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顏山石油怎麼樣

顏山石油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4-08-21 19:16:53

1. 中化石油怎麼樣

中化石油質量好,品質有保障。
根據有駕汽車網得知,中化石油質量好,品質有保障。中化石油可以算是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後的第四桶油,從事石油業務經營已有60年的歷史,國內不多,但在國內外石油市場享有良好的聲譽並產生著積極的影響。相對來說,中化的油比其他三桶油的價格要便宜些,甚至跟一些私營油站的價格有得一比。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其進入市場晚,知名度低,需要壓縮利潤來打開市場。不過,中化石油在中國分布的范圍有限,並不是到處都有,許多城市是沒有這個加油站,而這也是其價格比較便宜的原因之一。
中化石油和中石化看起來確實很相似。很多人把中化石油誤認為中石化,導致中化石油是山寨的聯想。雖然同為國企,但兩者有很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加油站的顏色不一樣。中化是藍的,中石化是紅的。不同的業務范圍,中化集團是中國中化集團的子公司,是中國四大國有石油公司之一,但在能源、農業、化工、房地產和金融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中國石化,全稱中國石化集團,是在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基礎上重組而成的特大型石化企業集團,主營石油化工、海洋石油開采和新能源開發。

2. 為什麼石油絕大部分都在人煙稀少的戈壁

戈壁人煙稀少,地勢形態復雜,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地質變遷造成了石油資源的充足,這可能就是其中原因吧!

戈壁,但這里沒有肥沃的土地和盛開的鮮花。有的只是幅員遼闊的戈壁灘,據說是以五顏六色的花土命名的。這是一座以石油為生,以石油為榮的城市。它是青海省市議會委員會的官邸。是青海油田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在城市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磕頭,每天24小時從地下數千米的地方連續抽油。

生物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支撐因素是石油餾分的光學活性,生物有機質與其特徵是一致的,這也是生物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支撐點!所以說,戈壁地質特殊,有利用地下礦產的形成,但我們仍要珍惜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

3. 盛產石油國家有哪些

有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印度,中國,伊拉克,利比亞,蘇丹等等。

1: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賴米綠洲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三國爭議地區。2005年,沙特石油產量5.26億噸,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億噸,剩餘可采儲量363億噸(佔全世界儲量的26%),三項指標均居世界首位。

2:加拿大

加拿大原油儲量僅次於沙特居世界第二,其中97%以油砂形式存在。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儲量為1732億桶,佔全球探明油砂儲量的81%。

3:巴西

巴西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

4:俄羅斯

位於歐亞大陸北部的國家,石油產量佔全球的11.64%,探明儲量為600億桶,東西伯利亞還有未充分發掘的石油,初步估計,可能達到47億桶。每天生產石油1030萬桶。

5:中國
50年代末,在東北部發現了大量石油儲備,生產石油約佔全球產量的4.7%,與美國一樣,中國也是一個大的石油消費國,探明儲量大約是203.5億桶,每天盛產石油41.9億桶。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

(3)顏山石油怎麼樣擴展閱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4. 石油是怎麼被發現的

問題一:石油最初是如何被發現的,回答,謝! 石油最初由於從地下自然冒出並且能夠燃燒而被發現。在古代西方人還不知道石油是何物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用它來燒飯和照明。早在公元1世紀,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就寫道:「高奴有洧水,可然」。「然」即「燃」,這里所說的「可燃水」,就是我們的祖先在對石油有了最初的認識後給予的一種稱謂。這是目前發現的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應用石油的國家。
我國地大物博,有龐大的石油儲量,是世界上的石油古國。從渤海灣到北部灣,從沿海到邊疆,都有石油儲藏。
900年前宋代著名學者沈括,對我國古代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知識方面提出了極其卓越的見解。他的見解比西歐學者最初認識到化石是生物遺跡要早四百年。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訪河北西路時,發現太行山山崖間有很多螺蚌殼及如鳥卵之石,從而推斷這里原來是太古時代的海濱,是由於海濱的介殼和淤泥堆積而形成的,並根據古生物的遺跡正確地推斷出海陸的變遷。
1080年(元豐三年),沈括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發現和考察了鹿延境內石油礦藏與用途。他說:「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 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恫恫而出。土人以雉尾囊之,乃采入罐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
濃,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道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從上面記載來看,沈括不僅發現了石油並且也知道了他的用途。雖然他當時所謂用途著重於煙墨製造,但他確預料到「此物後必大行於世」,這一遠見為今天所驗證。而今天我們所說「石油」二字廠是他創始使用的,並寫了我國最早的一首石油詩:「二朗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沭陽塵。」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作了更為詳細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這里稱石油為「肥」,而不再認為是一種可燃的水,是在進一步認識的情況下對石油的又一命名。
古人還把石油稱為「石漆」。如《太平寰宇記》卷記載:「石漆,延壽城中有山,出泉注地,其水肥如牛汁,燃之如油,極明,但不可食。北方人謂石漆得水則愈熾也。」這里是以屬性(包括顏色、形態和用途)對石油進行命名。
石油在我國古代除了被稱作可燃水、肥、石漆外,還被稱為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石油」這個科技名詞首先由我國宋代科學家沈括提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並提出了「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的科學論斷。由於沈括定名准確,具有科學性,「石油」一詞一經確定就得到廣泛使用,後來諸多文獻中都使用了「石油」一詞。

