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走進石油門當好石油人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鑽石項鏈499g多少錢 2024-10-17 00:02:16
紅色資源如何分類介紹 2024-10-16 23:55:50

走進石油門當好石油人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4-10-16 21:53:50

1. 什麼是新時代石油精神

到過茫茫戈壁,你才知道他們的魅力

到過油廠井場,你才知道他們會發光

走進他們,你才知道有這樣一種精神

艱苦樸素、砥礪奮進!

這就是石油人!這就是石油精神!

鑽井的過程會使用大量的鑽井液,這些鑽井液用完後和泥土、岩屑等一起排放就成為有污染性質的廢物。對於一般的廢棄鑽井液,最為常見的處理方法是採用固化法,即選擇一處場地,對廢棄鑽井液進行固化處理,這樣不僅會浪費很多土地,還存在著污染環境的風險。李興春所在的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的科研團隊,通過一系列的探討與研究,成功實現鑽井液與廢物分離,鑽井液可以循環使用,廢物可以生產免燒磚、砌塊、基土等,這樣既可以實現廢物再利用,又解決了傳統處理方法帶來的「佔地、污染」等難題,達到了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的雙重目的。

今天,已是中國環保行業知名專家的李興春依舊在默默努力。提到自己為之奮斗的環保事業,他感慨頗深:「從1985年進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至今,32年時間,我經歷了環保工作一步一步被國家、社會重視的過程。作為中國石油一名環保工作人員,我希望能從源頭、過程中把環保問題解決好,助推中國石油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發展、成為世界頂尖企業。」

復合驅技術創新團隊:三十年磨一劍

三十年,你們只幹了一件事,石縫里洗油。這一洗,綠了油田發展的常青樹,白了小夥伴的少年頭。攻克世界級難題,把驅油技術演繹成創新藝術。以當驚世界殊的豪邁,引擎大慶百年之航。你們,傳遞了科技力量,更傳承了石油精神。

俗話說,上天難,入地更難。大慶油田經歷50多年的開發,已經到了高含水後期,采出的液體90 %以上是水。在這種條件下採油,相當於水中找油、水中撈油。採收率要提高一個百分點,不亞於百米短跑成績提高0.1秒的難度。

科技創新為老油田帶來新曙光。三元復合驅技術,可在水驅基礎上提高採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

「1986年,大慶油田與法國國家石油研究院合作進行三元復合驅可行性研究,法國專家說我們大慶油田原油酸值太低,三元復合驅不適用,讓我們忘掉這個技術。」大慶油田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復合驅項目經理部經理程傑成說,「但我們並沒放棄,反而憋了一口氣要開展研究。」

三元復合驅從注配到采出,從技術完善到管理標准,涉及地上、地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程傑成和他的團隊,30年來,從當年的「小夥伴」一路拼到如今的「老夥伴」,多少次「山重水復疑無路」,他們卻「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礪,多次換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30年的「三元」圓夢之路,鍛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夢之隊」,該團隊群英薈萃:培養中國石油技術專家7人, 16名地區公司專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和專業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其中博士32人、高級工程師119人。他們的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就有發明專利42件、實用新型專利15件、軟體著作權2件。

一次次挑戰科技極限,一次次勇闖世界難關,大慶油田30年的「三元」圓夢之路,正是大慶科技「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生動「現實解說」。由此也鍛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夢之隊」,彰顯了中國石油前行的科技力量。

堅守自己的崗位就是最大的精神。

2. 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描述的是哪種精神

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描述的是大慶精神。

一、大慶精神簡介

大慶精神,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舉世聞名的大慶石油會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大慶精神都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動力。

大慶精神是: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求科學、「三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四嚴(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求實精神。

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概括地說就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伴隨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而不斷豐富完善。

大慶鐵人精神格言

1、大幹社會主義有理,大幹社會主義有功,

大幹社會主義光榮,大幹了還要大幹

2、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

3、走進石油門,當好石油人

4、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種,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5、踏著鐵人腳步走,鐵人隊伍永向前

6、安全是個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更不能有斷點

7、只有打不開的思路,沒有打不開的銷路

8、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

9、廠區綠化的再建設、公司廠旗的設立、廠服的更新、公司技術工藝設備的更新、產品特點、式樣、外觀和包裝的特色......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反映了公司的很強的物質文化內容,是公司企業文化形象化的體現。

10、三老四嚴、四個—樣: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對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

