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怎麼畫海灘石油
擴展閱讀
石油原油一桶是多少美金 2024-11-26 00:21:07
山東鑽石之都是哪個城市 2024-11-26 00:12:45

怎麼畫海灘石油

發布時間: 2024-08-22 23:15:48

⑴ 什麼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環境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和空間資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和人口激增的情況下,海洋對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在人們瘋狂地從大海中撈取利益的同時,海洋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現得尤為突出。

隨著石油的發現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從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維爾鑽出了第一口油井以來,石油污染開始表現。人們對石油重要性認識的加強和連續的戰後石油危機以及航海技術的發展,大量石油的開采、運輸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嚴重。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達200萬~1000萬噸,由於航運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達160萬~200萬噸,其中1/3左右是油輪在海上發生事故導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國海上各種溢油事故每年約發生500起,沿海地區海水含油量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海水水質標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嚴重。

海洋石油環境污染主要是海底石油開采污染和油輪污染。

一、油輪

船舶污染主要是船舶壓艙水、洗艙水排放和油輪失事事件(觸礁、碰撞、擱淺等)。油輪作業排出的壓艙水和洗艙水,通常含油3%~5%,以前這些含油廢水大多直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達百萬噸,幾乎接近總污染量的一半。後來,大多數油船實行了「洛特」(Lot)規定,對廢水中的油進行了回收,因而對海洋的污染減輕了。然而,多年來的調查仍表明,海上油運交通線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嚴重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有數百艘油輪沉沒,估計損失石油1000萬噸,至今仍有石油從海底沉船的腐爛油箱中滲漏出來。在兩伊戰爭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油輪遭到襲擊,大量石油污染海灣。如圖39-1所示,污染後的處理,工人們將礫石裝桶,然後用高壓噴槍來清除油污。

圖39-4漏油事件所引起的海洋生態災難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達400萬加侖計算,再漏油3個月,就相當於漏出約3.78億加侖,「這可能成為和平時期(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英國石油公司(BP)利用「滅頂法」堵塞墨西哥灣油井失敗。

2010年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制了數周後,重新噴涌而出,繼續污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再無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石油持續從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產生的黏稠混合物很難燃燒,甚至很難清理;這個季節的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誕生地;海岸線上有大量很難清理的沼澤。大風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區: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和周圍各州。這里有三種類型的海灘:砂質海灘、岩石海灘和沼澤海灘。例如佛羅里達州的砂質海灘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難清除的是沼澤地上的浮油,這里是深水地平線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爾表示,沼澤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嘗試會對它造成嚴重破壞。浮油一旦滲入,必須砍掉沼澤上的草才行。不過它還能滲透到土壤下面,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細菌必須有氧氣才能產生作用,在沼澤地的土壤里,它們沒有足夠氧氣進行這一過程。此時正值墨西哥灣一年一度的魚類產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這個脆弱的生態系統最易遭受破壞的階段。颶風季6月即將到來,專家相信到時浮油麵積會進一步擴大。盡管這聽起來似乎與直覺不符,但是一場大風暴將有助於驅散和沖淡浮油。歐文頓說:「颶風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塵器。」它經常會把一切清理干凈。但是對於持續不斷的石油泄漏事故來說,颶風起不到徹底清理的作用。

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重視海洋石油環境保護問題,美國忌憚於石油泄漏引起的災難後果,下達了近海石油禁采令:

1969年加利福尼亞的濱海小城聖巴巴拉的海上鑽井平台發生井噴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個南加利福尼亞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給當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

此後,近海採油受到越來越多民眾和環保組織的抵制。於是,里根任期內的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陸架上從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范圍是距海岸線4.8~322千米。這項法案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而由於1989年3月,「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峽觸礁所引起毀滅性生態災難,1990年6月,時任總統的老布希簽署法令,命令內政部將禁采區域進一步擴大,除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亞拉巴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以外的近海區域,均不可出租給石油公司進行開采,法令有效期延長至2000年。1998年,時任總統的柯林頓把法令有效期進一步延長至2012年。而奧巴馬政府迫於國內石油資源的緊張形勢,雖然提出解除近海石油開采禁令,但仍被美國聯邦法官否決。可見人們對海洋石油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實令人們不得不反省自己,在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我們必須同時充分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石油污染作為一種環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經刻不容緩。