問題二: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西晉人司馬彪(公元?~306年)著《後漢書・郡國志》,對延壽縣(現今甘肅酒泉一帶)有如下記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為溝,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說明當時古人已經開始對石油表徵有所認識,並巳取之利用.這大概是最早利用石油的開始吧!
早在公元1 800多年前,漢代史學家班固著《漢書・地理志》,記有「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現今陝西延安一帶的延河支流洧水水面上見到的可燃物質。這也應該是最早發現石油的記載了!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雜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問題三:農田下發現石油怎樣處理 第一。我國的沉積環境屬於海相沉積,油層一般出現在幾百米到幾千米的地下,並且石油的勘探是有專業的地質勘探隊伍進行勘探。您怎麼會在農田下發現石油呢?
第二。如果真的在你家的農田下勘探到了石油,如果形成了工業開採的條件,肯定是收歸國家進行開發

問題四: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問題五:哈默是怎發現那麼多石油的 1956年,哈默58歲。他在商戰中積累的財富,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他確實打算從商界隱退,攜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舉家遷往加利福尼亞,准備平平靜靜地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充滿誘惑力的石油業把他征服了,他又開始過起「人生始於六十」的新生活,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石油巨子。
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家瀕臨破產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實際資產只有3.4萬美元,3個雇員和幾口快要報廢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賣18美分。哈默的一個遠親,是洛杉磯遠近聞名的會計師,他向哈默建議,投資這家石油公司。因為根據美國 *** 對石油業的傾斜政策,用於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資金無須報稅。對於賦閑的哈默來說,他無意收購這家公司,但卻願意借給西方石油公司5萬美元,讓他們再打兩口井。如能出油,雙方各得50%利潤,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這筆資金可作為虧損從應繳稅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兩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漲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嘗到了甜頭,開始涉足石油業。不久,哈默成了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1957年7月當選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哈默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冒著巨大的風險,開始建立一個石油王國。他招兵買馬,物色到最優秀的鑽井工程師和最出色的地質學家,1961年終於在加利福尼亞鑽探到兩個巨大的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躍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的實力也足以與那些世界上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禮了。
那時,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饒的大油田,早已是號稱「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於是,具有冒險精神的哈默,頂住公司內外的壓力,把賭注押在利比亞。在別的石油公司放棄的沒有希望出油的兩塊租借地上,哈默鍥而不舍,1966年底,終於發現了石油大礦脈,開出兩個盛產高級原油的新油田。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經營下,業務蒸蒸日上,利潤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圍不斷擴大,從國內到國外,從陸上到海洋,先後在中東、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國南海等地找到了豐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區取得的成績最為明顯:他的公司進去最晚,卻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為60億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美第12個大工業企業,成為緊挨著「七姊妹」的世界第8個最大的石油公司。
為了更好地適應風雲變幻的商界需求,哈默經營的訣竅之一就是從來不在一棵樹上弔死,實行多方位經營。這是他久盛不衰的法寶。
1966年年底,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發現石油後不久,哈默就以8800萬元的股票先後買下珀米安與麥克伍德公司、加勒特研究與發展公司。
1968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漲到每股100美元以上,哈默及時將每一老股改為三個新股,後來每一新股的價格又升到55美元。哈默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以公司的股票當貨幣使用,發展煤炭和化工製品等多種經營。
1968年初,西方石油公司以1.5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美國排名第三的煤炭公司――島溪煤礦公司。該公司年銷售額1.5億美元,原煤蘊藏量達35億噸。1974年,島溪煤礦公司的凈利潤已近1億美元。
1968年7月,西方石油公司又以8億美元優先股的代價買下胡克化學與塑料製品公司,這是美國前所未有的最大一筆兼並買賣。
到了70年代,哈默的目光又轉向更廣闊的領域