3. 我把青春獻給石油演講稿,急急急啊!!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qq,畢業於qq,現在中國石油qq實習。今天能在這里向各位領導、老師和同事們匯報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感到十分榮幸,心情也非常的激動。我的題目是「奉獻讓青春閃光」。
青春是迷人的,許多人在青春年華里譜寫了輝煌燦爛的人生,宋朝21歲的辛棄疾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領兵抗金;周總理19歲時便寫出了氣壯山河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以表達把青春獻給祖國解放事業的決心。他們是挺立潮頭的英雄,是永遠不落的星辰,更是我心中的楷模。
成品油銷售行業的艱苦我在上學期間聽說過一些。我在農村長大,自以為吃過很多苦,感到世上沒有我受不了的苦。但當我坐著公共汽車前往qq公司報到時,車駛過公路,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溝壑和岩石,沒有城市沒有行人,點綴路旁的只有一簇簇綠色的小樹。想像中的景象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隨著汽車在公路上顛簸,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報到後的那段日子,我的心情矛盾極了。到底我的選擇對不對?怎麼辦?是走還是留?我一直在彷徨。 崗前培訓結束,第一次加油的經歷我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天,我懷著復雜和好奇的心情登上了加油島。氣溫37度,天氣悶熱。我從小暈車,濃烈的汽油味我無法躲避,只能堅持。對著公路上車來車往,我突然感覺社會是那樣的大,自己就像被拋入大海中的一片樹葉,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孤立無援,但想到我是一名中國石油的員工,我強忍著身體不適,提著加油槍來滿足來往的客戶的需求。下班後,當我打電話把油站的艱苦環境和矛盾的心情告訴父母後,父親的一段話深深的刺痛了我,「一個年輕人,這點苦也吃不了,以後還能幹什麼?家裡培養你不容易,你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國家嗎?」單位領導也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我講石油行業的優良傳統和老職工的感人事跡,講石油銷售行業的美好發展前景,同事們給我講他們的經歷和故事,帶班的加油員也時時處處關心我,使我彷徨浮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經過半個多月的鍛煉,我逐步適應了油站工作。紮根成品油銷售的第一線,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刻苦學習,不懈探索,勇於創新,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枯竭,一個人只有投身集體才能迸發出勃勃生機,一個人只有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現在,我作為加油站的一名基層員工,如何才能為公司爭光?如何才能更好地為零售做貢獻?這是每時每刻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件事。為此,我把加油站做為施展自己才華的平台,努力創造「卓越、優質、高效、永恆」的形象,使銷量增加,自身素質提高,全力打造公司品牌,構築起具有本站特色的零售營銷站點。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雖然沒有為祖國母親掙脫鎖鏈而馳騁沙場,但卻趕上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奉獻青春的時代。我們應該樹立與河北銷售公司「同呼吸、共命運」的信念,應該有為河北銷售公司再創輝煌而奉獻青春的志向。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雷鋒同志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放眼現實,大到整個社會,小到我們油站,都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正默默地奉獻著。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我們站經理左腿靜脈曲張,間歇性的劇烈疼痛使他近一周沒能正常行走,我們勸他住院治療,他嘆了一口氣,說:「我新調到七站,必須快速把工作抓起來,很多問題發現了就要及時解決,我這點小毛病可不能耽誤了油站運營的大事。」一席平淡無華的話語,令我對這位還不太熟識的年輕站長產生了由衷的敬佩。——這是默默的奉獻,是赤誠的奉獻,是無私的奉獻,是無怨無悔的奉獻。在他言行的帶動下,油站上的青年員工們都或多或少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患上重感冒,依然扯著嘶啞的喉嚨在場地上奔忙;有的得了急性角膜炎,眼睛紅腫得發亮也沒有離崗;還有的把婚事的籌備交給未婚妻,交給家人,結婚的前兩天還依然奮斗在崗位上……這正是他們的閃光點,正是他們熱愛中國石油、為中國石油作貢獻的真實體現,他們的青春因奉獻而怒放異彩。
尊敬的中國石油前輩們,親愛的青年朋友們,我們雖然沒有像一線石油工人那樣奮戰在戈壁海洋上,完成一座座大中型油田的建設,但我們在成品油銷售的工作上,也會有業績論英雄的氣概。我們是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新時代青年,青春煥發出無限力量,奉獻鑄造起座座豐碑。
青年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希望所在,具有朝氣蓬勃、敢為人先、拼搏競爭的特點,我們應該本著自覺、自強、合作的先進理念,展現中國青年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勤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在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我認為,大學生首先要樹立「以站為家」的凝聚機制,「以站為校」的學習機制和「以站為榮」的思想觀念,緊緊圍繞公司這個根本,發揚光大公司形象,全力開拓市場,抓住公司給我們帶來的良好機遇,深入挖潛,改革創新,力求銷量穩中有升,千方百計增加企業發展的後勁。
其次,大學生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人才成就企業,企業造就人才。在當今石油產業突飛猛進的新形勢下,沒有遠大的理想就要掉隊落伍。所以,學習、學習再學習,創造、創造再創造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大學生走進社會,要把自己在校園里學到的知識理論運用到為企業服務中來。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樹立起石油工人的現代形象,應對來自國外國內競爭的挑戰。
我是公司的一員,公司就是我的家,零售工作是我的具體業務,使零售工作再上新台階,為零售工作做出更大貢獻,是我作為一個河北銷售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當好主人翁,為零售做貢獻」,是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我國已經加入wto,開放的市場給了我們施展本領的寬廣空間,我們要創精品油站,樹立公司品牌,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qq公司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的奉獻,青年們,釋放我們的熱情吧,投身於河北銷售公司發展的大潮,劈風暫浪,與qq公司一起走向又一個輝煌。
最後,我想引用《中國青年》上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奮斗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眾不同」。我相信,勤勉好學、銳意進取、胸懷祖國的莘文章版權歸文秘家園作者所有!莘學子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實現自身價值,不斷超越自我,讓飛揚的青春綻放出更加燦爛奪目的亮麗火花!

4. 石油精神指示

作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發源地,大慶油田對傳家寶倍加珍視。關於石油精神的指示,大家了解多少呢?
石油精神指示一
把精神力轉化為行動力,把向心力凝聚成發展力,號召百萬石油人自覺地成為鐵人精神踐行者。

黨員幹部、勞模先進是員工隊伍中的靈魂和中堅力量,是優良石油傳統的繼承者,更是傳承者。

傳承的接力棒,從老一輩手中傳遞到年輕一輩的肩上。

伍岳至今記得,當他告訴80歲的爺爺,他被分到大慶油田採油一廠二礦北八採油隊5-65井組時,這位老會戰雙手顫抖著囑咐他:那可是個好地方,‘四個一樣’的發源地,你可得好好乾。

從入職那天起,四個一樣如同一把標尺,深深地刻在這個90後油三代的心裡,使他逐漸成長為第26任井長,管理33口油水井和2座計量間。

錦州石化公司化工一車間安全監督付東,多年來以鐵人為標准,堅持嚴實作風,每天堅持自我反思三問是不是:是不是盡全力,是不是正人正己,是不是不計得失。在他的影響下,90後徒弟郭細濤對待工作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從最初的差不多到如今的還差點,自我要求比規章制度更為嚴格。

我師父是全國勞模,我要以他為榜樣,不能給他丟人,更不能給寶石花抹黑。郭細濤指了指頭上的安全帽說。

精神的感召力,源於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2015年10月的柴達木盆地,夜間溫度降至零下5攝氏度。為打擊偷油盜油,青海油田邊遠油田開發公司黨委書記薛全武,與安防隊員匍匐在坑窪里一動不動,連續5個晚上,每晚堅持五六個小時。薛全武說,領導幹部要想得到基層員工的認可,關鍵是要做到會管理、能吃苦、俯下身、丟官氣,以良好的幹部形象取信群眾。

青海油田有1.2489萬名黨員,就有1.2489萬名柴達木精神的傳承者。他們身上蘊藏的正能量,成為推動青海油田建成千萬噸高原油氣田的力量源泉。

深冬的塔里木油田,依然是一番奪油上產的火熱場景。公司各級領導幹部紛紛走出辦公室,與基層幹部員工一起分析困難與挑戰。自找苦吃的哈得作業區採油技術部主管王虔,放著30公里外暖和的公寓不住,吃泡麵、住板房,盯在井場,帶領現場工人採取洗井、電流調頻等多項措施,終於讓哈得10-1-2井恢復正常生產。

