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凈值怎麼算的
石油凈值是指石油資源的價值與開采、生產等成本之間的差額。石油凈值通常是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石油凈值 = 石油總收入 - 石油生產成本
其中,石油總收入指的是從石油銷售中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包括石油銷售收入、特許權和許可證費用等;石油生產成本包括石油勘探、開采、生產、加工和運輸手改雹等方面的成本,如工資、設備維護、采購成本等殲悄。
需要注意的是,石油凈值的計算還需要考慮諸如稅費、折舊、利息等因素的影響。此外,石油凈值也受市場價格波動、投資畢帆回報率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進行綜合評估。
❷ 石油裝備產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石油消耗已佔到一次性能源結構的40%,天然氣則佔了23%。未來數十年內,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在全球能源中仍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穩定增長帶來了石油勘探開發投資額的持續攀升,也使石油裝備製造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業內權威分析,未來世界石油裝備每年需求增長率可達20%以上。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正成為一個高投資、高回報、低風險的行業。
一、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翻了近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億元增長到2006億元。5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均增長了3倍以上,而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
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國石油裝備業依然面臨嚴峻形勢。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裝備技術研發與製造企業幾乎都集中在美國的休斯頓,其占據了石油裝備領域85%以上的市場份額。休斯頓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有數十家之多,而中國2003年以前在高端石油裝備領域尚屬於純進口國,至今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實施「走出去」能源戰略,到海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幾大石油公司已經累計在海外獲得了一百多個油田項目,但這些項目70%以上的設備和服務都有西方公司提供,尤其是海洋項目的產品和服務更是被西方公司壟斷。據統計,2010年我國石油裝備行業出口額137億美元,還不及美國哈利伯頓公司全年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中所佔份額不足2%。
造成這種不利局面的原因:一是起步晚,底子薄。我國的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開始起步,而西方國家相關行業已有百年歷史。二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我國石油裝備企業資金、技術力量分散,核心競爭力難以提高。三是過多依賴低附加值環節。由於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導致企業處於產業鏈低端,只從事一些低端產品加工,極大降低了回報率和附加值。以一艘中國製造的自升式鑽井平台為例,由於只實現了24%的國產化率,中國企業只能獲得全部利潤的20%。
盡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業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優勢。
(一)門類齊全。目前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門類比較齊全,產品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陸上石油勘探開發需求,從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衡量,我國已經是一個生產石油裝備的大國。
(二)高性價比。石油裝備製造作為一個高成本行業,中國具有西方國家難以實現的人力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這對世界各產油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已經有很多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設立了長期采辦機構。
(三)國家扶持。「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石油勘探、鑽采設備製造行業作為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2010年,高端裝備製造業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開局,我國又確立了能源裝備產業新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要把能源裝備製造業培育成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而近期即將出台的《「十二」五期間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則標志著國家將加大對海工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
具有戰略高度的政策頻繁出台,彰顯出我國大力發展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的決心,推動了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優化升級和布局調整。近年來,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業能已經開始向我國轉移。可以預見,未來5-10年內我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將會迎來蓬勃發展。只要抓住機遇,業內將成長起一批具備和西方石油裝備「大鱷」抗衡實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二、東營做大做強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和優勢
