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控制權怎麼展開
擴展閱讀
廢品回收怎麼估價格 2025-01-23 20:16:22
什麼是地理四大優質資源 2025-01-23 20:15:30

石油控制權怎麼展開

發布時間: 2024-04-09 01:03:15

① 世各國爭奪石油的實質

由於石油具有的特殊戰略價值,世界各國對全球石油供應資源的爭奪,也構成了世界各國政治、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礎。
美國政府已將能源安全放在美國對外貿易和對外政策的首位。美解決能源危機的基本戰略是加強同加拿大等美洲產油國的關系;加強同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的關系;加緊開發裏海和俄羅斯的石油資源;關注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石油動向。美國還支持西方石油公司主動參與中亞地區的石油開發,力圖建立不經過俄羅斯或伊朗領土,直接將該地區的石油與歐美市場聯系起來的石油運輸通道。
俄羅斯則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布局:一是深化俄歐能源合作。二是加強對裏海能源開發的影響。三是與亞太國家開展能源合作。四是加強俄美能源戰略合作。俄羅斯政府出台的《俄羅斯聯邦能源發展戰略》,重點就是強調要通過強化能源外交促進經濟復甦、維護地緣利益。
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積極尋求新的能源合作夥伴,並制定了新的能源戰略。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加強與伊朗的能源合作;致力於對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的能源投資與開發;建立與俄羅斯的戰略性能源夥伴關系;大力開拓東南亞市場,努力打入拉美油氣資源領域,積極進軍非洲能源市場。
日本則積極加強與中東及其他世界產油國建立相互依存關系,提出了針對中亞地區石油的歐亞大陸外交計劃,並充分施展「金元外交」,用提供大規模經濟技術合作計劃的方案在全球展開石油資源爭奪戰。具體而言,一是繼續加強與中東產油國的關系,保證穩定可靠的油源;二是角逐遠東,加強同俄羅斯的經濟合作;三是覬覦北非,力圖實現石油來源的多元化。

美國暫居石油霸主

美國副總統切尼曾明確講:誰控制海灣石油的流量,誰就對美國經濟,甚至「對世界其他大多數國家經濟」擁有了「鉗制」力,未來學家托夫勒也曾講到,控制了中東地區的石油,美國就捏住了向其主要競爭對手供應石油的輸油管口。雖然世界大國對石油的爭奪受各自的生存與發展需求驅動,但在當代世界石油資源爭奪中,美國一直是首要角色。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國,因此,石油利益一直是美國地緣政戰略的核心,美國的能源需求也成為形成21世紀地緣政治的重要因素。美國爭奪石油不僅在於確保自身需求得到滿足,更有控制這一戰略資源進而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的長遠意圖。
目前,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石油展開的。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深層原因之一是為了控制伊拉克乃至中東的石油。「9·11」事件以來,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系緊張,石油資源仍是主因。美國污衊伊朗為「邪惡軸心」,也是覬覦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在阿富汗戰爭後,美國軍事力量借機滲透到中亞地區,一方面為了爭奪裏海石油資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抵制其他國家在中亞地區拓寬能源渠道的努力。而最近,美國借口打擊恐怖主義,要在馬六甲海峽進行巡邏,更凸顯出其急於控制海上石油生命線的圖謀。
顧近幾年形勢的發展,美國借反恐戰爭已拿下阿富汗,並「順便」立足中亞,其控制裏海油氣資源之目標已基實現。伊拉克戰爭則使美國支配中東石油的願望成為事實。如果美國再順勢解決伊朗問題,中東油氣資源的控制權將基本落入美國之手。此前,美國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掌控了加拿大、墨西哥的油氣資源。在西非,美國頻頻發動外交攻勢,並謀劃調兵進駐幾內亞灣,以保「後備油庫」之安全。所以,在世界能源領域,可以看出美國的霸主地位已基本確立。

世界石油格局走向何方

世界石油能源及其市場變化,特別是油價的變幻莫測、因石油而發生的雙邊或多邊間的磨擦此起彼伏,牽制著世界和各國的經濟發展,影響著人們的視野和對石油形勢的判斷。但是應當說,世界石油格局的基本態勢大體上是清晰的。
很長時間內剩餘可采儲量仍較豐富,世界石油主要需求地區不變,但供需格局中長期將發生較大變化。
世界剩餘可采儲量在很長時期仍將是豐富的。到2050年前,石油資源保障程度應該是樂觀的。
今後20年,石油供需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世界上許多正在開發的油田產量將以年均4%—5%的速度遞減,特別是歐洲、北美、亞太的油區產量將下降更多。即使有新的油田發現和投產,也將減少世界原油產量中的份額比例。而資源雄厚的歐佩克產油國,特別是中東的產量及在世界石油產量中的份額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歐佩克產油國2003年石油產量約15億噸,占當年世界產量的40%,其中中東產油國產量為11億噸,占當年世界產量的30%。
預計到2020年,當世界消費45億—50億噸石油時,歐佩克的產量將佔60%—65%。也就是說,屆時世界石油對歐佩克,特別是中東產油國的依存度將會更高。而2020年世界主要消費地區仍將是北美、歐洲、亞太,發展中國家需求會有較快的增加。據國際能源署預測,亞太地區將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其份

