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鹽的地位比石油還高,這究竟為何
因為鹽是生活必需品,沒有鹽是活不下去的,而石油並沒有像鹽這樣和人的性命息息相關,自然鹽的地位就比石油高了。
相對於鹽來說,石油在古代的用處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不像現在,開車、各種機器工作都需要汽油,古代的各項工作主要是靠人力來完成,油只是一個應用面很窄的東西。
2. 古人開採石油嗎,都用作什麼用途了
其實我國古人就已經知道石油這個東西了!
我國最早記述石油與石油開採的記載也來自於沈括的《夢溪筆談》。那是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50歲,出任陝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線對抗強敵西夏的入侵。他在緊張的軍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間開採石油的過程,在《夢溪筆談》中他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與開采過程。他是這樣寫的:「在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石油,就是過去說的高奴縣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產生在水邊,與砂石和泉水相混雜,時斷時續地流出來。當地居民用野雞尾毛將其沾取上來,採集到瓦罐里。這種油很像清漆,燃起來像火炬,冒著很濃的煙,帳幕沾上了油煙都變成了黑色。
如此神奇武器,當時是誰用都說好,早在五代十國時代,初崛起漠北的遼國就曾不惜繞道,派使者遠赴南吳國通好,就為求得大殺器「猛火油櫃」。而王安石變法時代,北宋就設立了專門生產石油武器的作坊「猛火油作」,這款神器從此批量裝備精銳禁軍。宋軍重創西夏數十萬大軍的兩次平夏城戰役,都是在關鍵時刻祭出石油武器火攻。
因此,可以輸我國古人早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石油,不過那個時候往往是用來取暖,後來用於軍事方面,作為武器來使用了!
3. 「石油」一詞最早起源於哪裡古代是如何利用石油的
最早起源於唐代。他們一般都是會用石油,建築一些土地,他們會把石油弄到土地裡面,然後讓土地變得堅固。
4. 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
從能源的利用來說,人類大規模應用石油及其衍生品是在20世紀,也就是在先進的鑽井技術和精煉技術以及內燃機的發明之後。雖然作為工業血液,石油的大規模應用時間不過百十來年,但其本身為人們所利用的時間卻遠長於此。早在西周時期,古籍《易經》中便有了關於石油發現的記載,所謂“澤中有火”、“上火下澤”,便是對石油在湖泊、沼澤中點燃時場景的描述。那麼,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呢?
事實上,從發現石油到利用石油也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歲月。到了漢代,根據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高奴縣指的是現在的陝西延安一帶,而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確定,早在漢代,陝北一帶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石油作為生活燃料了。
北宋神宗年間,首都開封府有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軍器監,專門負責管理製造軍用物資的機構。神宗本人也十分重視軍用物資的製造和籌備,為此,他命沈括全權負責此事。軍器監中有十個製作坊,其中一個便關於是猛火油的提煉製作,坊內製作方法與原材料等信息嚴禁外泄,只能口授身傳,故而未留下詳細的記載描述。
在後來的戰爭中,猛火油櫃被大量用於戰場,正所謂“放猛火油, 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於上流放之,先於上流簸糠粃、熟草,以引其火”,猛火油櫃以其可怕的殺傷力馳騁戰場,無論是水戰還是攻堅戰,都給予敵軍士兵以巨大的震懾和傷害,多次成為宋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然而,稱霸一時的猛火油櫃也有其致命缺陷。它雖然威力巨大,但使用性能並不十分穩定,受風力影響極大,如若使用不當,甚至可能將己方戰船或設備點燃,而且其攻擊距離有限,移動不甚方便。所以,當新一代火器——火銃、火炮等熱武器出現之後,猛火油櫃也逐漸走向沒落,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5. 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是誰發現了它這么多的用途
石油發現的時間其實已經沒有辦法考究了,只知道在幾百年前祖先們就已經懂得使用石油了。
在古巴比倫時期,就有相關的記載人類已經學會開採石油了,而在中國北宋的時候也有文字記載了關於石油的內容,並且還是沈括第一次提到了石油這個詞。波斯人在公元前490年的時候也就已經會利用石油來打仗了,所以石油發現的時間是比較早的,但是沒有定論。
當然在古人最先發現的還是石油的可燃性,之前打仗的時候需要利用火攻的時候,也會利用到石油。直到現在的科技不斷地完善,對於石油的提煉更加純凈,然後得到的衍生品越來越多,所以人們對於石油的用途也了解得越廣,比如製作葯品、潤滑油、護膚品等等,相信這些用途古人是萬萬想不到的。
6. 古代有沒有挖出過石油的歷史記載
沒有。只有說明是有存在的歷史記載。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有「高奴有洧水可」。高奴,秦置縣名,在今陝西延長一帶,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北魏酈道元(?-公元527年)在其《水經注》中作了更為詳細的記述:「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這里所說「肥」即石油。
