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哪些
1、橄欖
橄欖科橄欖屬喬木植物。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150厘米。小葉3-6對,紙質至革質,側脈12-16對,果序長1.5-15厘米,具1-6果。
橄欖的木材可造船,也可作枕木,傢具、農具及建築用材等,核供雕刻,種仁可食,亦可榨油用於制肥皂或作潤滑油。
2、文冠果
文冠果(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文冠果耐乾旱、貧瘠、抗風沙,在石質山地、黃土丘陵、石灰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均能成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3、椰子
椰子(學名:Cocos nuciferaL. )棕櫚科椰子屬植物,植株高大,喬木狀。中國二千多年前《史記》對椰子已有記載。椰子為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
4、油桐
種子具厚殼狀種皮,寬卵形;種仁含油,高達70%,桐油是重要工業用油,製造油漆和塗料,經濟價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澤金黃或棕黃。
油桐是中國著名的木本油料樹種,桐油是一種優良的乾性油。具有乾燥快、有光澤、耐鹼、 防水、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是重要的工業用油。
5、烏桕
烏桕(學名:Sapium sebiferum(L.) Roxb.)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烏桕具有經濟和園藝價值,種子外被之蠟質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製高級香皂、蠟紙、蠟燭等;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
❷ 樹會產油嗎
汽車燃料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綠色植物也能產生燃料,你信不信。
非洲喀麥隆的立克利族,每年夏季都要舉行通宵達旦的火把節,所用的火把就是天然的火把樹。夜色降臨以後,族人們便圍聚在火把樹下,選出一個小夥子爬上兩丈多高的樹頂,在上面挖一個小洞,然後插上一根藤蔓做成的火繩,點燃火繩後,洞里的樹油便燃燒起來。火把樹成為一支豎立在地面上的大火把。節日過後,人們將火熄滅,而火把樹並未燒死,它還會不斷分泌樹油,待來年再供人們使用。後來,人們試著把這種火把樹的樹油灌進汽車油箱,居然能發動汽車。火把樹十分稀有、珍貴,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的僅有1000棵左右,大部分在西非的喀麥隆,少量在南美的智利。
澳大利亞也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樹,它生長在原始林區。在樹上隨便鑽一個洞,就會流出清亮的類似汽油的液體。這種液體不需加工便可直接灌入汽車油箱里使用,一點不比汽油遜色。當地人將這種樹稱為「燃油樹」。一棵長成的燃油樹,每年可出油2500公斤。
中國也有類似澳大利亞燃油樹的樹木。陝西有一種叫「白乳木」的樹,切開它的樹皮,便會流出一股股白色液體。當地人將這種液體作為燈油使用,發出的光又亮又不生黑煙。白乳木經植物學家研究,確認它是油棕樹的一個種類,在馬來西亞、奈及利亞和剛果都發現過。
不但樹木可以產出燃油,花也能變成燃油。
泰國曾審理過一宗聞所未聞的案件,法庭被告席上的「嫌疑犯」竟是一束美麗而香氣撲鼻的鮮花。原來泰國南部林區經常發生神秘的火災。大火不但燒毀森林草原,而且危及居民住宅,但作案者卻一直未能捕獲。後來,化學專家們揭開了火災之謎,罪犯是一種叫「看林人」的花。這種花生長在溫濕的林區,它的花朵和莖葉內飽含著一種揮發性物質。這是一種極易燃燒的芳香油脂。當森林空氣乾燥灼熱時,它就會無火自燃,引起火災。警官當著法官的面,用火柴輕易地將鮮花引燃,火苗發出幽藍的光,嘲笑著法庭。法庭只好啼笑皆非地判處這種花接受「嚴格監管」,算是對案件做了一個交代。後來,人們將「看林人」花採集起來,經過擠壓加工,生產出一種燃油,性能與柴油相似,也可以用做汽車燃料。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美國科學家卡爾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種能生產石油的怪樹,當地人叫它「苦配巴」。這是一種高大喬木,可以長到30米高,1米粗。在它的樹幹上鑽一個直徑5厘米的孔洞,1個小時就可流出10升金黃色的油狀樹液,成分十分接近柴油,可以直接作為柴油車的燃料,而且燃燒以後不污染空氣。卡爾文博士稱它為「綠色石油」。這種樹由於產油量大,美國、日本都引種了它,用它來生產「柴油」。卡爾文博士甚至設想,公路沿途都種上「苦配巴」,一棵樹就是一個小小的加油站,將會大大緩解能源危機。
在菲律賓和我國海南的尖峰嶺、吊羅山等熱帶森林中,有一種叫「油楠樹」的大喬木,與「苦配巴」十分相似,也生產「柴油」,每棵樹一年可收獲50公斤「柴油」。
1928年~1932年,美國科學家艾迪遜在研究橡膠樹的時候,發現了更多的「石油樹」。它們的皮、干、根、葉甚至果實中都有可以燃燒的液體。這些流體來自綠色植物,可再生,無污染,艾迪遜為它們取名叫「綠色汽油」,並發表專著介紹它們,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一般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只是生成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可是,絕大多數「石油樹」卻能經過光合作用產生出許多膠汁狀的碳氫化合物,它們從外形到成分都與石油非常相似,完全可以代替石油做燃料。人們可以像在橡膠樹上割膠那樣,採集「石油樹」的樹液,獲得「石油」;而「石油樹」還是照樣生長,產出新的「石油」。
❸ 一個幾年前的3d動漫,裡面男主受任務為解決地球能源危機出發尋找新能源,休眠後發現飛船墜落到未知星球
核聚變是不是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唯一能讓我們離開星系的能源了?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核聚變幾乎就是我們最終的理想能源了,盡管在這個道路上依然困難重重,但我們仍然不遺餘力的在努力著,並且已經過了黎明前的黑暗,光明似乎總是差那麼一丟丟,至少我們已經看到曙光了!