② 什麼是石油的政治色彩

(1)石油的政治說。
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現代工業社會的「血液」,其安全供應關系著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石油不僅具有商品屬性,實際上也具有政治屬性,是「戰略政治商品」。近代以來,在西方世界的全球資源掠奪戰中,石油雖是後來者,但對其爭奪的激烈程度遠遠超過了對其他資源的爭奪。一些戰略家甚至宣稱:誰佔有了石油,誰就擁有了世界。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石油實際上一直是和金錢、政治、戰爭纏繞在一起的,與國際政治緊密相關。石油和政治是一對雙胞胎,不含政治的石油幾乎是不存在的。近現代歷史中,石油更是直接與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相連。正因如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石油問題就開始跨越了經濟問題的范疇,對國際政治和安全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爭奪勢力范圍的斗爭,甚至國家之間的戰爭都與石油問題有著密切聯系。正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這種特殊屬性,使得在國際舞台上,還沒有哪種商品能夠像石油和天然氣這樣牽動國際政治、經濟和外交關系的調整。有專家甚至稱,在某種意義上說,石油和天然氣就是政治。
(2)石油武器銳不可當。
石油被政治化的最高體現是石油作為政治武器的廣泛使用。在冷戰期間,石油作為政治武器被頻繁使用。最初石油武器是被西方用來對付第三世界國家的。20世紀50年代,由於西方實行石油禁運,禁止伊朗石油進入世界市場,因此導致伊朗的石油國有化運動夭折,民族主義的摩薩台政府垮台。這一歷史事件日後也成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與美國長期結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後來,石油則被資源國廣泛用來作為反霸、反殖和反帝的武器。埃及前總統納賽爾將石油視為「阿拉伯力量的三要素」之一。阿拉伯國家在阿以沖突中廣泛使用石油武器:如果你敵視我們,你就得不到石油;如果你中立,就可以得到石油,但不能像以前那樣多;如果你持友好態度,就可以得到和以前一樣多的石油。1948年,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伊拉克切斷了通向以色列海法港的輸油管線。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蘇伊士運河石油運輸被切斷,沙烏地阿拉伯對英、法實行禁運,導致歐洲出現油荒。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宣布停止石油生產,並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禁運。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阿拉伯國家以及其他OPEC成員國如伊朗以減產、禁運為手段,給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以痛擊,由此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這是阿拉伯國家成功地第一次大規模集體使用石油武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石油武器的使用在經濟上給美國等西方國家以沉重打擊,在政治上有力配合了埃及、敘利亞等國的軍事斗爭。
在石油危機的打擊之下,西方被迫調整中東政策。歐盟不再一味追隨美國,歐共體9國外長會議通過《布魯塞爾宣言》,要求以色列結束1967年戰爭以來佔領的阿拉伯領土,要求保證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不允許通過武力獲得領土。極度依賴中東石油的日本也脫離了美國的中東政策軌道。日本政府明確提出「以色列必須從1967年戰爭中佔領的全部領土上撤走」,並主張「承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1973年11月22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宣布的「新中東政策」表明了日本從親美、親以轉為親阿拉伯國家的重大政策轉變。這是戰後「惟美是從」的日本外交第一次在重大地區政策上的「自主決斷」。此後,日本開始在中東實行親阿拉伯的「石油外交」政策。美國在戰後也開始被迫調整中東政策,1975年首次承認巴勒斯坦問題是阿以沖突的核心問題。石油武器的使用是阿拉伯國家反以斗爭的一個創舉,不僅重創了西方,促使其內部出現分化和分裂,而且大大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極大推動了第三世界國家反對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斗爭,而第三世界的崛起標志著傳統的兩極格局開始出現瓦解。在此之後,石油武器被更加頻繁地使用,石油武器的威力一次次地展現出來,並一再引發石油危機和世界經濟危機。冷戰後,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亞等國也頻繁使用石油武器來應對美國的制裁和封鎖。
(3)石油與國際政治形勢緊密互動。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石油的戰略物資地位得到空前的肯定。戰後,石油作為特殊商品,更成為國際政治爭奪的焦點之一,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因而國際政治中的石油色彩日益濃厚。正如我國一位研究中東問題的專家所言:「國際石油經濟總是與國際政治,特別是世界霸權主義政治和地區霸權主義政治及反霸權主義政治緊密地糾纏在一起。」
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在中東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蘇聯入侵臨近波斯灣的阿富汗就是其中一例。美國前總統卡特針對蘇聯企圖控制海灣發出警告:「外部力量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嘗試,都將被視為對美國利益的進攻。美國將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軍事力量在內——打退這種進攻。」1991年的海灣危機則由伊拉克企圖建立海灣和中東霸權,薩達姆夢想成為「當代阿拉伯世界的撒拉丁」有關。如果伊拉克並吞了科威特,那麼伊拉克將直接控制世界石油儲量的20%,如再進一步入侵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將控制全世界1/3以上的石油供應。因而1991年美國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名義上是為了將伊拉克驅逐出科威特,實際上是為了實現進軍海灣,謀取控制海灣石油,建立中東新秩序,進而謀求建立美國領導的世界新秩序的夢想。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為發動海灣戰爭辯護說:「如果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裡,那麼我們的就業機會,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國家的自由都將蒙受災難。」
縱觀世界石油發展歷史,國際石油市場與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呈現明顯的互動關系。一方面,國際石油市場的變化會帶來國際能源外交活動,而國際能源外交活動通常又會引起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進一步變化;另一方面,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動也會引起國際石油市場的變化,引發新一輪的國際能源外交活動。
(4)地緣政治凸現石油色彩。
進入21世紀以來,石油與國際政治的關系更加密切,對石油的爭奪與控製成為國際沖突與矛盾的一個重要根源,並成為國際關系變動的新因素。
石油與地緣政治的關系表現被稱為「石油地緣政治」。石油地緣政治的形成具體又表現在石油儲量與石油資源的「地緣政治」、石油生產的「地緣政治」、石油消費的「地緣政治」和石油貿易的「地緣政治」等若干方面。
石油儲量或石油資源的「地緣政治」,主要是指石油資源地區分布相對集中的格局。到2005年止,世界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1380億噸,天然氣140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和中亞及俄羅斯地區是世界油氣資源最為豐富而集中的地區,佔全球石油已探明儲量的71%。因此,這兩大地區的石油資源不僅有重要的國際意義,而且具有更加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這兩大地區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在國際地緣政治中仍將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兩大地區內部是否穩定,國家之間是否友好、團結,協作狀況如何,不僅制約著本地區的安全和經濟發展,而且也會影響整個世界的安全和經濟發展。
具體地說,從世界范圍來看,少數國家和地區集中了該地區的主要石油資源。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伊朗等五國,佔中東地區石油儲量的96%,天然氣儲量的80%;中亞、俄羅斯及沿裏海國家占歐洲石油儲量的76%,天然氣的91%;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奈及利亞三國占非洲石油儲量的81%,天然氣的85%;委內瑞拉、墨西哥、美國三國佔美洲石油儲量的88%,天然氣儲量的74%;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四國占亞洲石油儲量的89%,天然氣儲量的67%。石油資源的這種集中分布格局,就加深了這些地區或國家的「地緣政治」特色,使這種地緣政治帶有明顯的「石油地緣政治」色彩。加上這些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和優勢,更加深了它們的地緣政治作用和意義。
這里不能不著重提一下中亞地區這一新的地緣政治問題。中亞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相當特殊和重要,也是歷史、民族、宗教等遺留問題較多的地區。這是因為,一是中亞國家多是從原蘇聯分離出來的民族國家,同時又是世界上新的石油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國家的經濟比較落後,政府都寄望於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資源來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中亞地區成為新的「石油地緣政治」地區,主要是指裏海周圍國家蘊藏有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根據美國能源部和國務院的樂觀估計,該地區最終可供開採的石油儲藏量高達2000億桶(約等於273億噸),僅次於中東地區,可開采100年;這里的天然氣儲量達8萬億立方米,排在俄羅斯和中東之後,位居世界第三位,比美國和墨西哥兩國儲量加起來還要多。如果按照美國官方的這種估計,裏海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價值超過4萬億美元。裏海地區在19世紀曾經是世界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角斗場,但那時的爭奪偏重於地理位置的戰略重要性。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和各加盟共和國轉變為獨立的民族國家,特別是隨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采,它的「地緣政治」地位又增添了濃厚的石油色彩。因此,俄羅斯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在這個地區的爭奪,就帶來了濃厚的「石油地緣政治」的因素。
石油生產的「地緣政治」主要是指原油生產的地區分布和天然氣生產的地區分布相對集中的格局。石油生產的「地緣政治」同石油資源的「地緣政治」基本上相對應。石油生產的「地緣政治」又主要表現為石油生產和天然氣開採的「地緣政治」,不包括煉油工業的「地緣政治」問題。目前,原油生產仍以中東地區為核心,天然氣生產以北美和中亞及俄羅斯為核心。中東地區原油產量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31%,北美和中亞及俄羅斯天然氣產量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33%。石油資源和石油生產的這種地區上的合一,更加重了「石油地緣政治」的分量。同時,如前所指,中亞裏海地區石油生產正在加快發展,這樣也將會加重中亞地區「石油地緣政治」的分量。
石油消費的「地緣政治」主要是指石油消費地區分布相對集中的格局。目前,北美、西歐和亞太地區是世界石油消費的三大中心。2005年,世界石油消費總量中,北美、亞太和西歐地區分別佔29%、25%和20%。自20世紀末以來,世界石油消費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其中亞太地區尤為突出,年均增長率為8.8%,北美為3.9%,西歐為2.4%。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內,世界石油消費的三大中心地位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石油消費增長速度仍將是亞太地區增長最快。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消費的「地緣政治」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發達國家消費了世界石油資源的絕大部分。
石油貿易的「地緣政治」主要是指石油貿易的地區分布相對集中的格局。與世界石油三大消費市場相對應,形成了世界三大石油進口市場——美國、西歐和東亞。這三大石油進口市場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區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石油消費的增加。目前,這三大地區石油進口佔世界石油總進口量的80%以上。與目前世界石油生產格局相關,形成了中東、非洲和中亞及俄羅斯三大主要的國際石油出口市場。世界三大出口市場都是以本國資源的高「稟賦」和石油的低消費為基礎的。目前,這三大出口市場約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70%左右,其中又以中東地區所佔比例最大,它在世界石油出口貿易中佔有40%的市場份額。世界石油的三大進口市場和三大出口市場,大大增加了「石油地緣政治」的力度,使由石油資源、石油生產、石油消費和石油貿易共同構成的全球「石油地緣政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石油糾紛」,具有更為豐富、復雜的內涵,也把「石油地緣政治」的外延大大地擴展了,它不僅包括經濟問題,而且包括政治、外交和軍事等問題。
在國際關系中,不同國家或國家聯盟都在利用地緣政治因素來開展「石油外交」。在發達國家,「石油地緣政治」外交是建立在五個環節的基礎之上,即通過投資、開發、加工、運輸、銷售來構建它們的對外關系,以便控制主要石油資源和石油生產地區,實現它們的國家戰略利益。中東地區的「石油地緣政治」外交建立在兩個環節的基礎之上,即通過生產和銷售來構建它們的對外關系,以抵消發達國家對它們的石油控制,實現它們的國家戰略利益。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石油地緣政治」建立在三個環節的基礎之上,即通過開采、運輸、銷售來構建它們的對外關系,以保持它們的獨立性,實現它們的國家戰略利益。
依照阿拉伯學者的看法,美國的能源需求是形成21世紀地緣政治的主要因素。而美國巨大的石油利益已成為美國政府地緣政治戰略的核心。美國新戰略的新視點是把戰略重點從歐亞大陸的東部地區轉移到包括擁有世界石油2/3儲量的海灣地區和石油儲量豐富的裏海地區在內的歐亞大陸中南部地區。美國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直接控制這一地區,為加強其在整個歐亞大陸的霸權鋪平道路。鑒於海灣地區和裏海地區擁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儲量,以及中國、歐洲、日本和韓國未來都需要依賴這兩個地區,因此,海灣和裏海是美、俄這些世界大國利益發生沖突的重點地區。
而中亞各國也乘機開展能源外交,謀取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中亞位於亞洲大陸的「心臟」地位,「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因此,各國對裏海能源競爭的背後更多隱藏的是戰略上的地緣政治角逐。美、歐、俄、日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國政府及能源企業大舉進軍中亞,在勘探開發、生產、運輸等各個領域全線競爭。

