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多少人
擴展閱讀
口服的產品保質期多久 2025-01-22 21:03:42
運營社群需要什麼工具 2025-01-22 20:54:08
重慶人力資源如何 2025-01-22 20:40:33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4-05-02 12:26:37

Ⅰ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系部介紹

石油資源系學生數量已達1300人。針對石油勘探開發主要專業和油田實際需要,各年級7個班,專業包括資工、勘工、油工三個方向,旨在為石油工業培養出合格的技術人才。
1、重點培養油田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滿足油田的勘探開發需要
2、著重實驗、實習教學,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3、突出新技術、新工藝教學,增強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4、藉助本部優勢資源辦學,同時開展與其他名校的合作,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5、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增加就業機會
我系實踐教學的方法:
通過參加專業實踐競賽給學生提供較大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實訓技能,為學生在課外實訓提供平台。
推進課堂、實驗實訓場所、企業環境相結合,學生、教師、工程技術人員相結合,教學、科研、工程項目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崗位技能要求,指導實踐教學。
本系本著以「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宗旨,通過與油田合作,參與油田建設或科研工作,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接觸到本行業的新技術、新技能、鍛煉其處理生產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和品質意識,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本系現有野外實習基銀胡地
A、長江大學在用實習基地
B、油礦實習基地一個:江漢油田
C、普地實習基地一個:安徽巢湖。現已與南京大學簽訂協議,擬委託南京大學承擔部份實踐教學任務。實習期結束後,實習合格者將獲得南京大學單科結業證書。
石油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工科基礎理論和石油工程專業知識,能在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鑽井與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石油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油氣鑽井與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教學、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
勘察技術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知識和較好的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基礎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在地球物理測井、地球物理勘探及相關行業從事石油資源勘察與評價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石油地球物理測井、石油物探、油氣田開發動態檢測及計算機應用領域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油田開發等相關石油行業及計算機軟體開發領域從事研究工作。
資源勘查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好的科學思維、素養和創新意識;具備扎實的地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工作方法,具有對油氣等礦產地質、分布規律進行綜合分析與研究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從事油氣等礦產資源勘探、開發、評價和管理等領域的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並能從事水文、環境、城鎮建設等相關領域的地質工作。 本系現有35個班級,在校學生共1000餘人。現開設3個本科專業,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本)、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本)。
這幾個專業都是是長江大學辦學多年中具有優勢的學科,都可以招收碩士研究生,有很好的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本系可充分共享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硬體設施、教師及其它教學資源,有著很好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學生在校前兩年,按二級學科大類組織基礎課教學,第三學年進行專業分流,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就業趨勢和人才市場需求選擇相應專業進行專業課程學習。
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的統一要求進行管理。專科畢業生可以按國家規定參加專升本考試合格後繼續學習。學生可以享受綜合獎學金和多種單科獎學金待遇。學生完成學業,成績合格,按國家規定頒發本、專科學歷證書,並實行學歷證書電子注冊;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按國家規定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專業簡介:

機械設計仔差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本系現有專職教師53人,教授有9人,「湖北名師」1人,現有35個班級,在校學生共1500餘人。現開設6個本科專業,3個專科專業,包括:電子信息工程(本)、通信工程(本)、自動化(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測控技術與儀器(本)、測控技術與儀器(測錄井方向)(本)、計算機信息管理(專念搏皮)、計算機應用技術(專)、計算網路技術(專)。
本系可充分共享長江大學電信學院的硬體設施、教師及其它教學資源,有著很好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與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從事各類電民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維護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擇業范圍較廣。畢業生適宜在國家機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電子設備、信號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設計、研究、開發、應用、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現代通信系統和網路的體系結構,掌握現代通信設備的設計、製造、調試與維護的基本方法,能從事現代通信系統、通信網及信息傳輸和處理系統方面的科學研究、設計製造、運行分析及維護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學生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畢業生能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學校從事與通信和信息系統有關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運營、管理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較完整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開發應用及教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設有兩個方向:
方向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
以計算機的軟、硬體理論及技術為方向,培養從事計算機硬體、軟體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及及計算機教學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和應用軟體系統開發及教學等工作。
方向二:網路工程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通信網路、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集成、應用開發方面的工作。