精神傳承,重言辭更重行動。工服上滿是油污的王虔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是喊出來的,是俯下身子實打實干出來的。

安徽銷售員工自願組成志願者服務隊,積極參與扶貧幫困、公益助學、義務獻血、植樹造林等社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提升企業外部形象;遼陽石化全員參與我是中國石油形象承諾簽名活動;管道局全體團員青年共同發出倡議,當好重塑形象生力軍。

外界並不知道石油工人的淚水和汗水,哪怕是在朋友圈裡轉發一條信息,我也要把石油精神傳播出去,盡自己一份微薄力量。渤海鑽探公司鑽井工毛竹青說。

靠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石油光榮傳統如不滅的火種,集聚著油田發展的力量。越是在生產一線,越是在艱苦的崗位,精神力量就體現得愈加強大。

藏北高原腹地被視為生命禁區。這里空氣稀薄、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就是在這里,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294隊,以艱苦奮斗的精神,丈量著腳下每一寸土地;以綠色勘探理念,保護著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以奉獻精神踐行社會責任,多次組織義務醫療巡診,贏得了當地牧民好評。

精神在血脈中傳承,百萬石油人自覺地成為鐵人精神踐行者,以共同築起的精神高度成就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厚度。
石油精神指示二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半個世紀前,鐵人王進喜的豪言壯語,讓人熱血沸騰、振聾發聵,激起了幾萬石油人戰天斗地的熱情,立下了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壯志。

在王進喜的帶領下,大慶1205鑽井隊的幾十名硬漢歷時5天4個小時打下了薩55井,創下當時鑽井周期最短紀錄,鼓舞了石油會戰隊伍的士氣。

老隊長說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面對伊拉克哈法亞油田地質資料短缺、地層構造復雜、鑽井難度大等全新挑戰,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的一聲吼,讓歷史再現、薪火相傳,再次燃起了石油鐵軍建功海外大慶的鬥志。

在李新民的帶領下,1205鑽井隊等多支石油鐵軍創造了哈法亞地區首口深井評價井、首口深井水平井、定向井單井最短施工周期等多項領先紀錄。

一部艱苦創業史,百萬薪火傳承人。發展中國石油工業的大旗,被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扛在肩上,屹立不倒,迎風招展。

從一厘錢窮搗鼓等為核心的玉門油田精神,到顧全大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精髓的柴達木精神,再到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核心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石油光榮傳統在一脈相承中不斷升華,培育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具有獨特魅力的石油光榮傳統,激勵著幾代石油人為國分憂、為油奉獻。

當年,創業者唱響我為祖國獻石油主旋律,以戰天斗地的豪邁情懷,為爭光、為民族爭氣,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創造了世界石油工業史上的奇跡。

今天,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形勢,百萬石油人脊樑堅挺,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提振隊伍士氣,用優良傳統凝聚發展力量,補足精神之鈣,重塑中國石油良好形象,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努力為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做貢獻。
石油精神指示三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凝聚了幾代石油人的共同價值觀,始終屹立於時代精神高地,是新時期石油文化傳承的重要基石。

傳承石油精神,必先講好石油故事,用生動故事喚醒石油人的傳統意識。

剛下班的長慶油田採油一廠女工陳吳真,本可以順道去延安市裡為在搶修崗位上工作的丈夫買條保暖褲,可她堅持繞道回家換下紅工服後再去商場。人家一看工服就知道你是石油的,買東西砍不下來價不說,還常常被擠兌幾句難聽話,聽著心裡真不好受。

眾所周知的原因讓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籠罩上陰影。站在改革發展的歷史轉折點,面對嚴峻市場挑戰和外界各種質疑與非議,石油人應該怎樣樹立重塑形象的信心?

信心來自精神驅動下的不竭動力,來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釋放出的源源不斷正能量,來自獨特石油文化下的核心競爭優勢。

作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發源地,大慶油田對傳家寶倍加珍視,自覺擔當起傳承石油傳統的重任,利用獨特的優良傳統優勢,走出去請進來,立足大慶跳出大慶,講好石油故事,傳播石油正能量,全國各地宣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467場。一次又一次地尋根溯源,讓石油員工及社會各界群眾喚醒傳統意識,回歸嚴實作風。

干打壘精神、麻袋毛精神、八三精神這些精神詮釋了石油傳統,其背後是一個個發人深省、感人落淚的故事。傳承石油精神,必先講好石油故事,用生動故事喚醒石油人的傳統意識。

會戰時期條件真艱苦,喝著‘鴨子湯’,依然干勁十足。這說明了我們石油人的樂觀精神,‘鴨子湯’的比喻真形象啊!2015年12月,遼河油田門戶網站刊登了創業故事《鴨子湯的傳說》一文,一時間引起了幹部職工熱議。文中講述了遼河會戰初期,創業者們住帳篷、睡草鋪、喝鴨子湯(鴨子游過的水),真實再現了艱苦創業時期的歷史場景。

各家石油單位紛紛掀起了重溫歷史故事、弘揚典型精神的學習熱潮。石油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宣講團先後走進吉林油田等多家單位宣講,重溫創業故事、學習創業英模、感受創業激情;管道局組織幹部員工重溫八三管道工程建設優良傳統;測井公司、渤海裝備、四川銷售等單位以故事傳承優良傳統,為幹部員工送去精神文化大餐,激發了重塑良好形象的堅定信心。

從老一輩石油人身上繼承光榮傳統,從新一代英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重塑形象大討論活動中,新疆銷售公司組織了榜樣在我身邊主題報告會,6名基層職工成為主角。巴州分公司若羌棗鄉加油站經理孫富民戰風沙、忍酷暑、斗嚴寒的特殊經歷;駱駝圈子南加油站經理李娜搶抓機遇、提高效益的創業故事等,語言質朴、情感真摯,深深感染了在場幹部員工。巴州銷售龍山加油站經理張玲玲激動地說:我聽了報告會後特別受鼓舞,演講的事跡就發生在身邊,真實感人。

講好傳統,補足精神之鈣,不僅是勞模榜樣,越來越多的石油人更加堅定弘揚傳統的信心,自覺加入到傳承石油傳統的隊伍之中。

華北油田榜樣的力量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得到了幹部員工的高度認可。在石油精神感召下,華北油田700餘名員工在重塑中國石油良好形象條幅上鄭重簽名承諾,表明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忠誠擔當、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重塑中國石油良好形象的決心。

