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派戰石油是什麼油
擴展閱讀
冷凍雞類產品哪裡用量大 2024-09-19 23:42:27

派戰石油是什麼油

發布時間: 2024-09-19 07:50:29

① 美國打伊拉克,為什麼沒有拿走一滴石油呢

美國攻打伊拉克有許多原因。很多人以為美國是為了他的石油,但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最並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利用石油賺取更多的美元。

所以其實美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利用石油穩固美元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從而利用這一點來控制世界經濟,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國侵入伊拉克組織多部隊出兵,最後美國政府利用戰爭之後石油的價格上漲賺取了差額,美國許多石油資本家也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② 石油很重要麼

眾所周知,石油關系著一國的安全與發展大局,因此,它既是一種意味著巨大財富的重要商品,又具有一般商品所沒有的政治特性,能夠造成國際斗爭中的重大政治後果。在許多情況下,油氣產品常被某些國家當作戰略武器使用,以威懾或制約他國,達到某種經濟的或政治的目的。

石油的政治後果首先表現為,石油消費量直接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一般來說,在石油價格平穩的階段,經濟的增長與石油消費的增長成正比關系。這就是說,經濟要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必須以消費一定數量的石油作保證。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一般保持著1:1.5的比例關系。如果石油供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供不應求,勢必成為遏制一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經濟增長對於多數國家來說都是最大的政治,所以就一個國家整體而言,石油對經濟的遏制可以說是一種影響深遠的政治後果。其次,石油還是一種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在戰時關系一國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國都盡可能地控制石油資源,誰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權,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攫取東南亞的石油資源,希特勒入侵蘇聯打算奪取高加索的油田,他們都企圖通過控制石油資源來主導戰爭。從這一角度看,石油的直接政治後果更是顯而易見的。

由於上述原因,石油在國際關系運作中常常被用來作為達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造成許多直接間接的政治後果。「石油禁運」便是其一。「石油禁運」可以是產油國對消費國採取的,也可以是某些國家或國際組織對另一些國家實行的。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為迫使以色列從阿拉伯被佔領土上撤軍,1973年10月阿拉伯產油國採取了減少石油產量和對美國、荷蘭等國的石油禁運。這次行動產生了效果。在阿拉伯產油國實行石油禁運期間,歐共體國家為保證取得石油供應,於1973年11月6日發表聲明,這些國家的外交部長要求「在中東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提出「以色列必須結束1967年沖突以來的領土佔領;……承認在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時,必須考慮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再如,聯合國為反對南非種族主義而對南非實行石油禁運。而且,石油還是促使某些國家結盟的主要原因。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於美國看中了加拿大、墨西哥豐富的石油資源。據報道,美國1989年底的5.8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中,3.88億桶含硫原油絕大部分來自於墨西哥。而且,美國1992年進口原油38820萬噸,其中5190萬噸是由加拿大進口的,從中東進口的數量為8830萬噸。可見,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僅比從加拿大進口原油多3640萬噸。顯然,美國建立此自由貿易區,可以在自己的後院解決相當數量的石油供應問題,以減輕對不安全的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

由於石油與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及國家安全密切相關,所以西方國家都把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和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放在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大都是石油進口國,特別是對危機四伏的中東地區的石油依賴程度很深。據美國能源部統計,自1950年以來,由於中東地區的各種政治、經濟事件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石油供應中斷大約有15次。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經合組織成員國都紛紛開始建立大量石油儲備,確立了自己的應急能源儲備體系。這種石油儲備已超出一般商業周轉庫存的意義。它不僅具有保障供應、減少風險、穩定價格的作用,更是著眼於石油的政治後果,力圖使本國在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和激烈斗爭中站穩腳跟、取得主動,避免受制於人。

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三方面:(1)保障供給。即保證一段時間內的石油應急供應,使國民經濟各重要部門特別是軍隊能夠正常運作。(2)穩定油價。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本身對市場就起著制衡作用。在1990年,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能維持96天的消費。這么大的儲備量和庫存量隨時都可以被拋售到國際市場上抑制油價的上升。正如西方報刊所評論的那樣,盡管石油儲備是對付石油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掉的進口量,而在於遏制油價的上漲。(3)威懾作用。在緊急情況下,國家能及時利用戰略石油儲備,減輕和限制石油武器或石油危機的沖擊力,為解決危機和其他一系列問題贏得所需的時間。同時還可使潛在對手認識到這種儲備能在相當長時間內起到石油供應的保護作用,在作出使用「石油武器」的決策時,不得不顧及可能給自己的石油收入所帶來的無法承受的損失。

在這方面,中國目前面臨的局面卻是十分嚴峻的。中國目前當年產出的石油基本上都是當年消費,由於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很快,石油供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短缺的部分一般是通過減少石油出口和增加石油進口彌補。近幾年來,原油出口量連年遞減,而進口量逐年上升,到1993年原油的凈出口量已經只有378.24萬噸。而成品油進口量由1991年的800萬噸增加到1740萬噸,出口量則由466萬噸減至370萬噸。從這一年起,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已成定局,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除了一些石油和石化企業擁有總共一兩千萬立方米容量的生產周轉性儲油罐以外,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尚屬空白。所以,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問題的籌劃與實施必須提上日程。

從西方戰略石油儲備所得到的啟示

70年代先後發生了兩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在西方引起了極大震動。危機過後,西方各石油消費大國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到1992年3月底,經合組織(OECD)共有戰略石油儲備40640萬噸,可供消費93天;其中美國儲備20170萬噸,可消費94天;日本儲備8000萬噸,可消費111天;瑞典540萬噸,可消費107天;另外法國也擁有儲備4230萬噸,可消費116天。這一龐大的石油儲備,大約相當於世界年石油消費總量的1/6,經合組織消費量的1/4或進口量的1/2。

