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石油儲備世界第一,是否已經成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石油是沒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資源,是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血液。美國當年為什麼要對伊拉克動武?不就是看中石油了么。所以說,石油可以說是保衛國家的底牌。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量,能夠看出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實力。
還有一個就是日本儲備石油,是為了下次實行軍事戰爭做准備。日本是軍事主義強國,一直都有稱霸世界的野心,對外擴張的野心很強。然而對外擴張需要龐大的工業和軍事基礎。那麼,石油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資源。
總而言之,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日本如此儲備石油肯定有理由。而中國儲備糧與日本相差很多,不得不提防日本。
② 石油資源儲備量:美國9100萬噸,日本8000萬噸,中國有多少
就目前來看,美國的石油儲備毫無疑問是相當龐大的。地理面積並不大的島國日本,也有著8,000萬噸的石油儲備。那麼,中國又有多少石油儲備呢?
中國的石油儲備量:8500萬噸
相比較於美國和日本而言,中國在這一方面其實比較少。一方面,我們本土並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質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們沒有足夠成熟的開采技術,最終獲得的石油資源質量遠遠比不上進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之所以遲遲不肯在國內開發石油資源,除了硬體條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擾廣大老百姓的生活。開採石油資源,必然會影響到周邊的老百姓,對他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結語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這些老百姓的切實利益,政府部門寧願進口石油,也不願輕易進行石油資源的開發。不過相信未來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石油資源問題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③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儲備石油8600萬噸,全國可用140天,我國呢
除了礦石資源以外,鹽井的開采也是極為的常見,畢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調味品,除了晾曬海水制鹽以外,人們還會開采鹽井,鹽井的開采最晚被記錄在《華陽國志.蜀志》當中,當時人們通過使用天然氣蒸餾鹵水制鹽,從技術上來說也是比較完善,甚至在書中還提及無計劃隨意開采只會破壞地下的鹵水資源,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多強。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石油存儲量為8500萬噸,要略高於美國,但也僅僅能維持國內90天生活的運轉,這也是我國地廣物博的特性所導致的。但我國的石油存儲量仍在攀升之中,隨著工業、科技領域的不斷進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需要石油資源的運轉,國家對於石油資源的重視程度也在與日俱增,相對應的石油存儲力度也在不斷增強。
結語
其實即使是在這個和平安穩的年代,我們也要有相對應的危機意識,只有形成了這種潛在的危機意識,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我們才能做到不慌不忙。而且我們在進行自然資源開採的同時也要更加註重對於環境的保護,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一味地索取也會讓我們在最終走向滅亡。
④ 日本位居世界儲油量榜首,中國"功不可沒
原文在這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前段日子裡訪問了中東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埃及。那麼此行明確提議向沙特構建「石油共同儲備構想」,通過提供巨額資金以及展開技術合作等措施,從而獲取沙特的石油優先購買權、阿聯酋的長期石油供應合同、科威特的能源穩定供應承諾。
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的石油存儲量竟然達到了158天。美國比日本竟然還少了20天。這讓很多人感覺到始料未及。那麼我們回頭看一看中國的是多少呢?僅僅是30天。雖然中國地大物博,雖然中國每天進口的石油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但是在石油存儲方面,中國都達不到日本的一個零頭。
一直以來,伊朗因為受到美歐的制裁,國民經濟痛苦難堪,中國作為一個陌生人卻不斷接濟它走出危機。而日本作為伊朗石油戰略的上面的合作夥伴,確實落井下石,積極參與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猶如背後小人,可恨至極!伊朗經濟制裁解除後,就算不斷增加石油天然氣的出口量,也絕對不會向日本出口石油。一國執政好比做人一樣恩怨分明,要報復就得狠心!如此看來,伊朗停止出口石油,是日本是自食其果。日本要想再次挽回伊朗的信任,恐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伊朗制裁解除後,積極與中國展開合作,不但將其原屬日本的開採油田權轉給中國,與中石油、中石化共同開發兩大油田,而且還是以日本所花價格的1/3。今年上半年,又將日本最後一塊大型油田的55%的產量劃歸中國使用。
之前日本的石油進口來源於哪些地區?日本是當前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前兩個是中國和美國),但自己幾乎不生產石油,也沒有石油資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進口。日本的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分列前五位,佔到了日本進口石油的70%以上,在分布是非常不合理的。近來,俄羅斯向日本輸出石油的比例也在上升,泰納線(從泰舍特到納霍得卡)的石油管線建成後,日本每年從俄羅斯獲得700萬噸石油。
中國也是日本石油的來源之一,過去中國是為了換匯,現在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的貿易。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經過幾十年的運作,目前已頗具規模。截至2015年底,日本擁有10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17個民間石油儲備基地,其中2個是官民共用儲備基地。
日本國家儲備在日本全國10個地方的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以及從民間石油公司租借的油罐中,儲備了大約4782萬千升(約合2.97億桶)的原油。日本民間大約儲備了3288萬千升(約合2.04億桶)原油。據估計,假如日本石油進口中斷,這些原油能維持197天。