⑵ 處理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有哪三種方法

1、物理處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屬回收裝置、圍油欄、吸油材料及磁性分離等;

2、化學處理法:燃燒、使用化學處理劑(如乳化分散劑、凝油劑、集油劑、沉降劑)等;

3、生物處理法:人工選擇、培育,甚至改良這些噬油微生物,然後將其投放到受污海域,進行人工石油烴類生物降解。

石油入海後即發生一系列復雜變化,包括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瀝青球,以及沿著食物鏈轉移等過程(見圖)。這些過程在時、空上雖有先後和大小的差異,但大多是交互進行的。

(2)怎麼畫海灘石油擴展閱讀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如1983年12月,「東方大使」號油輪在青島膠州灣觸礁擱淺,溢油3000多噸,嚴重地污染了青島海濱及膠州灣。

制定有關法規,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監測監視海區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

發生石油污染後,可應用圍油欄等把浮油阻隔包圍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並用各種機械設備盡量加以回收,對無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噴灑各種低毒性的化學消油劑。

鑒於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術和方法尚待改進,港灣和近海地形復雜,因此,目前尚難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惡劣的氣象條件,則大部分石油無法回收處置。

⑶ 石油大王洛克菲特怎麼死的

我知道就這么多.....
美國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機遇成功,唯有約翰·洛克菲勒例外。他並非多才多藝,但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只不過是極具野心、唯利是圖的企業家,也有人恭維他是個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樣,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作為石油巨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設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他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節儉、朴實,家教嚴格;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洛克菲勒作為長子,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父親名叫威廉,人稱"大個子比爾",是個到處闖盪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推銷雜貨,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一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如何准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比爾很注意在游戲中創造機會啟發約翰和他的弟弟,以培養他們預防不測的意識。當約翰還是個孩童時,父親常常讓小約翰從高椅子上縱身跳入自己懷抱。有一次父親沒有用雙臂接他,他就重重地摔在地上。父親嚴肅地對他說:"要記住,決不要完全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最親密的人,也千萬不要輕信!"這件事給約翰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於在日後的生意場上,他始終保持冷靜、警覺的頭腦,從而避免了多次失誤。

然而,約翰對父親血液里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他把這種信念視為"商業訓練",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准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約翰·洛克菲勒14歲那年,在克利夫蘭中心中學上學。放學後,他常到碼頭上閑逛,看商人做買賣。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同學,兩人邊走邊聊起來。那個同學問:"約翰,你長大後想干什麼?"年輕的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說:"我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我准會成功的。"誰曾料到,幾十年後,這個蜚聲國內外的石油大王,其擁有的財富達10億美元,是他童年夢想的10萬倍!

約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學畢業後,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為了尋找工作,他在克利夫蘭的街上跑了幾個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個前程遠大的職業。他的眼界頗高。他後來回憶道:"我上鐵路公司、上銀行、上批發商那兒去找工作,小鋪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當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歷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就在那兒,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資是4美元。"他追憶道。

他工作勤勤懇懇,不久就養成了對數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記好賬外,還為商行的經營出主意。有一次,商行買入一批大理石,打開包裝後竟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闆沮喪而又無計可施。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把責任推到負責運貨的3家運輸公司頭上,向這3家公司分別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個絕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賠款比原來高出兩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筆"飛"來的橫財。洛克菲勒這種天生的經商才能頗得老闆賞識,很快給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掙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對這家商行的貢獻遠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結果遭到拒絕。洛克菲勒斷然決定離開這家商行,自闖天下。

1858年,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由於經營順利,第一年就做了4.5萬美元的生意,凈賺4000美元。第二年年底凈賺1.2萬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洛克菲勒做生意時總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時又言而有信,想方設法使自己取信於人。克拉克對洛克菲勒做事仔細十分欣賞,他描述當年的情況說:"他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錢該給我們,他必取來。如果少給客戶一分錢,他也要客戶拿走。"

這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擁向採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經過幾日的長途跋涉,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喪,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他看到了盲目開采背後潛在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匯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作詳細的筆記。而他自己則惜字如金,絕不透露什麼想法。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油井已有72座,日產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這是盲目開採的必然結果。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鋒的賺不到錢。"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一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這時,洛克菲勒盡管才20出頭,做生意己頗為老練。他欣賞那些得冠軍的馬拉松選手的策略,即讓別人打頭陣,瞅准時機給他一個出其不意,後來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他們兩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廣闊,在拍賣公司產權時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兩人從500美元開始叫起,誰出價最高將購得股權。洛克菲勒已下定決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標價。當標價達到5萬美元時,他們都意識到此價格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實際價值了。但標價仍在上升,6萬美元,7萬美元……當克拉克無力地喊出7.2萬美元時,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價"7.25萬美元"。克拉克哭喪著臉說:"我不再抬價了,約翰,這股權是你的了。"然後,他揚長而去。

