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為什麼繼續漲價
國際政治事件較多,中東沒有增加產量的動力
㈡ 石油漲價背後存在多少的原因
國際油價徘徊等待上沖百元大關時機(2007/11/19 09:34:26)
事件:國際油價上周收於95.10美元
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280萬桶,為近四周以來首次上升,該報告導致上周四油價下跌,但周五美元兌歐元的匯率再次下跌,油市再度上升1.67美元,至上周五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12月期貨收於每桶95.10美元。
影響因素:
1.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突然增加
2、美元匯率漲跌左右國際油價
3、歐佩克減產推升油價,增產卻無法降低油價
4.尼日三角洲的福卡多斯油田遭遇武裝襲擊
結論:國際油價將在90-95美元徘徊,等待上沖百元大關時機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報告指出,接近100美元的油價嚴重打擊了消費者對石油的需求,預計今年至2008年,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石油消費巨頭的需求將大大下降。報告顯示,國際市場對原油的日需求量將下降至每日8769萬桶,比預計少30萬桶。國際能源署還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市場對原油的日需求也將下降50萬桶,至8714萬桶。這是國際能源署自今年8月份以來的第三次下調原油需求,下調的理由均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油價高企。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上周表示美國經濟第四季度將「顯著放緩」。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主要作者勞倫斯•伊格斯表示:「油價逐步攀升已經對明年的石油需求產生實際影響。」不過,由於世界經濟依然向好,產油國剩餘生產能力有限,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平衡比較脆弱,油價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劇烈波動。目前北半球已經進入取暖季,歐佩克不可能大幅增產,因為高油價能夠給該組織成員國帶來豐厚的利潤。石油市場在沒有更多影響因素下會在90-95美元附近徘徊,但只要再有一點影響油價上漲的因素出現,比如,中東局勢、煉廠事故、美元貶值或是氣溫驟降等等,國際油價短期將漲至100美元。
㈢ 我國石油為什麼要漲價
我國石油之所以一直處於國際較低價位.是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政府補貼市場.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成熟,價格與國際接軌是必然的,在波動中上揚,是市場調控的結果.目前,受國際經濟經濟的復甦,整個世界對石油等工業原料的需求在穩中增加.加上前段時間,期貨抄家的屯貨抬價.所以,目前,各地的石油價格均正在持續上揚中.
㈣ 石油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今年以來油氣價格上漲主要原因 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因素: 1、上游資本開支減少,傳統油氣田的自然衰減。 2、OPEC+對於油價的控制力度增強,通過產量調節來控制油價。 3、美國頁岩的資本開支克制,利潤好轉,用以降低資產負債率。
歐佩克+持續減產
2020年春季,在油價暴跌的背景下,歐佩克+採取了干預措施,通過削減產量來支撐市場。雖然在當前油價已大幅反彈的背景下,市場人士預期歐佩克將就取消部分減產舉措達成協議。但在2021年3月4日召開的會議上,歐佩克+同意多數成員將減產延長至4月,允許部分成員小幅增產,其中俄羅斯獲准在4月增產13萬桶/日,哈薩克獲准增產2萬桶/日,以滿足它們的國內需求。
歐佩克+將減產協議順延至4月的舉動使商家感到意外,因為此前部分商家預計,歐佩克+可能放鬆減產措施。此外,歐佩克「領頭羊」沙特表示,將延長100萬桶/日的自願額外減產。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上漲,3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漲幅為3.5%,是2019年4月以來近月合約的最高結算價;倫敦洲際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漲幅為3.9%,是2019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投資者退居其次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到目前為止,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需關系,而不是投機交易。目前基金經理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中持有的看漲頭寸和看跌頭寸之比低於2018年油價上漲時的水平。這表明,投資者並沒有主導市場。
但如果基金經理湧入石油市場,押注經濟活動將重啟,這種情況可能改變。
供應缺口大幅增加
受歐佩克+和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影響,疫情開始時激增的石油庫存已出現萎縮。由於擔心新一輪封鎖舉措會破壞市場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額外減產。
分析師稱,得克薩斯州2021年2月出現的極寒天氣曾一度使美國失去近一半的原油產量,這也將有助於消耗全球原油供應。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過日產量280萬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場的供應缺口或將是2000年以來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場正處於供應短缺狀態,這正是庫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時,由於3月7日沙特石油設施遇襲導致國際油價短暫站上70美元/桶,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三季度會達到每桶80美元。
市場搶購現貨原油
對原油產量和需求進行實時衡量很難,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價之間的關系表明,買家正在爭搶原油。交易商願意支付較高溢價來持有原油現貨,而不是一年後才獲得原油,這與去年春季時現貨原油價格下挫、與期貨價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況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薩阿德·拉希姆表示,「這表明市場極度渴望獲得原油,以至於需要動用原油庫存。雖然原油市場還未完全恢復,但絕對正在復甦」。
需求在恢復
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復,美國和歐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轉。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計,2021年1月美國人日均消耗1860萬桶汽油和其他燃料。這與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過與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預測油價進一步上漲是基於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有序進行和財政刺激措施將使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起來的假設。拉希姆表示,「復活節之後,人們將開始旅行並恢復出行」。
