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吳堡縣石油公司到三完小多少米
擴展閱讀
短發工具多少錢一套 2024-11-24 12:50:22

吳堡縣石油公司到三完小多少米

發布時間: 2024-10-19 03:14:17

1. 陝西省介紹

陝西,簡稱陝或秦,也稱「三秦」,是中國的西北地區的一個省,省會西安市,位於中國內陸的腹地,屬於黃河中游和長江上游,地理坐標處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面積約21萬平方千米,人口3733萬,下轄10個地級市。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陝原為界,原西由召公管轄,後人遂稱陝原以西為「陝西」。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
陝西,猶如鑲嵌在中國西部腹地的一顆明珠,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8個省市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較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西部的區位之便。 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762萬人(2008年),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以上,境內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羌族等。 陝西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北山山脈、南山山脈(即秦嶺)橫斷陝西,將全省分為三部分。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秦嶺的華山、終南山、驪山、五台山(南五台)、翠華山都久負盛名。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陝北榆林的紅鹼淖。 三秦大地在國家「山川秀美」工程的指引下,早已告別黃土漫天的時代,森林覆蓋率達41.42%,遠超很多西部省份,處處山清水碧,尤其是陝北黃土高原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堪稱「北方的江南」。 陝西,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三門峽陝縣境內)為界。 陝西省地跨中國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陝北、關中屬雍州、陝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位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於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古老神秘。 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里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秦嶺
從軒轅黃帝在這里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後稷在這里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里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這里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我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名稱來源
陝西,這個名稱早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召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周公管轄。陝西因此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三秦大地
陝西南北狹長,由北向南可分為地理、歷史、文化、氣候、語言、人種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區:陝北、關中、陝南。由於陝西省超過1/3的面積和人口均位於秦嶺-淮河分界線以南,因此陝西省是中國真正意義上跨越南北的省份之一。陝西的境內的秦嶺被親切的稱謂父親山,渭河和漢江共為母親河。而朱䴉因為其分布地被稱為陝西的省鳥。陝西從北到南的延安、西安、安康被稱為「三安」,寓意三秦大地福泰安康。
塞外文化——陝北
陝北位於北山山脈以北。 榆林機場
陝北南部是黃土高原地區,北部是毛烏素沙漠地區。它位於「北山」以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陝北是中國現代革命聖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過13年,留下了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陝北革命精神。 全市境內的革命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起縣、志丹縣、子長縣、安塞縣革命舊址、舊居、劉志丹陵園、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政治局會議舊址」等。陝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繩結區域」。 從商周時代起,鬼方,獫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盧水胡,鮮卑,氐,突厥,黨項,羌,女真,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先後走上這塊歷史舞台,從而演出了一幕幕歷史變遷。陝北成為中原華夏民族(漢代以後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與交流,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文化個性。秦漢以前,陝北一直是畜牧區。西漢以後,農耕業才大量發展,成為半農半牧區。一直到隋唐時期,陝北南界的黃龍山仍然是農耕區和半農半牧區的天然分界線,這種狀況在宋代以後才逐漸有所改變。 從陝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殘留在征服者的語言里,大部分是地名。」因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實記錄。 歷史文化: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蒙恬,秦朝時代秦始皇長子扶蘇都曾經駐守這里,並且修築長城,留下了我國古代邊防的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遺跡;而作為革命聖地,陝北又是新中國的發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徵。 經濟:陝北土地原本貧瘠,黃土高原,因為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戰略後而生態環境完全改變,又因發現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鹽業、稀土等重要資源而迅速崛起。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晉語。 氣候:溫帶半乾旱氣候。 代表城市:陝北為關中城市群北延伸和輻射區域,南部中心城市為革命聖地延安;北部中心城市為近年的明星城市榆林;
中原文化——關中