問題六:迪拜是怎麼發現石油的? 10分 迪拜(Du),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 聯合酋長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繼阿布扎比之後第二大酋長國,中東最富裕的城市,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
迪拜位於 *** 半島中部、 *** 灣南岸,是海灣地區中心。與南亞次大陸隔海相望,與卡達為鄰、與沙特 *** 交界、與阿曼毗連。常住人口約262萬人,本地人口佔20%左右,外籍人士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人常住迪拜的有約20萬人,其他外籍人士來自諸如埃及、黎巴嫩、約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官方語言為 *** 語和英語。英語是最主要的商業語。迪拜本地人信仰 *** 教。
迪拜擁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場等,以活躍的房地產、賽事、會談等近乎世界紀錄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今的迪拜,已經發展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成為了東、西方各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同時也成為了重要的物流、貿易、交通運輸、旅遊和購物中心,是202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
迪拜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實行自由和穩定的經濟政策,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業、旅遊業等非石油產業,還著重發展現代高科技產業,建成了一系列現代化配套基礎設施。
迪拜正以他高速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驚嘆,超前規劃、務實奮發成為迪拜締造發展奇跡的重要因素。未雨綢繆、超前規劃、永不滿足、務實奮發成為迪拜締造發展奇跡的重要因素。

問題七:石油是中國人發現的嗎 是的,並且最早鑽油的是中國人。 資料:最早的油井是4世紀或者更早出現的,《博物志》稱「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_,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酉陽雜俎》稱:「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又《甘肅新通志》載:「石脂水,即石油河,出肅州南山」。《元和郡縣志》記載:「玉門縣石脂水在縣東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極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墨取用,塗鴟夷西囊及膏東。」《乾隆新編肅州志》載:「嘉峪關西有石漆,今按赤金東南150里有石油泉,土人取之燃燈」。中國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鑽頭鑽井,其深度可達約一千米。他們焚燒石油來蒸發鹽鹵制食鹽。10世紀時他們使用竹竿做的管道來連接油井和鹽井。「石油」一詞首次在夢溪筆談中出現並沿用至今。[1] 古代波斯的石板紀錄似乎說明波斯上層社會使用石油作為葯物和照明。

問題八:為什麼說中國是最早發現石油而且利用石油的呢 有史記載,石油是被
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中國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中國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

問題九:石油的首次發現時間,地點? 石油(petroleum)這個名稱源於希臘語的petra (岩石)和oleum(油)。原油(crude oil),有時俗稱黑黃金,是一種粘稠的、黑棕色或綠色的液體。一種比較普遍的荒誕說法是:油本身是易燃的,而事實上是從油蒸發出來的氣體是易燃的。石油存在於地殼某些區域的上層。石油的另外一種叫法為石腦油(naphtha),來自於波斯語naft或nafátá(流動)。石油是由各種碳氫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是烷烴鏈。不同的石油可能在外觀、成分、和純度上有些變化。石油是一個重要的「初級能源」,石油也是許多化學產品的原材料,包括溶劑、肥料、殺蟲劑和塑料等。
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駭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1848年俄國工程師F.N. Semyenov在巴庫東北方的Aspheron半島開采了第一口現代油井。
20世紀50年代中期,煤仍舊是世界上首要的燃料,但油很快就取而代之。在1973年和1979年的能源危機之後,經常出現對石油供應的重大媒體報道,這使得人們意識到:作為一種經濟的能源,石油是一種最終將被耗盡的有限資源。當時大部分流行的預言都非常可怕,其中許多並沒有實現。作為燃料,石油的前景仍有爭議。今日美國報新聞(2004)報道:地下的石油儲備量只剩下40年。一些言論認為石油的總量是有限的,1970年的可怕預言只不過是被延期了而已。另一種言論則是技術上可以使廉價的碳氫化合物得以繼續生產,並且地球擁有巨大的以瀝青砂、瀝青田和油頁岩形式存在的非傳統石油儲備來源,這使得石油的使用在未來還能持續非常長的時間。
如今,大約90%的車輛燃料需求通過油來滿足。石油佔美國全部能源消費的40%,但卻僅占電力生產的2%。作為大量交通工具的便捷能源,以及作為許多工業化學品的基礎,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對石油的獲取成為引發幾次軍事沖突的一個主要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斯灣戰爭。世界上約80%的易開采儲備在中東,其中62.5%來自於5個 *** 國家:沙特 *** (12.5%)、 *** 聯合酋長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美國只擁......>>

