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有什麼區別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有產地不同、交易所不同、定價方式不同的區別:
1、產地不同:布倫特原油包含北海油田生產的四種輕質低硫原油:Brent、Forties、Ekofisk和Oseberg。其中Brent和Forties位於英國外海,Ekofisk和Oseberg位於挪威外海。布倫特原油都是海上開采,難度大,成本高。
美國原油(WTI原油)以中東輕質原油為主,開采難度小,成本低,質量好,其交割點位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
2、交易所不同:布倫特原油主要是在倫敦商品期貨市場中交易。美國原油,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NYMEXWTI,雖然他也是世界原油計價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其只針對美國本土原油計價,局域性很強,已經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3、定價方式不同:布倫特原油價格的影響主要依賴於OPEC產量變化以及歐洲和亞洲的需求變化。美國原油價格主要取決於庫欣原油庫存:庫存較高時,WTI價格下降,Brent-WTI價差擴大;庫存較低時,WTI價格上升,Brent-WTI價差收窄。
總而言之,美國原油是基於美國市場的期貨定價基準油,而布倫特原油則是基於歐洲市場的現貨市場基準油,布倫特原油和美原油區別甚大且價格差也均在5%左右。但從數據上來看,布倫特原油和美原油基本漲跌同步,但是行情都是根據國際走勢的。
2. 北海布倫特輕質原油
世界原油交易形成北美、歐洲、亞洲3大市場,各個市場有價格指標原油,分別是WTI原油、北海布倫特原油、中東產迪拜原油。其中品質最好的WTI原油的期貨價格,被認為代表世界原油價格的指標。本來按經濟原則,輕質低硫原油價高。所謂輕質原油指其被加工所得汽油、石腦油等附加價值高的輕質油品比例高的原油。WTI原油是美國得克薩斯州產低硫輕質原油,北海布倫特原油是與WTI原油相似的輕質油。中東產迪拜原油代表的是重質油。測定原油輕質度指標API度,按輕質度高的順序,WTI原油38.7度、北海布倫特原油38.1度、中東產迪拜原油30.4度。
過去的原油市場按此順序形成價格是石油有關人士的常識。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比WTI原油價格低1~3美元/桶;中東產迪拜原油價格,比WTI原油價格低3~6美元/桶。然而,從2007年2月下半月開始,這種常識不適用了。5月9日之後WTI原油價格為每桶64美元/桶,相應的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則達到70美元/桶,中東產迪拜原油價格為65美元/桶。本來高品質、高價格的WTI原油,反而價格最低。發生這種異常事態的原因有:WTI原油期貨市場的特異性,紐約市場與倫敦市場的競爭激化,北海布倫特原油的地緣政治風險。
3. 布倫特和WTI的區別是什麼
WTI與布倫特的不同:\x0d\x0a\x0d\x0a石油定價參照的油種叫基準油。基準油的選取具有地區性,和交割庫的選址密切相關。中東出口歐洲的原油價格主要參考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出口北美的原油價格主要參考WTI價格;出口亞洲的原油價格主要參照阿曼和迪拜原油價格。\x0d\x0a \x0d\x0aWTI之所以為人所熟知,更因為美國是石油最大的消費國,WTI即期合約被很多投資者視為國際能源市場衡量原油價格變化的基準價,很多媒體對原油價格走勢的描述也引用WTI作為代表價格。\x0d\x0a \x0d\x0a雖然WTI原油價格可以很好地反映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交易和物流中心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的市場供求狀況,但是它離美國南部沿海地區煉油廠比較遠。因此這個價格並不能很好地反映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原油市場供求的走勢,也不能真正地反映美國以外原油市場的情況。\x0d\x0a \x0d\x0a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x0d\x0a \x0d\x0a2010年1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停止使用WTI指數。WTI反映的只是美國原油市場的供需情況,或者更確切點說,反映的是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主要交割庫——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原油的庫存情況。\x0d\x0a理論上來說,WTI原油比布倫特原油「輕」,硫含量也更低,因此其價格相對布倫特原油應該有一個溢價。但事實上,由於庫欣的原油庫存一直處於高位,抑制了WTI價格的上漲。而庫欣原油高庫存情況得不到緩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對原油出口的嚴格控制。庫欣原油主要供應給美國國內的煉廠使用,沒有其他銷售渠道。\x0d\x0a \x0d\x0a與WTI不同的是,作為歐洲原油重要價格基準的布倫特原油期貨,流動性不受限制,可以出口到海外市場,再加上海上運輸的自然屬性,使其價格更加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和原油出口中斷的影響。因此布倫特市場的交易量更大、交投更加活躍,對中東北非局勢的敏感度也高於WTI。這都反映出布倫特作為首選的國際原油標尺的地位。\x0d\x0a \x0d\x0a布倫特原油期貨是全球原油定價中最廣泛使用的合約,目前約70%的原油現貨交易定價參照的是布倫特標尺,部分亞洲原油出產國最近都從其地區性標尺轉到了布倫特。目前世界上有2/3地區石油市場原油價格與布倫特原油關聯,包括中國成品油價格參考機制。
4. 布倫特原油是什麼
布倫特原油是一種特殊的石油。該石油產於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地區,因輕質低硫而為人們熟知。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地區. 倫敦洲際交易所和美國商品交易所有他的期貨交易,是市場油價的標桿.