關中位於北山山脈以南、南山(秦嶺)山脈以北。 關中南部是渭河沖積平原,北部是渭北台地;土地肥沃,易守難攻。「八百里秦川」關中號稱「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小麥和玉米產區。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介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西起寶雞峽谷,東迄潼關港口,東西寬約36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 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陝西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塬,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 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陽郭原,華縣的高塬原,華陰的盂原等,目前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西安鍾樓
歷史文化:西秦文化,是中國西部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上古時代藍田猿人,到中華文明的發源華胥古國,再到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三皇」,從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豐鎬、秦王朝的建立、漢隋唐帝國的延續,再至近代的西安事變,一直到國家在西安宣布實施西部大開發。 經濟:關中是全國重點城市群,重工業、紡織工業、高科技產業、電子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是關中地區的支柱。 語言:漢語族,中原官話關中片。 氣候:南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潮濕多雨,冬季乾燥少雪。 代表城市:關中城市群是全國率先發展的十大城市群之一,正在建設城際軌道交通網。代表城市東有「東府」渭南;西有「西府」寶雞;北有「同官」銅川;中有西咸都市圈——包括古都省會西安、千年古都咸陽以及中國唯一的農科城楊凌國家農業高新科技產業示範區。 關中特寫之咸陽篇 咸陽
咸陽...秦始皇統一中原後,咸陽成為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 咸陽是是陝西省第3大城市。省轄市,中國著名古都之一。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2004年,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 為了充分體現尊重歷史、復興文化、改善生態、再鑄輝煌的理念,「咸陽湖」兩岸將以兩寺渡公園、釣台西照、細柳清風、渭水晚情、防洪渠系、渭濱公園、咸陽古渡、渭陽新區、長堤石刻、古渡公園、化工之光、杜郵春草、上林晨曦等景觀,展示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藍天白雲相映,與咸陽千年古都呼應。
秦蜀楚文化——陝南
陝南位於秦嶺山脈以南,屬於西南。
陝南-商洛(10張)陝南地貌特徵為「兩山夾一川」:北部的秦嶺山脈、南部的大巴山區及中部的漢水谷地、丹江平原。它主要由古生界變質雜岩組成,是陝西農林特產和有色金屬資源的富集區;氣候潮濕多雨,常年溫熱,是中國南方的重要水稻產區。 陝南位於「南山」秦嶺山脈以南,總面積74017平方公里。秦境秦嶺是秦嶺山脈的骨幹,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一般海拔1500~35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秦嶺以太白山為主峰,由西分為三支,由北而南山勢漸低,至漢中盆地邊緣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東山勢逐漸遞減,在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如掌狀向東分開,間以紅色斷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級階地。太白山仍存留有第四紀冰川,而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蝕冰磧地形保存完好。 北陡南緩的山勢導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諸水源遠流長,斷切東西走向山嶺,形成許多峽谷,水力資源豐富,為建設中小型水利電力工程提供了條件。川陝間的大巴山走向西北——東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漢江谷地1000~1500餘米,東西長約300餘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稱米倉山,以東稱大預山。大巴山北側諸水注入漢江,上游系峽谷深澗,中、下游迂迴開闊,形成許多山間小「壩子」。壩子中有兩級河流階地,農田、村鎮較為集中。寧強、南鄭、西鄉、鎮巴和鎮坪等縣由灰岩組成的山地,岩芽、溶溝、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發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豐富。漢江谷地以西屬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和緩,谷地較開闊,是陝、川間主要的水陸通道。著名的漢中、安康盆地,是陝西主要的農業區和亞熱帶資源寶庫,也是陝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產區 歷史文化:中部和西部為蜀文化,東部為秦、楚文化;是漢族重要的發祥地。劉邦曾被封為漢中王,漢朝因此得名,漢族也因此得名。劉備曾在漢中稱帝,因此劉備政權被稱作「蜀漢」。 經濟:陝南經濟以生態農業、漁業、林業經濟為基礎,航空產業、葯業、旅遊業為支柱。隨著陝南進入全國重點支持戰略,陝南已經成為了連接華中、西南的交通樞紐。 語言:漢語族,西南官話,中原官話關中片、秦隴片。 代表城市:陝南有西部中心城市為「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中;中部中心城市為「上壅古城」安康;東部中心城市為「華中華南交通樞紐城市」「商鞅封邑」商洛。 商南金絲峽
商洛地形地貌結構復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境內有秦嶺、蟒嶺、流嶺、鶻嶺、新開嶺和鄖嶺六大山脈,綿延起伏,橫垮長江、黃河兩個流域。北部氣候屬暖溫帶,南部氣候屬亞熱帶。其風土人情,既兼北國之曠野,又融南國之靈秀,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丹江為漢水流域的一部分,洛河為黃河的一大之流,東流河南洛陽入黃河。 該地區具有南北過渡的氣候條件和人文特徵,該地區的人飲食方面既有南方特點,又有北方特點,面、米、玉米都是日常主食,主要特產是核桃、板栗、柿子,以上特產的產量居陝西省各市之首,核桃出口量歷年來一直佔全國六分之一左右。 該地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既栽種北方的小麥、玉米又有地區種植南方的水稻。商洛文物古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具有開發旅遊產業的潛在優勢。 商洛道(亦稱商於古道)是秦馳道的主幹道之一,為「秦楚咽喉」,是長安通往東南諸地和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 旅遊景點有老君山、天竺山、塔雲山、牛背梁、金絲峽、仙娥湖和丹江漂流等。溶洞有天洞、佛爺洞、月亮洞、玉虛洞等,其中柞水溶洞群被譽為「北國奇觀」。 商洛東部各縣區(商州、商南、洛南、丹鳳、山陽)的方言屬中原官話關中片,西部各縣(柞水、鎮安)的方言屬中原官話區秦隴片。 漢中市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江橫貫其中。面積: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60多萬。 行政區劃:現轄10縣1區,市政府駐漢台區。 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中。 漢中夜景
