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我國是什麼時候使用石油的
擴展閱讀
做心臟微創要多少費用 2025-01-24 05:08:57
搖搖鞋價格怎麼差那麼多 2025-01-24 05:05:53
thgparis什麼價格 2025-01-24 05:04:05

我國是什麼時候使用石油的

發布時間: 2024-04-04 12:54:02

『壹』 我國首次使用石油和煤氣能源在哪個朝代

石油,天然氣最早出現在周代。 我國最早發現、開采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氣,要從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經》中有「上火下澤」、「澤中有火」等記載,說明可燃的天然氣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氣苗。 1900多年前,班固的《漢書地理志》記載:「商奴,有洧水,可蘸」,是說在陝西延安一帶的洧水(即清澗河)水面上有像油一樣的東西可燃燒。 公元267年,晉朝張華著《博物志》記載:「酒泉延壽縣南山泉水中漂有石油,採集後用作潤滑車和燃燒照明。」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中,關於歷史中我國人民認識、利用石油、天然氣的記載有很多。 自魏晉以來到唐宋(公元7?13世紀)的史籍中的記載;在甘肅酒泉、新疆庫車以及准噶爾盆地南緣等地都發現了石油,其古稱為石漆、石脂水、火油等。 「石油」這一名稱最早見於900多年前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的著作《夢溪筆談》。書中曰:「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脂水即此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 大約扮昌距今2000年前,在中國西北地區人們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極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點燈。北魏酈道元(公滑渣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著《水經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車及水碓釘甚佳」的記載(註:、車轂中鐵也,即車軸。此句意為:用原油塗在車和水碓的廳讓扒軸承上,甚好)。唐、宋以來,用石油製作「石燭」和墨。北宋時,京城開封出現了煉制「猛火油」的作坊,所產的猛火油主要用於軍事。

『貳』 我國在什麼時候發現石油的

石油這種可燃性的液體燃料,我國很早就發現了。公元前800年的古書《易經》上就有石油的記載。早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我國古代人民就學會了使用石油。大約在1800年前,我國古代歷史學家班固在他寫的《漢書》中,就提到這種燃料。書中說:「高奴有洧水可燃。」高奴就是今天陝西延安一帶,那裡有一條河叫清水。「燃」是一個古字,就是今天的「燃」字。這段話說的是延安附近的洧水可以燃燒。一般的水是不會燃燒的,這里講的洧水因為含有石油,所以可以燃燒。由此可見,當時的人民就知道使用石油了。雖然當時人民還不知道石油這個名稱。

在《後漢書》中又記載,酒泉的「石漆」燃之極明,不可食。「石漆」,這便是那時人民對石油的稱呼。到了唐代,又把石油稱作「石脂水」。宋朝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兵工作坊里設有「猛火油作」,即製作「猛火油」的作坊,這「猛火油」也是指石油。

第一次為石油「正名」的人,是我國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他在《夢溪筆談》一書中,專有一節寫到石油。書中提到:「延境內有石油。延即現在陝西富縣和延安縣一帶。在這里,沈括第一次提到「石油」這個名稱,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沈括還在書中說:「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著()之,乃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過去說高奴縣可以燃燒的水是脂水,它也出自水中,但往往與沙石和泉水夾雜在一起,恍恍惚惚地才出現。當地人曾用雞毛一類的東西沾取它,放在罐子里,粘稠如漆,但點燃起來像麻一樣,有很濃的煙,把牆壁一類幄幕熏得漆黑一片。他還預言:「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下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在當時,石油和煤一樣,大多都埋在地下,流出來的只是少數,沈括在當時就指出石油埋在地下,而且藏量非常多,不像用松木柴這類燃料很快就會用完。20世紀石油的大開發,驗證了沈括的偉大預言,這再一次表明中華民族的偉大。

『叄』 我國首次使用石油和煤氣能源是哪個朝代

周代。
從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經》中有「上火下澤」、「澤中有火」等記載,說明可燃的天然氣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氣苗。