26歲的洛克菲勒終於取得了勝利。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過:"這是我平生所作的最大決定。"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業。

洛克菲勒迅速擴充了他的煉油設備,日產油量增至500桶,年銷售額也超出了百萬美元。洛克菲勒的公司成了克利夫蘭最大的一家煉油公司。丑小鴨終於變成了白天鵝。

當時的石油業,秩序還十分混亂,生產過剩,質量較差,價格混亂……激烈的角逐已現端倪,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高瞻遠矚的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自己的企業擴大,船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沖擊。他果斷地說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參加進來,建立了第二家煉油公司,並派他去紐約經營石油進出口貿易,盡快打開歐洲市場。威廉臨去紐約前,兄弟倆促膝談心,躊躇滿志地立下了誓言:"我們要擴張、再擴張,資金越多,我們發展的本錢也越豐厚,我們要獨霸世界!"

雖然當時洛克菲勒對於自己將要創造的"超級帝國",心中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但他對企業的未來及個人的前途信心百倍。他坐鎮克利夫蘭市的總部指揮著全局,應付著一切挑戰。

要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擴大市場,首要的是制定質量管理標准,削減成本,降低價格。他向銀行貸款,新建了一座堪稱"標准"的新煉油廠,生產出標準的煤油,很受人們的歡迎。

從一開始,他就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他在紐約開設的辦事處,專門向東海岸和國外出售公司產品。他盡可能削減各種成本,如自製油桶,並買下一家化學公司,自製煉油用的硫酸。為了免付鐵路運輸費用,他還購買了油船和輸油管。年輕時的節約習慣,被洛克菲勒用到了生產中,發揮出巨大的效益。

洛克菲勒熱衷於公司間的聯合,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3年之後,也就是1870年1月10日,創建了一家資本額為100萬美元的新公司,它的名字就是標准石油公司。身為公司創辦人和總裁的約翰·洛克菲勒獲得了公司1/34強的股權,當時他年僅30歲。

科學的管理、精細的經營、高質量的產品為標准石油公司贏得了聲譽,也具備了堅實的競爭能力。1865年洛克菲勒初進石油業時,克利夫蘭有55家煉油廠,到1870年標准石油公司成立時只有26家生存下來,1872年底標准石油公司就控制了這26家中的21家。

洛克菲勒講求效能,憎恨浪費精力、浪費成本和利潤的無謂競爭。他討厭當時通行的那種一次次降低價格,直到把競爭者趕出這個行業,再隨意抬高價格的競爭方式。他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准公司的股票,來換取他們的煉油廠的所有權,結果大多數人都同意將工廠出賣給標准公司。可以說,他是認識兼並價值的一名先驅者。在兼並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干將,這些人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並的所有公司。"

洛克菲勒用兼並的方法在全國廣泛收買煉油廠,到1879年底,標准公司作為一個合法實體成立後剛滿9年,就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准石油公司提煉的。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隨著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國的發展,因本身龐大而導致的難以控制的危險性也越來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這一弊病並引起重視。

正在這時,洛克菲勒在一本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現一篇文章,裡面寫道:"小商人時代結束,大企業時代來臨。"他感到這與自己的壟斷思想不謀而合,就對文章予以高度評價,並以高達500美元的月薪聘請文章的作者多德為法律顧問。

多德是個年輕的律師,他"走紅"後,就千方百計為洛克菲勒的公司尋找法律上的漏洞。一天,他在仔細研讀《英國法》中的信託制度時,突然產生出靈感,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