③ 美國如何控制中東石油

中東地區國家之間及對中東以外國家間的戰爭和沖突、中東伊斯蘭激進主義和西方殖民主義情緒、恐怖主義對中東石油生產和運輸的破壞以及自然因素等都一定程度上對供給安全帶來威脅,各國基於對石油這一戰略性資源的安全考慮、為掌控這一資源而在中東地區實施不同的對外政策,以及該地區石油資源擁有國為保障國內經濟發展、維護政權穩定及在國際舞台上占據重要地位對該地區國家和地區以外國家實行不同的對外政策,從而導致石油資源控制權的爭奪。這種爭奪表現在該地區國家之間和該地區國家與其他國家間政治手段的零和博弈,而更激進的形式往往是戰爭和沖突,不管哪種形式都會危及石油供給安全。
對美國來說,石油資源對不僅是經濟上的利益,更多的是政治權力上的利益,作為增強其在世界超級大國地位的力量資本,控制該地區、控制石油,就能控制該地區和該地區以外的更多國家。自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中東地區霸主以來,其勢力就再未離開過這片土地。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坦言:「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對於歐洲會越來越重要,如果來自那裡的石油被切斷,歐洲的經濟就會崩潰,歐洲的經濟崩潰了,美國也會出現空前的困難「。
以1990年海灣戰爭為例,薩達姆·海珊對科威特的軍事行動,就是嚴重觸犯了美國在中東的根本利益——石油,影響到整個西方的經濟發展,且伊拉克的軍事擴張,也嚴重威脅到了美國控制中東的兩根支柱——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安全,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國迅速出兵科威特來維護自己在該地區的根本利益。
雖然從單純的地理位置上來看,美國本土遠離中東地區,但由於石油資源所擁有的強大利益和權力的存在,使得美國利益在該地區不斷擴張。該地區的國家大多依賴石油資源來發展本國經濟,依賴石油地位的上升來獲得國際上相應的政治權力,它們把石油作為維護本國利益的武器。因此,由資源而引發的控制石油權力的爭奪就不可避免。
但資源爭奪既是武力爭斗,又是合作共同獲取利益。例如該地區尤為突出的是美國與沙特的關系。美沙關系中,石油因素便是基礎。沙特是美國最重要的石油供給國之一,沙特強大的剩餘生產能力和在OPEC中的地位,對於美國國內石油消費和穩定經濟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同樣是基於石油因素,沙特的經濟發展對美國具有較大依附性。石油貿易經濟促進了沙特的金融發展,美國通過「美沙合作委員會」為其建立了銀行系統和金融系統。尤其在軍事上,沙特為保障本國在該地區的安全,警惕伊朗威脅,大量購買美國先進武器裝備。海灣戰爭後,沙特與美國簽訂了300多億美元的武器采購合同。冷戰後,兩國簽訂了《共同防禦協定》、《經濟軍事協定》等,沙特允許美國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良好的美沙關系,不僅促進了雙方石油貿易的穩定,保障了兩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沙特來說,能夠維護其在中東地區和OPEC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來說,穩定這個世界性石油大國也保證了美國對世界石油的控制力和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可以看到,這種控制權的爭奪不單單只有矛盾的對立和沖突,這種對資源的控制權爭奪還存在著合作的形式。美國利用沙特在該地區發揮自身影響力,最主要的就是在控制了沙特這個世界上最大產油國的同時,也控制了該地區其他國家,尤其是在其利益受到挑戰時,能夠得到沙特等國家的協助。例如在海灣戰爭中,沙特就向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提供了大量的經濟、軍事、政治及外交的幫助,與美國立場保持高度一致。那麼,從沙特立場來看,正是出於更大限度的對該地區石油資源進行控制,獲得自身利益考慮才選擇與美國保持緊密關系的方式。所以,不管是美國還是沙特,都基於圍繞石油引發的多重根本利益而保持了高度的協同合作。