漢中地處北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帶,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全境,形成漢中盆地;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兼我國南北方之共有;糧食生產一年兩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單產是全國最高產區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種,其中用途廣泛的600多種。盛產各種名貴葯材,其中天麻、杜仲、棗皮(山茱萸)、西洋參產量居全國前列。有森林面積131.2萬公頃,植被覆蓋率56%,森林覆蓋率48%,林木蓄積量6781.3萬立方米;可利用草場33萬公頃,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中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42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藏60種,其中勉縣、略陽、寧強三縣的「金三角」地帶,是全國五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鐵、錳、鎳、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儲量居全省之首,經濟開發潛力很大。漢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資源豐富,總量達146.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6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87萬千瓦。漢台、南鄭、城固、洋縣、西鄉、勉縣、城固、略陽、鎮巴、留壩、佛坪的方言屬西南官話區。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以及西北地區(行政規劃上而言)最南端,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典型的南方氣候特徵,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歷史悠久。轄1區9縣。 安康地處「秦頭楚尾」,地緣和區位優勢獨特,處於川、陝、鄂、渝四省市的結合部,即東與湖北省(竹山、竹溪、鄖縣、鄖西)連接,南與川渝兩省市(萬源、城口、巫溪)接壤,位處西安、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故有方誌稱安康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陝西省內,安康北與省會西安市(周至、戶縣、長安)毗連,西與漢中市(佛坪、洋縣、西鄉)為鄰,東北與商洛市(鎮安、柞水)接壤。 安康是北亞熱帶季風地區的一部分,也是陝西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行政規劃上而言)水、熱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東部各縣區(漢濱、平利、旬陽、白河)的方言屬中原官話區秦隴片,西部、南部各縣(漢陰、石泉、寧陝、紫陽、嵐皋、鎮坪)屬西南官話區氣候資源
陝西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由於南北延伸很長,達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緯度多,從而引起境內南北間氣候的明顯差異。長城沿線以北為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陝北其餘地區和關中平原為暖溫帶半乾旱或半濕潤氣候、陝南盆地為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山地大部為暖溫帶濕潤氣候。 陝西溫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7~1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的淺山河谷為全省最暖地區,多在14~16℃。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陝北-10~-4℃,關中-3~1℃,陝南0~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陝北21~25℃,關中23~27℃,陝南24~27.5℃。春、秋溫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溫差小,冬季南北溫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遞減,受山地地形影響比較顯著。春季少於秋季,春季降水量佔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佔全年的1%~4%。暴雨始於4月,於11月結束,主要集中在7~8月。 關中、陝南春季第一場320.0毫米的降水過程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現在6月下旬後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間,暴雨相對集中,關中、陝南地區出現洪澇災害較多。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陝西省實行三級行政管理體制:第一級為副省級、地市級;第二級為縣級;第三級為鄉鎮級。 第一級:1個副省級市,1個副省級新區(西咸新區),9個地級市,1個省轄市; 第二級:2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80個縣; 第三級:175個街道辦事處、921個鎮、649個鄉: 西安市 市轄區9 縣4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 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 藍田縣周至縣戶 縣高陵縣 咸陽市 市轄區3 縣級市1 縣10 秦都區渭城區 楊陵區 興平市 三原縣涇陽縣 武功縣乾縣禮泉縣永壽縣彬 縣 長武縣 旬邑縣 淳化縣 (縣級興平市由陝西省直轄,咸陽市代管) 寶雞市 市轄區3 縣9 渭濱區金台區陳倉區 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 縣太白縣 渭南市 市轄區1 縣級市2 縣8 臨渭區 韓城市華陰市 華縣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 (縣級華陰市和韓城市由陝西省直轄,渭南市代管) 銅川市 市轄區3 縣1 耀州區王益區印台區 宜君縣 延安市 市轄區1 縣12 寶塔區 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黃龍縣 黃陵縣 榆林市 市轄區1 縣11 榆陽區 神木縣府谷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漢中市 市轄區1 縣10 漢台區 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 安康市 市轄區1 縣9 漢濱區 旬陽縣 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白河縣 商洛市 市轄區1 縣6 商州區 洛南縣 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唐以前行政區劃演變