美國市場西德洲輕質原油(WTI)價格與北海布倫特(IPE)原油的價格差仍然很大。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北海的輕質低硫原油,同樣是基準品質,被廣泛交易,有別於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布倫特原油日產量約 500000
桶,產地為捨得蘭群島的 Sullom Voe
。主要在北歐加工提煉,也有小部分在北國東海岸以及地中海地區加工,這些生產商大部分仍是以非標准化的現貨方式交易。
布倫特原油的交易方式
為了提高布倫特原油和 WTI 原油差價交易有效性、流動性和實現成本控制, NYMEX 將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的公開報價設定在都柏林的交易大廳,其餘時間在
NYMEX ACCESS 電子系統平台上交易。公開叫價時間為都柏林時間上午 10 點至下午 7 : 30 , NYMEX ACCESS
系統電子交易時間為都柏林時間下午 8:15 至上午 9:30 。 在提高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實用性的同時,交易所推出了自動報價、價格報告、以及布倫特原油與 WTI
原油差價的交易平台,對 NYMEX
的布倫特原油以及輕質低硫原油分別進行清算,這是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展,因為通過該平台可以完成兩個不同市場的套利交易,使之逐步成為一個價格透明、競爭交易、操作簡單的流動性市場。
交易所認為套利交易是一筆交易,這樣對於操作者而言可以最大效果的利用保證金,也可以有效減少交易費用。當多頭頭寸抵消了空頭頭寸,交易所認為套利操作減少了市場風險,特別是布倫特原油期貨和
WTI 原油得套利,因為兩個期貨合約有很好的相關性,交易所為一對一 Brent/WTI 套利交易提供 95% 保證金賒欠 .
交易所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提供成本控制計劃,為市場參與者縮減了大量的運作開支,詳細信息,點擊此處。
布倫特原油的結算方式
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採用現金結算方式,以 ISIS LOR 、 Argus
以及路透在都柏林的公開叫價平台收集的市場數據作為指數。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由交易所專門的清算機構負責清算,確保了資金的安全,其中立性、流動性以及市場透明度成為了
NYMEX 的特點。
5. 每桶石油歷史最高價
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價階段
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產和需求受西方國家控制,油價處於1.5~1.8美元/桶的壟斷低水平。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成立後圍繞著石油的生產權和定價權不斷與西方跨國公司進行斗爭。從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見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控制油價的能力微不足道。1970—1973年,隨著OPEC在一系列談判中的勝利,原油價格的決定權主體開始發生變化,原油標價出現上升跡象,到1973年10月油價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價上升與第一次石油危機期
這一時期,OPEC國家在實現石油資源國有化的基礎上,進而聯合起來,奪取了國際石油定價權,並以石油為武器打擊歐美發達國家,維護民族利益。1973年10月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油價急劇上漲,從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漲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國家第一次能源危機。1974年2月尼克松建議召開了第一次石油消費國會議,成立了國際能源機構(IEA),能源問題成為國際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議題,OPEC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1974—1978年原油價格穩定維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及其消化階段
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機時,布倫特油價狂漲到36.83美元/桶。藉助兩次石油危機,OPEC從國際石油壟斷資本手中完全奪回了石油定價權。1981—1986年為OPEC實行原油產量配額制的較高油價時期,布倫特油價從36.83美元/桶緩慢降到27.51美元/桶。隨著非OPEC產油國原油產量的增長以及節能和替代能源的發展,OPEC對油價的控制能力不斷下降,原油價格也開始不斷回落。1986年,油價急劇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實現市場定價的較低油價時期
此時期,由於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石油成本不斷下降,產量增加,國際油價的決定主體從OPEC單方面決定,轉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國際石油資本共同決定的局面,國際油價基本實現市場定價。布倫特原油均價在
14.3~20美元/桶的水平上徘徊波動,(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油價出現短期大的漲落除外)。
1.5 1997年以來,國際油價短暫下跌後的大幅度上升,直至2008年急劇跌落的階段
受亞洲金融危機、需求下降以及OPEC不適時宜的增產,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997年1月的24.53美元/桶下降到1998年12月的9.25美元/桶的最低價。然後從1999年3月開始反彈並一路攀升,2000年8月突破30美元/桶,2000年9月7日最高時達到37.81美元/桶,短短18個月漲幅達3倍之多,創「海灣戰爭」 以來的油價新高。2003年之後,油價更是一路持續上漲,終於在2008年7月創下接近150美元/桶的歷史最高紀錄,並在5個月之後的2008年底戲劇性地下挫到40美元以下。
2009年至今快速回升高位震盪階段
油價在2008觸底之後,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回升,油價也相應進入了回升階段。並於2011年達到115美元之後在高位寬幅度震盪。