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海洋石油檢測做什麼
擴展閱讀
石油的密度怎麼計算 2025-01-19 07:31:30
石油qhse有什麼用 2025-01-19 07:29:38
桂城人力資源在哪裡 2025-01-19 07:29:35

海洋石油檢測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7-21 20:49:20

㈠ 中海油監督管理工作是干什麼的

監督監理 就是給油田提供作業監督人員
比如說比較大型的搭建腳手架工作,就需要一個有相關資質的監督監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審查是否合格! 就相當於是一個質量檢驗監督
很多大型作業都需要監督監理參與監督,就跟我們聘請第3方CCS(中國船級社)做合格檢驗是一樣的形式!
監督監理有的也會派到鑽井船上到鑽井監督!
等等各種形式的都有!

㈡ 海底石油的石油勘探

石油勘探,就是考證地質歷史,研究地質規律,尋找石油天然氣田。主要要經過四大步驟,即:確定古代的湖泊和海洋(古盆地)的范圍;然後從中查出可能生成石油的深凹陷來;第三步是在可能生油的凹陷周圍尋找有利於油氣聚集的地質圈閉;最後對評價最好的圈閉進行鑽探,查證是否有石油或天然氣,並搞清它有多少儲量。下面對這四個步驟的工作內容作一介紹。(具體的石油勘探技術方法後面有專題論述) 前面已經講到了,石油是在古代的湖泊或海洋的沉積物中生成的,油田也是在這里形成的。因此,確定古湖古海(即古盆地)所在及其范圍當屬是首要的。
確定古湖古海的地質依據,主要是研究岩石和化石(古代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或印模、痕跡等)。通過地質家們的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種類極多,但最基本的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火成岩(亦叫岩漿岩),它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漿噴發到淺處或地面後,凝固而成的。電視中曾多次報導過現代火山噴發的壯觀場面,因此對這種岩石的來源與形成是好理解的。二是沉積岩,前面在油氣形成問題時,已談到了它的來源與形成過程了,它就是確定古湖古海最主要的物質依據。也就是說,哪裡有沉積岩,哪裡就是古代湖泊或海洋,這是毫無疑問的。三是變質岩,這主要是各種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積岩),在地殼的變遷過程中因經受高溫高壓而改變了原來的性質變成了既堅硬又緻密的另一類岩石。
古湖泊和古海洋又怎樣區別呢?這主要是通過化石來確定和區分的。因為湖泊與海洋的生物特徵是大不一樣的。另外,即使同樣的沉積岩,湖泊和海洋岩石的物理化學性質也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是以當時水的鹹淡來分的,淡水為湖,鹹水為海……。
古湖古海的保存狀況對找油找氣的影響十分重要,在後來的地質變遷中,或遭受過風化剝蝕,造成殘缺不全;或遭到火成岩的侵入破壞;或經過嚴重的變質過程等等,這些情況也都要通過對岩石性質和地層保存的完整程度等方面考證其發育過程。 尋找地質圈閉是尋找油田的中心環節。任何一個找油部門對這一工作都是十分重視的。地質圈閉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形態各異。例如大慶油田的大慶長垣,其圈閉面積達千餘平方公里,是迄今為止我國找到的最大儲油圈閉。當然也有小到不足一個平方公里的,有的單獨的含油圈閉只有一口油井。地質圈閉有的可以部分地露出地面,甚至一座高山即為一個完整的地質圈閉;有的埋藏很深,地表完全看不出來。我國有能力探測到的圈閉埋深,大約在五、六千米深左右,在這個深度以內,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查得比較准確,鑽井也能夠得著。尋找圈閉自然也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大到小的過程,對於深而小的圈閉,找到它當然是很困難的,它要求的技術精度、難度要比一般情況下高的多。