陝西地方行政區劃,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魏國在洛河下游設上郡,楚國在漢江中游設漢中郡,秦在陝北也設上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普遍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陝西境內除保留上郡和漢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設內史,與郡同級。 西漢沿襲秦制,保留上郡與漢中郡,另將秦的內史分為3個相當郡的政區: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東、渭河以南地區)、左馮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區)、右扶風(分管咸陽以西地區),稱為「三輔」,治所均在長安城。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13州刺史部,監察各郡。後來改刺史部為州,州牧或州刺史為行政長官,形成州、郡、縣三級制。現今的陝西在西漢中期涉及3個州。 三國時期,現今陝西地區的大部分由雍州、荊州、益州管轄。西晉時大致和三國相仿。東晉至隋統一的二百多年間,南北分裂,戰爭頻繁,行政區劃十分混亂。
唐以後行政區劃演變
唐初對州、郡、縣加以改革,全國共設10道,道轄州、郡。今關中、陝北屬關內道,陝南屬山南道。宋改道為路,今陝西的大部分屬於永興軍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鳳縣、留壩,另屬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這兩路是由宋初的陝西路劃分出來的,因此,習慣仍稱它們為陝西路。今佛坪、鎮巴以西屬利州路,治所在今漢中市。今寧陝、石泉以東屬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今神木、府谷、佳縣屬河東路,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金仍用路制,完全設在陝西境內的有京兆府路、延路。 在元朝以前的陝西,並不包括漢中、安康等秦嶺以南今屬陝西管轄部分。 元代的政治中樞稱中書省,在各地的分設機構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中統元年(1260年),立秦蜀行省(也稱陝西四川行省、陝蜀行省等),治京兆(今陝西西安),其後兩次移治興元(今陝西漢中);至元八年罷,以京兆諸路直隸中書省。次年,封皇子忙哥剌為安西王,以京兆為其分地,置王相府治之。十七年,忙哥剌死,罷王相府,復立陝西四川行省於京兆;十八年,分設四川行省,於是只稱陝西行省。轄境包括今陝西及甘肅、內蒙古部分地區。 陝西是中國目前現存的省份中建省最早的,陝西行省的轄地包括今陝西全境及甘肅蘭州以東和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明在元行省基礎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國設13個布政使司,陝西布政使司所轄地區包括今陝西全境、甘肅嘉峪關以東各地、寧夏和內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東部分。清代廢去布政使司的稱號,仍稱行省或省,嘉慶年間全國有18個省。清初陝西仍轄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東部。康熙二年(1663)年移陝西右布政使駐鞏昌,五年改為甘肅布政使,移駐蘭州。從此,陝、甘兩省分治。
民國時期
陝西省雖從1926年11月起隸屬於國民政府,但當時軍事甫定,百端待理,為新舊更替之過渡時期,各縣各自為政,除部分縣按國民政府規定組織縣政府外,多數縣仍沿襲北京政府時期之縣制。1927年7月,陝西省政府正式成立後,全省各縣才逐步改制,縣知事一律稱縣長,縣政府設縣長1人,縣佐1人。1930年10月,國民政府任命楊虎城為陝西省政府主席後,陝西省各縣才開始依據國民政府之《縣組織法》改組,「縣之組織重新改訂,並確定縣政府經費,分期裁撤各縣縣佐,同時積極籌備自治。」
編輯本段交通
鄭西高鐵、西寶高鐵、大西高鐵、西成高鐵
編輯本段經濟總量
十一五期間,陝西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10年全省GDP總量居全國第16位(由2005年的第20位提升至2010的第16位),正式跨入國內「萬億元省份俱樂部」。2009年陝西省人均GDP達2.6萬元人民幣,摺合4008美元,突破4000美元大關。 從1978年至2004年26年間,陝西省人均GDP從87美元起步發展到突破一千美元大關,達到1037美元,又經過5年發展實現突破4000美元的提升和跨越。 2011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23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3.9%,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繼續位居第一方陣。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20.9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6836.27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4334.13億元,增長11.7%。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境內氣候差異很大,由北向南漸次過度為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氣溫13.0℃,無霜期218天左右。復雜多樣的氣候特點和地形地貌,孕育出萬千物種和世間珍奇,堪稱自然博物館,有「小中國之稱」。 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時,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的特點也很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陝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陝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東西長360公里,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陝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秦嶺在省境內東西長400~5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區是林特產的寶庫,漢江谷地土質肥美,物產豐富。
地形面積
陝西山地總面積741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高原總面積926萬公頃,總面積的45%,平原39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耕地總面積48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3.3%,水田面積20.4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旱地面積36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9%,水澆地88.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3%,林地962.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6.8%,草地317.9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4%,水域面積40.3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
主要山脈
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龍山2917米,首陽山2719米,終南山2604米,華山2160米,白於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嶺1400~1600米。
主要河流