④ 石油生產國的石油政策與法規是什麼

OPEC的油氣政策 這個由石油生產國組成的石油卡特爾,從它誕生之日起到今天,一直受到世界的重視。盡管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OPEC的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下降了,但是,OPEC成員國的油氣探明總儲量居世界首位,其強大的石油生產與供給能力,尤其是它實行的石油發展戰略及石油政策,對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OPEC在調整和實施其石油政策的過程中,協調行動、鞏固團結,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國際石油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OPEC的石油政策主要從對產量控制和油價控制展開。
OPEC通過對組織聯合產量的控制和各國生產配額的分配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從1982年開始,OPEC採用配額制度來實現產量控制。配額制度是將產量額度在所有的成員之間分配,以協調削減石油產量。
OPEC在不同階段採取了不同的油價政策。
生效日期會議地點變動(萬桶)日產量上限(萬桶)1998年2月利雅得—27.30*1998年4月利雅得-1.35525.951998年7月阿姆斯特丹/維也納-1.25524.691999年4月海牙/維也納-1.71622.972000年4月維也納+1.71624.692000年7月維也納+0.70825.402000年10月維也納+0.80026.202000年11月維也納+0.50026.702001年2月維也納-1.50025.202001年4月維也納-1.00024.202001年9月電話會議-1.00023.202002年1月開羅-1.50021.702003年1月維也納+1.30023.002003年2月維也納+1.50024.502003年6月維也納+0.90025.402003年11月維也納-0.90024.502004年4月阿爾及爾-1.00023.502004年7月貝魯特+2.00025.502004年8月貝魯特+0.50026.002004年11月維也納+1.00027.002005年3月伊斯法罕+0.50027.502005年7月維也納+0.50028.00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石油產量政策歷來變動一覽*OPEC 10國產量基準,利雅得減產的依據。
在成立的最初10年,針對國際油價不斷下降的趨勢,OPEC為了維護成員國的石油權益,實行了凍結油價的政策,通過有控制地增產、實現油田費用經費化、減少原油銷售補貼等手段爭取獲得更多的石油收入。1961年至1970年9月,原油標價一直穩定在每桶18美元的水平。
20世紀70年代,OPEC實行大幅度提高油價的政策。通過實施提價、提稅和取消銷售回扣的策略,採取「參股制」及國有化方式,以及運用「石油武器」實行禁運和減產等斗爭手段,從西方石油公司手中爭奪回了石油資源主權和石油標價權,獲得了巨額「石油美元」,並在國際石油市場佔有了超過一半的銷售份額。阿拉伯輕油的官方價格,從1970年9月份之前的每桶1.8美元飆升到1980年4季度的每桶33.33美元,國際市場現貨價格上漲到每桶38.63美元。這期間,爆發了1973年和1979—1980年的兩次世界性「石油危機」。
20世紀80年代,OPEC針對世界石油消費量增長緩慢甚至下降以及非OPEC石油產量上升的形勢,先是實行限產保價政策,以期阻止油價下滑,繼而採取擴大市場份額等政策,以求保證石油收入和維持市場份額。這一時期OPEC遭到了嚴重的損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OPEC前一時期過度提高油價政策而帶來了負面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兩年,OPEC調整並交替實行「限產保價」或「增產抑價」政策。前者是在油價長期走低情況下,通過限制或減少產量,縮小市場供應量,推動油價轉跌回升;後者是通過增加產量,擴大市場投放量,抑制油價的暴漲,以達到穩定市場,增加石油收入,保持市場份額的目的。2000年,OPEC建立了「自動油價平衡機制」,明確提出新的政策目標,即抑制油價波動,力求使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維持在對產油國和消費國均有利的水平上。
OPEC的石油政策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及國際油價影響重大。OPEC的石油政策從最初的以爭取恢復自身權益為宗旨,到推崇建立公正、合理、有利於各方的油價水平,保證持續、有效的石油供應,從而穩定世界石油市場的政策目標。這對於世界石油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有益的、新的飛躍。近年來,OPEC能源政策的調整圍繞上面提到的新的目標進行。1999年,OPEC秋季部長會議提出要以庫存量而不是以價格來決定產量的油價政策。2000年3月,OPEC進一步調整其政策,建立了油價「自動平衡機制」,確定了22~28 美元的油價浮動范圍作為其增減原油產量,以保證國際市場石油供應和穩定的油價政策。2001年,OPEC再次作出調整研究,建立新的、能夠反映市場真實供需情況的原油定價基準,除調整油價政策外,各成員國也在修訂其能源發展戰略,包括適度開放由國家壟斷的石油天然氣部門,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和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外國石油公司參與本國石油開采等。委內瑞拉的能源戰略重視加強同南美洲國家的能源合作,爭取在建立統一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實現包括能源在內的基礎設施現代化,推動拉美地區經濟的盡快恢復與發展。
非OPEC產油國的石油政策 以俄羅斯為例。油氣行業是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關繫到社會的整體發展。合理利用和保護此類資源、確保其再生產水平、提高資源管理效率、在對外資源合作中維護國家利益是俄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作為最重要的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非常重視本國油氣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與法規。
(1)制定行業長期發展規劃。
2003年5月俄政府通過《至2020年俄羅斯能源戰略》,詳細分析了能源產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明確了該領域今後20年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基本框架。為不斷尋找新的礦脈、避免國家可探明資源儲量的枯竭,2004年俄政府通過《2005—2020年國家礦物資源勘探及其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綱要》,規定了37種主要礦藏的開采量與再生量的比例關系。為加大對大陸架資源的研究開發,2004年俄政府通過《至2020年俄羅斯大陸架石油天然氣資源研究開發戰略》,確定了大陸架油氣資源開採的階段性目標。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修改稅法,建立促進油氣行業發展的稅收體制。首先,合並稅種,簡化稅收辦法。從 2002年1月起,取消了礦區使用費、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留成和原油開采消費稅,代之以徵收「開采統一稅」。其次,取消不合理優惠,彌補稅收漏洞。2004年1月,俄羅斯政府撤銷了境內的最後三個離岸區設置,杜絕了石油巨頭們利用其逃稅避稅這一漏洞,也避免了企業間的不公平競爭。再次,增強稅收公平性,促進行業均衡發展。為鼓勵對地質條件惡劣、效益低下的油田進行開發,俄羅斯政府擬將現行簡單化一刀切的石油開采稅改為級差開采稅——根據油田質量和開采效益確定不同的稅率。
制定新的《礦產資源法》,完善政策法規和管理機制。俄羅斯現行《礦產資源法》出台於1992年,諸多條款已不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個別條款過於空洞,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也導致了嚴重的官員腐敗。為扭轉這種現象,俄羅斯主管部門正在重新制定《礦產資源法草案》,對包括油氣在內的地礦資源勘探、開采和使用等相關問題做出詳細規定,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和國家的根本利益。該法有望於2006年最終通過。屆時,它將成為規范俄油氣行業發展的重要法律之一。
(3)建立有效的國家管理部門體系。
要實施國家對油氣工業的有效監控,必須建立健全政府管理部門。
從行政分工看,為減少開采許可證發放的混亂無序現象,正在重新制定的《礦產資源法草案》將明確規定地礦資源歸聯邦所有,開采許可證也將由中央政府獨家發放。從部門設置看,俄工業能源部及其下屬的聯邦能源局、自然資源部及其下屬的聯邦地礦利用局和自然資源利用監督署、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及其下屬的聯邦海關署、財政部及其下屬的聯邦稅收署等部門將從不同的角度對油氣行業的整體發展進行規劃和監督。從人員安排看,總統的親信將被安置在油氣企業中任要職。
(4)加強對進出口運輸環節的管理。
俄羅斯政府牢牢控制著油氣產品運輸渠道,不允許私有油氣公司建設和擁有自己的管道系統。目前,國家控股的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分別在油氣產品的管道和鐵路運輸中具有絕對壟斷地位。2003年10月,俄羅斯交通部起草了旨在放開交通運輸業的《至2025年俄羅斯交通發展戰略》,其中惟獨未涉及管道運輸改革,也未談及油氣運輸領域吸引私人投資的問題。
(5)在國家控制的前提下廣開資金來源。
首先,通過《產品分割協議》加大對外資的吸引力。「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項目均是以這種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資。國際油氣巨頭,包括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公司和三菱公司、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印度ONGC公司均參與了上述項目的實施。其次,鼓勵油氣公司發行歐洲債券,增強其投融資能力。目前,俄羅斯許多大型石油公司已在歐美股票市場上市,企業資本化程度和資本運作透明度明顯提高。再次,允許外國公司收購俄羅斯公司股票。2004年9月,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就以19.88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中的國家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7.59%)。
(6)實現油氣出口多元化,大打能源外交牌。
普京執政後,從國家經濟安全形度出發,強調油氣出口多元化,並靈活運用能源牌,巧妙地實現了國家利益最大化。
為實現油氣出口多元化,俄羅斯試圖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拓展油氣運輸渠道。向東,利用中日石油管道出口之爭,在兩強之間游刃有餘,並最終選擇了對己最為有利的通向太平洋港口的管道走向。向南,為了抗衡美國倡議的跨裏海天然氣管道、阻擋土庫曼天然氣進入歐洲,更為了開拓東南歐的巨大市場,於2003年建成了穿越黑海海底至土耳其的「藍流」天然氣管道。向西,為了減少對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等非友好國家的過境依賴,於2005年12月開工建設穿越波羅的海海底至德國的北歐天然氣管道。向北,幾家大型石油公司已提議建設至摩爾曼斯克的石油管道,以開拓北美市場。
對於傳統勢力范圍——獨聯體其他國家,俄羅斯更是利用油氣出口,打一批,拉一批,加大對地區政策走向的控制。

