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啥國家隊護盤最愛買中石油
為啥國家隊護盤最愛買中石油?
一、為何中國石油會成為護盤工具?
中國石油歷來都被視為國家隊護盤的工具,中國石油是2007年上市的,上市的時候被市場極度追捧,很多機構稱中國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值得持有一輩子的公司,上市首日被炒高至48.62元,中石油總股本18.3億股,當時最高市值為8.9萬億元,而當時中國股市總市值為35萬億元,中國石油一隻股市值就佔了A股的四分之一。
所以中國石油的漲跌,可以直接左右A股的漲跌,再加上中國石油,當時並稱為“兩桶油”,對上證指數的影響極大,兩桶油拉升,大盤即漲,兩桶油下跌,大盤即跌。而中國石油權重又明顯大於中國石化,久而久之,中國石油就成為了指數護盤的工具。
四、中石油為周期股代表,可帶動行業護盤
中國石油是周期股的典型代表。近些年來,A股表現良好的大多是消費股、醫葯股、科技股,這些股票因為行業前景明朗,並且很多公司都是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具有確定性。使得市場風格出現了明顯的分化,高成長股持續上漲,而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比如煤炭、鋼鐵、石油、有色,則大多是漲跌交替的波動表現。
那麼當大盤殺跌的時候,市場會失去方向,國家隊拉抬中國石油,就能喚醒周期股,當周期股整體上漲的,就會有效的對沖掉成長股大幅下跌帶來的沖擊,從而起到穩定大盤的作用。也就是說,並非是通過拉升中國石油實現護盤,而是通過中國石油的異動,喚醒周期股,從而實現護盤的效果。
B. 中國跟俄羅斯那麼近,為什麼不全部原油依靠俄羅斯進口,反而還要遠赴重洋到中東輸入石油
因為人家俄羅斯也不傻,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會讓你中國控制俄羅斯的出口市場的。所以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要出口歐洲、出口日本韓國,不可能全賣給中國的。
當年中國修築「安大線」,希望把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的油全運輸到中國,人家俄羅斯寧願繞遠路,也要優先鋪設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的石油管線(安納線)——因為安納線的石油不僅可以出口中國,還可以出口日本和韓國。
可以看看安納線比安大線繞了多遠——但是俄羅斯寧願多繞路,也不願意只修安大線——就是對中國不信任,更不願意把石油全賣給中國。
當然,這裡面還有日本鬼子在搗鬼,日本人願意把修安納線的錢全出了,也絕不願意俄羅斯修安大線。
所以,你想完全依靠俄羅斯市場來解決能源問題,實在是太一廂情願了。
C. 中國人自己的石油都不夠用,為何還出口石油到國外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以及突破。例如我國的基建領域、貿易領域、勘探領域以及製造業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甚至有不少國家,還特地遠赴中國,請教中國這方面的技術以及見解。
我國較低的出口價,也是為了吸引更多國家,進口我國提煉的成品油,以此打開中國的市場,在成品油的貿易上,我國能夠從中獲得不少利潤,也是一個發展國家經濟的方式,所以印度人的說法,只能說是見識太淺,沒有了解清楚就如此評價,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
D. 中國為什麼不到東海南海大規模採油,而要依賴進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也是石油產量名列前茅的國家!
從2021年3月的原油進口數據來看,毫無懸念,中國4965.9萬噸的原油進口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的樣子,但是,進口這么多原油消耗的成本代價反而下降了3.9%。
E. 為什麼中國石油資源豐富,但要向外國購買石油呢
這個豐富只是相對於周邊小國而已,中國石油產量比起中東任一個小國,幾乎都比不過,你要是到產油地看看就知道了,中國自噴井少的可憐,反正我在玉門見到的都是磕頭機。而且中國石油膠質硫質等雜質多的讓人懷疑人生,國內燃油如果全部用國產石油提煉,那麼燃油價會讓很多人買得起車加不起油。所以中國每年要進口大量石油來提煉燃油。
F. 中國本身缺油,為什麼還要出口石油,並且還賣得比國內便宜呢
產能過剩要怎麼辦,在國內消化不了的情況下,那麼只能對外出口。很多人就會有此疑問了,既然每年都會產能過剩,並且越來越多,那為什麼就不能控制煉油數量,用多少生產多少呢?理論上來講沒有錯,如果是一家中小企業,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那麼限量生產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對於國家則不一樣,國內的煉油企業需要養活大量的工人,如果限量生產,那麼這些人的收入就會受到影響或者失去工作,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
綜上所述,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對外出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總不能把這些產能過剩的石油倒掉吧,賣出去不僅能養活國內很多工人,而且還能賺取大量的外匯,這些賺回來的外匯又能從國外購買我們所需要的各種高科技產品和技術,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於出口石油賣得比國內還便宜,你怎麼看呢?
G. 中國本身缺油,為什麼還要出口石油,並且還賣得比國內便宜
當前全球主要能源還是以石油為主,石油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戰略儲備物資,一直都受到各國關注,因為石油問題而產生的戰爭不在少數。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於石油的依賴程度更是排在世界前列。中國的石油儲備和開采數量相對於其他產油國相對較弱,沒有辦法支撐國內生產和消費所需,每年都要從全球各國進口大量的石油,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從國際上進口的石油約5億噸,中國石油對外的依賴程度從2018年的70%增長到2019年的72%。從這就能看出來,我國本身是比較缺油的,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中國每年都會出口一定數量的石油,並且對外賣的價格比國內民眾使用的還便宜,這是為什麼呢?
綜上所述,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對外出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總不能把這些產能過剩的石油倒掉吧,賣出去不僅能養活國內很多工人,而且還能賺取大量的外匯,這些賺回來的外匯又能從國外購買我們所需要的各種高科技產品和技術,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於出口石油賣得比國內還便宜,你怎麼看呢?
H. 為什麼中國缺石油,卻還要出口石油
因為中國一邊進口石油,一邊出口石油,這中間是能夠獲取高額利潤的。石油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必需品。
石油的價格浮動是非常大的。我國經常會在石油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大量進口原油,然後經過提純之後,在石油價格比較高的時候出售給石油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那麼就可以增加我國的財政收入了。所以我國會邊儲備石油,邊利用石油來增加財政收入。
I. 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暴漲,這到底是為什麼
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暴漲,這是因為我們的石油公司有一套聯動機制,由於各種原因,國際原油漲價的時候,就會非常快速地聯動漲價,因為石油公司是及時運轉的,一邊在賣石油,一邊在買石油,國際原油漲價了,進貨成本就會上漲,所以他們會第一時間馬上漲價,以抵消進貨成本的上漲。
相反,如果降價,就不能馬上降價,因為一旦降價後發現是暫時下降,又馬上漲回來會給人一種隨心所欲不穩定的印象,所以國際原油降價後,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屬於長期降價後商業石油公司才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