油供應線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轟炸,使德軍油料供應嚴重不足,大批飛機、坦克不能作戰。石油是戰爭的「血液」當人類戰爭進入機械化、摩托化乃至信息化時代,之所以大批先進的飛機、艦艇、坦克、戰車、自行火炮馳騁在陸、海、空立體戰場上,發揮著強大威力,一次次贏得戰爭勝利時,正是由於不停地給裝備注入新鮮的「血液」,也正是石油這種特殊的「血液」在戰場上流淌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僅為3600萬噸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消耗已達3億多噸,占各類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38%。近幾次局部戰爭中,石油的重要性體現得更為充分。1982年的馬島戰爭,英軍消耗石油達60萬噸,占作戰物資消耗總量的60%;42天的海灣戰爭,美軍消耗石油625萬噸,占物資消耗總量的70%以上。
石油是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
戰爭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石油絕不僅是簡單的後勤保障問題,它已成為軍隊戰鬥力的主要構成要素,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近代戰爭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二戰時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正當巴頓將軍率領的第三集團軍橫穿法國腹地,准備全殲德軍主力時,油料供應突然中斷,機械化部隊無法行進,使德軍死裡逃生。1945年8月,在蘇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的遠東戰役中,由於戰役准備階段石油儲備不足,加上缺乏運輸車輛和儲油容器,擔任主要突擊任務的坦克集團軍在戰役第三天就幾乎耗盡油料,其他機械化部隊也嚴重缺油,使部隊行動嚴重遲緩,直至日軍宣布投降,蘇軍地面部隊仍未到達預定位置。
石油是許多戰爭的起因和戰爭打擊的目標
石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石油往往還成為戰爭的起因和一些國家發動戰爭的目的,也成了戰爭打擊與破壞的主要目標之一。1940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石油和控制石油資源。20世紀的四次中東戰爭,基本都是以石油為背景,為控制和奪取石油資源而發生的。海灣戰爭是因伊拉克與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之爭而引起,而美、英等國的軍事介入,主要動機就是為了控制海灣豐富的石油資源,以保證其經濟利益。美國以反恐的名義積極發動阿富汗戰爭,除了打擊以本·拉丹為首的恐怖主義、推進全球戰略部署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準了中亞地區存在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想借反恐之機在中亞地區建立軍事存在,以達到控制全球和控制中亞地區石油資源的目的。
此外,現代戰爭中,作為戰爭重要潛力的石油,已成為敵對雙方打擊與破壞的重要目
標。1980年的兩伊戰爭中,石油及其設施成了打擊破壞的重點目標。雙方都將對方的油田、油管、煉油廠、石油裝運站及其他石油設施作為首要打擊目標,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就伊朗而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為伊朗提煉2/3原油的煉油廠被夷為平地;152個儲油罐全部被摧毀或損壞;石油日產量由戰前的600萬桶銳減到50萬桶,直接經濟損失達50多億美元。伊拉克8個煉油中心一半遭受襲擊;出口石油的兩個主要港口被嚴重破壞,無法運營;境內的所有油庫及油田均遭襲擊,破壞嚴重;石油日產量由350萬桶減到100萬桶,出口全部陷於停頓,直接經濟損失達40多億美元。科索沃戰爭中,北約為消除南聯盟的戰爭潛力,對其油料生產、儲存設施和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了精確打擊。僅4月13日一天,就轟炸了南聯盟的7個油庫。空襲結束時,南聯盟的煉油能力全部喪失,炸毀或嚴重破壞了南聯盟41%的軍用油庫和57%的民用油庫,連接前後方的所有油料補給線被切斷,南聯盟的油料供應量減少了70%。
有人說,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軟黃金;還有人說,石油是大地之血,勝利之血;我認為,石油既是和平的血脈也是戰爭的血脈。
⑺ 請問為什麼石油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請全面詳細地回答,謝謝!
石油主要成分為甲烷,同時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氣等。通過對石油的煉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種機器的潤滑劑、氣態烴。通過化工過程,可製得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農葯、化肥、醫葯、油漆、合成洗滌劑等。因此,石油被廣泛運用於交通運輸、石化等各行各業,被稱為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黑色黃金」、「經濟血液」。石油的流動改變著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只要沒有一種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就不會停止。不可否認,上個世紀海灣地區爆發的幾次戰爭,石油是其背後的重要動因。
石油危機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20世紀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則使美、英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在我國,由於前幾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因而影響不大。但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的日益緊密,我國對石油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4-0.5個百分點,石油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⑻ 請問為什麼石油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請全面詳細地回答,謝謝!
油是黑色的金子,但同時它又是引發災難的魔鬼。當我們還在騎自行車的時候,某個地區的戰爭,只不過是收音機里聽到的一條消息。當我們開上汽車的時候,我們發現戰爭和加油站不斷滾動的數字之間,似乎有了某種聯系。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國際油價從70美元飆升到了140美元,2011年3月,利比亞戰爭爆發,國際油價大幅攀升,一度升至106.95美元一桶,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新高。目前,每桶油價仍在100美元上下的水平徘徊,而中國的油價從每升2元多漲到了今天的7元多,全球進入高油價時代,於是中國人開始關心一個問題,我們的石油從哪裡來?戰爭和油價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聯系?
當我們梳理近百年的戰爭史時,才發現很多戰爭都是圍繞著石油資源而進行的博弈。百年來,石油促進了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同時也讓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世界進入「石油時代」以後,世界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導致的沖突和戰爭層出不窮。在近現代戰爭史上,無數次戰爭由石油引起。從兩次世界大戰到一系列的局部戰爭,無不帶有強烈的石油色彩當我們梳理近百年的戰爭史時,才發現很多戰爭都是圍繞著石油資源而進行的博弈。百年來,石油促進了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同時也讓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世界進入「石油時代」以後,世界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導致的沖突和戰爭層出不窮。在近現代戰爭史上,無數次戰爭由石油引起。從兩次世界大戰到一系列的局部戰爭,無不帶有強烈的石油色彩!!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不僅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對保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安全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經濟增長,石油成為各國競相追逐的目標,發展無限與資源有限(主要指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並逐漸成為制約許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由於石油的超經濟屬性,導致各國對其趨之若騖,美國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來確保其能源安全。因此,石油一直是影響大國政治取向的重要因素,歷史上的多次戰爭也都是為石油而戰。 望採納 謝謝~~~·
⑼ 戰爭打仗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石油是大國爭奪的資源也是現代兵器的動力能源,石油給20世紀的世界和戰爭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交戰國軍共消耗油料1300多萬噸。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交戰國投人戰爭的人力物力數量更大,軍用油料消耗達3億多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多倍。而戰後的高技術戰爭如英阿馬島戰爭, 海灣戰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科索沃戰爭,耗費的油料更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