2. 有關黃河的知識://ke.baidu.com/view/4479.htm

1.遠古的地質運動與黃河的形成
在地球岩石圈不停的運動之中,華北地台大約在17億年以前隆起了。隨後它持續抬升,形成中國范圍內最早而且面積最大的一塊古陸。在此後漫長的時間里,華北地台兩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至二疊紀(距今28 500萬年至23 000萬年)再次抬升,重新露出水面。在這個反復抬升和沉降的過程中,大量的生物遺體在沉降區堆積起來,形成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接著,在侏羅紀(距今19 500萬年至13 700萬年)與白堊紀(距今13 700萬年至6 700萬年)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與現今山西高原原本連為一體的今華北平原地區轉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片大平原,而山西高原則陸續抬升,形成了東低西高的局面。進入新生代(始於距今6 700萬年)時期,又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造山運動比燕山運動更為強烈,不僅促使喜馬拉雅山脈從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劇抬升,而且波及整個中國,促使一些地塊抬升,成為山脈,一些地塊下沉,成為盆地。如山西高原就因受到這次造山運動的影響,產生了兩條近乎平行的大斷裂帶,從北向南穿過高原的中部,斷裂帶的斷塊程度不一地向下陷落,形成狹長的槽谷。槽谷的南端與關中所處的沉降帶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後來,一些抬升的山脈受到風化剝蝕,逐漸夷平,成為高原;下沉的盆地則貯積起水而成為湖泊。此後,這個地區先後經歷兩次規模較大的冰川活動,氣候變得寒冷而乾旱,那些大湖逐漸萎縮,或被分割成許多小的湖泊,全區出現若干個大型湖盆和許許多多的小湖泊及濕地。地面上的流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逐漸匯聚到古湖盆當中,並發育成若干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的北麓,一條流水從這里向東南流淌,由於積石山即阿尼瑪卿山與巴顏喀拉山南北夾峙,它便流向當時正在下沉的今若爾蓋草原地區,在那裡瀦積,形成古若爾蓋湖。源出於西傾山和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另一條流水,則在兩山的峽谷中自東南向西北方向流淌,匯集到今青海省共和縣的古盆地。古共和盆地的東面,當時另有一條流水,沿著拉脊山南麓的峽谷東流進入今甘肅,經過今日的蘭州後,北折流向今寧夏地區,至賀蘭山旁匯集到因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銀川盆地,形成古銀川湖。東鄂爾多斯高原的東緣,又有一條河流經由一連串的小湖泊,注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東面,聳立著一座高大的中條山,山脈東側的流水,由於受到山東丘陵的阻擋,則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東流注入大海。這樣,從西部的青藏高原到東部的山東丘陵,便逐漸形成了四段各有源頭、互不連接的河流。古黃河就是在這些獨立的水系基礎上,逐步演變而成的。
在地質年代第四紀(始於距今250萬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萬年前後,這個地區冰川融化,氣候變得溫暖而濕潤,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漲,流水的沖刷下切作用不斷加劇。流水的沖刷促使河床逐漸由淺變深,從而產生溯源侵蝕作用,使源頭的位置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使上游不斷向上延長。流水的下切,則沖擊著阻擋其前進的高山峻嶺,為自己開辟通道,使下游日益向下延伸。此時,中國中西部的高原繼續處於上升的階段,益發加強了這種流水的下切侵蝕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蝕和下切侵蝕,終於將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打通,使各個封閉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獨立的河段連接起來,古黃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過,此時的古黃河還是一條內陸河,她的東端止於浩瀚的三門古湖,因為東面的中條山還阻擋著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黃河繼續以頑強的毅力,發揮其溯源下切的侵蝕作用。當上游的來水大量進入三門古湖,水位升高,超過了三門地壘的高度,湖水就向東漫流,並不斷下切。經過漫長的歲月,她終於切穿三門峽,流入華北平原,而與中條山東側的流水連接起來,浩浩盪盪地向東奔流,投入大海的懷抱。一個偉大的生命從此誕生了!
黃河最後沖過三門峽、全線連接貫通的具體年代,學者的意見不一,但有一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即當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現在周口店時,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這條大河,已經從西到東將各段河道連接起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了。不過,此時她的下游是繞山東丘陵之南入海的。以後下游的河道曾發生過幾次變動遷徙,但上游的河道則已基本定型。而且由於流水的溯源侵蝕、延伸的屬性,她的上源和下游仍在繼續延長,從而最終形成今天的面貌。
今日的黃河,全長5 464公里,是長度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她從源頭汩汩東流,經過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在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流域面積達75�2443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鄂爾多斯內流區面積,則為79.4萬平方公里。包括與黃河密切相關的河南、山東兩省的沿黃地區在內,總共有耕地3億畝,居住著1.2億人口。在歷史上,黃河還曾經流過河北、天津、安徽、江蘇四省市,整個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共約25萬平方公里。據2000年初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僅相當於全國河川年徑流量的2%。但就是這些黃河水,加上流域內有限的地下水,卻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並遠距離地向流域之外的地區調水,承擔著流域外的部分供水任務。僅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黃河對中華民族經濟和歷史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
2.黃土高原
黃河從青海省東部的龍羊峽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穿過世界上著名的黃土區。這片廣袤的黃土區,大體上西起日月山,東到太行山,南至秦嶺,北抵陰山,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海拔一般在1 000~2 000米之間,稱黃土高原。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黃河輸送著巨量的泥沙。「黃」河的盛名,實際上是黃土高原奉贈的。
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發育最典型的區域。進入黃土高原,豁然入目的就是鋪蓋在大地上的金黃色的黃土。現在的黃土高原幾乎是赤裸裸地袒露著寬闊的胸膛,被起伏不平的山丘和縱橫交錯的溝壑切割得支離破碎,構成了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
其實,遠古時期的黃土高原並不是眼前這幅景象。溫和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給萬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涇河上游馬蓮河畔合水縣境內,發掘出一具較為完整的古象化石。經考古鑒定,這是200萬年前生活在黃土高原地區的「黃河劍齒象」。這具古象化石向人們展示了當時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面貌:到處是森林、莽原和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馬賓士,羚羊咩叫,鴕鳥漫步,鼢鼠覓食,古象成群……黃土高原儼然是一個天然動植物園。
根據考古工作者發掘證明,「藍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這些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就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近代,這里還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遺存。幾十萬年來,人類用他勤勞的雙手開發了這里肥沃的土地,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炎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個部族首領。炎帝居姜水,因以為姓。姜水,在今陝西岐山縣以東,屬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傳說是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嘗百草以療疾病。所以,炎帝又稱神農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一個開拓了渭河流域,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用集體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讓肥沃的黃土長出了人類親手種植的農作物,使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
農業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自夏、商至秦、漢,黃土高原被逐步開墾,出現了種植「百穀百蔬」的興旺景象。夏書的《禹貢》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地理著作。據說這本書是鑄在九鼎上面的,記述了當時中國各地的地理和物產的狀況。《禹貢》上說,今天秦嶺以北的陝西省和甘肅省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厥土黃壤」,「田上上」。上上,是九個等級中的最上等。大禹時期的黃土高原確實是物產豐饒、殷實富庶的地方。西周時期,這里已大量種植稻、粱、黍、麥、菽、稷、粟和桑、麻、瓜、果之類的農產品,並馴養了馬、牛、羊、雞、犬、豕等畜禽。據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統計,僅京師長安周圍的三輔地區(今華陰、高陵、眉縣),就集中居住了240多萬人。在漢、唐間,這里畜牧業很發達。在漢朝時擁有牲畜1 000多萬頭;南北朝時更多,僅陝北一帶就有600萬頭。
黃土高原是金色的土地,它以那豐厚的資源和肥田沃土,養育著高原上的人民。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麼,黃土高原不正是金色的襁褓嗎?

