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期間,美國在宣戰以前就對日本石油禁運,是什麼原因
因為日本參加了軸心國同盟
同時開始染指美國和西方在亞洲的殖民地
② 二戰期間,美國在宣戰以前就對日本石油禁運,是什麼原因
美國在遠東沒有殖民地,在任何國家都沒有。當時美國國內奉行孤立主義,認為美國被兩個大洋隔開,歐亞大陸發生什麼事兒都跟美國沒關系。後來羅斯福總統力排眾議,與英國接觸,一直到後來跟丘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才半公開的給英國輸送各種物資。
所以珍珠港事變以前,日本在太平洋橫沖直撞,英國人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了。菲律賓、新加坡、香港、還有印度支那等地相繼失守。美國人制裁日本(石油禁運是其中一種方式),主要是為了英國這個盟友在遠東的利益。
③ 美國在二戰中是何時停止向日本停運石油的
美帝和日本的矛盾根本不是美蒂為中國抱不平。日本侵略中國四年,他從來沒有支援過中國,反而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兩面做生意賺錢。
法國滅亡,日本趁機佔領法國的殖民地越南、寮國、柬埔寨,美國就不高興了。他早就看上了,認為是自己的菜,日本怎麼能夠動自己的乳酪呢?於是和日本吵了起來,其實還是希望日本北上進攻蘇聯,犧牲中國,製造東方慕尼黑。所以雖然和日本吵,甚至揚言要停止供應石油,實際上並不敢和日本真的翻臉,如果引來了日本拚命,美帝認為劃不著。他一直不希望和德意日作戰。也不敢作戰,因為面對德意日的氣勢洶洶,美國怕打不贏仗。
德國入侵蘇聯,美國看到德國的大量的軍事力量陷入了蘇聯戰場,這個時候,他就硬起來了,於是停止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認為日本不敢和他開戰。
結果是珍珠港!不久以前美帝給日本的鋼鐵製成的炸彈和魚雷,在用美國提供的石油開動的航空母艦和飛機載運下,到了珍珠港附近,最後落到了美國人的頭上。當奸商,支持法西斯的石頭,砸了美蒂自己的腳。
④ 二戰期間,美國在宣戰以前就對日本石油禁運,是什麼原因
因為美國不想在中國投降以後再對日本作戰,所以逼迫日本在未解決「支那事變」(抗日戰爭)以前對美國宣戰,因為中國戰場可以牽制大批日軍,所以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就不用承受太大的傷亡。而在1941年中國已經獨立抗戰四年,國內資源和戰略儲備、武器儲備已經消耗殆盡,很難再獨立抗爭下去了。
當時日本的目的是稱霸世界,所以必然有與美國的「最終戰爭」。而如果日本北上進攻蘇聯,蘇聯便會腹背受敵,很有可能因此戰敗。如果蘇聯戰敗,德國便會佔領全歐洲。此時美國再參戰便會受到佔領歐亞大陸的日德兩國的左右夾擊,從而局面就會變得很艱險。
⑤ 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具體是怎麼回事
前因是蘇聯與德國爆發了戰爭
這促使日本最終下定決心與英美一戰,然後南進。
這時候日本控制了印度支那,美國作出石油禁運的反應。
根本原因是日本堅決地否定「門戶開放」與美國的利益沖突。凍結是早晚的事情
對呀,美國是還沒宣戰.但是日本早就想打美國了。是這個意思。
就好象你不想打我,但是我總想著怎麼打你一樣。呵呵
⑥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日軍進駐越南是引發美國石油禁運的導火索,不南下是美國給日本設置的紅線,南下意味著侵犯歐美國家利益,歐戰爆發時日本宣布了中立,但是隨著日德結盟的進一步加強,美國對日本加強了警惕,後來天津租借事件、鼓浪嶼事件等等沖突使得美國逐漸認識到日本與西方沖突不可避免,必須打壓日本,支持英國、荷蘭和中國,才能捍衛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石油、鋼鐵禁運和ABCD包圍網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開始形成的。
日本方面也也得出了「英荷不可分論」和「英美不可分論」,並且要想徹底解決國共對日偽後方的破壞行動、摧毀中國經濟,必須迫使各地租界地當局屈服,要想迫使重慶國民政府屈服,必須佔領印度支那北部,切斷中國經印度支那的國際運輸線,而佔領印度支那北部會引起美英荷三國的強烈反對,但是打敗國民政府,從對華戰爭中脫身是日本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只好冒險派第五師團強行從廣西進駐印支北部,截斷經廣西、雲南通往印支北部的通路。
⑦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早在1934年,美國國務院和外務部就抗議日本不遵守「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的東北搞石油壟斷,但那時,美國政府不贊同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後來戰爭的擴大化,使美國和日本的矛盾越來越大,雙方不時地進行談判。
由於雙方爭執不下,美國開始考慮對日本貿易禁運和大范圍的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日本受到了壓力,尤其在石油領域。日本佔有的石油產地很少,只好用頁岩油作為補充,這些占石油需求量的7%,其餘的全靠進口,在1939年,80%的進口石油來源於美國,另外一部分來源於和屬東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是東亞最重要的產油地,如果日本能夠控制這個地方,那麼它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石油供應。