我們這些老同志,許多人曾和鐵人在一個戰壕里拼搏過,親身感受到了鐵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熏陶。在重塑良好形象、推進穩健發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更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大慶油田一位老會戰在聽了石油魂宣講後發出由衷的感慨。

5. 走進塔里木

《鄰家少婦》        賈平凹

八月里走進塔里木,為的是看油田大會戰。沿著那條震驚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瑪干為什麼稱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國人向大漠要油的決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陽極好,紅得眼睛也難以睜開,喉嚨冒煙,嘴唇乾裂,渾身的皮也明顯地覺得發緊。車上的司機告訴說,地表溫度最高時是七十攝氏度,那才叫個烤呀!公路未修的時候,車隊載著人和物資從庫爾勒出發,沿著塔里木盆地邊沿走,經過阿克蘇,經過喀什,再到和田,這是多麼漫長的道路,然後沙漠車才能進入塔克拉瑪干腹地。這么一趟回來,人乾巴巴的,完全都失了形!司機的話使我們看重了車上帶著的那幾瓶礦泉水,並且相互惡作劇,擰對方的肉,問:熟了沒?喉嚨也就疼得咽不下唾沫,將手巾弄濕捂在口鼻上。在熱氣里悶蒸了兩個小時,突然間卻起風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煙,再就看見路邊有人騎毛驢,人同毛驢全歪得四十度斜角地走,倏忽飄起,像剪紙一般落在遠處的沙樑上。天開始黑暗,太陽不知墜到哪裡去了,前邊一直有四輛裝載著木箱的卡車在疾駛,一輛已經在風中掀翻了,另外的三輛停在那裡用繩索拉扯,仍搖晃如船。我們的小車是不敢停的,停下來就有可能打滾,但開得快又有御風起空的危險。司機說,這畢竟還不是大沙暴,在修這條公路和鑽井的時候,大沙暴捲走了許多器械,單是推土機就有十多台沒蹤影了。我們緊張得臉都煞白了,幸好大的沙暴並沒有發生,而沉甸甸的霧和沙塵,使車燈打開也難見路。艱艱難難地趕到塔中,風沙大得車門推不開,迎接我們的工人已都穿著棉大衣,誰也不敢張嘴,張嘴一口沙。

接待我們的是副調度長王兆霖,人稱沙漠王的,他笑著說:中央領導每次來,天氣總是好的,你們一來就壞了。我們也笑了,說這正是老天想讓我們好好體驗體驗這里的生活嘛!

我們走進了大漠腹地,大漠讓我們在一天之內看到了它多種面目,我們不是為浪漫而來,也不是為覓尋海市蜃樓和孤煙直長的詩句。塔里木大到一個法國的面積,號稱第二個中東,它的石油儲量最為豐富,地面自然條件又最為惡劣,地下地質結構又最為復雜,國家石油開發戰略轉移,二十一世紀中國石油的命運在此所系,那麼,這里演繹著的是一場什麼樣的故事,這里的人如何為著自己的生存和為著壯麗的理想在奮斗呢?我們在塔中始終未逢到好天氣,風沙依舊肆虐,所帶的衣服全然穿在身上,仍凍得嘴臉烏青。沙漠王是典型的石油人性格,高聲快語,又詼諧有趣,領我們去看第一口千噸井,講這里的過去,講這里的將來。去英雄的沙漠車隊,介紹每一個司機的故事,去看用鐵板鋪成跑道的飛機場,去親自坐上沙漠車在沙梁間奔駛,領受顛簸的滋味,去看各處的活動房,去看工人床頭上都放的什麼書。在過去有關大慶油田的影視中,我們了解了石油人生活的簡陋,而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條件的惡劣更甚於大慶,但生活區的活動房裡卻也很現代化了,有電視錄像看,有空調機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從庫爾勒運進,竟也節約下水辦起了綠色試驗園,綠草簇簇,花在風沙彌漫的黃昏里明亮。艱苦奮斗永遠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並不是只會做苦行僧,他們在用著干打壘的精神摧毀著干打壘,這里仍是改革的前沿陣地。不論是築路、鑽井、修房和運輸,生產體制已經與世界接軌,機械和工藝是世界一流,效益當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時代,新的石油人,在荒涼的大漠里,為國家鑄造著新的輝煌。

我們在沙漠腹地的日子並不長,嘴裡的沙子總是刷不凈,忽冷忽熱的氣候難以適應,我就感冒了,又開始拉肚子,但我們太喜歡那紅色的信號服和安全帽,喜歡去井位,在颶風中爬井台,雖然到底弄不明白那裡的生產程序和機械名稱,卻還要喋喋不休地問這問那。新疆是中國最大氣的地方,過去的年月里容納了多少逃難的人,逃婚的人,甚至逃罪的人,而今的塔里木油田上,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五湖四海的人走到一起。塔里木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培養了他們特有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他們是那樣好客,給你說,給你唱,卻極少提到這里的艱苦,也不抱怨這惡劣的氣候,說許多趣話,甚至那些帶彩的段子,使你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飽滿。我們采訪了那些在石油戰線上奮鬥了一生的老大學生,更多地采訪了那些才從大學畢業分配來的大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沒有留在大城市,沒有去東南沿海地區。他們對這些似乎毫無興趣,只是互相戲謔:誰誰在這里舉行婚禮的那天,竟自己喝醉了酒,沉睡得一夜不起;誰誰去出車,車在半途壞了,爬了兩天兩夜,又飢又渴昏倒在沙樑上,幸虧派飛機搜索才救回來,去修那輛車時,才發現車座下面還有著一瓶礦泉水的,真是笨得要死。誰誰的媳婦千里迢迢到庫爾勒,指揮部派專車將人送到工地,說好明日再送回庫爾勒,可活該倒霉,這一夜卻起了特大沙暴,甭說親熱,連睜大眼睛端詳一下媳婦都不可能。這些年輕人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沙漠回來後,當我們在繁華的城市坐著小車,就每每想起了他們。世上有許多東西我們一時一刻離不了,但我們卻常常忽略,如太陽如空氣,我們每日坐車,就忘了車的行走需要的是石油!現在的小孩子,肚子飢了要饃饃吃,饃饃是哪兒來的,孩子們只知道饃饃是從廚房來的。我們也做過一次小小的調查,問過十三個坐車的人:車沒油了怎麼辦?回答都是:去加油站啊!誰又知道發生在沙漠中的這些極普通又極普遍的故事呢?