美國是世界上的頭號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鑒於石油的安全供應事關重大,所以美國石油政策的制訂非常重視國家石油供應的充足與安全,特別是軍事用途的石油供應,給予極高的重視。美國從1912年到20年代中期就在國會中陸續通過法律,將國內4塊可能有豐富油氣儲藏和3塊有大量頁岩礦藏的廣大地區劃為「海軍用油保護區」,規定只許海軍在戰時急需時經國會批准後開采。迄今這些地區的礦藏仍在美國國家嚴格控制之下。

美國自1975年由國會授權政府開始興建龐大的應急石油儲備體系。1977年進行了第一次政府購買。大規模的采購則是從80年代初開始的。1978-1980年美國的石油儲備維持在1億桶。1981年則猛增到2億桶,這主要是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爆發,市場供應趨於緊張,油價看漲,西方因恐慌心理瘋狂搶購庫存油,美國也不例外。盡管當時油價很高,1981年美國購進的戰略石油儲備仍高達每天33.6萬桶。1982年戰略石油儲備上升到3億桶,到1990年接近5.9億桶。美國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國,其儲備總量占經合組織國家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總量的60%。目前已達到6億桶。

海灣危機期間,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經受了真正的考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後,雖然在最初兩小時國際石油價格普遍上漲,如在新奧爾良和休斯敦的現貨交易中,油價由每桶32美元漲到35美元,但在這之後,油價立即全面下跌。1月18日,布倫特原油收盤價格跌到每桶18.20美元,處於1990年8月2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到海灣戰爭結束時,油價為每桶21美元上下,約比開戰前低10美元。海灣戰爭之所以並未引起油價如大多數人戰前所估計的那樣上漲,主要原因是美國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及其它有效的配合措施。1月16日,美國總統布希批准動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從近6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中,每天向市場投放112萬桶,若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費1765.5萬桶計算,美國已有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供全國消費34天左右。而且,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積極配合。截止1990年底,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石油儲備高達36億桶,可供消費96天。1月11日,國際能源機構宣布,一旦海灣爆發戰爭,該機構將每天向國際石油市場投放250萬桶石油。這些行動,對消除市場供應可能中斷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鎮靜作用。另外,美國政府還採取了其它措施,諸如,請各大石油公司在戰爭期間將石油價格凍結在戰前水平,派能源部長沃特金斯專程去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尋求彌補石油供應的缺口。為彌補伊拉克、科威特400萬桶/日的缺額,歐佩克決議暫時中止其配額生產體制,其成員國可根據市場需要自行增加產量,實際歐佩克後來增加的原油產量超過了這個400萬桶/日的需求缺口。這些措施特別是動用戰略石油儲備起到了穩定市場供應,穩定人心和平抑市場原油價格的作用。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仍在增加,預計到2000年進口石油將佔到美國石油供應量的67%。為應付由此而帶來的風險,1989年美國參議院決定,擬將戰略石油儲備目標提高到10億桶,於2000年完成。由此看來,戰略石油儲備的作用已得到美國政府的認可,並已成為美國政府對付石油危機的一張王牌。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其石油消費量在1994年占能源總消費量的56.3%,其中99.7%的石油依賴進口。而且,日本進口的石油中77.3%(1989年)來自政局難以穩定的中東地區,這就意味著日本的石油供應體系直接受到圍繞石油而形成的國際動盪的影響。因此,保證大量石油的穩定持續供應,以滿足國內需求,對於日本來說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為此,日本採取鼓勵私營公司進行石油的勘探與開發活動,加強與產油國的聯系,實現石油供應來源的多樣化等措施。此外,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是,建立充足的石油儲備,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危急狀態。

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包括公司儲備和政府儲備,與美國不同,日本更重視公司儲備而不是政府儲備。日本的公司儲備指私營公司的儲備和液化石油天然氣進口商的儲備。從1972年,日本的石油公司開始進行石油儲備活動,截止到1995年3月底,公司石油儲備約為4540萬立方米。同時,日本的政府石油儲備也不少,1995年3月底,大約為4500萬立方米。總儲備量相當於157天的消費量。另外,與美國相比,日本除儲備石油外,還建立了液化石油氣的儲備。1981-1988年液化石油氣儲備已能保證50天的消費水平。

西方戰略石油儲備的做法充分說明,鑒於石油是這樣一種具有政治特性的特殊商品,是一種事關國家發展與安全的戰略物資,所以一個國家石油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要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但另一方面,經濟效益最大化並不是一國石油業的唯一目標。石油行業的決策和管理者以及政府官員在考慮石油問題時,必須既有經濟頭腦,又有政治頭腦。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的籌劃與解決,既應遵循經濟規律的要從實際出發對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的若干思考.

隨著進口石油的不斷增長,中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正不斷提高,石油的安全供應問題逐漸突出。據中科院能源所預測,到2000年,中國年需原油2億噸左右,而國內年生產能力預計為1.65-1.75億噸,缺口近2500-3500萬噸。這更強調了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一、最根本的保障措施是重視和增加勘探投入,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備