自動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氣工程、電子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在過程式控制制、電力電子、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信息處理和管理決策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開發、維護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從事與工業過程自動化、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檢測和自動化儀表、電力電支術、自動化、系統工程、管理與決策相關的研究、設計、開發、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發展前景
十一五將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通過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將成為國家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電子產業作為信息化的基礎,特別是軟體、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從全球來說,從2006年開始行業將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隨著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的不斷推出,行業將進入一個比較平穩的發展時期,其波動將遠遠小於過去的5年。未來我國電子行業的景氣程度仍將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化學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1人,其中專業教師9人,教授1人,碩士研究生6人,本科畢業生2人。其中1人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工具SCI收錄,另有兩人都獲得了發明專利。
為了能適應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我們提出了培養人才的柔性方案。方案的特色點是:復合型+技能型+靈活性+應用性+通用性。技能點是:(1)實驗動手能力;(2)工程設計能力;(3)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4)計算機應用能力;(5)外語應用能力。
化學工程系共設置五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本)、應用化學(本)、應用化學(工業分析與質檢技術方向)(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本)、石油工程(油田化學方向)(本);一個專科專業:應用化工技術(專)。 城市建設系現有教職工9人,其中教授1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畢業生6人.城市建設系現有兩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和城市規劃,設專科專業一個:建築工程.現有學生296人. 我院與本部實行資源共享,教學任務大部分有本部接替,現長江大學城市建設學院現有教職工 85 名。在教職工中,有教授、副教授(高工) 28 名,講師工程師 29 名。有集團公司優秀教師 1 名,學校優秀中青年教師 2 名。
城市建設系共設置四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城市規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一個專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管理系現有專職教師15人,兼職教師8人,其中副教授8人,講師10人,助教8人。
管理系共設置三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方向)、市場營銷;三個專科專業: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工商企業管理。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計算機校園網路於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2008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形成以千兆光纖交換為主幹,百兆到桌面,共享長江大學校本部1000多兆的出口帶寬,覆蓋整個校園的高速網路通信環境。
學院網路中心現有H3C LS-7506E光纖核心交換機一台、H3C S5500系列千兆匯接交換機4台、H3C E126A 27台,各類伺服器15台,磁碟陣列2台(每台1T*8),網路信息點遍布校園全境,硬體固定資產總值286萬元(含校園光纖及布線)。在大力進行硬體投入的同時,學院也十分重視軟體系統建設,先後購買iNode網路安全認證系統、iMC網路管理系統、新視野、雅信達、新理念等英語學習平台,自主研發了學院網路信息發布管理系統(CM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多種應用系統,經費總投入17.3萬元。

Ⅱ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與教職員工10000餘人,至2011年9月,學院在校生8411人。工科類學生佔87.8%,其中石油類總人數32%。設有10個院部:資源勘查工程學院、石油與化學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以及高教研究與評估所、石油新技術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學院共有21個本科專業,11個專科專業,所設專業都是長江大學優勢特色學科,均可招收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有良好的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學院有各類教師600多人,專任教師433人,其中高級職稱115人,占教師人數36%。在學院授課的教授85人,博士3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任課教師比例達61%以上。還有來自美、英等國家的專職外籍教師。 樓一珊,男,1964年4月生,浙江諸暨人。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院長。
1985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學院(現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鑽井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6月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現任長江大學黨委委員、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湖北省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並擔任油氣鑽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深層岩石力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高級專家協會會員,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學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石油鑽探技術》、《石油天然氣學報》和《石油鑽采工藝》編委,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油氣井工程方面的教學與科研。主持或參與了《石油工程學科發展戰略及專業規范研究》等3項國家級、省級教學項目的研究工作,並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岩石力學與石油工程、油氣井工程技術,並且長期從事井壁穩定、鹽膏岩工程特性、油井套損分析以及油氣井出砂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並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博士點基金項目等項目50多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在公開出版的論文期刊上發表教研、科研論文60 余篇,出版專著2部。 柯昌君,男,1964年08月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硅酸鹽學會會員。
