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邊緣採石油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針織面料織造成本怎麼算 2025-01-18 15:13:39

邊緣採石油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4-08-03 22:52:46

⑴ 中東的石油開采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地震是板塊與板塊之間運動產生的,即使石油采空了,最多形成地面下陷,中東石油含量大,目前還不足到采空的局面。

⑵ 中東的石油開采將地下都挖空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可以說是很多很多的,當時他們就是憑借這個石油的資源向世界各國出售來獲得了經濟上發展的一個基礎,現在也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資源輸出地區,但是也有人提出,石油資源的大規模開采會不會引起地下的空洞,從而增加地震的風險。

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儲量在世界范圍內還算是名列前茅的,不算太多吧,但也不算太少,只不過我們國家工業發展的規模很大,人口的數量也很多,需要的資源數量太多了,所以我們單純憑自己也是不能滿足需求的,很多的比例都是從俄羅斯和中東地區進口,因為現在的世界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大家都是彼此相連的,我們都希望每一個地區都能發展的好,因為世界的經濟緊密相連,大家發展的都好,自然是一個很高興的事情,但是總有意外的發生,自然災害是人類所預測不了的。

⑶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什麼卻沒有人敢開采

我們首先說的第一點是在沙漠中很難尋找到可以開採的石油資源。我國的沙漠位於西北內陸地區,沙漠地區里的環境非常的惡劣,不僅風沙很大,而且還有很多的流沙區。

要是想把沙漠中的沙子都開採好,還要建設很多的公路,沙漠中可以開的車恐怕也只有吉普車了吧,根本沒有那麼快時間進入沙漠的中間去,要是選擇在沙漠中開採石油的話,成本肯定是非常高的,所以在這里開採的話也沒有多大的價值的。

⑷ 油田的開發方式有哪些

隨著石油科學和開采技術的發展,油田開發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在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主要以消耗天然能量的方式進行開發油田。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工注水補充能量的開發方式才逐步發展起來,成為石油開發史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並不是所有的油田都採用注水開發,而是有多種開發方式,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利用天然能量開發利用天然能量開發是一種傳統的開發方式。其優點是投資少、成本低、投產快。只需按照設計的生產井網鑽井,無需增加採油設備,石油依靠油層自身的能量就可流到地面。因此,它仍是一種常用的開發方式。其缺點是天然能量作用的范圍和時間有限,不能適應油田較高的採油速度及長期穩產的要求,最終採收率通常較低。利用天然能量開發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彈性能量開採油層彈性能量的儲存和釋放過程與彈簧的壓縮和恢復相似。油層埋藏在地下幾百米至幾千米的深處。開發前油層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在油層中積蓄了一定的彈性能量。當鑽井打開油層進行採油時,油層的均衡受壓狀態遭到破壞。油層岩石顆粒和孔隙中的液體因壓力下降而膨脹,將部分原油推擠出來,流向井底噴至地面。隨著原油的不斷采出,油層中壓力降低的范圍不斷擴大,壓力降低的幅度不斷增加,油層中的彈性能不斷減少。一般的砂岩油藏,靠彈性能量僅能采出地下儲量的1%~5%。

2.溶解氣能量開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到這樣一種現象,當打開汽水或啤酒瓶蓋時,汽水或啤酒會隨著氣泡一起溢出瓶口。這是因為在製造汽水、啤酒時,加壓使汽水、啤酒中溶解了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當打開瓶蓋時,瓶內壓力下降,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很快從汽水、啤酒中分離出來,同汽水、啤酒一起湧出瓶口。溶解氣能量開采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打開油層開始採油後,油層壓力降低。當其壓力低於飽和壓力時,在高壓下原來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氣就分離出來,以自由的氣泡存在。在向井底流動的過程中,由於壓力越來越低,氣泡體積不斷膨脹,就沿著油層把原油推向井底。

在利用溶解氣能量的開采過程中,由於氣體比原油容易流動,往往是氣體先溢出來。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氣量大幅度減少使原油變得越來越稠、流動性越來越差。當油層中溶解的天然氣能量消耗完後,油層中還會留下大量的原油。因此,只依靠溶解氣能量開采,一般只能采出原始儲量的百分之十幾。

3.氣頂能量開采有些油田在油層的頂部存在氣頂。油田投入開發後,含油區的壓力將不斷下降。當這一壓力降傳遞到氣頂時,將引起氣頂發生膨脹,氣頂中的氣體就會侵入到儲存原油的孔隙中,將原油驅向生產井井底。

4.水壓驅油能量開采水壓驅油分為邊水驅動和底水驅動兩種形式,如圖4-11所示。無論是邊水驅動還是底水驅動,地下油層必須與地面水源溝通,開采時才能得到外來水源的補充。如果油田面積小、水壓驅動條件好、水的補給量與采出的油量平衡,那麼在開采過程中油田的產油量和地層壓力就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可以獲得較好的油田開采效果和較高的最終採收率。但實際中絕大多數天然水壓驅動的油田,外界水源的補給都跟不上能量的消耗,因此開采效果不很理想。

表4-2不同面積井網的井網參數

早期進行面積注水開發時,注水井經過適當排液即可轉入注水,並使油田投入全面開發。這種注水方式實質上是把油層分割成許多小單元。一口注水井控制一個單元,並同時影響周圍的幾口油井。而每口油井又同時在幾個方向上受注水井影響。顯然,這種注水方式的特點是採油速度較高,生產井容易受到注入水的充分影響、見水時間早。

採用面積注水方式的條件是:第一,油層分布不規則,多呈透鏡狀分布;第二,油層的滲透性差,流動系數低;第三,油田面積大,構造不夠完整,斷層分布復雜;第四,可用於油田後期的強化採油,以提高採收率;第五,雖然油田具備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的條件,但為了達到更高的採油速度,也可採用面積注水方式。