接觸了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石油人,臨走時,我們見到了塔指的三個領導。邱中建,這是石油戰線上無人不曉的一個名字,他的一生幾乎與中國所有的大油田的歷史連在一起,如今已經六十多歲的人,祖國需要他到塔里木來,需要他來指揮這一場新體制新工藝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大會戰,他離開了北京和家人,一人就長年呆在塔里木。鍾樹德呢,這位塔指的大功臣,為了中國的石油事業,他獻出了自己的一隻眼睛。他自始至終在塔指,大漠中的每一口井台上都流過他的血汗。當我們見到他的時候,他才從塔中回到庫爾勒不久,而那隻完全失明的眼睛,因失去了功能,沙子落進去,磨擦得還是血紅血紅。梁狄剛更是個傳奇人物,他的母親居住在香港,年紀大了,一直希望他也能定居香港,但他雖是大孝子,可忠孝難兩全,當中央電視台的記者采訪他時,他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只說了句:我不能丟棄我的專業。與這些領導交談,你如坐在一張世界地圖前,坐在一張中國地圖前,他們的襟懷和視角是那麼大,絕口不提自己的事,只強調這一生就是要為中國找石油。塔里木油田可能是他們人生最後要找的一個大油田了,黨和人民讓他們來,這就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幸福。但他們壓力很大,因為中央領導一個接一個來塔里木,歷史的重任使他們不敢懈怠,如何盡快地發現大的場面,使他們只有日日夜夜超負荷地工作著。

我們去塔里木,我們是幾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又行色匆匆,但石油人卻是那樣的熱情!所到之處,工人們讓簽字。簽什麼字呀,一個作家浪得再有虛名,即就是寫出的書到處有人讀,而比起石油人是多麼微不足道啊!他們一有機會就讓我寫毛筆字,我寫慣了那些唐詩宋詞,我依舊要這么寫時,工人們卻自己想詞,他們想出的詞幾乎全是豪言壯語。這些豪言壯語在別的地方已經消失了,或者有,只是領導的鼓動詞,而這里的工人卻已經將這些語言滲進了自己的生活,他們實實在在,沒有丁點虛偽和矯飾,他們就是這樣乾的,信仰和力量就來自這里。於是,我遵囑寫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為祖國獻石油"等等。寫畢字,晚上躺下,眼前總還是這些石油人的一張張黑紅的面孔,想,這里真是一塊別種意義的凈土啊,這就是涌動在石油戰線上的清正之氣,這也是支持一個民族的浩然之氣啊!回到庫爾勒,我們應邀在那裡作報告。我們是作家,卻並沒有講什麼文學和文學寫作的技巧,只是講幾天來我們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惡劣的自然環境轉化為生存的歡樂,如何把國家的重託和期望轉化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種種欲求轉化為特有的性格和語言,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會,有些人在扮演著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著醉生夢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著浮躁輕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著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著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擔當著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間的一股英雄氣便馳騁縱橫!

從沙漠腹地歸來,經過了塔克拉瑪干邊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舊址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胡楊林。這些胡楊林證明著歷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現在它們全死了,成了之所以稱為死亡之海的依據。這些枯死的胡楊粗大無比,樹皮全無,枝條如鐵如骨僵硬地撐在黃沙之上。據說,它們是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爛。去沙漠腹地時,我們路過這里,拍攝了無數的照片。胡楊林如一個遠古戰場的遺跡,悲壯得使我們要哭。返回再經過這里,我們又是停下來去拍攝。那裡修公路時所堆起的松沙,撲撲騰騰涌到膝蓋,我們大喊大叫。為什麼吶喊,為誰吶喊,大家誰也沒說,但心裡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過去現在是沒有個雕塑館的,但有這個胡楊林,我們進入大漠腹地看到了當今的石油人,這些樹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樹一個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們狂熱地在那裡奔跑吶喊之後,就全跪倒在沙樑上,每人將礦泉水喝乾,捧著沙子裝了進去帶走。這些沙子現在存放在我們各自的書房,我們不可能去當石油人,也不可能長時間生活在那裡,而那個八月長留在記憶中,將要成為往後人生長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糧了。

1996年10月

6. 石油人的歌 歌詞

石油人的歌
作詞:鄭南 作曲:田歌
演唱:王宏偉
走進石油門
擁有了奉獻的心
苦在離家走四方
樂在油田井成林
伴:走進石油門
擁有了奉獻的心
苦在離家走四方
樂在油田井成林
嘿 石油人那是這樣的人
石油人勇於擔重任
石油人是這樣的人那
就是這樣的人
伴:嘿 石油人那是這樣的人
石油人勇於擔重任
石油人是這樣的人那
就是這樣的人
久當石油人
扎穩了做人的根
常以青春換成功
常把黃昏當早晨
伴:久當石油人
扎穩了做人的根
常以青春換成功
常把黃昏當早晨
嘿 石油人那是這樣的人
石油人是遠征的人
石油人是這樣的人那
就是這樣的人
伴:嘿 石油人那是這樣的人
石油人是遠征的人
石油人是這樣的人那
就是這樣的人
就是這樣的人

http://music..com/song/53305117

7. 石油標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標語吧,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對文化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什麼樣的標語才經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石油標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石油標語1

1、延長石油 能源新事業的創造者。

2、延長石油,源遠流長。延長石油,三秦脊樑。

3、延長石油 中國陸上石油工業的開拓者。

4、預防保養按時做,生產流暢不會錯。

5、創造舒適工作場所,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6、註上水、注夠水、注好水、精細注水。

7、積極進取 勇於爭先 精益求精 勤學苦練。

8、愛國愛企敬業守法守紀遵章 尚德明禮誠信勤勉好學自強。

9、埋頭苦幹盡責開拓創新擔當 同心發展企業快樂奉獻延長。

10、一滴滴油花匯成河一副副肩膀築成山。

11、普及消防知識 增強防火觀念 注意用電安全、防止事故發生。

12、生命至高無上 安全責任為天。

13、技術是基礎 管理是動力。

14、科學管理 周密協調 精心操作

15、遵章守紀 安全生產 愛企如家 團結奉獻

16、推行5S現場管理:清潔,整理,整頓,清掃,素養。

17、樹立企業安全形象,促進安全文明生產。

18、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不保障。

19、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痹。

20、提倡綠色生活 實施清潔生產。

石油標語2

1.我為祖國獻石油

2.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對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

3.有條件要上碰陵信,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4.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5.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汪扮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

