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霸權英語怎麼說
擴展閱讀
工資怎麼分攤在產品價格 2025-02-03 23:29:50
完美產品哪個治便秘 2025-02-03 23:25:40

石油霸權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04-18 23:13:37

❶ 特朗普親手終結"石油美元霸權"真的嗎

特朗普親手終結"石油美元霸權"真的嗎?
自2014年後期,國際油價從100美元之上開始暴跌。國際油價目前約52美元,達到今年最高位,與年內低點的20多美元相比,漲幅已達80%,但與前幾年水平相距甚遠。在各方預計明年60美元見頂的背景下,石油美元大幅縮水將持續一段時間,這將極大地影響國際資本格局。
奧巴馬執掌白宮八年,妄想力挽狂瀾,一方面施行歷史最嚴的金融法案去監管華爾街,另一方面簽署巴黎協定意圖將美元錨定碳排放,甚至是親自動手平衡中東力量格局,但現在看來其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夢幻泡影。

瓜達爾港建成時巴國遭襲,都是石油爭奪戰的一部分,中東的不安絕大部分都是圍繞石油進行的,包括驟然緊張的Nan-海,域外勢力紛紛介入,那也是因為海里蘊藏著堪比中東的石油資源。中東還是世界焦點,瓜分利益的石油資源戰還遠未結束。

特朗普在之前的演講中,曾談到了美國能源獨立的問題,不知道這僅僅是一個競選口號還是他真的是這么想的。如果美國真的想實現能源獨立,那麼石油美元霸權將由其親手終結。
OPEC四分五裂,石油市場利益重組,中美俄達成利益交換,美國才能從中東脫身。但是石油美元是美國資本的核心利益,川普能否說服美聯儲華爾街的那幫人棄車保帥嗎?
假如說石油依舊為美國的猶太資本所控制,即使是美國敗落,但是這些資本可以去歐洲,一旦特朗普放棄中東,放棄控制石油,將嚴重損害到猶太資本的利益,那麼特朗普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肯尼迪。

雖然說放棄控制石油在現實意義上是美國人民最佳出路,但是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美國人民的美國了,美國底層的人民也期待著改變,這也是離經叛道滿口胡言的特朗普為何最終能夠打敗希拉里當上總統的原因。
石油美元方向的變化,不僅意味著受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以及GDP增長都將受到負面影響,也意味著對新興經濟體大幅撤資。正在放慢經濟增速的新興市場國家,雖然努力維持外資吸引力,但受產油國資金變向影響,市場穩定挑戰加劇,再加上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流動性面臨多重考驗!

❷ 1973中東石油問題怎麼解決的

A 1973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機爆發


在10月中東戰爭中,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為捍衛國家主權,收復失地和反對霸權主義的戰略武器,採取減產、提價、禁運以及國有化等措施開展了一場震憾世界的石油鬥爭,成為第三世界反霸斗爭的一個偉大創舉。

10月6日爆發戰爭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黎巴嫩也關閉了輸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接著,阿拉伯各產油國在短短幾天內連續採取了三個重要步驟:10月16日,海灣地區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五個阿拉伯國家和伊朗決定,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17%。

10月17日,阿爾及利亞等10國參加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宣布,立即減少石油產量,決定以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為基礎,每月遞減5%;對於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月減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的阿布扎比酋長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輸出石油。接著利比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都先後宣布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鬥爭,突破了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對國際石油產銷的控制,沉重打擊了美國在世界石油領域的霸權地位。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兩百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閉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掉,尼克松還下令減低他的座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美國為了對抗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鬥爭,威脅要使用武力佔領這些國家的油田,美國的恫嚇遭到阿拉伯國家的迎頭痛擊。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亞發出嚴正警告,如果美國膽敢武裝入侵,就立即炸毀油田和有關設施,徹底摧毀美國在中東的全部石油利益。阿拉伯國家的堅決態度,迫使美國不敢貿然動手。

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擊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國家對石油進口國採取分別對待的策略,根據其對這場戰爭的不同態度,將它們分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類。凡是對以色列實行某種經濟制裁或斷絕外交關系或為阿拉伯各國提供某種軍事援助的國家,劃為友好一類,可以獲得減產前的供應數量。凡是積極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對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斗爭事業的國家,則被劃為不友好一類,停止對它們的石油供應,對中立國家,適當限制對它們的石油供應。

這場石油鬥爭,不僅在經濟上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產生巨大影響,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歐、日本與美國的關系,孤立和打擊了美國和以色列。許多西歐國家為了獲得中東的石油供應,都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政策,採取拒絕合作的態度。例如,英國不許美國利用它的國內和海外領地的運輸設施為以色列轉運補給,西德禁止美國供應以色列的軍火從西德港口起運,西班牙、希臘和義大利等國都不允許美國飛機在其領土著陸或飛越其領空,歐洲經濟共同體九國外長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進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須結束從1965年沖突以來所保持的領土佔領,必須考慮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日本起初採取所謂「中立」立場,阿拉伯國家限制了對它的石油供應。11月22日,日本政府發表四點聲明,表示以色列軍隊應從「六·五」戰爭所佔領的土地撤出,應當承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並敦促以色列遵守聯合國憲章原則,否則「將重新考慮對以色列的政策」。美國國務院對此十分懊惱地說:「我們的一些盟國實際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們自己同我們公開分開。」

石油本來是阿拉伯國家的寶藏,可是多年來它並不能為阿拉伯人民造福,卻成了帝國主義掠奪的對象。這一次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把寶藏當作「武器」,在反對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石油武器的運用,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給予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以沉重的打擊,大長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志氣。阿拉伯人民通過這場斗爭,在政治上揚眉吐氣,進一步覺醒,認識到自己手中握有制服帝國主義的有效力量,他們決心要掌握自己的資源,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石油鬥爭大大加強了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實力。僅提價一項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極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保護民族經濟權益的斗爭,它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爭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❸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用英語怎麼說要准確!