人類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使用石油,最早採集和利用石油的記載,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郡國志》。此書在延壽縣(指當時的酒泉郡延壽縣,即今甘肅省玉門一帶)下載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石漆",當時即指石油。
「石油」這一名稱最早見於900多年前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的著作《夢溪筆談》。書中曰:「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脂水即此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
大約距今2000年前,在中國西北地區人們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極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點燈。北魏酈道元(公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著《水經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車及水碓釘甚佳」的記載(註:、車轂中鐵也,即車軸。此句意為:用原油塗在車和水碓的軸承上,甚好)。唐、宋以來,用石油製作「石燭」和墨。北宋時,京城開封出現了煉制「猛火油」的作坊,所產的猛火油主要用於軍事。
到了20世紀,石油的開采和利用才使得石油在世界能源中代替煤炭而躍居首位,同時開啟了"石油時代"。盡管有人預計,21世紀天然氣將會代替它,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已成為世界經濟"血液"的石油,早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是百業之母。石油的用途,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加工成各種成品油(如汽油、柴油、航油、燃料油、潤滑油等)外,它還是化工產品重要的基礎原料,目前約有5000多種化工產品的原料來自於石油及天然氣,特別是有機化工的8種基本原料有7種來自於石油,其中的乙烯是與鋼鐵、水泥並稱的工業化三大基礎材料之一;同時,石油還對農業生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化肥、農葯、農機等都對石油有很高的依賴度。石油能為我們帶來財富,但同樣它的出現,讓世界顛覆。

『肆』 石油的發現和利用是什麼時候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古書上載「澤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到水面而燃燒。宋朝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第一次記載石油的用途,並預言:「此物必大行於世」。早在距今2000年前的東漢初期,著名的史學家班固就在《漢書》中第一次記載了石油——「高奴有洧水可燃」,所記述的是露頭的油苗浮於水上的現象,並認識到石油的可燃性。東漢末年唐蒙著的《博物記》一書,更詳細地記述了陝北一帶石油情況,並第一次出現「石漆」這個名字。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了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石油。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就已經發現石油。

把石油用作潤滑劑、防腐劑和粘合劑,以及用於醫葯。宋代科學家沈括創造性地發明了石油制炭黑技術,開辟了石油利用的新途徑。北宋時期,我國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煉油車問,開始生產初步煉制的石油產品,其易燃性遠遠超過了原油。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在石油的發現、開發和利用方面,都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就,為近代石油工業的興起奠定了早期的基礎。

『伍』 油的發展歷史包括榨油之類的早期傳統等等國外

石油的發展歷史

人類使用使用石油已經有3千多年的歷史了。

世界上最早開始使用石油的是古代商朝時期的中國人。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商朝的人就已經發現了石油這種資源了。

當時中國人發現的是已經溢到地面上的石油。

中國人稱之為天然瀝青。

後來到了10世紀時,也就是宋朝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削得很尖的竹竿,挖到地底1000多米的深度來鑽取石油。

根據中國歷史文獻的記載。

當時的中國人知道石油是可以燃燒的,也可以隔絕水分、所以古代的中國人便拿石油直接燃點,來煮鹽、用來照明以及取暖。

又或者把石油塗抹到木材製造的船身上,特別是吃水線以下的部位。

這樣,這些石油就可以當做天然的瀝青來使用,可防止進水。

在後來的唐朝、宋朝,因為中國人的生活的改善、煮鹽也得進步,以及對外海上貿易發達,需要製造大量遠洋船隻,所以石油的使用也就有所增加。

在公元700多年的時候,古代的波斯人也已使用石油。

那時的巴格達就有用石油鋪的路。

雖然,古代的中國人使用石油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是中國人也好、波斯人也好,並沒有發展出現代化的石油冶煉、石油工業體系、以及現代化的石油化工體系。

這點反而是以歐美為主的西方人在近代工業革命以後,發明了現代化的石油冶煉工業,建立了現代化的石油工業體系。

在18世紀50年代,也就是1750年代左右,工業革命在英國展開,然後逐漸傳播到歐洲、北美。

在這期間,因為科學的進步、機器的大量使用、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的進展、對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開采技術的進步,促使人類對石油的使用與消耗不斷上升。

比如說,美國獲得獨立之後,因為工業的發展,對石油消耗的增加,人們越發注意到石油對現代工業的重要性。

促使人們去尋找更多石油的來源。

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開鑽門第一口油井成功後,洛克菲勒更是以他的敏銳目光,看到了石油對工業的重要性和寶貴性,所以才傾全力來打造他的石油商業帝國,曾雄霸美國市場。

由於當時人們加大力度開採石油的目的,是通過對石油的冶煉,獲得煤油、汽油等燃料及製造化學品。

而美國又是這方面的先鋒及石化產業的表表者,隨著時代的步伐,美國也就拉開了現代化石油冶煉、化工的序幕,並逐漸建立起一套體系。

到了1861年,在蘇聯的巴庫地區,因為該地的油田開采,人們更在該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煉油廠。