問題十:最先發現石油的國家是哪個? 中國

5. 石油是什麼顏色的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
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無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運移過程中,帶色的膠質和瀝青質被岩石吸附有關。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絕對多數,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大含油氣盆地。

6. 石油最早被奉為「奇物」,竟然不是用作能源,而是用來治病救人

石油的發現,從來對於古人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切都是物以稀為貴,古人面對這種稀奇的東西,治病救人這樣的事情也並不奇怪。

我們大家對於石油已經非常熟悉了,現在社會生活已經離不開了石油。最早記載石油的存在是阿勒格尼山脈以及附近河流的早期開拓者,當時水的上面都有一層油漬,點燃之後整個湖面也會燃燒。

地下石油的發現也是一個碰巧的過程,當時的員工鑽井找鹽的時候發現了石油,他們發現這里的鹽水和平時的鹽水不太一樣,顏色和味道都特別奇怪,而且顏色是墨綠色的。這就是大家視為包治百病的石油。

當時石油被人們誤認為是一種外用葯,可以治療早期的腸胃病,肝病甚至消化道疾病。最開始販賣的時候是美國他們開發出了一系列石油的葯品,並且只要葯品上寫的美國石油4個字,這類產品肯定可以大賣。聽說數10萬的葯物經過重新包裝以後運到了別的國家依然可以大賣,最大的出口貿易地區就是歐洲和亞洲。



7. 石油顏色

石油形成於地下,有多深?幾百以至幾千米。它經歷了數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演化過程,不同年代的石油生成地質環境不同,生成石油的物理性質也不同。不同油田所產石油的密度、粘度、熔點、初餾點都不相同。

原油的物理性質最直觀的就是豐富多彩的顏色,有淺至深有白色、褐色、黑綠色和黑色。我們常見的石油一般都是黑色的,顏色的深淺與其中含有的非烴類物質的多少有關,含量愈高則顏色愈深。

8.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

學習中石油企業的文化精髓,有利於提高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是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一
為了加強班組管理,進一步推進“五型”班組建設,學習其他油田先進的班組管理經驗,20XX年5月14至1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冀東油田工會組織的“五型”班組建設考察團,到遼河油田興隆台採油廠、曙光採油廠和金馬公司所屬的班站進行考察調研。遼河油田曾經是全國第三大油田,建成有4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班組建設經驗,經過幾代石油工人的不斷傳承、總結和提煉,如今的遼河油田班組建設與時俱進,逐步形成了有鮮明特點、先進的“班組建設文化”,各項工作走在中石油班建的前列。他們把長期、一貫形成的班組建設的好經驗、好作法,總結歸納形成了班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高調強勢的文化灌輸和行為養成,使現在遼河油田班組建設具有優秀、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值得我們去挖掘、思考、學習和吸收的。

(一)實施班站文化、理念行為養成,統一目標願景、實現自主管理

遼河油田非常重視班組建設,成立40多年來,把優秀的傳統日臻完善和發揚光大。在油田企業文化中心參觀調研中,油田明確地把班站建設文化定義為油田“家”的九大特色文化之一,班組文化是從基層實踐中培育總結的,在融合創新中發展提升的,目的是夯實班組基礎,激發基層活力,在沃土的滋潤下,從油田中脫穎而出許多優秀的班站。