3.黃河斷流及流域生態環境建設

黃河幹流全長5 464公里,流域面積79.6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 000萬公頃,流域人口1.2億。黃河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的重要水源,是沿黃地區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國21世紀內陸經濟發展的軸線。長期以來,黃河存在著洪水威脅、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積等嚴重問題。近年來,又出現了缺水斷流加劇和水污染嚴重等新問題。黃河斷流已不是個簡單的水文現象,而是流域生態平衡嚴重失調的綜合反映,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反映。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沿黃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黃河斷流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問題。本節重點討論黃河斷流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黃河斷流始於1972年,90年代趨於頻繁,斷流時間與距離不斷延長,黃河下游有變成間歇性河流的危險。

(1)黃河斷流的現狀與態勢

黃河斷流始自1972年山東省利津,後來日趨嚴重。1972~1998年的27年間,下游有21次斷流,特別是90年代,年年斷流,且首次斷流的時間提前、斷流時間和距離不斷延長。斷流嚴重的1997年,山東利津站全年斷流13次、累計226天,330天無黃河水入海,斷流起點已上延到開封柳園口附近,全長704公里,占黃河下遊河道長度的90%。不僅如此,黃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繼出現斷流。黃河源頭1997年開始出現斷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現了首次斷流,完全暴露的河段達8公里。

(2)黃河斷流的影響

黃河斷流使沿黃地區水資源出現供需失衡,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生態環境用水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對沿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並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隱患。