找到地質圈閉以後,還要對圈閉進行是否具備儲油條件的研究和評價工作。一般來說,在靠近生油凹陷的地質圈閉,有利於油氣運移進去,成為有希望的油田,而對其他地方的圈閉,評價就要低一些。再則各個圈閉本身的保存是否完整,可儲藏油量的大小等情況也需要進行研究和評價。 對所找到的地質圈閉,裡面是否儲藏著石油或天然氣,在沒有對它進行鑽井驗證之前,一般是很難給以定論的。因此,對地質圈閉進行鑽探,這是尋找油田的最後一個步驟,也是極其重要、極其關鍵的一個步驟。其重要性及關鍵性在於,這個步驟中所採取的一切技術和手段,它都關繫到一個油田能否順利誕生以及它的實際命運問題。
在油田發現史上有不少這樣的情況:一個圈閉本來是充滿了石油的,但因鑽探技術及方法不當,而沒有發現其中的油氣,直到若干年後,人們再次認識,再次鑽探時才證實是個油田;還有的在首次鑽探中就發現了油層,但其中油氣就是出不來或油氣產量很低、結果評價為沒有工業開采價值而棄置一旁,可是以後的重新鑽探或經過一定的技術措施,又噴出了高產油氣流。可見,鑽探是發現油氣田至關重要的一步,它與前面的工作關系,如同十月懷胎與一朝分娩那樣,所以必須十分認真對待。
在盆地內或一個圈閉上第一口或第一批探井應該打在什麼位置,這是要綜合考慮多種資料以後才能確定的。其實,第一口井就找出油田來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如新疆克拉瑪依因為旁邊有黑油山可以看得見,它就是第一號探井生油的。至於我國東部在覆蓋區找油田,就不那麼容易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松基3井,說明在此以前至少已有了兩口空井;勝利油田的第一口出油探井是華8井,說明在此之前曾經至少打了7口乾井;大港油田是在打了近20口探井以後才發現的;任丘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任4井,在它以前,曾經有5口以上的井落了空。當然,確定探井井位也不是無章可循、完全盲目的,簡單而言,以找油為目的的探井(另有以探明地層為目的的井稱之為基準井或參數井)總是盡可能定在圈閉的最高位置,其理由就是油和氣總是浮在水的上面。這里的所謂高是指含油層的「高」。地質結構十分復雜,因而「高」也不是絕對的高,形象地比喻:如果要鑽探的圈閉象個反扣著的碗或盆,第一口探井就定在拱起的碗或盆底上;如果這個圈閉象一條豎放著的大魚,第一口井位就定在其脊背的高處;如果圈閉象一塊傾斜的板(克拉瑪依),探井就定在它的上方。也有極少的例外,比如一般人的頭發都在頭頂上最密,但禿頂者卻在頭部的周圍才有頭發,如果一定要在頭頂去剪發,只會徒勞無益,新疆准噶爾盆地就有這樣的實例,五十年代在其最高處打成了一口探井,一無所獲,到了八十年代又在四周較低處打井,卻出了油,用「禿頂」周圍的頭發來比喻,確有相似之處。也有確實在「盆底」找到油的,猶如炒菜的鍋里放點油,它不可能停在鍋沿上,這是因為這里的地層里幾乎沒有水,石油不佔密度差的優勢浮起來,只好「沉底」了,這種實例很少,所以「高處找油」仍然是首先應當遵循的准則。
當一個地質圈閉經鑽探後,有一口井獲得了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油氣流,這就算是找到了一個油田。但是,還必須進一步把這個油田的具體范圍和出油能力搞清楚。因此,在鑽探過程中發現油氣之後,就應立即查清油層的層數、深度、厚度,並要搞清油層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質,還要對油層進行油氣生產能力的測試和原油性質的分析。然後再進行擴大鑽探,進一步探明圈閉含油氣情況,算出地下的油氣儲藏量有多少。這樣,對單獨個油田來說,它的初步勘探工作就算結束了。
最後這里還需加以說明的是,在實際尋找油田的工作中,這個步驟不可能絕然分開進行,而總是相互聯系、交錯進行的。找有利生油凹陷的過程中,往往也同時就找到了地質圈閉;在找地質圈閉過程中,也會發現新的沉積地層或新的生油凹陷;在鑽探圈閉時,也會發現新的生油層和儲集層,以致給人們增加許多新的認識。總的來說,尋找油田的過程,一方面是人們對地下情況不斷積累資料、深化認識的過程,一方面又是找油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