(二)嚴格管理,科學建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

興隆台採油廠興二接轉站,是一座20XX年建站的老採油站,井多、設備多、工藝流程復雜是這個站的特點,同時肩負著中心站完成原油生產最重的採油站。在全站員工的努力下,連續多年出色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安全監督生產工作也走在各採油站的前列,多次被評為先進採油站,把各項工作業績推向一個又一個高點,多次受到局和油公司的嘉獎。班站的“每日十法”、“每周十清”“每月十節”、“每季十提升”、“每年十評比”的班組管理經驗,促進了班組的和諧發展。通過每周最後一天在班組會上,對本周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仔細安排處理好下周的工作任務,通過十清會,先後排查安全隱患20多起,確保了工作生產高效運行。

(三)重點突出、措施多樣、特色鮮明、效果顯著。

興隆台採油廠的安全心理培訓基地,該基地是20XX年11月成立,有7個功能室,軟硬體設備82台套,分設情感宣洩、安全心裡輔導等5個不同的功能教室,通過專業軟體平台對員工進行安全心理測試、危機中的壓力與情緒管理控制,幫助員工在危險時能夠正確調節情緒,沉著處理危機的能力,有效改善了員工們的團隊氛圍,提高了員工們安全意識,創新了安全教育的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創新文化教育,繼承優秀傳統

調研了曙光採油廠熱注作業一區以中國石油勞動模範周冬梅命名的“冬梅女子注汽站”,了解了注蒸汽熱力採油技術在稠油、超稠油開采中的作用與應用,感受了“紅梅傲風雪、梅紅俏爭春”的堅強團隊精神。這個站全體員工秉承“為油井負責、為產量著想”的服務宗旨,以“情感建站、管理強站、文化興站”為主線,把團隊文化建設與班站工作有機融合,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五)幾點啟示及下步打算

通過這次調研,讓我真正了解到了遼河油田博大精深的班站文化。總結了遼河油田班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是班組長管班之道,“嚴格要求、身先士卒、以人為本,和諧共贏”;二是班站建設之道,“知識建家、文化建家、民主建家、情感建家”;三是班組發展之道,“繼承傳統、改革創新,繁榮文化、和諧發展。”

在學習遼河班站建設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和發揚自身的光榮傳統,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特色的建班理念和治班之道,進行長期灌輸,最終形成我們的班組文化。結合自身特點,在學習遼河油田的班組建設經驗的同時,也對本班組的20XX年的班組建設進行了規化。

20XX年鑽采院採收率室將“五型班組”建設與全年的科研任務緊密聯系起來,通過“五型班組”建設,促進全年科研任務的順利有效開展。把科研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以重點科研項目研究為基礎,依託油田化學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已成熟的新技術,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題;加大已成熟技術推廣力度,尤其是自主研發技術,形成規模化應用;緊密圍繞項目的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繼續深入開展項目研究工作,力爭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不斷創新發展,力爭全年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多搞出幾項發明與專利,實現油水井的科學監督與管理,提高技術現場實施的成功率。把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各項技能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員工的科研水平,積極培養員工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二
提到新疆人們馬上會想到那美麗的自然風光、飄香的瓜果、迷人的維吾爾族姑娘、令人流口水的羊肉串、手抓飯----,也許還會想到《走進天山》《冰山上的來客》《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大坂城的姑娘》----,又或者會想到老而不死、死而不朽、朽而不倒的胡楊----,我相信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就會想到那裡還有沙漠、狂風和油田。

這次的新疆之行的重點就是走進沙漠,在沙漠中感受中國石油,特別是讓我們這些在下游工作的同事們去看看油井、油機,去摸一摸鑽頭,去走一走沙漠公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占我國領土的六分之一,那個“疆”字就代表了那裡的特點----三山夾兩盆。(可參見“我的相冊之沙漠與石油”第8圖)“三山”最北面是阿爾泰山,中間是天山,最南面是昆侖山;“兩盆”就是指北疆的准噶爾盆地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新疆也是由天山的南北來分成南疆和北疆的。在北疆有克拉瑪依油田,在南疆有塔里木油田。我們此行的目標就是塔里木油田。

在新疆有一種說法,物價水平最高的前三個城市:克拉瑪依市、庫爾勒市、烏魯木齊市。克市有個克拉瑪依油田,而塔里木油田的指揮中心就建在庫爾勒市,人們說是因為有了塔里木油田才有了庫爾勒市。可見油田在新疆有多重要。