山東省石油裝備銷售收入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裝備製造業集中在東營。2010年,東營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石油裝備企業達五十餘家,5億元以上的企業20多家。目前,東營的石油裝備總產值已經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導產品陸地石油鑽機占國內市場的比重達到26%,抽油機達到60%,石油專用管達到30%,抽油(電)泵達到50%,抽油桿達到25%,燃氣發電機組達到80%,油田特種車輛達到30%。鑽機、管具、採油裝備大量出口中亞和東歐,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
作為中國做大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東營初步具備了承接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轉移的優勢:
(一)產品種類齊全。經過多年積累,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已經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頭雁」。東營市已經形成了以鑽機、鑽桿、抽油機、抽油桿、抽油泵、油氣集輸管道、油田特種車輛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涵蓋物探、鑽井、測井、固井、採油、井下作業、地面工程、管道運輸等各領域的產品體系。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品種類使得東營具備了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的實力。
(二)產業關聯度較高。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體系較為完整,集研發、製造、服務、內外貿易於一體,企業之間通過專業分工,在技術信息、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補、競爭的發展模式,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開發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營業務有製造向工程服務不斷轉變。
(三)創業及展示載體豐富。依託勝利油田和石油大學,東營的石油裝備專業人才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目前,東營市已經擁有一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四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並建成了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是國內唯一在石油產區和石油裝備基地舉辦的國際石油盛會。目前正在建設的「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石油裝備向世界展示形象和宣示實力的平台和窗口。
(四)交通網路發達。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設施,為東營市搭建了發達的交通網路。尤其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東營港2020年將跨入具備億噸吞吐能力大港的行列,使得東營具備了與世界能源之都美國休斯頓類似的優勢,是我國其他主要石油裝備製造地區所不具備的。
(五)國家戰略支撐。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開發戰略,東營分別成為「黃」、「藍」戰略的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黃」、「藍」戰略分別明確了東營建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區以及石油產業聚焦區的目標,加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三大國家戰略的交匯疊加,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三、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
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廣闊前景,以及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能向我國轉移的趨勢,使東營高端石油裝備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作為石油裝備製造業的「領頭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擁有顯著優勢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必須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一)面臨國內兄弟省份的激烈挑戰。盡管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國內已經建立起了領先優勢,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很多地方十分重視石油裝備製造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將打造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
遼寧盤錦市和黑龍江大慶市先後確定了建設世界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戰略目標。盤錦的建設目標是到2015年產值占國內石油裝備製造行業的1/5,佔世界石油裝備年需求量的3%,2020年產值占國內行業的1/4,佔世界需求量的5%-6%,成為聞名世界的石油裝備製造中心。大慶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建立起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近年來,江漢油田也確立了建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的戰略目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銷售過百億。上海建立了石油化工裝備產業基地,其發展目標是建成具備世界影響力,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今年初,克拉瑪依油田也定下了打造國家級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此外,四川廣漢、江蘇建湖等地也啟動了石油裝備基地建設工程。