霸權主義:hegemonism, 強權政治:power politics

❹ 霸權主義 英語怎麼說

Hegemonism
霸權主義在中文和英文的含義有一定的差別。霸權主義的英文是Hegemony或Hegemonism,是指一種不均衡的政治支配狀態,某一國家由於其政治經濟實力具有很大優勢而占據主導的局面。而中國所說的霸權主義是指某個政治經濟實力具有很大優勢的國家不顧國際法和其他國家的影響而擴張自己的勢力,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進行武裝侵略和佔領行為,具有很強道德的含義。更接近於帝國主義,只是在外交禮儀上較為溫和。
中國的外交政策之一就是反對霸權主義。而現在所說的霸權主義國家一般都是指美國。

❺ 美國發動石油戰爭的原因

霸權主義

美國軍事強國

實驗武器

震懾作用 給我們國家 俄羅斯 等國家看的

還有他們國家石油需求大控制石油

戰略支點,自古中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伊拉克可以和阿富汗連成一片,東制中國北扼俄羅斯,又可以成為打擊伊朗的前哨戰。
戰略價值不是錢可以衡量的,而且石油不是簡單的經濟資源,簡直就是世界命脈,可以說美國已經掐住了全世界的脖子。
還有所謂「戰爭成本」。戰爭經費都流入大軍火商的手裡了,大財團並沒吃虧,美國人民吃虧了。
還有,炸彈庫存是需要巨額保養費的,而且是會過期的。嘿嘿。

❻ 為什麼美國42天打下伊拉克,20年打不下阿富汗兩國國力相差這么大嗎

首先美國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目的大不相同,美國在911襲擊中喪失了一部分的威懾力,所以為了重建威懾力美國就必須攻打阿富汗,讓自己在地緣政治上的對手重新對自己產生畏懼。而攻打伊拉克就單純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石油霸權

最後,美國政府在阿富汗的失敗,與美國人天生的私利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團體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別人的利益,那麼他終究還是會失敗。美國攻打阿富汗之初,與阿富汗北方的反塔聯盟合作。但在建立政權的時候,只給了北方聯盟領導人一些部長的職位,阿富汗最高領導人的位子給了美國人信得過的卡爾扎伊等人。這些人在塔利班統治時期,逃往西方,在西方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塔利班一倒台,他們就回來長期與塔利班作斗爭,流血流汗又流淚的人卻只能屈居人下。這讓反塔聯盟的很多人都不服氣。只不過礙於美國的面子,大家平時還維持著一種表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阿富汗政府效率低下,而西方答應提供的資金又遲遲沒有到位,加上阿政府內部貪污腐敗嚴重,官令阿富汗人的生活水平遲遲沒有得到改善,阿富汗人對美國、對現政權的好感也一步步的流失殆盡,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也就成為必然了。

❼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用英語怎麼說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用英語
Hegemonism
power politics.

❽ 石油的歷史發展是怎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應用石油的國家,宋代著名學者沈括,對中國古代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知識方面提出了極其卓越的見解。他的見解比西歐學者最初認識到化石是生物遺跡要早。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訪河北西路時,發現太行山山崖間有很多螺蚌殼及如鳥卵之石,從而推斷這里原來是太古時代的海濱,是由於海濱的介殼和淤泥堆積而形成的,並根據古生物的遺跡正確地推斷出海陸的變遷。沈括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發現和考察了鹿延境內石油礦藏與用途。他說:「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恫恫而出。土人以雉尾囊之,乃采入罐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道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同時,蘇聯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末,美、蘇成為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石油國際貿易開始在全球能源貿易中占據顯要位置,推動了能源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並動搖了煤炭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主體地位。二戰期間,石油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在二戰期間成為盟國的主要能源供應者。

二戰後,美國一度掌握世界原油產量的2/3。從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戰之後的一段時間,世界能源版圖被稱之為「墨西哥灣時代」。王亞棟認為,「墨西哥灣時代」的形成發展期同時也是美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膨脹,最終在西方世界確立其霸權的時期。這一時期幾乎與美國國內的石油開發同步。美國在「墨西哥灣時代」對石油的控制,促進鞏固了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為美國建立世界霸權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劑。

❾ 霸權的英語翻譯 霸權用英語怎麼說

霸權
[詞典] hegemony; supremacy; supreme;
[例句]「您認為另一個國家會介入在該地區建立軍事霸權嗎?」——「可能吧。」
'Do you think that another country will step in to become the dominant military power in the region?' — 'May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