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備比儲存石油更安全、保險。首先,勘探投入減少必然導致對外來石油依賴程度的提高。1986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給西方石油消費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其石油進口費用大大減少,通脹率下降,經濟增長率上升。但低油價實際上打擊了西方國家的石油業,勘探投入減少。西方大石油公司1986年的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比1985年減少約30%,其中美國減少了近40%。1986年底,全世界在用鑽機數目約為2200台,比1985年底的3500台下降了37%左右。美國在用鑽機數量下降幅度最大,1987年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水平。隨著經濟增長和石油勘探投資減少,西方國家對進口石油依賴加深了,美國原油消費量40%以上依賴進口。其次,對外依賴加深,必將造成石油供應風險程度更高。世界上目前約有1000萬桶/日的剩餘原油生產能力,原油的實際供給量也大大超過需求量。若簡單地從數量上分析,2000年以前是不會發生原油供應危機的。但不容忽視的是,這1000萬桶/日的剩餘生產能力幾乎全部掌握在歐佩克手中,其中70%在中東地區,而恰恰是該地區政治風險之高可謂世界之最。1973-1974年和1978-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給西方石油進口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和國際政治風雲的動盪混亂,這兩次危機的發源地就在中東及波斯灣地區。有鑒於此,為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防止該地區突然中斷石油供應給國家造成危害,美國等國家採取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增加石油投資,更多地擁有資源儲量。例如,英國和挪威擴大北海石油勘探規模。日本一方面利用日元升值油價下跌的機會從別國購買石油資源儲量;另一方面與擁有資源的國家合作開發石油,企圖從中取得一定量的產品支配權。日本1988年在石油勘探開發上投資15億美元,幾乎是1980年的兩倍。美國政府為了增加石油儲量也增加了勘探開發投資,投資地區不是僅局限於國內,還將大量資本投向國外石油前景良好地區,如加拿大和北海地區及一些發展中國家。

所以說,中國石油安全供應的根本保證應是立足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力量的發展上,鼓勵中國石油企業參與國內和國際石油資源合作,尋找並擁有更多的石油資源,這樣石油供應的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盡快建立充足的戰略石油儲備

盡管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儲量是最可靠的根本保證,但是,將石油購買來並貯藏起來,建立應急石油儲備則不失為一種更快捷有效的安全供應石油的方式。這已為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實踐所證實。

以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的1993年為例,這一年的原油和成品油進口總量達到3305.21萬噸,而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總量是2313.45萬噸,原油進口量約占年原油總產量的11%。雖然這個比例與同一年的美國(40%)和日本(99.7%)相比要低得多,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對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據日本專家預測,到200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為403.84萬桶/日,石油產量為309.4萬桶/日,則石油凈進口量約95萬桶/日,相當於每年進口原油4730萬噸(1噸=7.33桶,1年以365天計)。進口原油約占需求的24%。由此看來,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程度很快就將翻一番。而且,在中國的原油進口結構中,進口中東原油的比例幾年來一直保持在40%左右,預計今後對不穩定的中東地區原油進口量將會繼續增多。因此,石油供應的風險也將會進一步增大。另外,還要考慮到,美國擁有強大的海空軍力量,可以用來保護其海外石油供給途徑的暢通無阻,而中國尚無這樣的憑借;日本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表現得原則性不足,靈活有餘,苦苦謀求政治、外交大國地位而不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石油供應線極為脆弱,經常陷入有求於人惶恐不安的境地,中國決不能等到出現這樣嚴重局面時才重視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綜上所述,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建立,應作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盡快予以籌劃和解決。有一種意見認為,鑒於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費難以籌措,所以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問題可以等到2000年以後再考慮。這顯然是一種只計較經濟利益得失,而缺乏政治眼光的片面看法。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三、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當然應該適應中國的具體政治經濟情況,服從國家發展與安全及對外斗爭的需要。僅就筆者考慮所及,具體的應注意如下幾點:

1,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應以原油為主

這首先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氣都易於運輸和儲存;另一方面是考慮到進口原油在國內加工,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原油加工能力。另外,液化天然氣的儲備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會逐步建立。這是因為液化天然氣在環境保護的要求下需求量將增加,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且能源極其缺乏,它與亞洲液化天然氣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相距不遠,那麼,在中國煉油廠北多南少的分布特點下,進口一些液化天然氣並儲存起來的趨勢有可能形成。但是,中國天然氣資源豐富。1994年12月4日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南海西部海域發現一個天然氣資源異常豐富的大氣區,總資源量達13.44萬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1/3。其中,可開發的經濟資源量約為2.5-3萬億立方米。隨著天然氣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天然氣產量將有大幅度增長,因此,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只能是原油儲備的補充,天然氣儲備的量將不會太大。

2,中國戰略石油的儲存應分散布局、方式多樣化

這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並適應中國油田分布廣泛以及便於儲存運輸並盡量節省費用的需要。戰略石油儲備主要是為了對付包括戰爭在內的突發事件,所以把儲存地點分散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襲擊、破壞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加之中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中皆有油田和石油加工企業,戰略石油儲備的分散布局,可以因地制宜,就近使用生產或進口的石油建立儲備,方便石油的加工、運輸以及緊急情況時的調動和使用,提高安全可靠性,並節省各項費用。同樣,儲存石油的方式也應該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如在山區可以利用地形建立岩洞儲存,在沙漠地區可以建設地下或地面罐、池儲存,在海湖水面可以建立浮動式船、罐儲存,這樣可以兼顧安全可靠與經濟方便兩方面的要求。能源經理人訊http://energy.icxo.com/

3,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應以政府為主多渠道籌集

在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問題上,日美兩國採取了不同的辦法。美國主要是通過政府購買。為此,美國政府至1991年已為戰略石油儲備撥款190億美元,其中購買原油用了160億,其餘30億用於設施建設。在美國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經費顯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日本要維持其戰略石油儲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維修費用。特別是日本私營石油公司的儲備,如果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難以維持的。日本主要採取的辦法,一是日本石油公團為私營公司購買儲備用油提供低息貸款;二是日本開發銀行和沖繩開發財團為儲備設施建設項目提供低息貸款。這些措施促進了石油公司石油儲備的建設。為解決戰略石油儲備建設的經費問題,近幾年美國國會的某些議員提出了新的辦法。如1991年2月的一份議案,要求原油和油品進口者無償提供相當於他們進口總數的9%作為戰略石油儲備,或給國防部作為「石油保險費」。這9%將足以滿足國防部所需,並可以22萬桶/日的速度充填戰略石油儲備,使儲備總量在5年中由5.9億桶擴充到10億桶。但美國政府由於各種原因並未採納這個建議。