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各地紛紛確立了石油裝備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並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大慶、盤錦的發展尤為迅速,計劃建設總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未來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將形成群雄並起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二)需解決制約自身發展的深層問題。目前,制約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深層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東營的石油裝備企業雖然總體看數量較多,但有半數以上的企業未達到規模經濟。這使得企業資金、產能規模、技術力量等資源相對分散,區域性綜合競爭力難以提高。二是產品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於各自為戰,東營石油裝備企業難以形成競爭合力,造成了產能的浪費和行業間的無序競爭,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產品技術含量低,低端產品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少,一些關鍵技術和產品還需引進或直接到國外采購,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化生產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弱。東營的石油裝備是靠勝利油田的帶動發展起來,由於對勝利油田等國內油田的依賴,許多企業在對海外市場的開發上畏首畏尾。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市場營銷體系,尚未具備與哈里伯頓等世界巨頭競爭的能力。
(三)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的發展首先離不開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東營企業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形象地比喻為「護住脖子」和「伸出拳頭「。所謂「護住脖子」,就是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和自主製造的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徹底擺脫國外公司在關鍵技術上的「卡脖子」現象。所謂「伸出拳頭」,就是苦練內功,拿出技術先進、質量過硬的拳頭產品,樹立良好品牌,形成廣泛影響力。只有具備過硬的拳頭產品,才能擁有和西方大公司過招的資本,才能真正在市場博弈中搶佔先機。
未來的發展中,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要保持並擴大領先優勢,在企業自身努力的同時,還必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企業希望政府:一是盡快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細則。包括技術研發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通過優惠政策的支持,鼓勵企業走自主研發與技術合作、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引導企業盡快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加速產品高端化進程。二是加快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有效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使東營石油裝備產業走上高端項目帶動低端項目,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發展道路。同時,通過發揮引導作用,調整產業格局,優化產品結構,從而形成良好的區域競爭合力。此外,還應當加大監管力度,避免惡性競爭,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企業實現協同作戰,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三是加大對海外市場開發的支持力度。從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政府應出台海外市場開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的市場戰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佔領海外市場。四是實行大項目和高端項目帶動戰略。加強對大項目和高端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通過項目帶動,在做大的基礎上,把石油裝備產業做精、做高端。
面對機遇與挑戰,只有企業努力,政府重視,多方配合,聚力突破,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才能夠保持並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只要運作得當,搶佔先機,東營石油裝備產業有可能在未來10-15年內形成數千億元的產值和銷售規模。屆時東營將實現石油裝備製造業的跨越發展,並真正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為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強大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❸ 油氣田一般設有哪些二級單位主要職是什麼
油氣田一般設有很多二級單位,一般職責為鑽探、供水、供電、通訊、建設等等。
以中原油田為例;屬於中原油田分公司的有六個採油廠。物資供應公司。資料公司,測井公司。供電公司,天然氣公司,消防支隊。煉油廠(石油化工總廠)。
屬於中原石油勘探局的有六個鑽井公司。油建公司,建築工程公司。井下作業公司,供水公司,通信公司。物探公司。社區管理中心(8個)。
行業改制單位有總機廠,運輸公司,特指車輛修造廠。
劃歸地方管理的單位有,教育培訓中心,油田總醫院,油田公安處,分離出的單位有銷售公司。
油氣田開發:
油氣田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石油勘探、石油地質、油藏工程、採油工程、鑽井工程和地面工程等則是這個系統工程的子工程。子工程之間相互協調,同步工作,構成了石油行業的完整產業鏈。
油氣田開發的每一個子工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它們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石油地質和油藏工程處於非常基礎的地位,而其他子工程則屬於技術手段,都是為石油地質和油藏工程服務的,礦場上「地面服從地下,工程服務地質」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