核聚變的原理很簡單,如上所示四個氫核聚變為一個氦核的,丟失0.7%的質量,然後以E=MC^2的方式釋放出來,由於燃料非常容易獲得,因此我們一直都認核聚變是終極的能源!
但要獲得原理如此簡單的能源的條件近乎變態,太陽的內核溫度1500萬度似乎並不高,但壓力高達340億個大氣壓,我們無法實現如此高的大氣壓,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提高溫度,但最低聚變條件的氘聚變溫度需要5000萬至1億度
即使是最容易的氘聚變,也讓科學家有些束手無策、黔驢技窮的感覺,個中的難點是超超高溫的等離子體極難控制,加熱溫度保持機制也是難點,內壁耐熱材料一樣是難點,連內壁外的超強磁場線圈製造業是難點......但前途實在是太過無量,所以科學界對於核聚變從來都是義無反顧、前赴後繼,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以ms計的聚變等離子體保持過程,最後一閃就是熄火了.....
不說這種沉重的話題了,下面介紹下聚變的種類吧,哪個適合用在什麼地方,了解下未來的用途
一、磁約束核聚變
1.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
托卡馬克結構的核聚變裝置
2.仿星器
仿星器結構的核聚變裝置
二、慣性約束核聚變
激光點火的NIF(國家點火裝置)
當然以上無論哪種實現商業化都是對未來發展巨大的幫助,但幾種結構中,慣性約束核聚變是比較適合宇宙航行的,因此我們的飛出太陽系的希望寄託於慣性約束核聚變了。
這個尾部中心閃光就是想像中的慣性約束核聚變的希望之火,理論上裝備這種發動機的飛行器可以達到光速1%-10%,這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速度,它將使得我們能在40-100年內到達比鄰星,看上去似乎仍然非常漫長,但這已經是我們能夠達到的極限了。
除非未來實現跨越狹義相對論框架的發動機,但我們依然需要為其提供能源,無論如何核聚變都將是未來可以預計的時間內的終極能源,也將是我們以後宇宙航行中為之依賴的不可或缺的未來!
應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新能源,但不是我們人類已知最強的能源。你們先吃個瓜,聽我慢慢說。
人類 科技 以燒火為起點,以燒水為本。從18世紀的蒸汽機開始,人類利用燒點啥讓水膨脹來給我們做功。直到現在,所有的核電站依然在「燒水」,通過這種方式轉化為電能。所以人類當今的 科技 能量來源,還是以「燒水」為本。當然偶爾燒個油,用個光伏發電,但還是燒水多一些。
核聚變是個好東西,除了反應前後產物沒有多大輻射之外,過程更容易控制。能源不能控制就不好玩了,總不能坐在炸彈上上太空吧。(emmm,目前好像就是坐炸葯上太空的。)
核聚變相對核裂變更容易控制,雖然現在的核裂變電站也很安全,把控制棒懟進去就可以停止核反應。但是廢料還是有輻射的。而且核電站釋放能量的速度,並不能滿足我們進行星際旅行所需能量。核聚變就可以,所以核聚變也叫作人造太陽。
目前的問題就是怎樣啟動核聚變,核聚變需要能量才能啟動,目前很難製造其啟動的條件。一旦啟動,依靠自身就可以繼續反應。
的確,核聚變比裂變更好使,前提是能使。但他們釋放的能量,其實還是一個級別上的差異。類似燒柴火和燒汽油。
也就是說,將來的太陽系內旅行,用核聚變供電是非常完美的選擇。但是要用核聚變提供動力,進行星際旅行,目前看來還是有點虛。
核反應也就是把一小部分質量轉化為能量,正反物質湮滅可是全都轉啊。我們已知最強大的能源可能就是正反物質湮滅。一克正反物質湮滅釋放的能量是1.8 x 10^14焦耳,相當於4300噸TNT當量。如果能用某種方法保存一些反物質,那麼也就不愁能源問題了。
核聚變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但接近光速的飛行也需要巨大的能量。
而且接近光速飛行需要的能量,可能是核聚變也不一定夠的……
脫離太陽系很容易做到,旅行者一號已經做到了;之前的先驅者10號、11號也做到。他們都沒有使用核聚變。所以脫離太陽系基本是不需要核聚變的。
那離開銀河系呢?