㈢ 目前石油行業海底勘探手段有哪些

根據勘探技術手段的不同,石油勘探主要分為物理勘探和化學勘探兩大類。其中以物理勘探為主要手段。目前各油氣田勘探經常使用的主要是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
(1)地震勘探:是根據地質學和物理學的原理,利用電子學和資訊理論等領域的新技術,採用人工方法引起地殼振動,如利用炸葯爆炸產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儀器記錄下爆炸後地面上各點的震動情況,把記錄下來的資料經過處理、解釋。推斷地下地質構造的特點,尋找可能的儲油構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種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種岩石和礦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測量儀器,測量地面上各個部位的重力,排除區域性重力場的影響,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發現異常區,稱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礦物的密度與重力場值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研究地下的地質構造。 (3)磁力勘探:各種岩石和礦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測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強弱來研究地下岩石礦物的分布和地質構造,稱做磁力勘探。在油氣田區。由於烴類向地面滲漏而形成還原環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鐵還原成磁鐵礦,用磁力儀可以測出這種異常,並與其它勘探手段配合,發現油氣田。 (4)電法勘探:它實質是利用岩石和礦物(包括其中的流體)的電阻率不同,在地面測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層介質電性差異,以研究各層地質構造的方法,對高電阻率岩層如石灰岩等效果明顯。
(5)地球化學勘探:根據大多數油氣藏的上方都存在著烴類擴散的「蝕變暈」的特點,用化學的方法尋找這類異常區,就是油氣地球化學勘探。

㈣ 海洋石油總醫院體檢中心工作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呀

應該是體檢中心體檢的時間是上午7—9點。體檢中心一般比醫院正常上班時間提前一小時上班,提前一小時下班。
任何體檢中心都是比正常上班時間提前一小時,因為體檢最基本的檢查項目之一,是空腹抽血檢測,所以體檢中心上班時間都會提前一小時。如果你是做體檢的話,最好早上8點之前空腹去體檢,先抽血後透視,再做其他檢查。如果你是去拿健康證的話,可以在下午3點左右去。記住帶上身份證。

㈤  海洋石油環境條件觀測技術

海洋石油環境條件就是海洋石油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按需要可分為工作環境條件、工程設計環境條件及災害環境條件。工作環境條件,指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作業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工程設計環境條件,是海上平台、鑽井船、輸油管道、系泊裝置及油氣處理終端等各項工程設計環境參數(包括極端環境條件和作業環境條件);災害環境條件,是海洋石油生產作業區所能遭遇的嚴重海冰、熱帶氣旋(台風)、風暴潮、災害地質、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這些環境條件,是一項扎實的基礎工作,是工程設計的科學依據和海上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更與海洋石油的生存、發展緊密相關。海洋石油環境條件,是應運而生的一門新的學科,隨著海洋石油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實用性和社會效益尤為顯著。

一、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氣象自動調查系統

在我國南海西部海域,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強熱帶風暴、強冷空氣大風、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和土台風(即「三強一土」)一直影響著海上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正常運行。近年統計,受其影響潿洲油田每年要停產25天左右,鑽井作業要停止約550h。為了保證海上油氣田建築設施和工作人員安全,保證在惡劣天氣下油氣田正常生產,以及檢驗、修訂外載荷的計算公式,提高結構物設計水平,必須掌握海上氣象水文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這就需要進行長期、連續的氣象水文觀測。