2.人工注氣人工注氣是在油田開發過程中,用人工方法把氣體注入油層中,以保持和提高油層壓力。人工注氣分為頂部注氣和面積注氣。頂部注氣就是把注氣井布置在油藏的氣頂上,向氣頂中注氣以保持油層壓力;面積注氣是根據需要按某種幾何形狀在油田的一定位置上部署注氣井和採油井,進行注氣採油。

三、開發方式的選擇對於具體油田,開發方式的選擇原則是:既要合理地利用天然能量又要有效地保持油藏能量,確保油田具有較高的採油速度和較長的穩產時間。為此,我們必須進行區域性的調查研究,了解整個水壓系統的地質、水文地質特徵和油藏本身的地質—物理特徵,即必須了解油田有無邊水、底水,有無水源供給區,中間是否有斷層遮擋和岩性變異現象,油藏有無氣頂及氣頂的大小等。

當通過預測及研究確定油田天然能量不足時,則考慮向油層注入水、氣等驅替工作劑。

注入劑的選擇與儲集層結構及流體性質有密切關系。當儲集層滲透率很低時,注水效果通常較差,油井見效慢。若儲集層性質均勻、滲透性好、水敏性粘土礦物少、原油粘度低,注水開發效果就好。當斷層或裂隙較多時,注入流體可能會沿斷裂處竄入生產井或非生產層。因此,必須搞清斷層的走向和裂隙的發育規律,因勢利導,以擴大注入劑的驅替面積。

開發過程的控制,即開發速度也會對驅動方式的建立產生重大影響。開發速度過大,由於外排生產井的屏蔽遮擋作用,往往使內部油井難以見效。也可能造成氣頂和底水錐進、邊水舌進,影響最終採收率。開發速度過小又滿足不了對產量的要求。

實施人工注水、注氣還要考慮注入劑的來源及處理問題。注水必然要涉及水質是否與儲集層配伍以及環保等問題。注入冷水、淡水可能會對地下溫度、原油物性及粘土礦物產生影響。因而需要考慮是否要加添加劑、是否要進行加熱預處理等。

顯然,向油層注入驅替劑會增加油田的前期投資、設備和工作量。因此,需要對採取該措施所能獲得的採收率和經濟效益進行預測。

人們最初向油層注水,是當油田開采了相當長的時間,天然能量接近枯竭的時候,為了進一步采出油層中剩餘的原油而進行的。這種做法稱為晚期注水。在長期的油田開發實踐中,人們發現保持油層壓力越早,地下能量損耗就越少,能開采出的原油也就越多。於是就有意識地在油田開發初期向油層注水以保持壓力,這種方法叫早期注水。目前,世界上許多油田都採用了早期注水。我國的大慶油田,在總結了國內外油田開發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本油田的特點,在油田開發初期就採用了邊內切割注水保持油層壓力的開發方式。生產實踐表明:由於油層壓力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油層能量充足,油田產量穩定。

由於水的來源廣、價格便宜、易於處理,而且水驅效果一般比溶解氣驅等驅動方式好,我國有條件的油田都採用注水方式開發,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它是我國現階段科技水平的產物,今後有待於進一步發展。此外,為了實現有效注水,還應採取多方面的措施,尤其是工程工藝方面的措施,以提高水驅效果。

總之,人工保持油層壓力的方法,要根據油田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⑸ 人類每天都在消耗石油,這樣地球會不會越來越輕你怎麼看

根據科學家們的估計,地球現在每年大約要增重近10萬噸,每小時就有10噸多的物質落到地球上。雖然每小時有10噸的物質從天而降落在你身邊也怪嚇人的,但地球那麼大,能落在你身邊的幾率實際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地小,所以你也根本不用擔心什麼。另外,地球上的氫氦等氣體分子,由於很輕,容易在太空邊緣被太陽風給吹走,所以也會減少一部分地球質量,然而地球的引力同時也在捕獲太空中的氣體分子,所以這部分差不多是平衡的。

⑹ 在海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我們該注意什麼

最重要的應該是要注意海洋生態的保護,保護海洋環境 ,維持海洋生態安全。

一,保護海洋資源,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

二,防止海洋環境污染,保護海洋環境;

海洋的能源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其中以波浪發電和潮汐發電的技術比較成熟,如日本、英國等國已研製成功了波浪發電裝置和法國郎斯潮汐電站。

關於「海洋油氣開發」:

海底石油開采,可追溯到19世紀末,1896年,美國開始在加利福尼亞的聖巴巴臘海峽鑽井;1947年,美國在墨西哥灣鑽出第一口商業性油井,這是淺海開發石油的起點。從此,海底採油技術不斷發展。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石油禁運和不斷上漲的油價,使得海底開採石油的利潤大大提高。現在,海底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已成為沿海國家的重要經濟活動內容,成為某些國家的經濟支柱。

據估計,世界海底石油的潛在可采儲量約有3000億噸,基本集中在大陸邊緣地區,其中80%-95%分布在離岸200海里范圍內,包括大陸架和上部陸坡。大陸架面積約為2750萬平方千米,可能蘊藏海底石油總儲藏量的55%-70%。

⑺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何無人敢開采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不可能夠人類使用一百年,幾年就會被消耗完,另外並不是沒有人敢開采,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其實三十五億噸的石油差不多是我國六年的用量,所以對於可供人類一百年這個說法簡直就是在胡扯,而沒有去開采並不意味著沒人敢去開采,或許是戰略儲備之類的原因。

不過石油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資源,對於全世界來說,石油都是不夠用的。而之所以沒有去開采一些地方的石油,或許是因為油田的地質環境不明或者是貧油田沒有值得開採的價值,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技術不高,還無法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