根據目前的情況,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費用來源應以政府撥款為主,政府和「民間」多方面多渠道籌集。首先,如果戰略石油儲備問題能夠被當作關系中國安全與發展大局的要務,象國防那樣居於國家重大戰略地位,那麼由中央政府撥出專款進行石油儲備,應是順理成章不成問題的。所以,政府在建立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過程中應該也能夠發揮主幹作用。其次,在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條件下,石油企業在生產和銷售上有了相當的自主權,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滿足市場對原油及油品的需求,石油企業在儲存石油方面的積極性將不斷提高。這樣,就為建立「民間」企業的石油儲備奠定了基礎,中國各石油企業在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問題上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再次,為了充分發揮政府與「民間」企業兩方面的作用,借鑒美日等國的做法,國家應在建設戰略石油儲備上制訂一些優惠措施。例如,對石油企業建設儲油設施的工程項目給予低息貸款;同時,對進口石油按一定比例徵收「石油進口保險費」,將這部分石油集中起來建立政府戰略石油儲備。徵收「石油進口保險費」應注意徵收的比例不能太高。比例定得適當,不至於給進口石油的企業造成過重的負擔。另外,筆者初步考慮,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CNPC)作為一個重要的國家石油公司,在建立中國戰略石油儲備中一身二任,既是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直接承建著,又是自身商業石油儲備的積極籌建者。所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應該遵循國家的政治、經濟需要和自身的商業利益的雙重原則,積極進行戰略石油儲備的有關運作。

③ 最早「投身革命」的陝北石油資源是什麼

1935年4月28日,陝北紅軍解放延長,繼而解放永坪,接管了陝北油礦探勘處本部及延長區、延長石油官廠。同年10月,中央紅軍北上先遣支隊到達陝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國民經濟部部長毛澤民,決定恢復延長石油廠的生產,以供應黨中央機關和紅軍的需要,任命嚴爽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高登榜為特派員(黨代表),迅速組織恢復延長、永坪兩地的生產,將永坪采出的原油用毛驢馱運到延長煉制,煉出了煤油、擦槍油、蠟燭、石墨等產品,供應黨中央機關和紅軍各部隊。
在艱苦的抗日戰爭年代裡,延長石油廠共生產原油3155噸,經加工生產汽油163.94噸,煤油1512.33噸,蠟燭5760箱,蠟片3.98噸,以及擦槍油、凡士林、油墨、黃油等產品,滿足了陝甘寧邊區的運輸、照明、印刷等需要。還以部分產品換取大量布匹和其他物資,實現了毛澤東關於「增加煤油生產,保障煤油自給,並爭取部分出口」的指示,直接支援了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內戰爆發。延長石油廠職工在廠長張俊、政委萬品山組織下,在最短時間內把機器、油井堅壁封存。在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犯陝北時,石油廠一部分職工撤退,一部分職工組成工人支隊打游擊。1948年4月,延長再次解放,石油廠職工立即恢復生產,不久採油、煉油全面開工,加緊生產,支援前線。當年生產原油158噸,汽油40噸。1949年,鑽井工作恢復,打了一批新井投產,全國原油產量達到820噸,煉制汽油176噸,直接支援了前線,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貢獻。