要獲得海上惡劣天氣下的氣象水文實測資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過去曾以投放浮標的手段獲取氣象水文觀測;而在平台進行人工操作的觀測方法,一但碰到惡劣天氣(台風等),操作人員必須撤離平台,難以捕捉到台風完整資料。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海油在具有代表性的海區平台上,研究建立了一套自動化程度高的氣象水文綜合觀測系統,使用國外先進的氣象水文感測器,研製數據自動採集及通過衛星進行發射、接受系統,配備應急電源設備,使之在惡劣天氣下觀測到的氣象水文資料,能通過衛星及時傳遞到岸站。岸站具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接收功能,經計算機處理,隨時能提供給工程設計和生產作業部門。

(一)測量項目與技術指標

主要測量項目有13項,其中氣象有風速、風向、氣壓、氣溫、濕度;水文測量項目有波高、波周期、波向、(多層)流速、(多層)流向、水位、水溫、鹽度。另外還設有非工程所需的輔助測量項目,如平台經緯度、系統工作電壓、故障報警等,待增測量項目有多層風、腐蝕、環保、濁度等。

1.感測器選擇

根據需要確定各種感測器的測量范圍及測量精度:①氣象感測器引進自動氣象站,包括風速、風向、氣壓、氣溫、濕度等感測器;②水文感測器引進浪流潮溫鹽測量儀,包括波高、波周期、波向、流速、流向、水位、水溫、鹽度等感測器;③多層海浪流測量儀引進可測量流速剖面的聲學多普勒剖面海流儀。

2、感測器在生產平台上的安裝

感測器在生產平台上的安裝方案,是為了保證系統在無人值守情況下長期安全地工作,因此應遵守以下原則:①不影響生產平台作業;②所測到資料的質量能得到保障;③在氣象水溫要素達到極限時能得到完整資料;④保證儀器不丟失等。

(二)資料採集與設定

1.氣象資料

氣象資料每整點觀測一次,每1´記錄一組數據,如風速等,同時記錄年、月、日、時、分、1"最大風速、3"最大風速、1´最大風速、2´最大風速、10´最大風速、30´最大風速和60´平均風速、整點前2´最大風速、整點前2´平均風速、整點前2´最大風向、整點前2´內3´最大風速、整點前2´內1´最大風速、整點前10´最大風速、整點前10´平均風速、整點前10´內3´最大風速、整點前10´內1´最大風速、整點前10´內2´最大風速、整點前10´平均風向、整點前10´平均氣溫、整點前10´平均相對濕度、整點前10´平均氣壓。以上共16項,利用風速記錄的多餘通道比原定方案增加u項,更便於計算陣風因子。所謂3"最大風速是指1小時內每3秒取為一組數,求其平均值,共1200個,取其最大者;所謂整點前2´內3´最大風速是指整點前2´內共120個數,每三個一組,取平均值,共40個,挑其最大者,其餘類推。

2.浪流潮溫鹽資料

浪流潮溫鹽資料一般在平均海平面下8m處左右觀測,實際深度需在有觀測資料後依資料計算而得,海浪資料為每3h觀測一次,每0.2s取一個離散值,每次記錄2048個波浪離散值。當2´最大風速大於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時,改為每小時觀測一次;每10min記錄一次表層流速、流向、水位、水溫和鹽度值。

3.多層流觀測

多層流觀測時儀器探頭置於平均海平面下10m左右直到海底,每隔2m觀測一層流速、流向。整點後每隔10min記錄一次。

(三)微機數據採集與控制

採集好的數據處理後,每天02、05、08、11、14、17、20、23時共8次通過衛星通信發送到岸站。同時,採集原始數據存入固態存儲器,容量為存儲半年以上的數據。

當2´最大風速大於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時,系統超限自動加密,將數據衛星傳輸改為每小時一次,超限值也可自動或人工設置。