6.靠「兩論」起家,靠「兩分法」前進

7.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

8.一個國家要有民氣,一個隊伍要有士氣,一個人要有志氣

9.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

10.大幹社會主義有理,大幹社會主義有功,大幹社會主義光榮,大幹了還要大幹

11.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

12.為油田負責一輩子,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

13.寧要一個過得硬,不要九十九個過得去

14.人人出手過得硬,事事做到規格化,項項工程質量全優,台台在用設備完好,處處注意勤儉節約

15.抓基層,打基礎,強「三基」

16.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17.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

18.垮的是困難,不垮的永遠是石油人的意志

19.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使油田高產穩產

20.越是艱苦,越要奮斗,越要奉獻

21.常把黃昏當早晨,誓用青春換石油

22.中國石油(或大慶油笑輪田等)為祖國加油

23.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

24.走進石油門,當好石油人

25.共舉一面旗,同唱一首歌

26.誠信守法,廉潔敬業

27.做誠信員工,建精品工程

28.崗位責任制的靈魂是崗位責任心

29.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你放心

30.自覺從嚴,好字當頭,嚴細成風,精益求精

31.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種,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32.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33.鑽透祁連山,玉門關上立標桿

34.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

35.有紅旗就扛,有排頭就站,有第一就爭

36.像鑽頭一樣學習,像抽油機一樣工作

37.學雷鋒,樹新風;學鐵人,立新功

38.踏著鐵人腳步走,鐵人隊伍永向前

39.「磨刀石」上鬧革命,低滲透中鑄豐碑

40.油稠人不愁,困難也低頭

41.工作有計劃,行動有方案,步步有確認,事後有總結

42.寧讓黑發變白發,也要把「白絲」變「黑絲」

43.搞科研要有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精神

44.安全第一,環保優先,質量至上,以人為本

45.安全是個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更不能有斷點

46.細節是質量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47.精誠夥伴,找油先鋒

48.山塌路斷油不斷,保供責任大於天

49.管道為業,四海為家,艱苦為榮,野戰為樂

50.人生能有幾回搏,西氣東輸不搏算白活

51.創國際一流業績,寫海外精彩人生

52.只有打不開的思路,沒有打不開的銷路

53.像磁鐵一樣吸引客戶,像綉花一樣抓好管理,像親人一樣關愛員工,像家庭一樣建設加油站

54.抓生產從思想入手,抓思想從生產出發

55.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

56.機關工作人員要做到「三個面向」「五到現場」:面向生產,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生產指揮到現場,政治工作到現場,材料供應到現場,科研設計到現場,生活服務到現場