④ 陝北油田案的案件

1994年4月13日,國家為了進一步支持革命老區,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與陝西省政府簽訂了一份石油開采協議(「4·13協議」)。該協議規定,從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割出來1080平方公里的礦區給地方,並允許延安和榆林的各縣參與開發。不久,各縣由於缺乏資金,開始招商引資。由此,大批外省的私人資本和當地的農民開始投資油井。中央一台每晚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溫州一家人》中周萬順就是是這批外省投資者的典型寫照。
2003年春,陝北地方政府採取「先收井,後清算」的辦法,突然強行將原由民營資本經營的陝北幾千口油井資產「收歸國有」。
投資者們稱,此後的清算過程,也是以政府單方面定價為准,政府支付的回購款,只是他們實際投資的20%。7月開始,當地出現了長時間的大規模群眾上訪。投資者們聲稱在收回油井、進行結算的過程中、以及針對投資者上訪時,政府都使用了強制手段,一些投資者是戴著手銬腳鐐在兌付油井款的公證書上按下了手印。
投資者一度與政府派來回收油井的人員發生暴力沖突,也曾集體赴各級政府上訪,但最終他們決定寄望於法律,向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陝北油田案的主辦律師朱久虎被靖邊縣警方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和「非法集會」罪名刑事拘留。此案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行政權力天生具有自我擴張性,《行政許可法》實施一周年來,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服務政府的理想已經露出希望的曙光。但由於《行政許可法》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政府的審批權力,原來坐擁巨大權力的一些既得利益部門和官員,自然不會甘心,因此需警惕新一輪的行政權力擴張沖動。 1993年,陝西省榆林地區行署頒布了《榆林地區石油礦產資源勘查、鑽采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規定:「榆林地區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委員會(油氣管委辦)是榆林地區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的主管部門,其職責是負責全區石油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整體規劃和滾動發展計劃,具體鑽采方案的制定及鑽采井位的審批……鑽採石油的井塊和區塊的具體審批程序,在地區油氣管委辦審查批准後,鑽采單位持批件到地區礦管部門辦理采礦許可手續。」
《暫行辦法》中明確:「按程序獲得石油資源勘查、開采批准文件和采礦手續單位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這個暫行規定中,明確說明榆林地區礦管部門可以辦理石油采礦許可手續。「從法律上講,地區礦管部門如果沒有國家委託或授權就辦理采礦手續,那它肯定是越權了。但不管地方政府是否越權,廣大投資者采礦許可證是按程序真金白銀從一級政府手中買來的。」作為陝北民營石油投資人的委託人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嘯對《商務周刊》說。
盡管都說他們有這個采礦證,但接受采訪的陝北農民中沒人能夠拿出來。他們的解釋是,2003年8月,他們一夜之間被政府從山上趕了下來,什麼東西都沒讓帶。「事實上不光這些投資人拿不出來,我們在當地的工商稅務等部門也調不出來。」胡嘯說,再退一步,即便投資人手裡沒有采礦許可證,按照「4·13協議」與投資人聯營的縣鑽采公司也是被授權可以采礦的,「因此陝北這些農民投資人的采礦許可是有法律依據的,不是非法的」。
1994年4月,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陝西省政府簽署了「4·13協議」,這份協議允許陝西省政府與在陝北的中石油長慶油田合作在規定地段開發油田。協議第三條第四款規定,為支持陝北地方經濟發展,從當地各縣鑽採的實際出發,擬從長慶局依法登記的工業帶勘探范圍內劃出約500平方公里,由安塞等6縣組織開發;從延長石油公司依法登記的區域內劃出約580平方公里,由延安等7市縣組織開采。
這是此後8年裡延安、榆林各縣鑽采公司及其聯營公司開采本地石油的最重要依據。「4·13協議」同時明確,區域界定後,在長慶油田、延長油礦登記的范圍內進行共同開發和劃給地方單位開發的探礦權、采礦權保持不變,經國家和管理部門批准後,由長慶油田、延長油礦與有關開發實體簽訂委託協議,明確各方責任,報國家油氣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從這份協議可以看出,陝北油田的探礦和采礦權一直是屬於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各縣的開發實體,也就是各縣的鑽采公司,是受長慶和延長的委託進行開採石油。 有了這一政策的支持,延安、榆林地區各縣成立了15家鑽采公司,他們成立時的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但不久縣屬國有鑽采公司就大部分陷入虧損,有的面臨破產。眼看這些擁有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採油授權的公司舉步維艱,一些縣政府開始出台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地投資商以與鑽采公司聯營的方式進入陝北開採石油,這其中主要是外省私人投資者。
此後,陝北地方政府利用這一資源開始大規模招商引資。據了解,在1997年之後,陝北各產油縣成了私營石油經濟的大舞台,石油產業生長為地方政府的經濟支柱。
據官方統計,到1998年底,延安、榆林地區各縣石油開發總投入已達50.5億元,其中聯營企業32.9億元,共鑽井5561口,年產油量達到168萬噸。石油開發收入佔到地方財政收入的80%,6年增長了50倍,農民的人均年收入從1040元,上升到17000元。
投資者們一般是與縣政府簽訂一個《關於合作開採石油資源協議書》,合同多為5年、8年,甚至無限期。在本刊找到的一份靖邊縣1994年關於合作開採石油的有關規定上這樣寫道:「油井合作開采期限由原回收投資後開采5年改為長期合作開采,資源采完後油井設備交歸縣上。原定五五分成的合作5年後改為縣分四成,投資方分六成。」
聯營開採的方式大多是縣政府參與分成的依據,但實際上縣政府並不出資,全部由投資人出資並承擔風險。靖邊縣規定,投資商每佔用一平方公里打油,要向政府交8萬元。安塞縣則規定,一口井打出油後要交11萬元。到1996年,引進外來投資開發石油在陝北達到一個高峰,有1500多家公司湧入延安、榆林地區開采。
「『4·13協議』上所說的委託授權是個模糊的說法,因為采礦權的獲得很嚴格,這里沒有把它說清楚,是為了不與《礦產資源法》沖突。但你給投資人一個井塊和坐標,是用來干什麼的呢?那不就是開採石油嗎?」胡嘯反問到。
投資人與地方政府簽訂《關於合作開採石油資源協議書》後,即開始申請井位,投資打井,在這個過程,油井的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和收益權自然就歸投資人所有。對於這「三權」,地方政府與投資者爭議不大,因為在此後的強行收井階段,政府也始終承認投資人有油井的「三權」。