⑤ 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計算問題

現在才看到你的問題!
在金字塔結構中,投票權(控制權)與現金流權之間的差異視控股鏈條的長短而定。比如,位於塔尖的母公司擁有下屬A公司50%的股權,而A公司作為控股股東擁有B公司40%的股權,B公司作為控股股東擁有C公司30%的股權。這樣一種縱向結構,形成了「母公司--A公司(子)--B公司(孫公司)--C公司(重孫公司)」這樣一種四級控制鏈條。按照Claessens et al.(2000)的定義,母公司作為終極控制人對C公司控制力將體現在這一控制鏈條中的最薄弱環節上(30%),因此,其投票權(控制權)可量化為30%,而在現金流權上,母公司從C公司得到的分紅收益權利將量化為50%*40%*30%=6%,此為控股鏈條上終極控制人對C公司的現金流權。
根據上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濟南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終極控制權為:60%+28.67%+21%=109.67%(你給的這個題目是沒有出錯吧??),也即,擁有100%控制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濟南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現金流權為:100%*100%*60%+100%*71.3%*28.67%+100%*79%*21%=97.03%;

⑥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說控制了糧

你想表達個什麼兄弟,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得話,即,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全球經濟。
「石油、糧食和美元是美國統御全球的三大戰略,實際上,美國的國際戰略布局基本都是圍繞這三大戰略展開。

⑦ 石油很重要麼

眾所周知,石油關系著一國的安全與發展大局,因此,它既是一種意味著巨大財富的重要商品,又具有一般商品所沒有的政治特性,能夠造成國際斗爭中的重大政治後果。在許多情況下,油氣產品常被某些國家當作戰略武器使用,以威懾或制約他國,達到某種經濟的或政治的目的。

石油的政治後果首先表現為,石油消費量直接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一般來說,在石油價格平穩的階段,經濟的增長與石油消費的增長成正比關系。這就是說,經濟要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必須以消費一定數量的石油作保證。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一般保持著1:1.5的比例關系。如果石油供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供不應求,勢必成為遏制一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經濟增長對於多數國家來說都是最大的政治,所以就一個國家整體而言,石油對經濟的遏制可以說是一種影響深遠的政治後果。其次,石油還是一種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在戰時關系一國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國都盡可能地控制石油資源,誰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權,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攫取東南亞的石油資源,希特勒入侵蘇聯打算奪取高加索的油田,他們都企圖通過控制石油資源來主導戰爭。從這一角度看,石油的直接政治後果更是顯而易見的。

由於上述原因,石油在國際關系運作中常常被用來作為達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造成許多直接間接的政治後果。「石油禁運」便是其一。「石油禁運」可以是產油國對消費國採取的,也可以是某些國家或國際組織對另一些國家實行的。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為迫使以色列從阿拉伯被佔領土上撤軍,1973年10月阿拉伯產油國採取了減少石油產量和對美國、荷蘭等國的石油禁運。這次行動產生了效果。在阿拉伯產油國實行石油禁運期間,歐共體國家為保證取得石油供應,於1973年11月6日發表聲明,這些國家的外交部長要求「在中東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提出「以色列必須結束1967年沖突以來的領土佔領;……承認在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時,必須考慮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再如,聯合國為反對南非種族主義而對南非實行石油禁運。而且,石油還是促使某些國家結盟的主要原因。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於美國看中了加拿大、墨西哥豐富的石油資源。據報道,美國1989年底的5.8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中,3.88億桶含硫原油絕大部分來自於墨西哥。而且,美國1992年進口原油38820萬噸,其中5190萬噸是由加拿大進口的,從中東進口的數量為8830萬噸。可見,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僅比從加拿大進口原油多3640萬噸。顯然,美國建立此自由貿易區,可以在自己的後院解決相當數量的石油供應問題,以減輕對不安全的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