57.堅定信念一條心,勤勉敬業一股勁,熱情服務一團火,嚴以律己一面旗

58.知職工情,答職工疑,解職工難,凝職工心,聚職工力

59.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

60.身在大慶學大慶,鐵人身邊做鐵人

8. 哈默是怎樣成為石油大王

亞蒙·哈默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點石成金的萬能富豪,而在蘇聯和中國,他卻是家喻戶曉的「紅色資本家」,因為他是第一個與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合作的西方企業家,被列寧親切地稱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個乘坐私人飛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被鄧小平譽為「勇敢的人」,《哈默自傳》在中國更是成了頗受歡迎的暢銷書。
哈默是俄國移民的後裔,於1898年5月21日生於美國紐約市。他的曾祖父弗拉基米爾是俄國猶太人,曾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時以造船而成為巨富。到哈默的祖父雅各布娶妻生子時,一場台風引起的海嘯把家財沖刷得盪然無存。1875年,雅各布帶著妻子和兒子朱利葉斯移居美國。朱利葉斯長到15歲時,就放棄了學業,到一家鋼鐵廠當鑄造工,以補貼家用。他年輕力壯,在工人中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參加了社會勞工黨,組織工會,成為積極的社會主義者、朱利葉斯19歲時,去應聘當了葯劑師。幾年後,他用積攢下的工資買下了老闆的葯店,後來又開了兩家分店,辦了一家制葯廠。就這樣,這個年輕的社會主義者成了年輕的資本家。但是,朱利葉斯並沒有放棄他的信仰,依然是美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忠實追隨者。1897年在一次社會主義者郊遊中,朱利葉斯與一個年輕的寡婦羅絲一見鍾情,不久即結婚。一年後,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朱利葉斯特地給兒子起名為亞蒙·哈默,據稱這取意於美國社會勞工黨的旗徽「手臂(Arm)與錘子(Hammer)」。
哈默出生後僅4個月,父親朱利葉斯考上了哥倫比亞醫學院。在後來的4年中,朱利葉斯既要經營葯店和制葯廠,又要攻讀他的醫學課程,但他不愧是鐵打的漢子,做到了學業和事業兩不誤,終於在1902年畢業。這一成就的取得,對後來哈默的成長影響很大。
朱利葉斯認為治病救人比做買賣賺錢更高尚,便毅然將葯店和制葯廠賣掉,在紐約市布朗克斯地區辦了一家診所,成了一名醫生。他行醫一生,曾拯救了5000多個嬰兒的生命。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長大了。哈默是三兄弟中最不聽話的,但也是最富有創造精神的一個。他逃過學,經過父親的教育,他變了,學習從中不溜上升到第一,課余還學會了擺弄無線電,製造飛機模型,並在高中畢業班演講競賽中獲得了金質獎章。此外,他還迷上了諸如洛克菲勒、卡內基等白手起家的美國著名企業家的傳記,開始四處尋找賺錢的門徑。16歲那年,他正在讀高中,就成功地做了第一筆「大買賣」。一天,他在百老匯大街看見一輛雙座舊敞篷車在拍賣,決心要買下來。他向在葯店售貨的同母異父哥哥哈里借款,並胸有成竹地保證不久就償還他。原來,他已從報紙的廣告中找到可做的工作了,即用汽車為一個糖果商送貨,每天可得到20美元的酬金。果然,兩周後,他不僅如數還清了哥哥的錢,獲得了這輛汽車,而且口袋裡還有錢幣在叮當作響。
3年後,即1917年,哈默在完成兩年的醫學預科課程的基礎上,躊躇滿志地來到久負盛名的哥倫比亞醫學院,遞交了入學申請。主管注冊的工作人員上下打量他後說:「你是朱利葉斯醫生的兒子吧?1898年你出生的那年我辦理了你父親入學的申請,今天我又在這里歡迎你。」就這樣,哈默自豪地成為哥倫比亞醫學院的學生,命運之舟載著他似乎正沿著子承父業的方向前進。
然而,有一天,父親來到校園找到哈默,告訴兒子一個壞消息:他傾其積蓄投資的制葯公司瀕臨破產。而且他本人因身體不好,特別是還想繼續行醫,沒有精力去顧及公司的管理;因此,他要求兒子去當公司的總經理,但不許他退學。他強調說:「兒子,我過去就是這么乾的,你也可以這么干。」
其實,父親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哈默早就躍躍欲試。他極其興奮地迎接了這樣的挑戰。為不誤學業,哈默邀請一個家境貧困而學習優異的同學住在一起,免費供給對方食宿,條件是這位同學每天去上課,做大量的筆記,晚上帶回給他,供他應付考試和寫論文。有了這個學習的「替身」,哈默就可以專心致力於公司的經營了。他改革了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推銷方法,組織了一支強有力的推銷員隊伍,並把公司名字也改為響亮的「聯合化學制葯公司」。哈默終於把發發可危的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過來,雇員從十幾人發展到1500人,產品暢銷全國,公司開始跨身於制葯工業的大企業行列。
時隔不久,哈默成了哥倫比亞醫學院,乃至全國院校中獨一無二的正在大學攻讀的百萬富翁。1919年美國的平均收入是625美元,而那一年哈默個人的凈收入超過1億美元。在學習上,他的大多數考試成績是「A」,並被評為畢業班裡「最有前途的學生」。1921年6月,他取得了童年時就夢寐以求的醫學博士學位。從此,人們始終尊稱他為博士,盡管他以後從未正式行過醫。
這時,哈默決定利用從課業結束到實習開始之間短短半年的間隔,做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即去蘇聯訪問。十月革命後,哈默的父親作為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對蘇聯十分關注,並向被封鎖的布爾什維克政權提供過必需品。但由於一次醫療事故,1920年6月,哈默的父親受審入獄。這一突然變故,使年輕氣盛的哈默決心完成父親未遂的願望,到父親出生的國家,去幫助蘇聯戰勝正在那裡蔓延的飢荒和傷寒。
於是,哈默以200萬美元的售價賣掉了制葯公司,而花了十幾萬美元買下一座野戰醫院以及與之配套的醫葯用品和醫療器材,還花了1.5萬美元買了一輛救護車,在車身側面刷上「美國赴莫斯科醫療團」字樣。他要把這些作為見面禮物送給蘇聯人。當時的蘇聯與大多數西方國家隔絕,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哈默此行無異於到月球上去探險。就這樣,23歲的哈默走上了一條將從根本上改變他的生活的道路。
這位年輕的百萬富翁一路上歷盡艱辛,終於在1921年初夏到達蘇聯。由於旅途勞累,他病倒了。但他毫無怨言,謝絕特殊優待,與蘇聯人民一起過著戰時凄苦的生活。他每天堅持背誦和學習使用100個俄語單詞,以便能很快開始工作。
1921年8月初,哈默隨一個代表團到烏拉爾地區考察。這里的情況令他大惑不解:一方面蘊藏著巨大的寶藏,物產豐富,白金、寶石、毛皮等貴重物品幾乎應有盡有;另一方面飢荒嚴重,餓殍遍野,最起碼的生活必需品奇缺。於是,他問帶隊的蘇聯人:「為什麼你們不出口這些東西換口糧食?」「那不可能,」他們回答,「歐洲剛剛解除對我們的封鎖,要賣出這些東西,進口糧食,所需時間太長。而且要使烏拉爾地區的人民免於飢餓,至少需要100萬蒲式耳的糧食。」這時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哈默頭腦中形成。他聯想到當時美國糧食大豐收,糧價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便提出建議:「我有100萬美元的資金,可以在美國緊急收購100萬蒲式耳的小麥,海運到彼得格勒,卸下糧食後,再將價值100萬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貨物運回美國。」哈默的建議很快傳到莫斯科,列寧親自回電表示認可這筆交易,並請哈默速返莫斯科。
到達莫斯科的第二天,哈默就被召到列寧的辦公室。為使年輕的蘇維埃得到休養生息,列寧當時正實行新經濟政策,因此對哈默的提議格外重視。列寧從辦公桌邊站起來歡迎哈默,並用英語與他親切交談。當列寧代表蘇聯政府向哈默表示誠摯的感謝時,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竟激動地流下了熱淚。從此,他們之間結下了真摯而深厚的友誼。列寧鼓勵哈默投資辦廠,允許他開采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棉礦,從而使他成為布爾什維克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采權的外國人。
美蘇的易貨貿易由此開始。哈默組織了美國聯合公司,溝通了30多家美國公司,他儼然成了蘇聯對美貿易的代理人。後來,由於一次偶然的發現,哈默在蘇聯辦起了鉛筆廠。一天,他順便走進一家文具店想買鉛筆,但店裡只有價格昂貴的德國貨。他靈機一動,發現製造鉛筆是一項新的有利可圖的事業。他本人並不懂得怎樣製造鉛筆,但他懂得如何使用懂行的人。他以高薪從德國和英國聘來技術人員興辦鉛筆廠,用美國的計件工資制度來管理生產,結果短短七八個月,就奇跡般地投入生產,第一年就達到了250萬美元的產值。幾年後,哈默不僅滿足了蘇聯鉛筆、鋼筆市場的需要,而且把20%的產品出口到英國等十幾個國家。這家工廠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筆廠之一,給哈默也帶來了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哈默在莫斯科度過了將近10年,蘇聯成了這位億萬富翁的發跡地,同時他也用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輕的蘇維埃政權。
然而,哈默一生中最活躍的時期卻是1931年從蘇聯回美國後開始的。他四面撒網,點石成金,不管從事哪種行業,都取得了成功。他就像一名萬能的魔術師,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從大禮帽里變出一隻又一隻兔子來。他的經營范圍令人眼花繚亂,除了從事藝術品買賣之外,他還涉足無線電廣播事業、黃金買賣和慈善事業;而最能顯示他的才乾的,卻是從事威土忌酒和種牛生意。