科學家估計,要脫離銀河系,速度至少在500千米/秒以上,這個速度仍然是遠遠小於光速的。一個一千克的物質,要加速到這個速度,需要的能量,相當於1.39毫克物質釋放的能量,如果按照聚變效率1%來算,也只需要消耗139克的燃料(總重量的13.9%),所以仍然是可能的。
但這個速度其實是不夠的,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銀河系的直徑是以十萬光年來算的,就算是用光速,也得十萬年。即便太陽系不在中心,也得一萬年才能走出去……
但好在根據相對論,只要速度足夠快,飛船里的人就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假設我們要求30年走出銀河系(飛船參考系),那需要多快呢?答案是:0.倍光速左右。
要達到這個速度,一千克的物質,需要3332千克物質湮滅產生的能量。換句話說,你要推動一個飛船達到這個速度,同時得消耗飛船幾千倍的質量對應的能量,而這些燃料還可能得放到飛船上……
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核聚變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有望近期能夠掌握的革命性能源技術,一旦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比如拿來發電,拿來作為宇宙飛船的動力,這一切在200年內應該能夠普及。由此可見,核聚變也應該是這個地球上唯一能讓我們離開太陽系的能源,但是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在新能源領域,還有潛在的能源,比如反物質推動、曲速驅動等,都是很有潛力的星際航行技術,只不過這些技術距離我們太遠,甚至連個理論基礎都沒有。
核聚變不一樣,工程樣機就擺在那裡,不論是德國Wendelstein 7-X,還是麻省理工托卡馬克聚變反應堆,都具備了一定的成熟度。德國Wendelstein 7-X已經開始運行,多次試驗證明其能夠輸出能量,其造價達到10億歐元,可以模擬產生恆星內部的極端環境,利用核聚變產生能量。核聚變技術距離實用化還有數十年的距離,因為目前的一些技術基礎還不能克服,核聚變反應堆主要兩類,一個是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另一個是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後者使用3D磁場控制,前者使用2D磁場來控制。
美國能源部物理學家和德國科學家對Wendelstein 7-X多次試驗表面,3D磁場控制的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安全系數更高一些,磁場在仿星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目前看,核聚變當然是唯一能讓我們離開地球的能源,但距離離開星系還遠著,因為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依靠核聚變也無法飛這么遠。
人工可控核聚變是目前人類最希望突破的能源之一。
以核聚變發動機為能源是近期可能實現星際旅行的最有效的方式。
核聚變是太陽等恆星的能量來源,人類在上世紀已實現不可控的人工核聚變,當然是以氫彈這種不可控的方式。氫彈爆炸時,由原子彈引爆產生的高溫高壓實現點火,利用慣性約束高溫等離子實現輕核熱聚變,聚變能量在瞬間釋放。
對於人類來講,地球也並不能一直是我們平安家園,我們總要走出這個星系,去尋找更多的資源。那麼可控核聚變發動機就是人類實現星際旅行目前最有可能的方式了。
目前地球上,對於能量緩慢釋放的可控核聚變,難度主要在對高溫等離子體的約束,目前人類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研究也有幾十年了。目前有希望的途徑是磁約束和激光慣性約束。磁約束目前各國研究喝多,常見的磁約束裝置是托卡馬克聚變實驗堆,世界上有美國,德國,中國,俄羅斯等國都建立了可控熱核聚變反應堆。當前都還處於基礎研究階段,可望在幾十年內取得突破。
核聚變也並不是人類星際航行的唯一能源,只是目前最可能突破和實現的能源方式。其他諸如反物質飛船,曲率驅動飛船這些目前尚在理論 探索 中,只能暫時出現在各種科幻作品中。
量子實驗室,歡迎評論和關注。
目前,人類尚沒有把任何人造物體送出太陽系,而人類本身也沒有突破地月系,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為能源問題,人類尚沒有有效的能源用於宇宙航行。
在動力學中,我們用比沖量來衡量火箭引擎效率,它的定義是火箭發動機每秒消耗單位質量推進劑產生的推力,或者是單位質量推進劑產生的沖量,單位是秒。比沖量越高,表示火箭發動機的效率越高。目前人類在航天領域普遍使用的能源是化學燃料,但這是一種非常低級的能源,能量釋放效率非常低。
使用化學燃料的火箭被稱為化學火箭,分為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其中固體火箭的比沖量為290秒,液體火箭的比沖量則是300至453秒。在一些航天器上,我們還使用核動力作為能源,比如說著名的旅行者一號,就是使用核電池作為能源。目前人類使用的核能都是核裂變產生的能量,這種能量比化學燃料要高級,比沖量可以達到幾千秒。但是,核裂變火箭的推力較小,只適用於無人的遠距離航天器。