把油氣田開發比喻成一座高樓,石油地質和油藏工程就是這座高樓的地基,而其他工程則是這座高樓上的美麗樓層。地基不牢,地動山搖。打不好地基,高樓就會成為危險建築。
油藏工程屬於軟科學,為油氣田開發提供思路、方法和策略,並制定科學的開發方案。其他工程都與各種設備和硬體打交道,偏重於技術。技術失誤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而油藏工程的失誤會導致全盤皆輸的局面,責任十分重大。
很多人只看重技術,瞧不上油藏工程,總以為是虛的東西就無關緊要,其實是一種誤解。
❹ 兩桶油開採石油是免費的嗎
不是的
開採石油是需要成本的
1石油開采企業主要成本構成
石油企業成本構成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①礦區取得成本:石油開敏中采企業獲得礦區過程中,需要支付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土地使用權支出以及中介費等:②勘探成本在石油企業對特定礦區進行勘察、地質調查、鑽探橋亂山探井時,需要一定的設備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作為支持,這些資源均需要投入一定量的成本:③開發成本:開發成本主要是指石油開采企業在建造或更新用干開
采、存儲、運輸石油或天然氣設施而產生的成本支出;④生產成本:生產成本主要是指石油從油氣藏提取到地表以及在礦區內收集、運輸、處理、存儲等活動所產生的成本:⑤棄置成本:棄置成本主要是指相關設備由於損毀或使用年陪鋒限到期而廢棄時所產生的棄置、拆移、清理、恢復生態環境所產生的成本支出。
❺ 地球的石油能源。還能讓我們用多久
都說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加以節約使用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枯竭。然而實際上呢,現如今的石油非但沒有枯竭,反而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石油會枯竭嗎?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著名的地質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日提出了 石油將會在未來枯竭, 並且他根據當時的情況以及預測,畫了一個鍾形曲線圖,在這張圖中,石油產量將會在1970年左右達到高峰,之後會越來越少,直到枯竭。
最開始,他的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後來,地球上可供開採的石油真的變少了許多,於是人們將石油會枯竭開始大肆宣揚,深入民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石油開采量並沒有真的減少, 又過了幾年之後,石油的產量不斷沒有減少,反而一直在上升。
在隨後幾十年裡,由於探測技術提高,以及礦井開采難度降低,越來越多的油田被發現,可供人們使用的石油也越來越多,人們每年開採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美國還開發了頁岩油,導致石油產量進一步提高,因此中東和俄羅斯才想要降低石油價格,抵制美國頁岩油的開發。
也就是說,根據目前的現狀來看,石油產量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多。
而且,石油實際上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而這些物質含碳量極高, 是碳-氧循環中的一環。 也就是說,只要地球生物不滅絕,地球就能夠持續不斷地製造石油。由此可見,只要地球還有生物,石油就不會枯竭。
石油的儲備量石油的儲備量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提高而增加。事實上也果真如此, 最近這些年來,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逐年增加。
而且,很多油田被關閉並不是油田沒油了,而是油層較深,或者是含油量不高,導致開采成本急劇上升。此時繼續開采該油田需要較高的投資,但回報率較低。
而開采含油量豐富的、淺層的新油田不僅投資更少,而且回報率更高,因此很多石油公司寧願關閉虧本的老油田,然後去開發新油田。
從這些來看,石油產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低,而是不斷地提高。
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既然石油不會枯竭,那為什麼各國還在大力發展新能源呢?關於這件事,其實有兩點重要原因。
首先是石油分布不均勻,而且開采難度不一。 在一些開采難度較低,且量大的地方,當地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石油;而在開采難度較高的地區,當地開採石油的成本就會顯著上升。
雖然每個國家開採石油的成本不同,但是在國際原油市場上,開採石油成本低的更有市場,因為它即使以很低的價格出售仍能夠盈利,但其他國家卻只能賠本。
因此,很多國家雖然也在開採石油,但開採的越多,虧損越多。但如果自己不開採石油,那相當於把經濟命脈交給了其他國家,原因是別國可以通過斷供石油來威脅本國經濟發展。所以在一些國家,開發石油也不是,不開發石油也不行。
另外,石油在燃燒時,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的發生。而全球變暖又威脅著地球生物的生存,所以,聯合國對各國的碳排放量有一定的要求。
正是因為如此,各國才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比如:風能、水能、太陽能等。但是新能源技術想要完全取代石油,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原因很簡單,一些設備無法連接新能源技術,比如:使用石油作為動力的車子,無法使用電能驅動。
另外,目前的新能源所提供的能量,還無法全部代替石油。人們還需要不斷提高新能源的轉換效率,提高能量使用率,才能夠盡快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總結地球上目前的石油儲備量,能夠供人類用很長一段時間。但由於石油屬於化石能源,在使用時會帶來環境問題,所以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
石油能用50年左右,這是小油瓶在課本上學過的內容,小油瓶也曾經一度深信不疑,但是大學選擇油氣類專業學習之後,認識也隨之改變。小油瓶想說隨著石油工業勘探開發技術的發展和地質認識的不斷提升,石油資源再使用100-200年問題應該不大,理由如下
1、廣義石油資源包括哪些?大家通常說的石油是油氣類資源的統稱,根據儲藏形式和油品的不同,石油資源可劃分為兩種:常規石油和非常規石油(重質油、稠油、頁岩油、緻密油等)。天然氣資源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劃分,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包括近10年來最火的頁岩氣、緻密氣、煤層氣、可燃冰等等)。
這些石油資源僅僅是人類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種類,或許隨著認識的不斷提高,人類在未知領域和未知區域發現新的石油資源種類也未可知。
2、現有認識程度下全球還有多少石油資源?