1.衛星數據傳輸

海上石油平台與岸站之間採用INMARSAT-C衛星通信,傳輸平台測量到的各種要素,通信距離可以滿足我國任意海域的海洋石油平台與我國任意地點岸站間的數據傳輸。平台測量數據平均有效接收率不小於90%。INMARSAT-C衛星收發信系統選用美國進口設備。

2.數據接收岸站

①石油平台數據衛星接收岸站設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總部;②岸站具有自動接收海上平台發射來的信號並處理列印各種數據的功能;③岸站接收到的數據除列印外還存入硬碟中,以利定期拷貝、存檔;④一套岸站設施能夠完成多個石油平台發送來的數據接收處理。

3.交直流電源及應急供電系統

配備一套由交流轉換成直流供電系統工作的電源以及在台風時平台無人值守情況下,也能使系統正常工作的自動切換控制系統。

4.岸站資料處理軟體系統

岸站資料處理軟體系統可將岸站接收到的信息列印成報表並繪成時間過程線。

現場試驗表明:

a.氣象資料由於感測器安裝較高,很安全,極少外界干擾,只發生一次受漁網纏斷S4電纜影響造成串口被燒,使氣象資料記錄中斷的事故。但這不是氣象感測器本身原因所致。

b.S4資料的中斷,兩次受魚鉤影響,一次受漁網影響,也不是S4儀器本身問題所致。但資料中鹽度數據不穩定,資料不好,可能是感測器有故障,已整機送回廠家檢修,後重上平台安裝使用。

c.ADCP資料,開始受安裝條件限制,有資料,但有5層左右受樁腿影響,流的資料不好。後將ADCP外移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發生丟失事故。後經改裝儀器支架,使儀器外伸約70cm,資料大為好轉,現基本不受樁腿影響。

d.岸站工作比較正常,只有受太陽活動等因素影響,氣象資料誤碼2次,共7.9天,誤碼率為2%~3%,完好率為97.7%,遠遠超過合同書90%以上的要求。

(四)儀器

主要有:①YOUNG-4X自動氣象站一套(包括主機及顯示器1件,風速、風向感測器1件,氣溫、濕度感測器1件,百葉箱1件);②S4ADW浪潮儀1件;③300kHz多普勒剖面海流儀1件;④數據採集儀1件;⑤應急電源1件;⑥衛星發射天線1件;⑦錨碇系統1套;⑧電纜及附件1套。

本項目經3年半的調研、選擇感測器、研製數據採集處理系統、研究安裝、錨碇方案以及室內試驗、近岸試驗等各種科研工作,自1999年3月將全套儀器安裝到W11-4採油平台上進行現場試驗,至2000年11月7日止,共測氣象資料18個月;S4資料9.2個月;ADCP資料6.7個月,岸站接收氣象資料11.3個月。

二、海底泥溫調查

海底泥溫調查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穿過幾十米乃至幾百米的海水探測海床的溫度,這在中國海洋調查史上從來沒有先例,渤海「JZ20-2海底管線和SZ36-1油田的海底泥溫、水溫、氣溫的調查」是第一次嘗試。它是為了提供真實的海底泥溫設計參數(以往工程設計都將冰底水溫假定為海底泥溫)。調查結果發現真實的最低海底泥溫比冰底水溫要低4~6℃,大大地降低工程成本,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一)秦皇島(QHD)32-6油田平台場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海底泥溫、水溫觀測

1.調查概況

觀測時間為1998年11月10~22日,在QHD32-6油田平台場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共設置海底泥溫水溫觀測點17個。

水溫設表、中、底三層觀測(表層:0~1m;中層:0.6H;底層:距海底0~1m),泥溫觀測分為表層0.5、1.O、2.O、3.Om共五層。

2.結果分析

通過對現場實測資料及歷史資料進行統計、計算,報告中給出了泥溫、水溫的統計參數,同時還推算出多年一遇的泥溫極值(表17-1)。

表17-1多年一遇的泥溫極值(℃)

表17-4不同重現期的最低泥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