核聚變是人類在近期有可能掌握的新型能源,相比於核裂變,核聚變的效率更高。目前,人類往返火星需要四年,而如果使用核聚變火箭的話,將縮短至兩個月左右。相比於反物質引擎、曲率引擎等更加「科幻」的技術,核聚變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雖然技術上還有一些問題,但它是最有希望實現的新能源了。
目前來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比如在未來100~500年之內,也只有利用核聚變技術為宇航活動提供能源。人工核聚變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技術,目前正在日以繼夜的攻克。核聚變,它是太陽等恆星能源的來源,對能源的利用率比較高。過去,我們人類想要發射一枚火箭到太空去,通常用的是化學火箭,通過給火箭灌注大量的化學燃料,用化學能把火箭推送上天。化學火箭一直是航天業的主流產品,優點是技術簡單,容易獲得,缺點是效率低下,火箭體積過大。而核聚變技術可以克服化學火箭的缺點。錢學森是著名的火箭控制專家,他在20世紀30年代末就構想過利用核聚變技術把火箭發射到天上去。你是不是大跌眼鏡?要知道,當時可是30年代,不是60年代,70年代,當時"火箭"這個詞彙,僅僅出現於科幻俱樂部會員之間的交流,錢學森的老師為了避免讓民眾認為火箭太科幻,而把實驗室改名為"噴氣實驗室"。當時,不要說核聚變火箭,就是化學火箭,對大眾來說都是一個科幻上的概念。但是,錢學森具有超越時代幾十年的前瞻性,他還國內的時候,就提出了核聚變火箭的概念,讓人驚嘆他的創造力。現在,美國人制定了一個遠征火星的計劃,打算用火箭把幾名宇航員送到火星地表上面去。由於路途遙遠,需要一年半左右才能到達,用傳統的化學火箭已經不夠用,所以需要開發人工核聚變的火箭。這個技術難關主要在於體積的小型化,目前美國科學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預計最早到2025年,真正可靠的人工核聚變火箭就可以完成製造。至於科幻小說之中的其他"能源",比如,什麼反重力技術,什麼真空零點能量,這些概念都過於超前,在理論上還僅僅是假說,沒有得到證實。如果要開發出這些概念 科技 ,至少在目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完全沒有頭緒。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核聚變火箭還是宇航局的首選。
核聚變是目前看來比較靠譜的太空航行的能源,但是不是唯一能源。
要想飛向太空,燒煤顯然是不行的,所以現在的火箭用的是更高效的燃料,即使這樣可提供的能量也是很有限的。看起來非常巨大的火箭,裡面的燃料只夠燃燒一小會。現在很多國家的火箭只夠發射近地軌道的衛星,只有極少數國家才有那種能把人類送到月球上的大推力火箭。
指望現有的火箭燃料來長期推進太空飛船是不現實的,目前的飛船和衛星一般用的太陽能,但是如果我們打算飛出太陽系,那麼太陽能可能就遠水解不了近渴了。於是有些飛船用了核裂變的能量,核裂變的好處是容易發生,壞處是有核輻射、利用效率不高。
核聚變正好與核裂變相反,好處是安全環保、能量利用效率高,缺點是不容易發生。雖然太陽每時每刻都在核聚變,但是這事對人類來說還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沒有太陽那麼大的體量。實驗室里難以達到太陽核心那種極端的環境,而且還沒法持續、經濟的運行。
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個核聚變裝置,美國二十幾個,我國十幾個,俄羅斯幾個,這些裝置想要放到飛船上還需要很多的改進。比如關鍵的一點是,核聚變裝置產生出來的能量得比它消耗的能量要多,不然就沒法用。光是這點,目前很多核聚變裝置就達不到。
其實,如果考慮用最少的物質產生最多的能量的話,正反物質湮滅會是比核聚變更高效的星際飛船能源,只不過我們目前還不能大量製造或者獲取反物質。也許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今後能發現更好更高效的能源,來推動人類飛出太陽系甚至銀河系。
星系?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星系究竟是太陽系還是銀河系?太陽系和銀河系是兩種宇宙尺度結構,前者的半徑最多隻有3光年,而後者至少可達5萬光年。
如果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利用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可以做到。目前人類正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一旦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到時不僅能夠解決能源危機問題,也能使我們在太空中走得更遠,人類沖出太陽系將不是夢想。