擁有采礦權間接授權和完整的油井「三權」的投資人,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引導下,開始大幹快上。時間到了1999年,這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當年10月,國家經貿委和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國經貿石化(1999)1239號文件」,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堅決停止和糾正允許投資商參與石油開采,並根據聯營企業的不同情況分別採取劃轉、收購、兼並資產入股等多種方式並入陝西延長石油工業集團。
然而,不幸的是,陝北當地大部分「油老闆」的油井及「三權」正是在1999年和2000年獲得的。據延安和榆林的官方統計,到2000年底共引進私人投資者1039家,打出油井4473口,形成原油生產能力100萬噸,有效投入資金55.5億元,上交稅收11億多元。石油給延安、榆林兩市帶來的財政收入分別占當地財政總收入80%和27.8%。
胡嘯說:「據我了解,1999年之後,一些縣不僅仍在大規模的招商開採油井,而且采礦許可證仍在發放,采礦權和油井也允許買賣。」
任光明和渠斌文都是1999年在靖邊縣政府繼續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之時成為油井投資人的。「當時政府鼓勵我們當地人投資,所以我和寶雞的幾個朋友注冊登記了一家寶鈦實業公司。開始和政府簽的合同寫的合作開發期是『長期』,我們先後投入了540萬元的資金,打了6口井,其中只有兩口是乾井,另外4口井合計日產量約5.7噸。」渠斌文介紹說,「2000年,我們公司又重新登記,把合作期縮到2006年。」
記者看到,公司營業執照上確實標明寶鈦公司的經營期限是到2006年10月15日。但事實上,2003年6月,當地政府開始收回「三權」。按照政府的補償方法,渠斌文投資540萬元打的6口井最後只得到了140萬元的補償。 開采陝北石油風險最小的1994—1999年,投資者主要來自外省和本地的黨政司法機關。此後,隨著石油價格的上升,國家開始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原油流通秩序。
1999年夏天,國家經貿委等5部委和陝西省政府,就陝北地區石油開采秩序等情況寫成了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目前陝北地區實際形成了三類不同的石油開采公司,一是具有油氣開采資質條件的長慶石油勘探局和延長油礦管理局,二是地方各縣成立的鑽采公司,三是通過招商引資進入陝北地區從事石油開採的聯營公司。」
報告指出,根據《礦產資源法》及相關配套法規,國家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采、審批實行一級管理,但事實上,陝北部分縣在組織石油開采過程中,給相當一部分投資商辦理了可直接從事鑽采活動的證照,並作為聯營企業給予開採油區。
報告認為,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堅決停止和糾正允許投資商參與石油開采,嚴禁未經國務院批準的任何企業和個人從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業務,要堅決停止和杜絕越權審批油田及井位的行為。
調查報告上報國務院後,得到國務院領導的批示:陝北地區是中國石油工業持續發展地區之一,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整頓這一地區石油開采秩序,事關生產流通秩序的全局,也是管住源頭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堅決依法行政,從嚴整頓。
1999年10月,國家經貿委和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文件「國經貿石化(1999)1239號文件」,即印發《關於陝北地區石油開采秩序情況調查的報告》的通知。1239號文要求,陝西省政府要抓緊部署和落實規范陝北地區石油開采秩序的意見。所以正在非法進行勘查和開采活動的鑽井、測井、試井、壓裂、修井等作業必須立即停止,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清理自己的施工隊伍,在12月31日前無條件撤出。
事情出現如此逆轉,按照國土資源部一位長期從事石油研究的專家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的解釋,「最初國家是一片好心,但隨著石油價格飛漲,地方感覺給得少,又向國家和中石油索要更多的油田。在中石油拒絕了地方的無理要求後,地方就和中石油打賴,大量引進民營資金搶占油田。這樣上千家的民營石油開采公司在陝北採油,甚至越界開采。形成了混亂的局面。」
地方政府是否真的索油不成而放任投資者搶占國有油田,我們無從得知,接下來的事實是,「1239號文件下發後,陝西省的有關部門並沒有進行公布或下達,沒有告知普通投資者」。胡嘯指出,「一些黨政司法部門的投資和一些與政府高層有密切關系的大投資者,紛紛在政府繼續招商的大好氛圍掩護下退出,這時進來接盤的就是陝北當地農民。」
到2001年,陝北油田的投資者大部分已被置換成當地農民為主體。
2002年9月11日,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曝光延安市吳旗縣私人採油事件。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經貿委、監察部等有關領導分別到陝西督查石油整頓,要求立即收回個人油井收益權,嚴厲查處有關領導參與非法採油行為。
巨大的壓力向陝西省官員逼近,2002年10月15日,陝西省政府由省長主持在吳旗縣召開了整頓石油開采匯報會,會上決定徹底取締所有聯營開採石油的公司,收回他們的經營權、開采權。 11月,整頓方案出台,並以榆林、延安市政府的名義下發。文件下發之前,兩市又組織財政、稅務等部門開會研究收回油井的方案。
「這些通知和方案應該都存在,但聯營公司的投資人根本就沒見過。從1999年之後,我知道的第一份明示的收井文件就是2003年5月陝西省石油行業清理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於採取果斷措施徹底收回聯營單位油井收益權的緊急通知》。」胡嘯所說的明示,就是指它下發到每個鑽采公司和聯營公司。
2003年6月13日,榆林市召開緊急會議,市長王登記主持會議,並在會上強調,信心就是決心,進度問題就是態度問題,到了關鍵時刻,必須下大決心,一鼓作氣,徹底拿回「三權」。有資料顯示,王登記在會上提出三點:一,先接管後清算,一次清算,一步到位,原投資者徹底退出;二,嚴格執行無償收回政策,凡投產滿5年、投資收回的油井無償無條件收回;三,產量核定要以歷史測產、上繳原油、納稅票據為依據,決不能重新測產。
榆林市委組織部長劉培倉在會上強調,收回「三權」工作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各級領導必須沖鋒在前,以身作則,決不能逃避退縮。他指出,因為工作不力,已經處理了兩名縣級幹部,「下一階段,凡頂著不辦,不能堅決執行市縣有關決策,造成不良影響和工作失職的縣級幹部,還要按照組織程序進行處理」。
這就是榆政發(2003)55號文,也是日後強行收井過程的主要依據文件。