哈默回到美國時,正值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但他卻認為是賺錢的機會到了。他的眼睛雖然盯著藝術品銷售的生意,可他的耳朵卻在傾聽四面八方的信息。他捕捉到一個清晰的信息:羅斯福正在走向白宮總統的寶座,如果他一旦當選,實施他的新政,那麼,1919年頒布的禁酒令將被廢除。這將意味著全國對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激增,酒桶數量也會呈現出空前的需求,而當時市場上卻沒有酒桶出售。哈默當機立斷,立即從蘇聯訂購了幾船優質木材,在紐約碼頭設立了一座臨時的桶板加工廠,並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座現代化的酒桶廠。禁酒令廢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從生產線上源源滾下之時,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廠用高價搶購一空。哈默不滿足於當一名酒桶供應商,又插手制酒業,開始經營威士忌酒生意。他接連購買了多家釀酒廠,採取大幅度削價和大做廣告等手段,很快戰勝了所有的競爭對手。他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躍而成為全美第一流名酒,年銷售量高達100萬箱。
酒桶把哈默引進了威士忌酒行業,而他愛好吃牛排的習慣又把他引入了另一個領域,即養牛業,並同樣大獲成功。
哈默闖入養牛業也純屬偶然。有一次他埋怨市場上買不到優質牛排,他的一名僱工就建議去買頭牛殺了吃。牛買回來了,卻是一頭懷上小牛的母牛。哈默認為自己還不至於饞到殺懷孕母牛的地步,於是就把牛放養在庄園里。恰好哈默的鄰居是一位養牛專家,專門培育安格斯良種牛,他不僅替哈默買回的那頭母牛順利接產,而且時隔不久又讓這頭母牛與他的公牛交配,生下了具有安格斯種牛優良品質的小牛。哈默對養牛專家感動之餘,也對養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他的頭腦中閃現出新的商業腦電波:以釀酒的副產品飼養種牛,不失為化殘渣為黃金之舉。
說干就干,哈默迅速籌建了一家繁殖種牛的大牧場,並花上10萬美元買下了本世紀最好的一頭公牛——「埃里克王子」。在隨後的3年中,僅靠埃里克王子就繁殖了1000頭牛犢,其中包括6頭世界冠軍,為他賺了200萬美元。哈默也從此由養牛的門外漢變為種牛業公認的領袖人物。
1956年,哈默58歲。他在商戰中積累的財富,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他確實打算從商界隱退,攜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舉家遷往加利福尼亞,准備平平靜靜地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充滿誘惑力的石油業把他征服了,他又開始過起「人生始於六十」的新生活,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石油巨子。
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家瀕臨破產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實際資產只有3.4萬美元,3個雇員和幾口快要報廢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賣18美分。哈默的一個遠親,是洛杉磯遠近聞名的會計師,他向哈默建議,投資這家石油公司。因為根據美國政府對石油業的傾斜政策,用於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資金無須報稅。對於賦閑的哈默來說,他無意收購這家公司,但卻願意借給西方石油公司5萬美元,讓他們再打兩口井。如能出油,雙方各得50%利潤,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這筆資金可作為虧損從應繳稅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兩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漲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嘗到了甜頭,開始涉足石油業。不久,哈默成了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1957年7月當選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哈默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冒著巨大的風險,開始建立一個石油王國。他招兵買馬,物色到最優秀的鑽井工程師和最出色的地質學家,1961年終於在加利福尼亞鑽探到兩個巨大的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躍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的實力也足以與那些世界上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禮了。
那時,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饒的大油田,早已是號稱「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於是,具有冒險精神的哈默,頂住公司內外的壓力,把賭注押在利比亞。在別的石油公司放棄的沒有希望出油的兩塊租借地上,哈默鍥而不舍,1966年底,終於發現了石油大礦脈,開出兩個盛產高級原油的新油田。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經營下,業務蒸蒸日上,利潤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圍不斷擴大,從國內到國外,從陸上到海洋,先後在中東、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國南海等地找到了豐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區取得的成績最為明顯:他的公司進去最晚,卻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為60億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美第12個大工業企業,成為緊挨著「七姊妹」的世界第8個最大的石油公司。
為了更好地適應風雲變幻的商界需求,哈默經營的訣竅之一就是從來不在一棵樹上弔死,實行多方位經營。這是他久盛不衰的法寶。
1966年年底,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發現石油後不久,哈默就以8800萬元的股票先後買下珀米安與麥克伍德公司、加勒特研究與發展公司。
1968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漲到每股100美元以上,哈默及時將每一老股改為三個新股,後來每一新股的價格又升到55美元。哈默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以公司的股票當貨幣使用,發展煤炭和化工製品等多種經營。
1968年初,西方石油公司以1.5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美國排名第三的煤炭公司——島溪煤礦公司。該公司年銷售額1.5億美元,原煤蘊藏量達35億噸。1974年,島溪煤礦公司的凈利潤已近1億美元。
1968年7月,西方石油公司又以8億美元優先股的代價買下胡克化學與塑料製品公司,這是美國前所未有的最大一筆兼並買賣。
到了70年代,哈默的目光又轉向更廣闊的領域。
1972年,經過許多政治波折和變化後,哈默與蘇聯做成了一項長達20年的200億美元的化肥生意,把美蘇貿易推向高峰。
1979年5月,應鄧小平同志的邀請,81歲的哈默成為第一個乘坐私人飛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此後,西方石油公司與我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其中,年產1533萬噸原煤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是哈默博士與我國合作的最大項目,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
1981年,西方石油公司同美國兩家主要的肉類加工企業合並,這就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時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生產肉製品的企業。
就這樣,西方石油公司的業務構成已由單一的石油企業發展成為包括煤炭、化學、肥料、金屬處理等多種類的綜合企業。迄今為止,它已在世界5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銷售額近200億美元,從而躋身於美國有名的大企業的行列。
哈默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與眾不同的是,他的經營時常與政治聯系在一起,他視金錢如浮雲,似乎更關心人類的和平。在他的辦公室里,擺放著許多珍貴的相片,中間的一幅是有列寧親筆題詞的照片,此外還有他與幾屆美國總統、外國首腦的合影。他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和平與人權會議」的發起者和贊助人。他經常乘坐自己的飛機,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傳遞和平信息,呼籲並極力促進美蘇最高領導人舉行會談,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經常慷慨解囊支持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他創辦癌病研究中心,擔任美國總統3人癌症研究顧問小組主席。他親自率領醫療小組,去蘇聯搶救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他樂善好施,四處捐款,1988年,他向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捐款2萬美元。
這位年逾九旬的健康老人,生命力極其旺盛,看上去像60歲,工作起來猶如正值盛年的中年人。他一如既往,四處奔波,過著萬花筒般忙碌的生活,不斷有新的追求,不斷地攀登高峰,被世人譽為20世紀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