但如果想要離開銀河系,僅靠核聚變能量是不夠的,因為它的質能轉化效率並不高。比較有可能的是利用反物質和正物質的湮滅反應,這是人類目前已知最高效的能量來源。不過,目前對於反物質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現在製造出的反物質粒子都是論個計算,還遠不能用於實際。
利用反物質進行星系際旅行,這就會涉及到相對論效應——時間膨脹效應。通過把星系際飛船加速到亞光速,飛船上的人類可以在短時間內飛出銀河系,但這個時間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說極為漫長。
理論上,宇宙中還存在一種負質量的物質,利用它們可以開啟蟲洞,或者製造出曲速引擎。在這種負能量的作用下,星系際穿越將不是問題,並且也不會出現時間膨脹效應。
不過,負質量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目前與這種效應有關的是能夠產生負壓力密度的卡西米爾效應。
答:能源這塊,和我的大學專業聯系挺緊密的,我來談一點我的看法。
可控核聚變,無疑是人類最迫切希望得到突破的技術,我們的科學家已經研究了半個世紀。要想實現星際航行,沒有可控核聚變的話,別說離開銀河系,就算離開我們太陽系都是很難的。
我們來分析一遍,目前人類的所有能源方式的特點。
一、傳統化石能源
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目前人類對化石燃料的利用已經達到了頂峰。
以目前的開采速度,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氣還能供給50年,煤炭還能供給100年;對於中國,不從外進口的話,石油和天然氣時間縮短近1/5,煤炭稍微多一些。
化石燃料對環境污染非常大,這也是化石燃料的詬病;化石燃料唯一的優勢,就是開采技術和利用效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技術可以說相當成熟。
化石燃料的特點,決定了它只能解燃眉之急,未來肯定是靠不住的。
二、水利發電和風能
之所以放到一起,是因為這兩個能源有很多共性,首先兩者都算是清潔能源,而且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同時,兩者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水利發電影響降水;發電的選址由地理條件決定,靈活性較低,現階段無法代替火電。
對於未來的星際航行,除非人類發明高效的能源儲存技術,否則對星際航行起不了多大作用。
三、太陽能和氫能(氫氣)
這兩個能源,算是清潔能源中的佼佼者,如果兩者同時得到突破,那麼人類在地球上的能源消耗,完全可以替代掉化石能源。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氫能(氫氣)具備高能量密度,我們可以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得到氫氣,而氫氣方便運輸和儲存。
在太空中,太陽能更是源源不斷;但是,對於超出太陽系的星際航行,太陽能的獲取將大大打折。
四、其他新能源
比如可燃冰、生物質能、地熱、潮汐能等等,目前技術不成熟;但是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可以作為未來能源的補充,要想成為人類能源的主導,不太可能。
五、核能
核裂變的最大缺陷,就是廢料的核污染,而且地球上核裂變的燃料(鈾)也是有限的。
氫同位素的核聚變過程,沒有任何放射性廢料產生,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大,而且氫的同位素在海水中大量存在,完全足夠人類使用數億年。
如果以氦-3作為核聚變燃料(3He+3He→4He+2(1H),ΔE=12.860MeV),聚變過程就沒有中子產生,意味著不會存在核輻射,是相當清潔的能源,而氦-3在月球土壤中大量存在。
我國屬於能源大國,對未來能源的重視度可想而知。目前,國家大量扶持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就是為了在未來擺脫化石能源的限制。
對於可控核聚變,關鍵的技術之一是核聚變的點火,目前主要方式有激光點火和磁約束點火(托卡馬克裝置)。
比如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就是研究激光點火;國際合作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研究的是托卡馬克裝置點火;對於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也有自己的托卡馬克裝置。
可以說,無論從那種角度來看,核聚變都是人類現階段,有可能掌控的終極能源之一,人類要想進行星際航行,除了可控核聚變外,確實沒有更合適的能源能夠替代。
缺點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貌似遙遙無期,不知道我們這輩子能否看到?