所謂"托拉斯",就是生產同類產品的多家企業,不再各自為政,而以高度聯合的形式組成一個綜合性企業集團。這種形式比起最初的"卡特爾",即那種各自獨立的企業為了掌握市場而在生產和銷售方面結成聯合戰線的方式,其壟斷性要強得多。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的指導下,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召開"標准石油公司"的股東大會,組成9人的"受託委員會",掌管所有標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屬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理所當然地成為該委員會的委員長。隨後,受託委員會發行了70萬張信託址書,僅洛克菲勒等4人就擁有46萬多張,占總數的2/3。就這樣,洛克菲勒如願以償地創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在這個托拉斯結構下,洛克菲勒合並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托拉斯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很顯然,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19世紀80年代,標准石油公司進一步向西歐和中國擴大海外市場,美國的工藝已使標准公司的產品優於歐洲人的產品,因而標准公司贏得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煤油市場。在中國,標准公司為自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它分送掉幾百萬盞廉價的油燈,使中國人購買和點燃標准公司的煤油,被人們稱之為"點燃亞洲光明之燈"。就這樣,標准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場從歐洲擴展到亞洲,進而擴展到全世界。

1884年洛克菲勒把標准公司總部由克利夫蘭遷到紐約市百老匯街26號,成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團企業。約翰·洛克菲勒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標准石油公司幾經更名,最後也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

1896年,洛克菲勒離開紐約總部,秘密地搬到了波坎鐵柯庄園,他退休了。這一年他才57歲,正值壯年。為什麼會激流勇退呢?有人說他自覺罪孽深重。洛克菲勒成功的背後,確實有不少同行廠商倒閉、破產,飽受他那弱肉強食的壟斷之苦。也有人說他患了嚴重的消化功能紊亂症。在過去40年中,他要錢不要命,以致積勞成疾,不得不退休。到底是因為什麼,恐怕誰也說不清了。

洛克菲勒在退休後又活了41年。他退休後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發展慈善事業上。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他每年的捐獻都超過100萬美元。1913年,設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專門負責捐款工作。他捐款總額達5億美元之多。對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謝,但也有人說那是為了贖他自己深重的罪孽,是出於一種犯罪感。有一位公理會的牧師譴責洛克菲勒的一筆10萬美元的捐款是"骯臟錢"而拒不接受。

在流言的影響下,洛克菲勒經營的標准石油托拉斯也被迫解體,被分解成38家新公司,直到今天,這些公司都還是美國工業的巨擘。

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他奧爾蒙德海灘別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國十大超級富豪之一,也是當今美國知名度最高的家族之一。他的孫子納爾遜·洛克菲勒曾當上了美國副總統,而他的另一個孫子大衛·洛克菲勒則是赫赫有名的大銀行家。洛克菲勒家族如今的財富到底有多少,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

⑷ 娑犳床宀涘嚭浜х煶娌瑰悧

娑犳床宀涢檮榪戞搗鍩熸槸鍖楅儴婀劇殑鍌ㄦ補鍖哄煙涔嬩竴錛岀煶娌硅暣鈃忛噺鐩稿綋鍙瑙傘備腑澶榪戝勾縐鏋佹帹鍔ㄥぉ鐒舵皵鍙戝睍錛屼腑嫻鋒補錛00883錛夋棭浜96騫村凡寮鍙戝緩璁句綅浜庡箍瑗垮寳嫻峰競鍗楁柟銆佸寳閮ㄦ咕嫻峰煙鐨勬稜媧插矝銆

鐜版椂鍦ㄦ稜媧插矝闄勮繎嫻峰煙璁炬湁4澶ф補姘旂敯欏圭洰錛屽叾緇煎悎鎬ф補姘斿勭悊緇堢璁炬柦浣嶄簬娑犳床宀涜タ闈錛屽崰鍦扮害400浜╋紝搴斿矝涓婂強鍖楁搗鍐呴檰浣跨敤銆

娑犳床宀4涓娌圭敯鍏ㄩ儴宸叉姇浜э紝鍏朵腑鍘熸補鏃ュ潎澶勭悊鑳藉姏綰4錛75涓囨《娌瑰綋閲忥紝闄ら忚繃綆¢亾灝嗗師娌瑰強澶╃劧姘斿栬緭錛岃繕姣忔℃瘡鑹樼害5涓囩珛鏂圭背銆

娌欒蔣濡傛鐨勯摱婊╅摵鎴愮洿閫氬ぇ嫻風殑璧板粖錛岀倞鐑熸負娓虹殑娑犳床宀涗笂椋庡惞鏂滈槼錛屾嘗鍏夌布綺肩殑鏄熷矝婀栭噷杞昏垷鐮存氮錛岀櫧榫欏煄鐨勭弽鐝犳睜璇夎繖錛屽氨鏄鍖楁搗錛岃タ鍗楁部嫻風殑緇氫附澶╁爞銆