從1750年代,工業革命開展以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汽車、飛機以及各式汽油機、柴油機以及包括塑料等化學品在內的的使用量不斷增長,特別是在歐美日本等各工業國人類對使用的總消耗雖然不斷上升,但占總體的消耗並不多。

比重遠低於煤炭的消耗例如:美國的煤炭消耗遠多於石油,俄羅斯(俄國)在蘇聯時期,從1924-1941年,工業生產高速增長。

因為重工業發展迅速,帶動了煤炭、石油、鋼鐵以及電力的生產開采業快速上升。

但是煤炭的生產量遠比石油多。

煤炭的產量可達一年上億噸,但是石油也就有千萬噸左右。

但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以歐美日本為主的世界各國,大量消耗石油,對石油的消耗出現急速上升。

到了1980年代,人們已經使用完世界歷史上頭一個一萬億桶石油了。

人們使用完世界歷史上頭一個一萬億桶石油,實際上,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用了3000多年。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工業革命以後的幾百年間消耗的。

但是當人們消耗掉世界歷史上第二個一萬億桶石油,卻僅僅是有了30多年而已。

人類累計使用了超過2萬億桶石油,但是使用的時間差距甚大。

前者是3000多年,後者僅30多年。

可見石油對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性。

----------------------------------------

遠古時代的榨油歷史

壓榨法是一種歷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

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壓榨取油的記載。

在元代的《王禎農書》、明代的《天工開物》、《農政全書》中,都有榨油機和榨油方法的記載. 北京朝陽區境內的一家飯店,在它的大廳里,陳列著一台榨油機,據說它是現今我國保存的最完整、體積最大的手工榨油機。

它來自於湖南茶陵山區之中。

它的主體部分是用一棵生長了三百年的樟樹製成的。

在當地使用了二百多年後,被這家飯店愛好收藏的老闆搬到了這里。

由於湖南山區盛產茶籽,當地農民便在農閑之季,將茶籽曬干,搗碎後加上稻草做成油餅,用鐵箍固定後放在榨油機的榨膛中,用來榨油。

卧式楔子榨油機,在榨膛中裝好油餅後,在油餅的一側塞進木塊,然後利用吊著的撞桿撞擊木塊之間的一個三角形楔塊。

隨著楔塊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橫放的木塊會對油餅產生擠壓的力量。

正因為這種三角形的楔塊在榨油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榨油機才被稱為楔式榨油機。

隨著這個力量的不斷增加,就會有清亮的茶油流出來。

這種榨油機也可以榨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來。

根據專家推測,北宋時期大型的楔式榨油機可能就已經出現,它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正是它們的出現,才導致了真正的專業榨油作坊的產生。

在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漫長時間里,正是這種榨油設備,為開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先後興起的大都市,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

采訪北京科農環宇機械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成號:如果從有準確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這種老式的木製榨油機在我國差不多盛行了700多年,也許它存在的歷史可能超過了一千年,一直到解放後的1959年,全國還有木製榨油機15萬台,出產的油脂佔到了全國產量的40%,到了1964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全部淘汰木製榨油機,這種木製榨油機才逐步走下歷史舞台。

這種傳統的榨油方法,大部分工作都要靠人力來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

做一塊餅要彎六次腰 做完餅後三個人撞 要打撞的時候三個人一起打一打咚一打咚一打咚一咚一身汗 累得很 第一道做了後,還要把餅拿下來再拆 拆了之後再錘 放羊娃來錘 錘了之後再拿碾子碾 碾細了再來做二道 二道餅做好了再來打

『陸』 中國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是哪個朝代

最早給石油以科學命名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 (1031~1095年,浙江錢塘人)。他在網路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延境內有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石油」一詞,首用於此,沿用至今。 沈括曾於1080~1082年任延安路經略使,對延安、延長、 縣一帶的石油資源親自作了考察,還第一次用石油製成石油炭黑(黑色顏料),並建議用石油炭黑取代過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節省林業資源。他首創的用石油炭黑製作的墨,久負盛名,被譽為「延州石液」。事實證明,我國有大量的石油蘊藏,石油和石油產品不僅自給有餘,還出口國外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確實「生於地中無窮」,並「大行於世」。九百年前,我國人民對石油就有了這樣的評價,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尤其是對未來石油潛力的預言。更是難能可貴的。
採納哦

『柒』 石油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

「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