❹ 你還知道哪些樹它們有什麼特點
1、鐵樺樹
在中國和朝鮮接壤地區,生長著一種木質最硬的樹,叫「鐵樺樹」。它的比重很大,木材下水就沉,而且無論在水裡泡多久,內部也不腐爛。鐵樺樹的木堅硬程度,比橡樹硬三倍,比普通的鋼鐵硬一倍,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人們把它用作金屬的代用品。鐵樺木屬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為極危物種,處於滅絕的邊緣。人們稱呼為木王。
2、馬褂木
又稱鵝掌楸。它的葉子有十幾厘米長,與一般植物的葉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兩側則有深深的兩個裂片,極像馬褂,又似鵝掌,因而得名。馬褂木的花外白里黃,極為美麗。馬褂木屬於木蘭科鵝掌楸屬,生長在我國華中、華東、西南地區,因其葉形奇特,花朵美麗,故為我國著名觀賞植物。
3、光棍樹
生長在我國廣東、福建一帶。高七八米,一年到頭,滿樹都是光溜溜的綠枝,因此稱為光棍樹。其實,它也有葉子,只是特別小,又過早脫落,不為人所注意罷了。它的枝條是肉質的,具有白色乳汁。據分析,乳汁里含有極多的碳氫化合物,在國外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石油植物。光棍樹的故鄉在非洲,因那裡氣候乾旱,因而葉子既小,脫落又早,以避免水分的散失。
4、香樟樹
樟樹不僅能綠化環境、美化生活,而且香樟樹可以福祉人類。香樟樹不但可以起到防蟲止蛀,而且有很多其它葯物不能替代的功效。用香樟木做木拖鞋,可以除腳氣;「手足痛風:冷痛如虎咬者。」「用香樟木屑一斗,急流水一石,煎極滾泡之,乘熱安足於桶上熏之」。李時珍的這個記載500多年來一直被人們極為診視,廣泛應用。
5、楊樹
根據《說文解字》對「楊」字的解釋,楊樹生長迅速,是最早能形成遮陽作用的樹,所以「楊」字的繁體寫法「楊」的右邊部分取自「陽」字的繁體寫法「陽」。另有說法:楊樹生長迅速,高大挺拔,樹冠有昂揚之勢,這就是楊樹得名為「楊」的原因。「楊」字與「揚」字讀音相同,「楊樹」就是「揚樹」,表示樹冠高揚的一類樹。
❺ 石油是怎麼產生的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屍體,生物的細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則是由碳、氫、氧等3種元素組成的。生物遺體沉降於海底或湖底並被淤泥覆蓋之後,氧元素分離,碳和氫則組成碳氫化合物。
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發現3000種以上的碳氫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種左右的碳氫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輕的碳氫化合物則成為天然氣。煤礦與石油的成因很類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態。
大量產生碳氫化合物的岩石即稱為「石油源岩」。埋沒於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熱和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多種化學反應之後就產生石油,而石油積存於岩石間隙之間便形成油田。
地殼變動而石油生成
我們最近逐漸了解地球內部的變化與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描述此種關系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內部的狀況。
地球的半徑大約是6400公里,覆蓋地球表面的地殼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達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則是由金屬形成的「地核」,並以大約5100公里深處分界,分為「外核」與「內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態金屬鐵組成,內核則主要是固態鐵。 地球表面鋪滿堅硬的「板 塊」,厚度約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噴出的「洋脊」產生的,』在 緩緩移動到「海溝」後就沉降於 另一板塊下方。 80年代後期,人們學會捕捉地震波傳遞到地球內部時的立體圖,於是發現令人驚訝的地慢活動狀況。高溫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級卷流」由地底湧上後,以蘑菇形態分別存在於夏威夷和非洲大陸正下方。此外,低溫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則以水滴形態占據亞洲大陸及南美洲大陸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們現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內部落熱對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級卷注移動的形態而形成的。此種運動不僅影響板塊運動,似乎也對整個地球的地質和環境的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
超級卷流是石油製造者?