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負責石油市場的副總裁保拉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期則更謹慎。根據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數據,她預計,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頁岩油供應出現問題
產油國每日閑置數百萬桶原油產能,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產油國重啟這些產能,油價能否承壓?分析師預計,今年歐佩克+會逐步增加產量。
但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短期內美國石油產量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約1300萬桶/日的水平。在股東和債權人要求優先考慮現金流的壓力下,面對油價上漲,石油公司並未急於增產。在美國頁岩油產業這種「新紀律」的約束下,鑽機數量尚未達到維持每日生產1100萬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了。
㈤ 石油漲價原因
分析國際石油漲價的原因及落實我們國家應對的措施是急切的 國際石油價格,從去年開始,就基本上處於一種逐步上揚的態勢。目前,世界石油的價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漲有跌,但是基本都穩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對於中國來說,這些年我們石油的使用量大約在2.4億噸左右。其中,自己生產的大約有1.6億噸,進口大約有0.8億噸。進口量大約占國內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對世界石油價格動盪和上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作出客觀冷靜的分析是首要的,並且拿出切實立即可行的措施出來,是非常現實的。 自從前蘇聯在國家政治上發生重大變化以後,美國就一直處於一種單邊的國家行為之中。九十年代,美國對於世界還處於一種調整過程,而在進入二十一世界之後,就變得更加有持無恐的地步。自從小布希通過一切手段上台之後,美國的內外政策和策略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過去世界,基本上從政治局勢的大流上看,有三種力量存在著。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蘇聯為首的力量,還有是那些不結盟國家的力量。隨著原蘇聯國家政治的重大變化,使得那個激烈碰撞的敵對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就是美國對世界的單邊霸權的形成和行為。今後,世界面臨的是一個維護和平和破壞和平的力量對比之中,所有的國家都必須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 美國在維系和擴張著他的霸權的時候,是通過軍事和經濟來支撐的。因為從政治行為上,美國已經失去了讓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礎和道德行為准則。在這幾年,美國在自己對外的所有行為上,始終就是保持住一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准則。什麼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准則,國家之間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對美國的對外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上的約束。 在我們分析石油漲價的因素的時候,我們如果不首先認識到這一點,其他的都是一種妄言。 美國目前維系和擴張其霸權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說的,只有兩種。一種就是軍事行為,一個就是經濟行為。經濟行為是首先的,也是整個國家所有行為的基礎。而隱含在這經濟行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體系。對外殖民掠奪的方式,美國已經從十八世紀的最原始手段,發展到今天通過美元體系的運作,來達到同樣掠奪世界經濟的目的。我們千萬不要淡忘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東南亞經濟危機,還有就是這些年經濟困境不斷的南美經濟,值得現在的中國政治家們好好研究和應對。特別是發生東南亞的經濟風暴,我們國家更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來對待。 美元體系的建立,是有歷史時間過程的,是從英鎊的世界地位上轉承過來的。從英國的殖民歷史,要研究出英鎊建立的歷史進程。並且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過程,看看美元體系是如何建立、轉承和變化的。而目前石油價格上漲,其實是美元體系變化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今天的世界石油的價格變動,不能再簡單認為就是一個世界石油需求的變化引起了石油價格的變化。因為從這一兩年世界石油生長和消費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關系並沒有發生重大的矛盾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關系的是,那個維系這世界霸權的美元體系,面臨著重大的歷史危機。只是在這個危機沒有全面徹底爆發的時候,美國在通過一切手段在掙扎著。關於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關心的人可以通過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和這次世軍石油價格劇烈變化的原因和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他們是嚴格不同的兩個方面的問題。 現在的世界,是大多數國家都直接和間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說通過美元的「堅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國家在相當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
㈥ 近期石油為什麼漲價
中國成品油也是根據美原油來的,但是在國內調價是定了規矩的。
近期的漲價,主要的消息面是來自於OPEC會議的達成。
也是產油國簽了協議,同意減產了
㈦ 中石油為什麼漲價
不可能走私國外的石油的,因為現在國內的比國外的要便宜很多
㈧ 石油為什麼又漲價了
一是因為美元持續走軟,因此漲高;還因為石油是稀缺資源,現在快枯竭了,物依稀為貴嗎
㈨ 為什麼石油價格暴漲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說明:本文是轉載!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的汽油是按每加侖多少錢出售的,換算一下大概是平均每升93號油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7.45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 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5元漲到7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 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
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上漲到7.45,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1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有一個朋友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