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黃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約268億元,年均損失逾11億元。90年代,由於斷流日趨嚴重,年均損失已達36億元。農田受旱面積累計470萬公頃,減產糧食98.6億公斤。勝利油田因減少注水,減產原油數十萬噸。黃河水每年給山東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0億元,由於斷流而影響了山東經濟發展,1997年那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斷流,給山東省造成上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濱州地區,僅1992~1998年的7年間,由斷流和污染造成工農業損失15.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億元,全區還投入抗旱資金3.5億元。黃河斷流使三角洲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黃河斷流,也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東東營、濱州、德州等城市經常由於供水不足,採取限時限量供水。

對沿河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海岸侵蝕後退。由於入海泥沙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為以凈蝕退為主,造成海岸後退。二是地下水環境惡化。由於地表淡水補給減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鹹水入侵,水質惡化。三是地表水環境容量減少,污染加重。由於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地表水減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濃度不但超過了漁業用水水質標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遊河段已達到或超過魚類致死濃度,許多河段魚類基本絕跡。四是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沙化,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黃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極易演替。植被以草地為主,現有各類草地21.8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18.5萬平方公里,由於斷流,不僅土壤鹽鹼化,使草地向鹽生植被退化,而且還影響人工草地生長。五是河口地區及近海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喪失。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上百種野生植物、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種魚類不能洄遊等。

河道萎縮,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抬高,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

從水文上看,黃河斷流屬於水量季節性變化。但實質上,斷流是人類對水資源用量超過其自然限度,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特別是90年代以來,降雨、徑流偏少,人均和畝均水量都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乾旱是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

黃河流域的工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用水量劇增。黃河水有90%用於農業灌溉,引黃灌溉面積由建國初期的80萬公頃增加到1994年的731萬公頃。全流域用於農業、工業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為74億立方米,50年代為124億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億立方米。現在黃河流域實際用水量已超過370億立方米,所以沖刷河道的生態用水(210億立方米)根本沒有保證。目前黃河徑流的開發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50%,超過國內其他江河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利用水平。可見,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

源頭和上中游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青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區,境內流域面積佔全流域面積的19.6%,徑流量卻占黃河總徑流量的近1/2。植被破壞導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養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來,黃河上游徑流開始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進入90年代後,減少更為明顯。1997年1~3月的徑流量減少23%,降到歷史最低點,源頭首次出現斷流,下游出現歷史上最嚴重的斷流。黃河上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俱下,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16億噸,淤積在下遊河床的泥沙年均達4億噸,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已高出兩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里的地上「懸河」,下遊河堤形成「越加越險、越險越加」的態勢。

缺乏統一管理,水利用率低黃河幹流骨幹工程和大型灌區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尚未健全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很難做到全河統籌,上、中、下游兼顧。上游灌區面積佔全流域的27%,但耗水卻佔全流域灌溉用水的44%。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僅為30%,工業用水重復率僅20%~30%,萬元產值的平均用水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多,高出用水先進國家6倍以上。經營管理粗放,水資源浪費嚴重,是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另外,全流域工業廢水處理率不到21%,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程度。

(4)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

黃河下游日益嚴重的斷流早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對斷流原因、影響和對策等進行實地考察和研討,並提出許多觀點與建議。

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a.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保護,實行全河道水量統一調度;

b.堅持節水方針,發展節水型農業,建立節水型產業;

c.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d.加快南水北調進程。

4.黃河知識問答

①「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這句話是哪位偉人說的?

這一名言是毛澤東同志說的。黨中央在指揮解放軍取得宜川大捷之後,決定東渡黃河到華北去。1948年3月23日,中央機關從吳堡縣川口村過河,一共有十幾條木船,毛澤東上了第一條船,周恩來、任弼時上了第二條船,陸定一和胡喬木等人上了第三條船。船至中流,巨浪雜夾著磨盤大的冰塊洶涌咆哮,冰塊撞擊木船發出驚心動魄的砰砰聲,小木船忽而躍上浪尖,忽而沉落波谷。面對此情此景,毛澤東心潮澎湃,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嘆道:「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②黃河流域有許多古戰場,你能舉出幾處嗎?

牧野古戰場: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北,商朝時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曾在這里誓師,一舉攻入朝歌,迫使紂王自盡,結束了商朝600年的歷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崤山古戰場: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春秋爭霸時期,本有聯姻關系的秦晉兩國,由於都想當霸主,一直明爭暗鬥。晉文公死後,由爭奪鄭國而矛盾公開,晉襄公在秦軍的必經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將有300輛戰車的秦軍全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戰。