然而,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產量完全控制在外國石油公司的手中,尤其是皇家殼牌公司。因此,如果日本想毫無阻力的獲得該地區的石油,就必須控制該地區。但是,所有與該地區有密切關系的國家都意識到了日本潛在的危險性。
1940年7月20日,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和陸軍部長史汀生試圖說服政府對日進行全面禁運,但是國務院卻發表了一份道義禁運的聲明。聲明將禁運物品僅限於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鐵。
但是,道義禁運並不是不禁運。如果日本野心勃勃的擴張慾望,沖破了美國所能忍受的底線,美國是不會讓日本滿意的。1941年6月25日到7月2日,日本做出了決定命運的選擇,暫時不動蘇聯一根毫毛,集中精力向南進攻,特別是爭取控制整個印度支那,奪取荷屬印度群島,這恰恰觸犯了美國忍受的底線。
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戰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在日本國會中,首相宣稱這種情勢無法忍受,全國的陸海軍即將缺油。
1941年12月7日,為了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攝取那裡的石油。也為了保護海上通路,特別是為了保證從蘇門達臘及婆羅洲返回日本的油輪暢通無阻,日本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珍珠港的海上艦隊。珍珠港戰爭的爆發,使美國人團結一致,徹底全面的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金,不允許日本用這些錢購買石油,毀壞東印度群島上的石油設施,襲擊從海上開往日本的油輪。
(7)二戰美國為什麼切斷石油擴展閱讀
日本石油進口的數量在1943年的第一個季度曾經達到頂峰,但是到1944年日本進口的石油量已經不到1943年石油進口量的一半,1945年日本已經進口不到一滴油了。某日本船長說:「到快停戰那段時間,事情發展到油輪只要離港,大家就肯定它有去無回的地步。我們誰也不懷疑油輪回不了日本"。
日益嚴重的石油短缺越發明顯地約束著日本的軍事能力,影響到日本的戰略考慮。在1944年6月的馬利亞納群島戰役中,日本戰艦因為缺少石油而未能參加戰斗。石油的短缺還限制了日本空軍的能力。1944年,日本飛行員的訓練從認為必須完成的60小時減少到30小時。
隨著時石油短缺情況的進一步惡化,航空訓練乾脆免了。航空油的原料只剩下松脂,而且煉成的燃油越來越多的摻雜酒精。劣質性的燃料,缺乏訓練的飛行員,未經核驗的飛機,使日軍飛機從一個基地轉向另一個基地就損失其中的40%。
日本石油短缺的綜合結果是,正當日軍需要海軍、空軍聯合抗擊盟軍時,卻由於嚴重缺油而又不得不分散兵力。總之,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給日本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加速了日本的失敗。
⑧ 美國在二戰時為什麼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為什麼不和日本站一條線,而是處處和日本作對,導致珍珠被襲!
國家意識形態和國情不同,日本隨民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一戰之後又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但日本本國的變法是自上而下的這說明它本身帶有濃厚的封建色采,權利仍保留在天皇手中,且日本本國為了自我民族的可持續性發展只能擴軍征戰為後代留有生存空間,所以當時日本將侵略它國定為本國國策從小就灌輸軍國思想,並接受如何殺人怎樣殺人,其思想還是有很重的封建性(誓死效忠天皇),1927年暴發的金融風暴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對外侵略的步伐軍國主義也乘機抬頭,而相對於日本美英法通過改革和努力擺脫了危機這也說明了美為什麼沒走上法西斯道路。二戰前期美國一值陶醉在自己所創造的繁榮中對日本的侵略也沒有予以重視,但美國卻在西太平洋擁有自己的殖民地,日本此時已入侵我國東三省並在東南亞又占據了大量殖民地並略奪石油等原料為侵略打下基礎,可是此時美國成為了日本徵服大路的拌腳石,所以日本後來偷襲珍珠港企圖消滅美在太平洋的海軍力量,可別忘了當時的日海軍力量與美相差不遠。
⑨ 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對日本石油禁運
原因:①美國同日本在遠東利益沖突很早就爆發了。尤其在一戰後,兩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都很「默契」地以對方為假想敵。
②二戰爆發時,日本與德國建立盟約,這就刺激了當時已確定扶英抗德的美國。
③導火索事件:1941年4月日美談判開始前後,日本陸續佔領整個印度支那,發生法屬印度支那進駐事件。因為法國淪陷與德國後,日本認為法國原來在亞洲的殖民地都應該屬於他們的。就悍然入侵了印度支那。
④日本的這一舉動不但讓英國人感到憤怒,說日本人這是從背後下刀子,同時也加劇了美國對日本的態度,使美國對日本的擴張野心有了明確的認識。美英等國強烈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並停止擴張,並以限制廢鋼鐵和石油出口對日本進行要挾,迫使日本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