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為什麼會有限制
擴展閱讀
同類產品哪個好用 2025-02-02 09:34:05

石油為什麼會有限制

發布時間: 2022-04-16 01:10:03

『壹』 為什麼艾森豪威爾實施石油進口限制

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國政府的保守主義能源戰略是以石油進口和價格管制的政策為核心的。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還是石油凈出口國,其石油的剩餘產能足以保證西歐國家應對石油供應出現的臨時性短缺。但是,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石油的進口量不斷上升,美國逐漸由石油凈出口國變成石油進口國。美國本土的石油生產商紛紛要求政府對石油進口加以管制,以保護本國石油工業。1957年和1959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先後頒布了《限制石油進口計劃》和《強迫限制石油進口計劃》,對進口石油採取進口配額制。但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前,美國的石油進口量已經佔到總消費量的36%。1973年,尼克松政府為了鼓勵國內石油生產,減少石油進口,提交國會通過了《石油緊急配置法案》,使得聯邦政府有權對石油價格、生產、調配和銷售進行管制。

『貳』 用西方經濟學角度分析:石油輸出國為什麼經常限制石油產量

首先石油可以算作是不可再生資源

在某些時候石油的需求會萎縮 如果仍然按原來的量生產 價格下降 有限的石油賣的總的錢數會下降

這個時候 石油生產國會組成統一聯盟 統一減少產量 來拉升價格(因為主要的石油生產國成立了穩定可靠的同盟 有足夠的市場勢力控制價格)獲得利潤

『叄』 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敦促正在阿爾及爾開會的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各國部長削減石油產量,以保持石油的價格。 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各個成員國將於星期二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有必要減少石油產量,以便在四、五、六這幾個比較暖和的月份里、也就是對石油的需求降低的月份里仍然能夠保持穩定的石油價格。 石油輸出國組織負責人尤斯吉安托羅表示,該組織必須採取措施限制石油的過量生產,否則將在今後幾個月裡面臨石油價格潛在的大幅度降低。分析家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各國目前的日產量比規定的日產兩千四百五十萬桶要高出一百五十萬桶。 石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部份原因是由於美國今年冬天特別的冷,另一部份原因是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大大超出了預測。一般來說,石油的價格是二十二到二十八美元一桶。近幾個月來,價格一直處於這個價格範圍的上限。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星期二開會之前,好幾個成員國已經表示希望保持現在的產量。很多分析家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不大可能正式降低各國的生產配額,但是有關的討論可能會鼓勵各個成員國降低一定的產量,以便不超出目前規定的產量。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十一個成員國當中,伊拉克是唯一不受生產配額限制的國家。自從去年美國領導的對伊戰爭開始以來,伊拉克的石油產量顯著下降。與此同時,其它主要石油輸出國增加了產量,以填補空缺。

『肆』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早在1934年,美國國務院和外務部就抗議日本不遵守「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的東北搞石油壟斷,但那時,美國政府不贊同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後來戰爭的擴大化,使美國和日本的矛盾越來越大,雙方不時地進行談判。

由於雙方爭執不下,美國開始考慮對日本貿易禁運和大范圍的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日本受到了壓力,尤其在石油領域。日本佔有的石油產地很少,只好用頁岩油作為補充,這些占石油需求量的7%,其餘的全靠進口,在1939年,80%的進口石油來源於美國,另外一部分來源於和屬東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是東亞最重要的產油地,如果日本能夠控制這個地方,那麼它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石油供應。

然而,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產量完全控制在外國石油公司的手中,尤其是皇家殼牌公司。因此,如果日本想毫無阻力的獲得該地區的石油,就必須控制該地區。但是,所有與該地區有密切關系的國家都意識到了日本潛在的危險性。

1940年7月20日,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和陸軍部長史汀生試圖說服政府對日進行全面禁運,但是國務院卻發表了一份道義禁運的聲明。聲明將禁運物品僅限於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鐵。