顯然,地方官員們所受到的壓力很大。2003年7月,榆林市副市長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在5月23日全市油井收回三權會上也作了講話,大意是:省工作組到榆林檢查工作時,明確要求我們限期完成收回三權,否則將追究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的責任。在這種壓力下,王斌在會上堅定地表示,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任務的縣,要追究縣以上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會上還特別強調,公檢法要為收回油井保駕護航,提供堅強有力的法律援助和保護。清理整頓期間不得受理和支持影響、阻礙油井資產歸並重組的一切訴訟和上訪。
2003年8月,靖邊縣開始強行收回「三權」。政府使用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落實投資者在《收回「三權」資金兌付協議書》上簽字畫押,沒有人知道,這其中有多少人像任光明那樣被強制脅迫或像渠斌文那樣強行兌付。渠斌文手中的《兌付協議書》上寫著:「根據中央、省、市石油行業清理整頓有關精神,靖邊縣人民政府已將原招商引資開發地方油井的『三權』徹底收回,並授權靖邊石油鑽采公司統一管理,收油資金和兌付工作由鑽采公司承擔。經雙方同意,簽訂本協議。經雙方認真協商,乙方(渠斌文)同意將位統編號小-318號油井及設備、財產,由甲方(鑽采公司)出資4.5萬元予以收購。」
2003年春,陝北地方政府所謂的收回油井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的「收權」運動在陝北地區開始了。地方政府採取「先收井,後清算」的辦法,突然強行收回油田。2000多油老闆的油井頃刻間掛上縣鑽采公司的牌子,幾十億元民營資產變成了「國有」。投資者們稱,此後的清算過程,也是以政府單方面定價為准,遠遠低於各大小投資者的計算價格。投資者們聲稱,政府支付的回購款,只相當於他們實際投資的20%。
胡嘯認為,「從法律上講,收回『三權』的行為是縣鑽采公司與聯營公司解除合同關系。解除的理由是當初聯營存在非法行為,由此產生的財產不具有合法性。現在叫『收回』,那麼就說明原先曾經下放過。如果當初是合法下放的,現在就不應該認定非法而解除合同,但顯然,不解除合同,油井就收不回。這是縣政府在回收『三權』上存在一個悖論。」
不管是否存在悖論,記者采訪的靖邊縣私人投資的1800多口油井被靖邊縣鑽采公司「收購」。1998年時,靖邊縣鑽采公司資產只有500萬元,負債2800萬元,銷售收入幾乎為零。然而在收井當年即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2004年增長到9億元。2005年9月14日,陝西省政府所屬的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靖邊縣鑽采公司正式更名為延長油田股份公司靖邊採油廠。到2006年,靖邊採油廠實現銷售收入12.9億元,上繳稅費5.25億元,實現利潤1.51億元,先後獲得榆林市利稅「百強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2005年,延安、榆林兩市14個縣(區)鑽采公司完成整體移交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延長集團由此擁有了22個採油廠。截止到2006年底,延長石油集團公司總資產600億元,職工6萬餘人,當年生產原油926.6萬噸,加工原油9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03億元,稅金89億元,利潤76.7億元,榮列2006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00位,中國企業效益200佳企業第15位,中國企業納稅200佳第29位。重組後的股權比例是延長石油集團代表陝西省政府控股油田股份51%,延安市和榆林市各佔44%和5%。
如此迅速的大規模擴張,無疑提升了這家中國第四大石油企業的雄心壯志。該公司宣稱,到2010年,延長集團的原油產量和加工量將分別達到1200萬噸和1265萬噸,年銷售收入、稅利分別達到750億元和200億元,成為陝西第一名牌和中國知名企業,力爭進入中國企業50強。一個更大的雄心是,該集團要力爭在「十二五」期間跨入世界500強行列。
延長油田重組之前,在新疆、寧夏、黑龍江、吉林等地也發生過私人企業開采中石油廢棄油井的事例。「當時,國家採取果斷措施解決了這些問題,2006年以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開發秩序完全理順了。」一位接近國土資源部的人士指著2006年中國油氣資源礦業權分布圖對記者介紹,「你看,現在每一個區塊的權屬都很清楚。」
據國土資源部地勘司2006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有效探礦權、采礦權總數為1756個,總面積436.13萬平方公里。
這些探礦權、采礦權中,中石油持有探礦權、采礦權793個,面積182.54萬平方公里;中石化持有557個,面積97.86萬平方公里;中海油持有288個,面積139.23萬平方公里;延長油礦持有41個,面積10.89萬平方公里。
石油秩序在版圖上理順並不意味現實的矛盾已然解決。一些投資者聲稱,由於政府的單方面定價遠低於各大小投資者的計算價格,政府支付的回購款只有他們實際投資的20%。這起事件涉及陝西延安、榆林地區15個縣的上千名「油老闆」和數萬農民,他們曾經擁有5500餘口油井,據稱價值70億元以上,因此被一些學者和媒體稱為「保護私有財產第一案」。自2003年以來,一些不甘心的投資者採取了一系列維護個人權益行動,包括司法訴訟、上訪、發動輿論聲援、組織座談會、開辦網站等。
2006年4月,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正式接受陝北200多家企業,2000名多石油投資人的委託。接手這一案件後,該事務所做了大量細致的調查取證工作,並與政府積極溝通。最後,律師們建議,根據中國現階段的實際和陝北油田案實情,討論和爭取投資者的「三權」難度很大,兩年前馮秉先等投資者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被判處徒刑,即與他們堅持要求產權有關。
「我們和投資人一起討論的結果是『要補償,不要產權』,這樣才可能和政府之間搭起一個解決問題的平台。」胡嘯說,「政府收回三權的行為,並非完全沒有法律依據,但主要問題是,1、對於之前被投資人信任的政府行為,誰應承擔責任,投資人不是政府的對立面,他們是被害人;2、政府徵收行為,需要一個合理的補償,這個合理是雙方面需要論證、聽證得到的,而不能是單方面的;3、以鑽采公司為主體的承受權利,其實質是單方面解除合同後的補償問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法律關系,需要協商一致。」
這個思路給曾經山窮水盡的任光明、渠斌文等人帶來了新的希望,據渠介紹,6月份陝西省政府信訪辦一位劉姓幹部告訴他,6月14日,全國人大在一份民營投資者補償問題的材料上簽了處理意見,大意是「以個案方式解決」。這份材料被轉回到陝西省,省里又轉給了榆林市。
7月25日,渠斌文等到榆林市政府辦公廳密件室並沒查到這份文件。但這個消息還是讓渠斌文感到高興。據胡嘯介紹,除了這份人大批示外,省信訪局還有一個方案,大意是:一,收回三權是合理合法的;二,投資的民間借貸是非法的;三,投資者放棄「三權」是正確的;四,有些問題是沒有解決的,在不否定政府行為的前提下,可以個案形式處理投資者問題。
陝北「油老闆」們放棄自己油井的財產權、經營權、受益權已經一年多了。在采訪中,渠斌文表示:「國家要收回戰略資源,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我們也不願做歷史的罪人,只要把我們投資打井和設備的錢還給我們就行了。」