鍖楁搗鏈澶х殑鐗圭偣灝辨槸涓涓鈥滄搗鈥濆瓧錛屾搗姘淬佹搗婊┿佹搗宀涖佹搗椴溿佹搗媧嬬弽鍝併佹搗涓婃.鏋椼佹搗搴曠強鐟氥佹搗媧嬫枃鍖栥佹搗婊╂搗媧嬪厜銆傛櫄涓婃棭鐐逛紤鎮絎浜屽ぉ璧蜂釜澶ф棭瑙傜湅宀涗笂鏈緹庣殑鏅瑙傘

⑸ 馬來西亞的石油之城+海馬之城~砂拉越美里(Miri)

在東馬來西亞的瑰寶中,美里(Miri)猶如一顆璀璨明珠,被譽為「石油之城」和「海馬之城」,它的山海交融之美,定會讓每一位來訪者流連忘返。

深入探索美里,首先被海馬燈塔(Marina Bay)迎接,這座矗立在海灣邊的地標,夕陽下的海岸線美不勝收,黃昏時分,彷彿被金色的柔紗輕輕覆蓋,美得令人心醉。

接著,來到夏威夷海灘(Bakam Beach),私密而寧靜,四周風光如畫,是野餐和燒烤的理想之地,每一個細節都散發著自然的韻律。

1號油井,這個有著「老女人」昵稱的歷史遺跡——The Grand Old Lady,見證了美里石油工業的輝煌,作為砂拉越州的象徵,它坐落在加拿大山(Canada Hill)之巔,高達30米,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在美里石油博物館(Miri Petroleum Museum),你將親身體驗鑽井的震撼,免費入場,這里的Daihatsu Cuoro機器車,讓你沉浸於石油開採的歷史與科技之中。

都山海灘(Tusan Beach),以其獨特的馬頭形狀,尤其是那著名的「藍眼淚」,在夜晚映照出夢幻的藍光,浪漫至極。而布萊登海灘(Brighton Beach),則是市區的休閑勝地,日落美景和海鮮燒烤,讓人心曠神怡。

尼亞山洞(Niah Cave)作為東南亞最大的天然洞穴,洞壁上保存的古老壁畫,讓歷史與自然在這里交匯。而穆魯山國家公園(Mulu National Park)的五個神秘山洞,探尋洞穴中的鍾乳石,是地質愛好者的天堂。

美里扇形公園,不僅是自然景觀的集中地,更有圖書館、劇場與公共泳池,為休閑生活增添文化氣息。羅干布奴國家公園(Loagan Bunut National Park)的內陸湖和野生動植物,讓你感受原始的寧靜。

在美里實務地國家海洋公園(Miri Sibuti Marine National Park),潛水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原始珊瑚礁,體驗不一樣的海洋世界。濱水區(Waterfront Miri)的日落美景,以及海鮮美食,讓人留連忘返。

驅車兩小時,即可抵達鄰國汶萊(Brunei),雖需簽證,但兩國間的親近感卻如同鄰家之親。美里大伯公廟(Tua Pek Gong Temple)和蓮花山廟(Lian Hua San Temple)的宗教文化,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底蘊。

家庭出遊的絕佳選擇是Piasau自然保護區,免費入場,讓小朋友親近大自然,Hornbill Cafe的下午茶則是溫馨的時光。婆羅熱帶雨林度假屋(Borneo Tropical Rainforest Resort),遠離喧囂,體驗生態之旅。

大屋子(Big House)展示了砂拉越的豪華與闊綽,公共公園的吊橋、游樂場和觀測台,為親子活動提供了絕佳場所。機場路露天岩石(Water-Reservoir Airport-Road Outcrop),則是地質學家的課堂,講述著千萬年的地質變遷。

Marina Parkcity廣場(Marina Parkcity)的熱鬧夜生活和美里工藝品中心(Miri Handicraft Centre)的獨特手工藝品,為旅行增添文化韻味。而美里天空花園吧台(Sky Garden Bar Miri)的360度全景,讓美食與美景完美融合。

夜市(Miri Night Market)則是美食探索者的樂園,地道小吃讓你回味無窮。美里,這個看似不大卻藏龍卧虎的城市,等待著每一位來訪者的發現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