巨鹿古戰場:在今河北省平鄉縣。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被秦章邯大軍打敗,章邯接著又鎮壓了項梁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然後攻打趙國,並佔領了趙國首都邯鄲。趙王退守巨鹿,向齊、燕、楚等國求援,楚王派出兩路兵馬,一路由劉邦率領直接進攻秦都咸陽;一路由宋義率領北上救趙。因宋義膽小,途中被次將項羽奪去兵權,項羽即率軍直撲巨鹿,九戰九捷,大破秦軍,章邯向咸陽請求援兵,把持朝政的趙高為了篡奪國家大權,不僅不派救兵,反而向秦二世說章邯的壞話,章邯受責,進退兩難,最後只好向項羽投降,巨鹿之戰遂告結束。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起義推翻秦王朝統治的決定性一戰,「逐鹿中原」這一著名成語即由此而來。

昆陽古戰場:在今河南省葉縣。西漢末年,王莽奪漢室皇位,為鞏固統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萬軍隊包圍了由劉玄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佔領的昆陽,農民起義軍只有8 000多人,雙方兵力十分懸殊。但起義軍在太常偏將軍劉秀的巧妙指揮下,打敗了新王朝的軍隊,起義軍光打掃戰場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官渡古戰場: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公元200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基本占據了中原,便開始與強敵袁紹較量。袁紹的10萬大軍從鄴出發進攻許昌,曹操率1萬多人進駐官渡迎敵,因雙方力量懸殊,曹操採取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戰術,兩次小勝袁軍。袁紹自恃兵多,率大軍直逼官渡要與曹操決戰,曹操堅守官渡,袁紹無法前進,兩軍相持半年之久。後曹操採納袁紹的謀士的建議,率精兵5 000偷襲了袁紹的糧倉,袁紹氣急敗壞,要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結果受到早有準備的曹軍的兩面夾擊。最後將袁紹的10萬大軍消滅得只剩800餘人。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

③你能舉出沿黃各省區一些著名的石窟嗎?

沿黃省區的主要石窟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等。其中雲岡、龍門、麥積山、敦煌號稱我國四大石窟。

雲岡石窟坐落在山西大同西面16公里的武周山北崖,依崖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萬余尊,大部分為北魏興安二年(453年)至太和十九年(495年)鑿琢而成。被人稱贊為「雕刻奇佛,冠於一世」。

龍門石窟坐落在河南洛陽城南13公里的香山、龍門山間,自北魏遷都洛陽(公元494年)之時開鑿,歷北朝、隋、唐至宋,歷代營建不絕,僅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即達150年以上。經過幾百年無數藝術巨匠的精心雕鑿,使龍門和香山之間,窟龕連屬,多達2 100多個。窟龕之中,又有碑刻3 600塊,全山造像達10萬余尊。另外,龍門石窟作為佛教藝術的奇觀,還有獨具特色的數千塊碑刻,其中不僅有抄經寫經僧徒的手筆,也有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等人的傑作。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天水縣。這里有洞窟194個,石雕、泥塑7 200尊,壁畫1 300多平方米。塑像塑造的時間從後秦至清代,歷經10多個朝代,約1 500年。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流域的許多文物古跡,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麥積山石窟,就是這種文化交流的一個著名的碩果。

炳靈寺石窟坐落在甘肅永靖縣城南石積山下的黃河右岸,始建於十六國西秦時期(公元385年~431年),全部窟龕鑿成於西秦到唐以前。石窟群的規模遠比雲岡、龍門和莫高窟要小,現總計存有窟龕183個,岩石造像694尊,泥塑82尊,壁畫900平方米。然而炳靈寺石窟的地位卻非同凡響,由於地處河西,中國僧人西行求法多經此地,因此窟中往往留有求法僧的遺跡。在第169窟中,保存有晉代高僧法顯西赴印度時在這里留下的墨書真跡,其題記年代為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這是國內石窟題記中最早的紀年。炳靈寺石窟集西秦至唐數百年雕塑、繪畫藝術於一處,並大量吸收了西域和印度的佛教美術,表現出西北佛教文化的特色。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城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崖壁上。開鑿始於前秦,鼎盛於隋唐,宋以後仍有人鑿補。現存窟龕492個,彩塑2 415尊,壁畫45 000平方米。這些開鑿千餘年的石窟佛龕及其精美的塑像、奇異的壁畫,使莫高窟的佛教藝術馳譽五洲。但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打開第16號窟壁發現的一個封閉千年的新窟,內藏大部分珍貴文物流散到了國外。敦煌莫高窟是我國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佛教石窟,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北50多公里六盤山北端的須彌山東麓,分別置於當地群眾稱之為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桃花洞等處的崖壁上。石窟開鑿的確切年代已無從稽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判斷,大約開鑿於北魏中晚期,至唐代止。須彌山石窟先後修有洞窟132座,大小石雕造像315尊,佛龕113個,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有20餘窟。還保存有唐、宋、明各代殘存的彩塑、壁畫、建築遺址以及漢、藏、西夏三種文字刻制的碑石,是國內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