但是,道義禁運並不是不禁運。如果日本野心勃勃的擴張慾望,沖破了美國所能忍受的底線,美國是不會讓日本滿意的。1941年6月25日到7月2日,日本做出了決定命運的選擇,暫時不動蘇聯一根毫毛,集中精力向南進攻,特別是爭取控制整個印度支那,奪取荷屬印度群島,這恰恰觸犯了美國忍受的底線。

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戰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在日本國會中,首相宣稱這種情勢無法忍受,全國的陸海軍即將缺油。

1941年12月7日,為了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攝取那裡的石油。也為了保護海上通路,特別是為了保證從蘇門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的油輪暢通無阻,日本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艦隊。珍珠港戰爭的爆發,使美國人團結一致,徹底全面的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金,不允許日本用這些錢購買石油,毀壞東印度群島上的石油設施,襲擊從海上開往日本的油輪。

(4)石油為什麼會有限制擴展閱讀

日本石油進口的數量在1943年的第一個季度曾經達到頂峰,但是到1944年日本進口的石油量已經不到1943年石油進口量的一半,1945年日本已經進口不到一滴油了。某日本船長說:「到快停戰那段時間,事情發展到油輪只要離港,大家就肯定它有去無回的地步。我們誰也不懷疑油輪回不了日本"。

日益嚴重的石油短缺越發明顯地約束著日本的軍事能力,影響到日本的戰略考慮。在1944年6月的馬利亞納群島戰役中,日本戰艦因為缺少石油而未能參加戰斗。石油的短缺還限制了日本空軍的能力。1944年,日本飛行員的訓練從認為必須完成的60小時減少到30小時。

隨著時石油短缺情況的進一步惡化,航空訓練乾脆免了。航空油的原料只剩下松脂,而且煉成的燃油越來越多的摻雜酒精。劣質性的燃料,缺乏訓練的飛行員,未經核驗的飛機,使日軍飛機從一個基地轉向另一個基地就損失其中的40%。

日本石油短缺的綜合結果是,正當日軍需要海軍、空軍聯合抗擊盟軍時,卻由於嚴重缺油而又不得不分散兵力。總之,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給日本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加速了日本的失敗。



『伍』 運用供求理論分析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石油是緊缺資源,而且也是有限資源,石油市場屬於賣方市場,賣方說了算,如果產量(供給量)太大,可能導致油價下跌,當油價下跌的幅度大於產量增加的幅度時,總的收入還是減少了。而適當的減少供給,可能會導致油價有較大程度提升,因為油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不管油貴油賤,都得用它。這樣做的話,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還能降低有限資源的消耗速度。

『陸』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彈性理論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經常限制石油產量

答: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產量,是因為在石油的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食油的價格將上漲。
限制石油產量的政策使供給曲線s1向左平移到s2,均衡點也隨之平移,價格上升。
同時,由於石油為各國重要能源,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從而其需求量的下降會小於價格的上漲幅度,使得價格上升所造成的銷售收入的增加必定大於需求量減少所帶來的銷售收入的減少量,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總收益將增加。
如上圖,價格上升後,需求量減少,但總收益仍然增加。
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的產量。否則,各石油生產國將蒙受收入上的損失。

『柒』 為什麼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要限制石油的生產

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組織限制石油生產主要是要運用供求杠桿調節石油價格。由於石油為各國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彈性,所以,當降低產量時,石油價格就會上漲。這從短期來看會增加該組織成員國的收益,從長遠上來看也有利於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若該組織不限制石油的生產,則各成員國將因價格下跌而減少其收益

『捌』 試用供求理論及彈性理論分析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因為石油是一種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 即價格的波動對需求量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是產量的波動卻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這樣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高產量不一定比低產量的收益更高 因為收益主要是取決於產量和價格 在產量低的時侯價格就會高 當然也不一定因為這裡面有石油交易市場的影響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產量是會對價格產生成比例的影響 因此石油輸出國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好的控制石油市場 往往會採取限制石油產量的方式達到目的 當然這一直是受到國際上譴責的一種手段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玖』 運用供求理論分析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什麼要限制石油產量

摘要 石油輸出國組織經常限制石油產量,是因為在石油的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石油的價格將上漲。限制石油產量的政策使供給曲線S1向左平移到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