現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師,校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材料》負責人,現任城市建設系土木工程專業學科負責人,城建系綜合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商品混凝土質量控制、建築工程事故處理及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8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項,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課題8項,參與校級教研項目1項,主編教材2本,參編教材2本(國家十二五教材),兩次獲長江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兩次獲長江大學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曾榮獲學校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榮獲湖北建設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 吳愛軍,男,一九六九年六月生,湖北仙桃人。2000年5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200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農工民主黨荊州市委員會委員,長江大學總支(籌)委員。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讀於長春地質學院地球化學與勘查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1年7月至2002年10月在中石化荊州新區勘探研究所從事石油地質科研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歷任工程師、銷售經理、生產經理及經理。期間,於1998年9月至2002年10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長江大學管理學院工作,副教授職稱。2006年1月至今,在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管理系工作,任系主任,院長助理,並兼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校企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期間在職攻讀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博士,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共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現參與或主持教科研項目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2項,其他2項。獲得湖北省重大科技項目獎一項;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200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部級)【編號:091298】一項;獲得湖北省200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得湖北省2010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現主要從事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眭滿倉 ,男,漢族,1962年7月29日出生於陝西省大荔縣,中共黨員,副教授。
1983年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專業本科畢業,1994年西南石油學院石油天然氣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主要從事機械製造、機電和過程裝備專業的教學工作。曾經承擔的課程主要包括:機械製造工藝學、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製造工程原理、金屬切削機床概論、機床與刀具、機電傳動與控制、機械控制工程、測試技術、過程裝備設計、過程設備製造工藝學、過程設備管理、過程設備成套技術、金屬工藝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精密測量等15門課程的理論教學。承擔機械製造、機電和過程裝備專業的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和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參加相關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多次被評為校級和院級教學質量優秀。公開發表教研論文多篇。
科研工作主要是參與長沖程抽油機設計、岩心圖像採集儀設計、石油管柱受力分析、機械製造系列課程建設、省級實驗實習教學中心建設等。獲得校級科研獎勵多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十餘篇。
社會活動方面主要承擔過程裝備系黨支部書記、系主任,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擔任長江大學機械學院工會委員,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工會幹部和工會積極分子。 李永全,副教授, 1965年生,1986年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現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系系主任。主講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圖象處理技術》、《差錯控制編碼》等課程。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和校級教改項目有 6 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獲長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獲長江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公開發表教學研究論文6篇。曾參與6項縱向與橫向的科研項目,在各類刊物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多篇。主編和參編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共4部,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了《地震勘探原理》多媒體教程光碟一張。主要研究方向:多媒體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等。 李克華,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64年3月生,湖北洪湖人。
1984年7月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於中國石油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97年於中國石油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12月晉升副教授職稱;2002年1月破格晉升教授職稱。現任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主任。
主持了省級、校級科(教)研項目1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獎4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6篇,主編教材1部。主講了《精細有機合成》、《文獻檢索與利用》、《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等8門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精細化學品合成與應用、油田化學。 肖陸錦,女,碩士,副教授,現任外語系主任,1981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英語師資班。1983年至1985年在華中理工大學進修學習,1989年12月至1990年8月赴美國留學。2003年7月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肖陸錦老師高校講壇辛苦耕耘30多年,主講過《研究生英語精讀》、《研究生英語聽力》、《大學英語讀寫》、《專業英語聽說》、《基礎英語》等課程。教學效果歷年優秀,六次榮獲院級教學優質獎。在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評估中,連續四次名列全系第一名,其中,一次全院第四名,一次全院第一名。所帶班級在Cet-4統考中一次名列全院第一名、三次名列第二名。
在原江漢石油學院主辦的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肖陸錦老師獲第四屆講課比賽二等獎(1998年)、第五屆特等獎(2000年)、第六屆一等獎(2002年)。
在完成繁重的教學工作的同時,肖陸錦老師還積極主動的鑽研,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共15篇。
2004年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立後,擔任學院英語教育負責人,05年起任外語系主任。工作期間除了擔任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外還帶領年輕教師努力鑽研教學,已經培養出一批優秀年輕骨幹教師,同時還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共獲院級和省級教研立項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