那麼我們可以計算出,全球剩餘的常規石油可采儲量為4523億噸,國內一般取1255立方米天然氣=1噸原油,天然氣已采出62.9萬億方約等於501億噸,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為4381億噸。
此外按照每年油氣勘探提交的儲量增加比計算,未來常規石油和天然氣待發現資源量達3065億噸
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提升,除常規油氣資源之外,非常規油氣資源也是油氣資源的重要補充,據統計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可采總量為5834億噸
目前非常規油氣中勘探成本最低,最有效益的就是頁岩氣了,在美國頁岩氣成本已經降到很低了,相當於桶油28.3-42.5美元,已經做到了比中國東部老油田桶油成本還低,近10年來中國也加大了頁岩氣的勘探開發力度,已經先後建起了涪陵和威遠兩大頁岩氣生產基地,據報道在鄂西又發現了地質資源量達11.68萬億立方米的頁岩氣資源。
除了頁岩氣領域發現之外,目前中國在海域天然氣水和物(可燃冰)成藏理論創新與開發技術上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17年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試採取得成功,標志著中國已經具備這種古老又年輕的資源開發能力了。為什麼說可燃冰是既古老又年輕的資源呢,古老在於其形成的地質年代久遠,年輕在於人類對其發現和研究時間較晚,因此他又被稱作未來能源。
這種未來能源潛力巨大,就儲量而言,可燃冰非常豐富,約是剩餘天然氣儲量的128倍,其有機碳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氣炭含量的兩倍。僅海底探查的可燃冰分布量,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
3、石油資源可以用多少年?有了已知剩餘資源量,再有每年全球資源消耗量,這就是個簡單的計算題了
根據推算,全球剩餘的石油可采資源量約為9000-10000億噸,按照全球原油產量43.82億噸推算,全球石油還可以開采200年時間;
按照全球5.3萬億方的天然氣產量,全球天然氣可采160年以上。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在當今能源 科技 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相信人類必定能發現更多的油氣資源種類,有效提升目前老油田並不是很高的採收率,油氣資源在近200年還能一直持久,像炫邁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很早以前就有所謂的石油枯竭論,或者是資源有限論。
其主要觀點如下:
1)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
2)人類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完的;
由於石油對現代工業的極端重要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石油還能用多少年?有人估計,如果現在地球上人不再勘探新的油田,且消費保持不變,那麼還能夠用50年(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發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統計報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2707億噸,比上一年增長0.9%,儲采比為50.6年。)。實際上類似還有很多估計,大約是幾十年到幾百年的時間,但是實際上這種估計都是非常不靠譜的。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
每年原油存儲量增長比每年的原油消費增長要多的多 。
而且每年的原油消費都是變化的,比方說,近五十年來,原油的消費已經翻了很多倍,如果50年前估計的話,可能早就用完了。
比方說,1987年,全球原油已探明儲存量930億噸,全球原油產量為30.92億噸,由此推出當時開采年限為「僅為」30年左右。而實際上,2017年最新的數據顯示已探明的儲存量為2707噸,接近三倍。
2017年,原油的日均消費接近1億桶,約為1300多噸 。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新能源正在逐步被發現和替代。原油的重要性在下降。但 是中短期內,原油的地位不容動搖 。
雖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邊際採收成本正在提高,如頁岩氣;因為簡單的油已經被採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多都是採收成本更高的。不過技術也是在進步的,技術進步將會緩解這種情況。但是究竟能不能跟上速度呢?還不好說,但是不用太擔心 ,能量是守恆的 ;
能源是一門學問,要想真的弄懂,還有很多要學習的部分。就個人來說就不用擔心原油能不能用完了,反正這輩子是用不完的了。 發展中的問題自然會在發展中得以解決 。自有專家來解決這些事情。
正如著名的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在談及能源轉型的未來時所預言,「石器時代的終結並非因為石材的耗盡,而石油時代也將在原油枯竭之前終結」。
❻ 我們村勘探到石油了,要佔地搬遷,大約能分多少錢啊……
要看你哪裡是什麼地方了 有建築物那就陪的要多點了, 要不就給你幾套動遷房, 按人居上海一個人一套呢, 你加幾口人啊, 鄉下可能要陪現金你成本都20萬 那最少也要陪個50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