由於石油與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及國家安全密切相關,所以西方國家都把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和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放在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大都是石油進口國,特別是對危機四伏的中東地區的石油依賴程度很深。據美國能源部統計,自1950年以來,由於中東地區的各種政治、經濟事件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石油供應中斷大約有15次。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經合組織成員國都紛紛開始建立大量石油儲備,確立了自己的應急能源儲備體系。這種石油儲備已超出一般商業周轉庫存的意義。它不僅具有保障供應、減少風險、穩定價格的作用,更是著眼於石油的政治後果,力圖使本國在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和激烈斗爭中站穩腳跟、取得主動,避免受制於人。

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三方面:(1)保障供給。即保證一段時間內的石油應急供應,使國民經濟各重要部門特別是軍隊能夠正常運作。(2)穩定油價。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本身對市場就起著制衡作用。在1990年,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能維持96天的消費。這么大的儲備量和庫存量隨時都可以被拋售到國際市場上抑制油價的上升。正如西方報刊所評論的那樣,盡管石油儲備是對付石油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掉的進口量,而在於遏制油價的上漲。(3)威懾作用。在緊急情況下,國家能及時利用戰略石油儲備,減輕和限制石油武器或石油危機的沖擊力,為解決危機和其他一系列問題贏得所需的時間。同時還可使潛在對手認識到這種儲備能在相當長時間內起到石油供應的保護作用,在作出使用「石油武器」的決策時,不得不顧及可能給自己的石油收入所帶來的無法承受的損失。

在這方面,中國目前面臨的局面卻是十分嚴峻的。中國目前當年產出的石油基本上都是當年消費,由於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很快,石油供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短缺的部分一般是通過減少石油出口和增加石油進口彌補。近幾年來,原油出口量連年遞減,而進口量逐年上升,到1993年原油的凈出口量已經只有378.24萬噸。而成品油進口量由1991年的800萬噸增加到1740萬噸,出口量則由466萬噸減至370萬噸。從這一年起,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已成定局,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除了一些石油和石化企業擁有總共一兩千萬立方米容量的生產周轉性儲油罐以外,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尚屬空白。所以,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問題的籌劃與實施必須提上日程。

從西方戰略石油儲備所得到的啟示

70年代先後發生了兩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在西方引起了極大震動。危機過後,西方各石油消費大國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到1992年3月底,經合組織(OECD)共有戰略石油儲備40640萬噸,可供消費93天;其中美國儲備20170萬噸,可消費94天;日本儲備8000萬噸,可消費111天;瑞典540萬噸,可消費107天;另外法國也擁有儲備4230萬噸,可消費116天。這一龐大的石油儲備,大約相當於世界年石油消費總量的1/6,經合組織消費量的1/4或進口量的1/2。

美國是世界上的頭號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鑒於石油的安全供應事關重大,所以美國石油政策的制訂非常重視國家石油供應的充足與安全,特別是軍事用途的石油供應,給予極高的重視。美國從1912年到20年代中期就在國會中陸續通過法律,將國內4塊可能有豐富油氣儲藏和3塊有大量頁岩礦藏的廣大地區劃為「海軍用油保護區」,規定只許海軍在戰時急需時經國會批准後開采。迄今這些地區的礦藏仍在美國國家嚴格控制之下。

美國自1975年由國會授權政府開始興建龐大的應急石油儲備體系。1977年進行了第一次政府購買。大規模的采購則是從80年代初開始的。1978-1980年美國的石油儲備維持在1億桶。1981年則猛增到2億桶,這主要是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爆發,市場供應趨於緊張,油價看漲,西方因恐慌心理瘋狂搶購庫存油,美國也不例外。盡管當時油價很高,1981年美國購進的戰略石油儲備仍高達每天33.6萬桶。1982年戰略石油儲備上升到3億桶,到1990年接近5.9億桶。美國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國,其儲備總量占經合組織國家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總量的60%。目前已達到6億桶。

海灣危機期間,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經受了真正的考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後,雖然在最初兩小時國際石油價格普遍上漲,如在新奧爾良和休斯敦的現貨交易中,油價由每桶32美元漲到35美元,但在這之後,油價立即全面下跌。1月18日,布倫特原油收盤價格跌到每桶18.20美元,處於1990年8月2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到海灣戰爭結束時,油價為每桶21美元上下,約比開戰前低10美元。海灣戰爭之所以並未引起油價如大多數人戰前所估計的那樣上漲,主要原因是美國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及其它有效的配合措施。1月16日,美國總統布希批准動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從近6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中,每天向市場投放112萬桶,若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費1765.5萬桶計算,美國已有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供全國消費34天左右。而且,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積極配合。截止1990年底,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石油儲備高達36億桶,可供消費96天。1月11日,國際能源機構宣布,一旦海灣爆發戰爭,該機構將每天向國際石油市場投放250萬桶石油。這些行動,對消除市場供應可能中斷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鎮靜作用。另外,美國政府還採取了其它措施,諸如,請各大石油公司在戰爭期間將石油價格凍結在戰前水平,派能源部長沃特金斯專程去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尋求彌補石油供應的缺口。為彌補伊拉克、科威特400萬桶/日的缺額,歐佩克決議暫時中止其配額生產體制,其成員國可根據市場需要自行增加產量,實際歐佩克後來增加的原油產量超過了這個400萬桶/日的需求缺口。這些措施特別是動用戰略石油儲備起到了穩定市場供應,穩定人心和平抑市場原油價格的作用。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仍在增加,預計到2000年進口石油將佔到美國石油供應量的67%。為應付由此而帶來的風險,1989年美國參議院決定,擬將戰略石油儲備目標提高到10億桶,於2000年完成。由此看來,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已得到美國政府的認可,並已成為美國政府對付石油危機的一張王牌。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其石油消費量在1994年占能源總消費量的56.3%,其中99.7%的石油依賴進口。而且,日本進口的石油中77.3%(1989年)來自政局難以穩定的中東地區,這就意味著日本的石油供應體系直接受到圍繞石油而形成的國際動盪的影響。因此,保證大量石油的穩定持續供應,以滿足國內需求,對於日本來說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為此,日本採取鼓勵私營公司進行石油的勘探與開發活動,加強與產油國的聯系,實現石油供應來源的多樣化等措施。此外,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是,建立充足的石油儲備,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危急狀態。

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包括公司儲備和政府儲備,與美國不同,日本更重視公司儲備而不是政府儲備。日本的公司儲備指私營公司的儲備和液化石油天然氣進口商的儲備。從1972年,日本的石油公司開始進行石油儲備活動,截止到1995年3月底,公司石油儲備約為4540萬立方米。同時,日本的政府石油儲備也不少,1995年3月底,大約為4500萬立方米。總儲備量相當於157天的消費量。另外,與美國相比,日本除儲備石油外,還建立了液化石油氣的儲備。1981-1988年液化石油氣儲備已能保證50天的消費水平。

西方戰略石油儲備的做法充分說明,鑒於石油是這樣一種具有政治特性的特殊商品,是一種事關國家發展與安全的戰略物資,所以一個國家石油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要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但另一方面,經濟效益最大化並不是一國石油業的唯一目標。石油行業的決策和管理者以及政府官員在考慮石油問題時,必須既有經濟頭腦,又有政治頭腦。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的籌劃與解決,既應遵循經濟規律的要從實際出發對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的若干思考.