7. 我國是不是早在古代就開始開採石油了
石油——海上鑽油,最早鑽油的是中國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紀或者更早出現的。中國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鑽頭鑽井,其深度可達約一千米。他們焚燒石油來蒸發鹽鹵制食鹽。10世紀時他們使用竹竿做的管道來連接油井和鹽井。古代波斯的石板紀錄似乎說明波斯上層社會使用石油作為葯物和照明。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的街道上鋪有從當地附近的自然露天油礦獲得的瀝青。9世紀亞塞拜然巴庫的油田用來生產輕石油。10世紀地理學家阿布·哈桑·阿里·麥斯歐迪和13世紀馬可·波羅曾描述過巴庫的油田。他們說這些油田每日可以開采數百船石油。
至於「石油煉制」,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說明早在公元六世紀我國就萌發了石油煉制工藝。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物為主要成份的一種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液體。伊拉克共和國的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國人民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始於何時,據稽考,至遲在三千多年前就已開始。
現代石油歷史始於1846年,當時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區 南海蘊藏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
的亞布拉罕·季斯納發明了從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蘭人依格納茨·盧卡西維茨(Ignacy ?ukasiewicz)發明了使用更易獲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次年波蘭南部克洛斯諾附近開辟了第一座現代的油礦。這些發明很快就在全世界普及開來了。1861年在巴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煉油廠。當時巴庫出產世界上90%的石油。後來斯大林格勒戰役就是為奪取巴庫油田而展開的。
8. 古代投石車為什麼不投油瓶
石油的產量太少。
這是石油最初的也是運用較廣的方面。幾乎所有有關石油的史料記載中都有提到這一點。實際上自漢朝以來一直到清朝,在最初發現石油的產地之一的甘肅酒泉,當地人民就一直用石油點燈照明。唐朝(公元618-907年)段成武所著的《酉陽雜俎·卷十·物異類》雲曰:「石漆,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關於石油」燃之極明」可見於多方記載。如見於《明一統志》:「南山出石油,燃之極明」 ;又見於范曄《後漢書·郡國志》所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極明……」。在宋代,石油甚至可被加工成固態物質,名曰石燭,其點燃時間較長,一支石燭可頂蠟燭三支。這當是石油在照明方面運用的一大進步。宋朝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有用「石燭」照明的記敘。由此可見石油用於照明在古代運用是比較廣泛的。但可能因其「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夢溪筆談》),固其照明的對象大概只能限於「士人」了。從古代製造燭火的主要材料上看,似也可證明這一點。
2.2 在軍事上的運用
由於石油「得水則愈熾也」(宋朝的《太平寰宇記》),事實上早在一千四百年以前,中國古代人民就已看到石油在軍事方面的重要性,並開始把石油用於戰爭。有記載的石油在軍事上最成功的一次運用當推唐李吉甫所著《元和郡縣志》中所載的一段史實:「周武帝宣政中(公元578年),突厥圍酒泉。取此脂(註:石脂,即是石油)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吳越備史》中記載五代後梁貞明五年(919年),在後梁與後唐作戰中出現了以鐵筒噴發火油的噴火器,用以燒毀敵船。因此,北宋曾公亮在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寫《武經總要》時已把它列為不可或缺的軍用物資。宋朝康與之在《昨蒙錄》雲:「為日烘石熱所出之液,西北邊防城庫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以御敵」。「猛火油」亦即石油。石油在軍事上的運用可見一斑。石油在軍事上另一項重要運用是作為輪軸的潤滑劑。唐朝段成武所著《酉陽雜俎》言:「高奴縣石脂水……采以膏車……」。「膏車」即把石油塗於車輪軸上作潤滑用。又據《資治通鑒》卷七四魏邵陵厲公正始二年略雲:「春,吳人將伐魏。零陵太守殷札言於吳主曰:『……便當秣馬脂車,陵蹈城邑,乘勝逐北,以定華夏」。「秣馬脂車」即喂飽馬匹,脂車即用石油潤滑車輪[3]。石油作為潤滑劑倒也並非都用於軍事,也有用於民間生產中的。西晉張華所著《博物志》雲曰:「……(石油)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可見石油用於「膏水碓缸」也甚佳焉,已然民用矣!
9. 古人為什麼不用煤炭、石油
碳礦
10. 古代打仗為何不用滾油
通常來說古代戰爭以野戰為主,攻防戰為輔。到了近代,才出現巷戰。
之所以攻防戰稀少,主要是因為一旦處於守城狀態,基本上處於缺糧的狀態,攻方同樣如此。基本上攻防戰就是看誰糧食先吃光,誰吃完誰輸。因為缺糧的一方通常會主動出擊,守方也可能比攻方缺糧,比如曹操對袁紹,曹操率五千騎兵率攻擊敵人。
油基本上是重要的糧食儲備,誰這么無聊會拿去當滾油,中國早期沒石油,西方用石油時已經有火器了。所以滾油基本不可能。科普一下小知識,一般攻城是不會爬城牆造雲梯的,誰這么有錢,後期直接拿炮轟,前期是那斧子砍門,因為門是木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