我們到了庫爾勒、參觀了塔里木油田博物館、又驅車走沙漠公路,途經羅布泊,深入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馬干沙漠的腹地,在塔里木油田的塔中油田落腳,(“我的相冊之沙漠與石油”第9圖)就是塔中油田的賓館,沒有親自住過,怎麼也想不到在沙漠中會有這么一座干凈、漂亮和舒適的賓館,塔中油田的工作人員也住在這里。中國石油一直都特別重視勘探一線人員的生活、待遇和福利。在這里,所有的花費都由公司負責,因為他們的工作環境艱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會苦悶。住下的當晚,我們遇到一位前線工作人員,三十多歲,來了幾個月了,他說吃住的條件都好、就是呆時間久了太乏味了!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去看了井架和採油機(圖4),才將那些五顏六色的原油與這里對上號(圖5--6,那些彩色的柱子里就是原油,原油不只是黑色的)。

在返回的路上,我們特意到了西氣東輸的起點站“輪南站”去看了看。(圖2、7)再一次走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圖1),這條由中國石油修築的世界上最長的建在流動的沙漠中的等級公路,每個人都不禁回味著塔里木油田在沙漠中立的那塊牌子----“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三
為了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學習中石油企業的文化精髓。按照集團統一安排,4月13日,集團安全部、發展經營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燃料經營公司相關人員一行16人,到中石油的盼盼路加油站、新華路加油站進行參觀學習。

伴隨著兩個加油站站長的詳細介紹,大家體會到每個加油站的獨特魅力。從加油現場、便利店、員工更衣室到辦公室都展示出統一規范下各自形成的文化氛圍。地點和空間的差異也打造出獨有的特色,團隊的魅力讓我們領略了不一樣風景!獨特的6s(清理、清潔、整理、整頓、安全、素養)管理體系也逐漸呈現在大家眼前。沒有對比就會永遠停滯不前,他們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加油站的配電櫃設立專屬間,櫃前配有安全警戒線,警戒線後的操作區內有絕緣墊,操作人員必須佩戴絕緣手套才能進行操作;站內的各項規章制度非常健全,並且都懸掛在明顯位置,時刻提醒每位員工要按規定完成本職工作;在參觀新華路加油站時,有一個細節上全體參觀人員感動,當加油機地下有張機打小票時,站長和加油員同時去撿起小票,這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工作的責任心、工作的積極性以及飽滿的工作熱情。

這次參觀學習的時間雖短,但感觸頗深。學習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在學習做人做事的過程。走形式、講空道理就辜負了領導的良苦用心。需要大家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才是關鍵。企業的凝聚力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保證,只要各部門人員振奮精神,虛心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縮小差距,加快發展的步伐,就能共同創造交運集團美好的明天。
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篇四
為了讓管道四公司全體員工對中石油管道事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未來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管道四公司組織全體在廊工作人員,於20XX年8月4日上午十點參觀了中石油管道局博物館。

作為一名中石油管道局的一名新員工,我有幸參觀了中石油管道局博物館。在這里,我了解了中石油管道局的發展歷史。在一樓的展廳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管道。它是屬於我們中國的,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它也激發了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讓我暗暗在心裡許下諾言:作為一個中國的管道人,我要努力為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絕不給前輩們丟人。此後,我又看到許多石油管道建設中使用的的機械設備,它們由簡單到復雜,由原始到先進。它們印證了我國石油管道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我國石油管道人不畏艱難,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的體現。在看完關於“八三會戰”紀念品和紀錄片後,我震驚了。我知道了中國石油管道事業發展的開端是多麼的不易。也對老一代中石油管道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精神所震撼。我立志要向老前輩們學習,無論將來自己被分配的什麼地方,施工條件有多麼困難,我都要拿出“八三精神”,堅決完成公司和處里予給我的任務。

在一樓的展廳里,一張世界石油管道分布圖讓我知道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石油管道分布是多麼的密集,而相比之下,我們第三世界的石油管道的分布就差的太遠了。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一個中國石油管道人。我知道了我國的石油管道事業還需要很大的發展,也知道了自己肩上的任務有多重。

參觀完博物館後,我暗下決心:我要好好努力,拿出老前輩“八三會戰”的精神,為我國乃至第三世界的石油管道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看了中石油參觀交流心得還看:

1. 參觀油田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2. 參觀學習交流心得體會

3. 中石油員工培訓總結

4. 石油優秀員工心得體會

5. 參觀公司心得體會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