現在全球生產的石沒之中,有60%是產生了恐龍稱霸地球時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頁岩」則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頁岩主要是由未經氧化的藻類等浮游植物遺骸堆積而成。由此可知當時必須有可讓浮游植物繁殖又不會產生氧化的缺氧環境條件,大量的黑色頁岩才會形成。
最近發現,石油源岩在此時代的形成似乎與超級卷流運動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湧出的地幔物質所形成的洋脊體積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較低的陸地變成淺海,而淺海則具有可當石油原料的藻類等浮游植物極易繁殖的環境。
淺海地區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現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現象,周圍的細菌為分解其殘骸而消耗氧氣,於是出現了缺氧環境。
地球溫暖化也會改變深層海水的流動狀況,由於高緯度地區與低緯度地區海水的溫度高低不同,較低溫但含有豐富氧氣的高緯度地區深層海水會流向低緯度地區海洋。但地球溫暖化的現象減少。氧氣較少的海域因而擴大,無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漸堆積,所留下的大量有機物則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變了石油的性質
由於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遺骸,因此調查石油的性質便可以得知古老時期的生物演化過程和地球環境歷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過程。生命是於38億年前誕生,並逐漸地進行演化,到了距今5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時期,爆發性的演化才開始,大約4億4500萬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陸地。
4億4000萬年至4億年前時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當時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氫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齒類植物在此時期繁瑣盛於海岸近處,因此以陸上植物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現了。
2億9000萬年前,廣大的陸地普遍出現由裸子植物組成的森林,並到處形成被沼澤地包圍的湖沼,藻類便在湖沼中開始繁殖。由此也產生了以藻類為原料的新種石油源岩,這也是陸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質石油源岩誕生的一例。
9000萬年前時期,被子植物和針葉樹林開始逐漸擴張到高緯度地區和高地,因而出現以陸地木材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樹木的樹脂成為輕質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針葉樹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類,成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質的分析技術有長足的進步,我們已逐漸可以取得有關石油原料性質,以及由熱能引起的變化過程等的詳細資料。由此種資料即能進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遺骸逐漸堆積時的環境狀況。
大約1億7000萬年到200萬年前所發生的全球性規模「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時期,分布於廣大范圍的1億年前前後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沒入地中。現有的石油和天然氣有大約3分之2就是此時期形成的。
❻ 中石油歷史
1.中國石油的歷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蒴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歷程,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我們分五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其中不乏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玉門油礦解放後,軍代表康世恩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恢復和發展生產。剛剛獲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投入戰斗。在生產建設中,被稱為「冬青樹」的鑽井隊長郭孟和,屢建功勛,是老一輩石油工人的優秀代表。
為創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1952年8月, *** 中央命令將中國人民 *** 第19軍第57師轉業為石油工程第一師。以師長張復振,政委張文彬為首的全體指戰員從此成為石油產業的一支生力軍,為建設一支具有嚴格組織紀律,高度獻身精神的石油產業大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東北地區的幾個人造油廠在設備,材料,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依靠技術人員和老工人,僅用兩年半的時間,就恢復了撫順,樺甸,錦州等幾個主要人造油廠的生產。
經過三年恢復,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到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萬噸,占原油總產量的45%,人造油24萬噸,佔55%。
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25.9萬噸,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門油礦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油工業建設的重點。為了加強勘探,廣泛採用「五一」型地震儀和「重鑽壓,大排量」鑽井等新技術,先後發現了石油溝,白楊河,鴨兒峽油田。
老君廟油田也開始擴大了含油麵積,並開始按科學程序進行全面開發,採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業等措施。到1959年玉門油礦已建成一個包括地質,鑽井,開發,煉油,機械,科研,教育等在內的初具規模的天然氣石油工業基地。當年生產原油140.5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50.9%。
玉門油田在開發建設中取得的豐富經驗,為當時和以後全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他們立足發展自己,放眼全國,哪裡有石油就到哪裡去戰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門風格",為發展石油工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正象著名詩人立季贊誦的那樣:「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2.中石油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中石油)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品銷售、油氣儲運、石油貿易、工程技術服務和石油裝備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2008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08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25位。2010年5月30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中石油當前市值達到3293億美元(截至2010年3月31日),位居全球500強企業榜首,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
油氣業務: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銷售、天然氣與管道;
工程技術服務:物探、鑽井、測井、井下作業;
石油工程建設:油氣田地面工程、管道施工、煉化裝置建設;
石油裝備製造:勘探設備、鑽采裝備、煉化設備、石油專用管、動力設備;
金融服務:資金管理、金融保險;
運輸服務:危化品運輸、特種大件運輸、涉外(國外)運輸,社會物流等;
新能源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3.中國石油的由來