隨著進口石油的不斷增長,中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正不斷提高,石油的安全供應問題逐漸突出。據中科院能源所預測,到2000年,中國年需原油2億噸左右,而國內年生產能力預計為1.65-1.75億噸,缺口近2500-3500萬噸。這更強調了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一、最根本的保障措施是重視和增加勘探投入,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備

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備比儲存石油更安全、保險。首先,勘探投入減少必然導致對外來石油依賴程度的提高。1986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給西方石油消費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其石油進口費用大大減少,通脹率下降,經濟增長率上升。但低油價實際上打擊了西方國家的石油業,勘探投入減少。西方大石油公司1986年的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比1985年減少約30%,其中美國減少了近40%。1986年底,全世界在用鑽機數目約為2200台,比1985年底的3500台下降了37%左右。美國在用鑽機數量下降幅度最大,1987年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水平。隨著經濟增長和石油勘探投資減少,西方國家對進口石油依賴加深了,美國原油消費量40%以上依賴進口。其次,對外依賴加深,必將造成石油供應風險程度更高。世界上目前約有1000萬桶/日的剩餘原油生產能力,原油的實際供給量也大大超過需求量。若簡單地從數量上分析,2000年以前是不會發生原油供應危機的。但不容忽視的是,這1000萬桶/日的剩餘生產能力幾乎全部掌握在歐佩克手中,其中70%在中東地區,而恰恰是該地區政治風險之高可謂世界之最。1973-1974年和1978-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給西方石油進口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和國際政治風雲的動盪混亂,這兩次危機的發源地就在中東及波斯灣地區。有鑒於此,為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防止該地區突然中斷石油供應給國家造成危害,美國等國家採取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增加石油投資,更多地擁有資源儲量。例如,英國和挪威擴大北海石油勘探規模。日本一方面利用日元升值油價下跌的機會從別國購買石油資源儲量;另一方面與擁有資源的國家合作開發石油,企圖從中取得一定量的產品支配權。日本1988年在石油勘探開發上投資15億美元,幾乎是1980年的兩倍。美國政府為了增加石油儲量也增加了勘探開發投資,投資地區不是僅局限於國內,還將大量資本投向國外石油前景良好地區,如加拿大和北海地區及一些發展中國家。

所以說,中國石油安全供應的根本保證應是立足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力量的發展上,鼓勵中國石油企業參與國內和國際石油資源合作,尋找並擁有更多的石油資源,這樣石油供應的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盡快建立充足的戰略石油儲備

盡管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量是最可靠的根本保證,但是,將石油購買來並貯藏起來,建立應急石油儲備則不失為一種更快捷有效的安全供應石油的方式。這已為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實踐所證實。

以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的1993年為例,這一年的原油和成品油進口總量達到3305.21萬噸,而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總量是2313.45萬噸,原油進口量約占年原油總產量的11%。雖然這個比例與同一年的美國(40%)和日本(99.7%)相比要低得多,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對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據日本專家預測,到200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為403.84萬桶/日,石油產量為309.4萬桶/日,則石油凈進口量約95萬桶/日,相當於每年進口原油4730萬噸(1噸=7.33桶,1年以365天計)。進口原油約占需求的24%。由此看來,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程度很快就將翻一番。而且,在中國的原油進口結構中,進口中東原油的比例幾年來一直保持在40%左右,預計今後對不穩定的中東地區原油進口量將會繼續增多。因此,石油供應的風險也將會進一步增大。另外,還要考慮到,美國擁有強大的海空軍力量,可以用來保護其海外石油供給途徑的暢通無阻,而中國尚無這樣的憑借;日本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表現得原則性不足,靈活有餘,苦苦謀求政治、外交大國地位而不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石油供應線極為脆弱,經常陷入有求於人惶恐不安的境地,中國決不能等到出現這樣嚴重局面時才重視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綜上所述,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建立,應作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盡快予以籌劃和解決。有一種意見認為,鑒於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費難以籌措,所以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問題可以等到2000年以後再考慮。這顯然是一種只計較經濟利益得失,而缺乏政治眼光的片面看法。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三、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當然應該適應中國的具體政治經濟情況,服從國家發展與安全及對外斗爭的需要。僅就筆者考慮所及,具體的應注意如下幾點:

1,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應以原油為主

這首先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氣都易於運輸和儲存;另一方面是考慮到進口原油在國內加工,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原油加工能力。另外,液化天然氣的儲備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會逐步建立。這是因為液化天然氣在環境保護的要求下需求量將增加,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且能源極其缺乏,它與亞洲液化天然氣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相距不遠,那麼,在中國煉油廠北多南少的分布特點下,進口一些液化天然氣並儲存起來的趨勢有可能形成。但是,中國天然氣資源豐富。1994年12月4日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南海西部海域發現一個天然氣資源異常豐富的大氣區,總資源量達13.44萬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1/3。其中,可開發的經濟資源量約為2.5-3萬億立方米。隨著天然氣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天然氣產量將有大幅度增長,因此,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只能是原油儲備的補充,天然氣儲備的量將不會太大。

2,中國戰略石油的儲存應分散布局、方式多樣化

這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並適應中國油田分布廣泛以及便於儲存運輸並盡量節省費用的需要。戰略石油儲備主要是為了對付包括戰爭在內的突發事件,所以把儲存地點分散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襲擊、破壞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加之中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中皆有油田和石油加工企業,戰略石油儲備的分散布局,可以因地制宜,就近使用生產或進口的石油建立儲備,方便石油的加工、運輸以及緊急情況時的調動和使用,提高安全可靠性,並節省各項費用。同樣,儲存石油的方式也應該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如在山區可以利用地形建立岩洞儲存,在沙漠地區可以建設地下或地面罐、池儲存,在海湖水面可以建立浮動式船、罐儲存,這樣可以兼顧安全可靠與經濟方便兩方面的要求。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3,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應以政府為主多渠道籌集