⑤ 二戰時期,日本在東北開採石油了沒

東北的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

日本「滿洲石油公司」曾在大慶油田的邊緣地區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流出來的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王進喜的1205鑽井隊的第一口井的深度為1100米)。有人後來為這件事解脫說,以日本當時的煉油技術,很難用這種石油提煉90號以上的航空汽油,陸軍煉油廠生產的汽油最高不過是78號,要想用高含硫的重油生產航空汽油,就必須從美國導入新的技術和設備,僅這一點恐怕就要等上十年八載,所以就放棄了繼續在大慶地區找油的計劃。實際上,新中國時標志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實錄滿鐵調查部》一書中認為:「石油探礦是由滿鐵和日本石油公司進行的。從興安北省的海拉爾到熱河省這樣的范圍內做了廣泛的勘察。日本石油公司甚至建設了常駐住宅,進行了深度達一千米的鑽探。滿鐵的鑽探技術達到1800米是可能的。這樣先進的鑽探技術,卻將它擱置起來,實在是遺憾。」草柳大藏感到,不是鑽探技術達不到,而是沒有深入鑽探罷了。

而日本曾經集中勘探的阜新地區,就是後來屬於遼河油田的邊緣構造帶上。遼河油田1995年的生產量是1500萬噸,也是日本當時需要量的5倍。但遼河油田的高流動性原油埋藏在地下6000米處,而當時日本的技術只能下探到2000米。所以後來日本人聽說遼河油田被發現後感嘆說:「當時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

中國地質大師黃汲清則提出了「陸相地層生油」理論,他曾講:日本人在東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卻沒有找到油田,他們找油技術比我們先進,為什麼沒有發現,而我們只用了五年就發現了大油田?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陸相地層可以生油。這是日本人沒能找到大慶油田的另一種解釋。對此,日本地質史學者小松直干也認為,除了勘探的范圍、密度不夠外,從根本上說不是鑽探設備不行,而是「探礦思想和探礦技術的問題」。

當時的日本專家非常迷信當時非常流行的「海相生油理論」,即海中大量浮游生物死去,其屍體與植物和淤泥等混合在一起,成為沉積物,這些動植物腐爛,沉積物就會生出油氣。

世界上90%的石油都符合「海相生油理論」,中東地區全部符合。

日本人在東北找了14年花費數百萬美元,依然一無所獲,又沒有堅實可靠的理論支撐,終於堅持不下去了。最終,日本將其大部分設備和技術人員全部派往了「南方」,即蘇門答臘等地。

但並不是說日本在東北沒有得到石油。

日本對東北石油工業的掠奪主要體現在人造油的兩個方面:即煤炭液化石油和撫順頁岩油。

合成石油哪家強?答案是德國。1933年納粹上台以後,在解決戰爭機器的動力問題時採取開發液化煤炭生產「合成石油」。希特勒對化學家們說過:「現在離開石油的經濟是不能想像的,對於要求獨立的德意志來說,付出什麼代價也要把液化煤炭計劃進行下去。」1939年9月,德國開始進攻波蘭的時候,合成石油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日產7.2萬桶,佔到了全德國石油供給量的46%。
看到德國在合成石油方面成功所帶來的有利局面,日本自然堅定了開發人造石油的決心。但是,德國把這項技術視為國防工業機密,不肯外泄給日本。一無所獲的日本人只得自己鑽研。1939年7月,日本煤炭液化作業成功,生產出第一批煤液化油。不過只裝滿了3個玻璃瓶,其中一瓶獻給了皇宮,另一瓶送給伊勢神宮,第三瓶贈給了阿部的母校北海道的輕臼小學校。
由於對石油的渴求,日本不惜耗費巨資進行該項目,將煤炭液化人造石油作為第一次產業開發的一項重點。在1936年,建設撫順煤炭液化工廠,1939年開始試行生產,1941年實現了一次液化輕油和二次加氫液化石油生產。1943年,撫順液化廠移交給「滿洲人造石油株式會社」,並由日軍軍需部門直接指導,主要生產加氫油,即航空和汽車用油。但由於條件的限制,產量不高,「1944年生產航空汽油1289噸,普通汽油1487噸」。1937年,偽滿成立了「滿洲合成燃料株式會社」,主要用阜新煤製造人造石油,計劃用以強化國防,後因設備問題未能成功。還有四平的油化工業會社、吉林的吉林人造石油會社等其他人造油工廠機構都因後期的資金、設備不足等問題,均未成功。

日本人雄心勃勃地致力於生產人造石油,然而到1943年產量為100萬桶,僅為原定當年生產1400萬桶的8%。由於一半以上的產量來自中國東北,1944年末和1945年,日本近海航道被水雷封鎖而無法將那些人造石油運回本土。

而頁岩油是指以頁岩為主的頁岩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泥頁岩孔隙和裂縫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岩層系中的緻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這種開采方式後來被美國吹上了天。

日本人掠奪撫順頁岩油最為嚴重。「撫順煤礦的油頁岩厚約120多米,藏量達55億噸,按平均含油量5.5%計算,可得原油3億噸」。關東軍與日本海軍均參與到對頁岩油的爭奪中,開始對頁岩油工業化進行試驗。1928年建立煉油廠,1930年開始實際運營,到「九一八」事變前,1930年產原油達5.7萬噸。撫順煉油事業能夠大量生產,且作為當時唯一的石油資源,為滿足日本與偽「滿洲國」需求,開始著手進行擴建。1934年到1936年,撫順煤礦西制油廠實行第一期改建計劃,改造干餾裝置並新建精煉油裝置,原油年產量達到了14.5萬噸。「七七」事變後,日本加緊對頁岩油的掠奪,在1936年到1939年,又實行二期擴建,使原油年產量增加到19.1萬噸。1939年著手建設撫順東制油廠,1944年投產,到1945年共產原油9078噸。撫順煉油廠所生產的原油基本上全部運往日本,供以軍用。1942年,撫順煤礦兩制油廠的設備能力是年產粗油30萬噸。而在1944年實際粗油產量是20.4萬噸。

最後說句,日本陸軍的裝甲化、機械化程度比德國差遠了,其石油消耗量不過佔到日本龐大海軍的一個零頭,所以「只要石油這東西能滿足,日本的飛機坦克裝甲車汽車就能動起來啊,中國完全抵擋不住日的輪番轟炸啊,中國必亡啊」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