中國似乎早已忘記了當年日本人給予中國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災難,善良的中華民族是根本就不善於將仇恨銘記永遠,不過,好了傷疤就忘記疼也不應當成為中華民族輕易放過仇敵的理由借口,牢記歷史,牢記教訓不忘恥辱,自強不息奮發圖強,與其去資助昔日的仇敵,不如發展壯大自我,廣大中國百姓應當覺悟警醒,國產產品的發展壯大,必須是要依靠中華民族每個分子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才能發展壯大,一味崇洋媚外只能是自絕生路。
⑤ 美國石油儲備8600萬噸,日本石七千萬噸,我國呢
如今的中東國家還處於不斷的戰亂之中,石油供應每時每刻都可能被切斷,所以每個國家都要做好石油儲備的工作。不過近些年來中國也在努力維持與中東各個國家的良好國際關系,也有很多國家願意把自己的石油出口給我們,這是無數國家領導人努力得來的結果。
中國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中國能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趕上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也證明了中國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有美好的生活,當然國家的繁榮昌盛也離不開每個中國人,這是每個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⑥ 物質匱乏的日本,為何庫存石油量居世界第一
在當今這個時代里,石油依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工廠機器的運作,還是人們的日常出行,石油的使用都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在石油資源方面是極度缺乏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島國卻是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多的國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對石油的使用極其小心,一般不會動用自身的庫存,對於進口的石油也是用一點存一點。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日本的石油庫存已經超過了6億桶,這還只是官方統計的數量,不包含民間的儲備量。這個數據是極其嚇人的,目前日本的石油庫存穩居世界頭把交椅,無人可撼動,龐大的石油儲備量使得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對於購買的石油的處理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⑦ 各國戰備石油儲量排名
日本石油戰略儲備及商業儲備庫存量合計約180天、美國150天、法國180天、德國120天,我國超過60天。
⑧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戰爭的資源都是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主要的戰爭資源石油、鋼鐵、橡膠、煤炭、稀土、銅礦、黃金乃至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糧食日本都比較稀缺,那麼日本是如何獲得龐大的戰爭資源使他的戰爭車輪保持轉動的呢?
石油資源
先說石油,石油是戰爭中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航行的全都趴窩。甚至可以說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就是源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而日本是著名的貧油國家,日本國內石油生產只佔石油消耗的7%,那日本二戰中的石油是那來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
1940年日本進口:石油2205萬桶,成品油1511萬桶
1940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2086萬桶,成品油2804萬桶
1941年日本進口:石油313萬桶,成品油524.2萬桶
1941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1235萬桶,成品油2588萬桶
1942年日本進口:石油814.6萬桶,成品油237.8萬桶
1942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684萬桶,成品油1849萬桶
1943年日本進口:石油984.8萬桶,成品油465.2萬桶
1943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35萬桶,成品油1146萬桶
1944年日本進口:石油164.1萬桶,成品油333.4萬桶
1944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0萬桶,成品油475萬桶
(1)1941年美國禁運前的石油來源
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940年的石油進口和石油儲備是日本的巔峰,而這些石油進口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提供了80%),另外一部分來源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所以在美國禁運日本前,日本的石油是主要來自於進口和日本之前的石油儲備。
(2)1941年美國禁運後日本進口斷崖式下跌
1941年6月日本佔領越南後,美國宣布對日本禁運,英國和荷蘭效仿,切斷了對日石油供應,因此日本在1941年石油進口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只有313萬桶,只佔1940年14.2%。
所以禁運後的日本石油儲備急劇減少,不得不做出了偷襲珍珠港冒險的抉擇。
日本還大肆掠奪東南亞的特產橡膠和錫錠
⑨ 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排名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年消耗石油近3億噸,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佔70%以上),因而對石油安全特別關注。早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有關法律就規定了企業的石油儲備義務。1974年日本加入國際能源總署,建立了政府石油儲備。1983年,位於日本青森縣的小川原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成,開始了由國家儲備基地儲藏石油的時代。日本是個平原狹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島國,又缺乏地下鹽穹或岩鹽層的地質條件,因此採取了多種儲備方式,如地面油罐、半地下油庫、海上油船和油罐、地下岩洞油庫等。到1996年,日本相繼建成10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每個規模為150~665萬立方米。政府還從民間租借了21個石油儲備設施,民間儲備的石油則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廠和銷售網點。目前,日本石油儲備量的規定是90天,實際儲備91天,100%為原油儲備。而民間石油企業的義務儲備量規定為70天,其中成品油佔55%,原油佔45%。日本液化石油氣的3/4靠國外進口,為此也建立了液化石油氣國家戰略儲備,2010年建成液化石油氣國家儲備1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