在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問題上,日美兩國採取了不同的辦法。美國主要是通過政府購買。為此,美國政府至1991年已為戰略石油儲備撥款190億美元,其中購買原油用了160億,其餘30億用於設施建設。在美國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經費顯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日本要維持其戰略石油儲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維修費用。特別是日本私營石油公司的儲備,如果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難以維持的。日本主要採取的辦法,一是日本石油公團為私營公司購買儲備用油提供低息貸款;二是日本開發銀行和沖繩開發財團為儲備設施建設項目提供低息貸款。這些措施促進了石油公司石油儲備的建設。為解決戰略石油儲備建設的經費問題,近幾年美國國會的某些議員提出了新的辦法。如1991年2月的一份議案,要求原油和油品進口者無償提供相當於他們進口總數的9%作為戰略石油儲備,或給國防部作為「石油保險費」。這9%將足以滿足國防部所需,並可以22萬桶/日的速度充填戰略石油儲備,使儲備總量在5年中由5.9億桶擴充到10億桶。但美國政府由於各種原因並未採納這個建議。

根據目前的情況,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來源應以政府撥款為主,政府和「民間」多方面多渠道籌集。首先,如果戰略石油儲備問題能夠被當作關系中國安全與發展大局的要務,象國防那樣居於國家重大戰略地位,那麼由中央政府撥出專款進行石油儲備,應是順理成章不成問題的。所以,政府在建立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過程中應該也能夠發揮主幹作用。其次,在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條件下,石油企業在生產和銷售上有了相當的自主權,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滿足市場對原油及油品的需求,石油企業在儲存石油方面的積極性將不斷提高。這樣,就為建立「民間」企業的石油儲備奠定了基礎,中國各石油企業在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上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再次,為了充分發揮政府與「民間」企業兩方面的作用,借鑒美日等國的做法,國家應在建設戰略石油儲備上制訂一些優惠措施。例如,對石油企業建設儲油設施的工程項目給予低息貸款;同時,對進口石油按一定比例徵收「石油進口保險費」,將這部分石油集中起來建立政府戰略石油儲備。徵收「石油進口保險費」應注意徵收的比例不能太高。比例定得適當,不至於給進口石油的企業造成過重的負擔。另外,筆者初步考慮,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CNPC)作為一個重要的國家石油公司,在建立中國戰略石油儲備中一身二任,既是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直接承建著,又是自身商業石油儲備的積極籌建者。所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應該遵循國家的政治、經濟需要和自身的商業利益的雙重原則,積極進行戰略石油儲備的有關運作。

⑧ 國有企業 例如中石油什麼的控股全是中國的嘛沒有外國人的

國有企業控股是沒有外國人的。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

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所以,國有企業的控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代表國家意志,不能由外國人控股的。

(8)石油控制權怎麼展開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的重要性:

1、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

雖然通過「抓大放小」,一部分國有中小企業以租賃、承包、售出、參股等方式向產權多元化轉變。但是,進入2000年,我國的國有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構成了極其巨大而龐雜的體系,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2、大型國有企業是抗衡跨國公司的主力軍

中國加入WTO以後,國際知名的大型跨國公司大舉進攻中國市場,只有大型國有企業才是抗衡跨國公司的生力軍。如彩電行業曾是進口產品最多的市場,但是1996年四川長虹等大型彩電公司在價格、質量、服務等方面向外國名牌展開市場爭奪戰,一舉打破了大屏幕彩電由外國名牌主導的格局。

3、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支柱產業的重要支撐

在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產業中,我國七大汽車集團佔全行業總產值的66%;嘉陵、北方、輕騎、金城四大摩托車集團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上海、東方、哈爾濱三大發電設備集團,提供國內電站設備的70%。

4、大型國有企業仍是出口創匯的主要力量

1997年,國有企業出口創匯額超過了外商投資企業,居於領先地位。其中,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以銷售額的1%左右投入研究與開發,有的達到2%,技術進步處於國內工業企業領先地位。

⑨ 美國如何控制石油價格

【 網路文庫】: 2008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石油價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漲至70元/桶,國際石油翻番僅僅花了不到半年;更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價格最高到達127美元/桶,而2012的價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價格的變動速度之快。

那你們認為石油價格的變動是由什麼決定的? 經濟學認為價格的變動是由供需決定,但是我們發現中東是最大的石油地區,那你們試想一下決定石油價格的主要應該是中東地區了,或者說是歐佩克,可是很遺憾的是他們根本沒有價格的制定權,這還有個數據,2008年12月15號,歐佩克看到當時油價跌到40美元/桶,他們想拉抬油價,就一天聯合減產420萬桶,減產的當天,油價不漲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真正掌握這個價格控制權的是美國。
那美國又是如何掌握石油價格呢?

我們先看看我們國內要控制價格是怎麼樣控制的?我們就簡單說說,「豆你玩」吧(圖解) 第一, 建倉;第二,控制經銷商;第三,輿論製造;第四,對敲。

當你明白我們國內炒家控制價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國是怎麼樣控制石油的,美國同樣具備了四個條件,第一,資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東石油出口,甚至許多國家的出口,這方面是比較難做到的。第三,輿論製造。第四,通過期貨市場又大賺一筆,在這點上中國,甚至俄羅斯,還有許多大國不知道吃了多少虧。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石油的出口應該是有歐佩克來決定的,可是我們都錯了,美國憑借他的霸權主義,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戰爭的真實目的吧,當然是為了石油,但是美國為什麼不去打其他國家呢?很大一個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從美國的管理,伊拉克生產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國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儲存起來,所以美國就很不爽,找各種借口征服你,讓你變得聽話。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個大合同,可以有開采權。

但調研後發現,這一切都是美國在後面的主導。過去伊拉克開採油田都是拍賣,拿到之後可以隨便開采,然後該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自從美國拿下伊拉克之後,不是這樣了。中國、英國或者其他國家的石油公司想開採石油的話,必須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後就有美國。怎麼合作呢?比如這次中石油去開采,他只給你加工費,殼牌要求7.98美圓一桶,南方拒絕;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圓一桶,南方照樣拒絕;最後我們只有以開采一桶2美圓的價格接受。中石油變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說你的利潤不可能超過2美圓一桶,幾毛錢了不起了。中國雖然拿到了開采權,但是最後等於是以2美圓一桶賣給南方石油公司,他們連開采成本都省了,然後美國再從南方手裡賣,至於價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迪拜危機,迪拜危機主要是迪拜還不起債務。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一,並且是第二大國家,他們關系就是國與省的關系,而阿聯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國製造迪拜危機只是項庄舞劍,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個國企叫迪拜世界,在債務危機發生前,它被稱為「日不落企業」,在2010年,資產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城市,到處買港口,在國際收購大量股權,但是,這個企業在2008年,總收入才30億美國,純利潤只有兩億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卻借了美國等銀行的3000億美元搞建設項目,並且還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為抵押,最後迪拜的虛假繁榮終於消失,還不起債,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債。從而,美國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這個過程比較復雜,所以在這也不多講。

其實還有好多油田都是通過這些方法取得控制權,還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國合作的,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

⑩ 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權在誰手裡

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權在美國人手裡,他們打仗都是為石油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