中國石油歷史上曾在編國家 *** 部門叫石油部,80年代從 *** 部門改為中央企業,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簡稱中石油負責陸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
中國石化成立較晚,從開始就叫中國石油化工公司,簡稱中國石化,從事原油煉制和石油化工。90年代後期,國務院按照上下游一體化和建立競爭機制的原則,將兩個特大型中央企業以及負責成品油銷售的中國石油公司一並打亂重組,大致按南北把石油勘探開發和原油煉制、石油化工以及成品油銷售上下游組成兩個新的公司,即現在的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慶次之松風介紹的上市情況翔實,現在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是指後來的上市公司,原來的母公司依舊叫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
4.石油工業發展歷史
本帖最後由 布拉萬 於 2009-8-18 10:47 編輯 《讀書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
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蒴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歷程,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
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我們分五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其中不乏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1.恢復與發展 玉門油礦解放後,軍代表康世恩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恢復和發展生產。剛剛獲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投入戰斗。
在生產建設中,被稱為「冬青樹」的鑽井隊長郭孟和,屢建功勛,是老一輩石油工人的優秀代表。為創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1952年8月, *** 中央命令將中國人民 *** 第19軍第57師轉業為石油工程第一師。
以師長張復振,政委張文彬為首的全體指戰員從此成為石油產業的一支生力軍,為建設一支具有嚴格組織紀律,高度獻身精神的石油產業大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東北地區的幾個人造油廠在設備,材料,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依靠技術人員和老工人,僅用兩年半的時間,就恢復了撫順,樺甸,錦州等幾個主要人造油廠的生產。
經過三年恢復,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到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萬噸,占原油總產量的45%,人造油24萬噸,佔55%。
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25.9萬噸,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門油礦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油工業建設的重點。
為了加強勘探,廣泛採用「五一」型地震儀和「重鑽壓,大排量」鑽井等新技術,先後發現了石油溝,白楊河,鴨兒峽油田。老君廟油田也開始擴大了含油麵積,並開始按科學程序進行全面開發,採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業等措施。
到1959年玉門油礦已建成一個包括地質,鑽井,開發,煉油,機械,科研,教育等在內的初具規模的天然氣石油工業基地。當年生產原油140.5萬噸,佔全國原油產量的50.9%。
玉門油田在開發建設中取得的豐富經驗,為當時和以後全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他們立足發展自己,放眼全國,哪裡有石油就到哪裡去戰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門風格", 為發展石油工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正象著名詩人立季贊誦的那樣:「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國西北地區展開。
1955年10月,克拉瑪依第一口井--克1井噴油。當時一些蘇聯地質專家對能否找到有開采價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
石油工業部在總結這一地區前段勘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從1956年開始,調整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進行區域勘探,在康世恩同志主持下,把重點從准葛爾盆地南緣的山前蚴陷轉向西北緣,當年就拿下了一定面積,很快就探明了克拉瑪依油田,實現了新中國成立後石油勘探上的第一個突破。 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建設,有力地支援了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質部發現冷湖構造帶的基礎上,在冷湖5號構造上打出了日產800噸的高產油井,並相繼探明了冷湖5號,4號,3號油田。在四川,發現了東起重慶,西至自貢,南達敘水的天然氣區。
1958年石油部組織川中會戰,發現南充,桂花等7個油田,結束了西南地區不產石油的歷史。 到50年代末,全國已初步形成玉門,新疆,青海,四川4個石油天然氣基地。
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3萬噸。其中4個基地共產原油276.3萬噸,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73.9%,四川天然氣產量從1957年的6000多萬立方米提高到2.5億立方米。
在人造油方面,經過擴建和改造,東北各人造油廠的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還在廣東茂名興建了一座大型頁岩油廠。
1959年人造油產量達到97萬噸,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煉油工業在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先後擴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瑪依,冷湖,蘭州,大連等8個年加工能力為10-100萬噸的煉油廠。
1959年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234.9萬噸,主要石油產品自給率達到40.6%. 2.歷史性轉變 從1955年起,地質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後在華北平原與松遼盆地展開了全面綜合地質調查。 根據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場關系石油工業命運的大規模的石油會戰,在大慶揭開了序幕。
國務院有關部,委和省,市給予大力支持。中央軍委抽調3萬多名復轉官兵參加會戰。
全國有5000多家工廠企業為大慶生產機電產品和設備,200個科研設計單位在技術上支援會戰,石油系統37個廠礦院校的精兵強將和大批物資陸續集中大慶,石油部部長余秋里,副部長李人俊,周文龍,孫敬文,康世恩也親臨現場指揮會戰。 大慶石油會戰是在困難的時候,困難的地區,困難的條件下展開的。
當時,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錯誤造成的危害,加上自然災害和外援的中斷,國家能拿出的投資很少。4萬多人,幾十萬噸設備,一下子擁到大。
5.石油開采歷史
石油最早的發現者、採集者和應用者就是聰明而富於進取心的古代中國人。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易經》中就有了「澤中有火」的記載,中國的第二部歷史著作《漢書》中則進一步明確指出「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高奴縣在今陝西延安一帶,洧水為延水支流,中國古代石油的發現、開采和應用全在這一地區;也可以說,陝北地區是石油的搖籃。晉代范曄著《後漢書》說:「延壽縣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其大如籮,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到了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更細致地描繪了石油的性狀和用途:「高奴縣有洧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